APP下载

语用等效视角下解读诗词的言外意

2023-08-24彭金金

今古文创 2023年28期

彭金金

【摘要】古诗词“抒画、抒情、抒怀、亦抒理”的典型特征,即可以直抒胸臆,亦可以彰显隐性的言外之意,苏轼擅长以“清风细雨”话“人生”,以情景创作来表达其身处不同处境时的心境而著称。本文立意于语用等效理论的视角,对比其作品之一《定风波》中动词和副词的本身用意及其言外意,并探讨诠释本词的英译表达方式,来探究译本多样呈现效果,即读者是否能以译本为媒介达到与诗人有效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诗词英译;语用等效;言外意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8-011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8.035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文坛领袖,以豪放、夸张、文肆而著称,在诗、词、散文、书、画等领域卓有建树,用词犀利、笔锋洒脱、豪情壮志,其巅峰作品在众多领域独领风骚,占有一席之地,纵观其词作现存近400多首,其词风冲破了传统词作只为给人情感的小家小调的束缚,为词这种体裁的文学融入了新的内涵与高度,在创新词的文势与文风上,他收放自如、豪情壮志的用词能力尽情挥洒其纵横天地的情怀,肆意畅心确独领诗人的雅度,不仅予以大家大悲大爱的家国情怀,而且能够突破境界上升到思考人生哲学的高度[1]。苏轼的人生苦难意识和虚幻意识是异常沉重的[2],但他在诗词创作中却很少直抒这种悲痛与创伤,而是运用“意在言外”“言外寄旨”的修辞手法来婉转表达[3]。而这种婉转表达有语言本身的意义,有环境给予语言的背景意义,而共情效果也因人而异,所以才有“言不尽意”“意在言外”“求之于字里行间”这些个话[4]。国内学术界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苏轼诗词作品的英译研究,之后国外也逐渐开始了研究[5],但以往研究大多关注苏轼诗词中的音韵、意境及句法方面的翻译,却鲜少关注其蕴含的言外意。鉴于此,本文基于语用等效理论,结合诗词中的具体意象与映射,以苏轼《定风波》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考察译文对原文所蕴含的言外意传达效果,以期为中国传统文化隗宝的海外传播贡献一份绵薄之力,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一、《定风波》创作背景及主题情感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湖州谢上表》被弹劾讽刺朝政与新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出狱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6]。黄州是长江边一个穷苦的小镇,苏轼被降职的职位也相当低微,所以开垦了城东一块坡地的荒田,以帮补生计。在元丰四年,苏轼就真正务农了,自称“东坡居士”。

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苏轼与朋友外出途中偶遇一场春雨,激发心中所感而酝酿出雅作《定风波》。此时的苏轼生活穷困、无权无钱,人处蛮荒之地,却依然保持旷达脱俗的精神境界,坦然做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字里行间还生出一股子潇洒与自如。细品又隐含其对宇宙人生的深层体会与感悟。此时的苏轼,不再自视为人世间一粒尘土,而把自己预立于宇宙中,俯瞰人世间的疾难与苦痛。任凭外界风吹雨打,或是艳阳高照,诗人内心波澜不惊,泰然处事,尽享大自然的馈赠,正应景了那句“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诗词翻译之语用等效依据

传统译论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转码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其中译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在译作中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文信息[7]。但由于人的生存环境、受教育程度以及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尤其是古诗词中的时间和空间存在巨大跨越,所以导致发送者即诗人与接受者即译者和读者之间解码能力的不同,不同的接受者可能有不同的呈现,此时如何衡量译文呈现的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译者不仅要关注如何呈现原文形式及表面意思,还有原作者言外之意及思想感情的表达。这就需要引进语用学相关概念,其中语用等效理论就可作为衡量读者与诗人是否交际成功,经过翻译后的双语字理间,是否能达到等效的影射及互通机理的标准。

根据何自然的观点,语用等效是要原作和译作在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上达到等效。而语用语言等效又包括原作中的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的表达等效[8]。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心境,出于各种复杂因素,因人的主观认知与情感经历的不同而产生出或大或小、迥异的回鸣,其中的景外之意、字外之意、言外之意等因素尤其多,而语用等效理论的研究内容恰好包含隐性意义的表达等效。所以选取语用等效理论来研究诗词中言外之意的信息功能的表达,具有适用性和创新性。

