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08-24张博巍

中国商论 2023年15期
关键词:熵权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摘 要:新时代,中国以高质量发展为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必然推动产业的不断升级。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区域,其发展情况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长江经济带沿线10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制造业集聚为例,结合熵权法构建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中国现阶段制造业集聚对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负向影响;城市开放度对于城市及周边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政府规模对于本城市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城市的经济虹吸效应也显著存在,人力资本作用不够显著。基于此,本文针对性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实现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制造业集聚;高质量发展;SDM模型;熵权法;长江经济带

本文索引:张博巍.<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15):-168.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8(a)--05

1 引言

城市从早期雏形诞生至今,早已成为承载人类文明、从事经济生产活动的重要方式,其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早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集中体现,城市是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与增长的引擎,也是资源空间配置的重要载体(李晓萍等,2022)。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的发展是国家兴衰的集中体现(郑荣华,2021)。

改革开放以后,现代城市建设开始提上日程。1978年,中国面临城市化率低、农业人口众多,工业服务业较为落后等问题。1990—2000年,中国地级市个数从185个增长至259个。但大城市因此发展速度放缓,其数量过少的问题一直持续。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球市场的需求涌入国内,中国逐步走上发展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的道路。中国城市规模分布也愈加表现为中小城市数量过多而大城市过少(谢小平等,2012)。故2006年“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了城市群战略:大城市发展并不意味着单纯扩大现有大城市规模,更主要的是要形成更多的新的大城市(王小鲁,2010)。2013年中国一线城市的经济增速首次超过二三线城市,服务型城市人口和经济增速反超工业型城市,产业结构开始由工业主导变为服务业为主导。虽然这一变化符合国际经验:当人均收入达到8000~9000国际元时会发生从制造到服务的经济结构转型(张斌,2021)。但即便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现状更加表现为工业化发展超前,而城市化发展相对滞后(徐远,2019)。

党的十九大后,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方向,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必然推动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升级。现阶段,中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但大而不强,发展不平衡问题也较为突出。2022年,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强调: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合理分工的制造业发展格局。这其中长江经济带的作用显著,作为面积占全国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40%的区域,其发展情况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张予川等,2020)。基于此,本文重点关注长江经济带沿线106个城市的制造业集聚以及其对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的影响。

2 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产业集聚问题从提出至今一直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阿弗里德·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经济学原理》中首次描述了产业集群现象。此后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总结并提出产业集群概念,提出工业化过程中产业集群现象普遍存在,此后产业集群研究日益丰富。克鲁格曼(1991)完善了产业集群形成的机制,说明了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原因。

制造业作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集聚会对城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有学者提出,制造业集聚可促进城市经济效率(张明斗等,2021),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激励企业创新,改善城市生产率。而制造业过度集聚则会产生拥挤效应(陈阳等,2018),不利于地区经济发展,如果制造业集聚水平超过当地环境承载力和人工治理能力,可能加剧污染(叶云岭等,2022)。而中国制造业集聚现阶段正处于过度集聚水平,制造业集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加剧污染。综上,本文提出假设:现阶段中国制造业集聚对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负向影响。

3 长江经济带城市制造业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

3.1 数据来源说明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0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国家统计局、各省市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2007—2019年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对于个别缺失数据使用均值法、线性插值法填补。

3.2 制造业集聚测度

现有文献对测度产业集聚的方法主要有区位熵指数、赫芬达尔指数、EG指数。其中区位熵指数较为主流。故本文选取此方法对制造业集聚进行测算。

公式如下:

式中,m代表制造业,表示i城市制造业的区位熵指数,表示城市制造业的就业人数,表示i城市的总就业人数,表示全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q表示全国的总就业人数。

若大于1,则说明产业高度集聚。

3.3 高质量发展测度

3.3.1 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现有研究的文献研究角度不同。本文借鉴李金昌等(2019)的方法,从新发展理念出发,选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来进行测度。基于数据可得性和相关性等因素,本文选取18个二级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其中创新二级指标:科学支出水平(科学支出/GDP)、人力资本水平(教育人员/总从业人员、城市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GDP增长率);协调二级指标: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城镇化率(常住人口/城市总人口)、社会消费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GDP)、城镇失业率(失业数/(总就业人数+失业数));绿色二级指标:无害化处理率、单位产出工业废水排放量(废水排放量/GDP)、单位产出二氧化硫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GDP);