三、《定风波》言外意译本呈现分析

《定风波》一词拓宽了词文本创作的纵度与宽度,不仅维持词悦之美,还赋予灵魂的考究与生命的内竭之力,字里行间亲切而自然流露出人生哲理,诙谐调侃间超越自我,词体含义深刻而凝重。词中虽多见日常意象,但字字珠玑,以其中言外意来凸显主题和刻画诗人旷达不羁的性情。鉴于本文篇幅,只选取最能体现整首词脉络及情节发展的动词和副词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以许渊冲、杨宪益、Julie Landau(朱莉·兰多)和Stephen Owen(宇文所安)的英译文为分析文本,通过运用意象解构及语用等效概念解读文本,以此来判定译文是否正确传达原作信息与情感并帮助读者与诗人成功交际。

(一)“穿”“打”

动词是描写动作、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特定情境蕴含特定情感,借助动作加以呈现,往往可达意想不到的效果[9]。诗人未言明雨有多磅礴,仅用“穿”“打”两字就呼应并勾勒出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一景,然又用一“莫”字就又彰显诗人“余独不觉”的胸襟。本诗词所诉主题与词中意象的言外之意与其创作背景息息相关,无形中给读者阅读时的理解带来困难。而作为诗人和读者沟通媒介的译者,如何在本词的开端渗透诗人的创作风格和言外之意,从而为读者与诗人接下来的交际做好铺垫,就显得尤为重要。

回顾前文所提及的创作背景可知,诗人一行人所遇为春雨,而描述春雨的惯常形容是“柔和、细密、飘渺、朦胧”,但诗人此处却用“穿”和“打”来形容这场雨,力度之甚,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刺痛感,由此合理推测此处的雨含言外之意,然了解整首诗词的创作背景及创作主旨可知,此处的雨和结尾处的“风雨”一样,皆指诗人所经的政治坎坷及生活艰难。

对于“穿”和“打”的翻译,译文1中,许渊冲先生使用“beat”,根据《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释义[10],这个词只能客观表达击打这个动作的反复性,不含主观情感,更莫提与其言外之意,即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和捉襟见肘的生活体验相挂钩,译文读者能理解原文此处所表基本内容,但很难接收到其主题及思想感情。译文2中,杨宪益先生使用“patter”,根据《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释义,这个词给人以轻快的画面感,与原诗创作于春日一点相契合,但偏离于诗人想借此词表达的感情与营造的氛围。而译文3中朱莉·兰采用直译“penetrate”,可见其在理解原文意思上出现了严重偏差,此处不是简单的形容一个物体穿过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译文读者无法通过此译文了解原文的正确信息,更别提达到语用等效,从而与诗人进行成功交际。译文4中宇文所安使用“pierce”和“hit”,根据《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中释义,pierce侧重打洞或穿过某个物体,与原文用词语意不符,而hit意思和营造的氛围都与原文本的一致,达到了语用等效,译文读者读此译文,可接受正确信息和感受诗人情感,从而与之成功交际。

(二)“吟啸”“徐行”

“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古诗词中以意象出现,带有隐逸色彩[11]。但这种隐逸的内涵在英语中无法找到同样含蓄的表达,如果简单直译再添加解释意图又过于明显,读者理解起来过于沉重,所以这里选择直译较好。至于其中的言外之意可从其他地方体现,以便目的语读者解读。

“吟啸”的翻译,译文1、2、4都用了“chant”一词,而译文3则用了“hum”和“whistle”,根据《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中释义,chant释义中含有宗教的因素,具有民族性,与原文用语存在跨越性,且达不到语言语用上的等效,所以此处使用whistle和hum比较合适。而对于“徐行”的翻译,译文1和译文4中用了“walk slowly”,译文2和译文3分别用了“plod”和“stroll”。根据《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Plod:to walk along slowly especially when this is difficult;stroll:to walk somewhere in a slow relaxed way”然而诗中并没有提及路况,且诗人与友人突遇雨,不存在路上有积水很难走的问题,再结合整句诗的思想感情,诗人此处只是想体现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显然stroll的释义更符合语境,与“徐行”能达到语义上的语用等效。对比四种译文,可以发现许先生译文的用词除了与原作用词达到了形式上与语义上的对应外,还根据自己的理解添加了“at ease”,根据《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at ease:feeling relaxed,especially in a situation in which people might feel a little nervous.”诗歌仅在理解的过程中来到[12],诗人根据理解而添加了这个词组,而其不仅照应了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而且帮助目标语读者深刻体会到诗人处事不惊、潇洒自得的人生态度。

(三)“莫”

“莫”字兼具代词和副词两种用法,其中副词又可理解为“不要”和“没有”。诗词中的用意为前者,意为“不要”。诗人當时不仅听到和淋到了大自然给予的雨,亦历经政治生活中的狂风暴雨。若仅凭原文一句去理解诗人的用意,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集中于无奈之感,深知这些风雨自己无法避免,所以劝慰自己不要听,不要管。而是表达出豁达之情,坦然接受并面对一切风雨,甚至还乐呵呵地去感受,去吟唱。结合前后及整个诗词的思想感情,显然后者情感理解与表达更为贴切。对于这一字的翻译,译文2中,杨宪益先生使用“forget”,根据《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中释义,这个词以祈使句的形式用在全诗的开始,有自我劝导甚至已经忘却了的意味,但这种忘却有两种不同的解读,一种解释是因为看淡了,另一种是被迫忘却。根据语用等效理论,译文须帮助读者获取原文所传递的信息及思想感情,但此处用词存在不确定性,读者易理解偏差,所以无法实现语用语言上的等效。而译文3中朱莉·兰使用的“ignore”和译文4中宇文所安使用“pay no heed to”,二者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中都意为“to deliberately pay no attention to something that you have been told or that you know about”,蕴含着果决和潇洒,比较符合诗之本意,重现原文中诗人感情表达,成功与原文用词达到语用等效。而译文1中许先生使用的“listen not to”,戴玉霞的苏轼诗词英译对比研究-基于和合翻译理论的视角一书中,第131页提到“这个表达是对事物的客观阐述,创作主体被有意淡化,缺乏对诗人内心感受的共鸣”[13]。本文作者以为这个分析是片面的,其一,Listen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中的释义不仅有大众熟知的“to pay attention to what someone is saying or to a sound that you can hear”还含不常用的“To consider what someone says and accept their advice”之意,译者不能被词语的常用意思所困住,而忽略了其他含义,listen不仅仅是聆听,还有考虑和听取这一层面的意思。比如natural不止可以理解为“自然的”,它也有“天生的”含义,译者在选词时应该打破固有印象和习惯用法,来尽可能地贴近诗人创作心境。其二,许先生如果没有对诗人创作心境的深刻理解,在这里只是客观描述事物,而忽略了诗人的写作风格及主题感情,就不会在翻译最后一句时,冲破诗词的表面意,成功表达出了苏轼的言外意。

四、结语

本文从语用等效翻译的视角对苏轼《定风波》四种英译本进行了研究,选取最能体现情节发展与诗人感情的动词,运用解构及语用等效概念进行解读,结合诗人的创作风格以及整首诗词的主题情感表达,以目标语读者是否获得原词作所传递信息与情感及是否与诗人成功交际为标准来判断译文对于诗词中言外意的传达效果。

研究发现,中英译者由于自身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原诗词的理解和传达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提醒译者,译诗必须深刻理解诗句的释义和话语意义,准确无误地表达诗歌意义。因为诗歌不仅可直抒胸臆,而且常含言外之意,而后者的表达要更为慎重;其次,意象解构及语用等效概念的运用对于译文的分析具体且可行,可判断目标语读者对译文的接受度和与原作者交际的程度。鉴于此,译者必须要了解原作语境,注意语境变化带来的话语变化[14],分析时可引入语用学相关概念并站在目标语读者的角度上,以使得原作和译作在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个层面上达到等值效果[15]。

参考文献:

[1]叶嘉莹.苏轼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

[2]王水照.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J].文学遗产,1989,(05):87-96.

[3]叶映瑶.浅谈苏轼的修辞观[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04):42-46.

[4]吕叔湘.吕叔湘自选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

[5]蔡芳园.苏轼诗词作品的英译现状和改进策略研究[D].山西大学,2021.

[6]林语堂.苏东坡传[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

[7]Sarcevic,Susan,1997.New approach to legal translation.TheHague:Ml user law international.

[8]何自然.語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9]陈诚.咬文嚼字析意象——以解构柳永《雨霖铃》为例[J].思维与智慧,2022,(12):59-60.

[10]培生教育出版集团.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11]刘自歆.苏轼《定风波》的曲笔场域与归隐胸臆[J].中学语文,2020,(25):42-45.

[12]戴维·霍伊.阐释学与文学[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

[13]戴玉霞.苏轼诗词英译对比研究——基于和合翻译理论的视角[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14]柳仕军,刘蕤.语用学与中诗英译[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83-84.

[15]张新红,何自然.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现代外语,2001,(03):286-29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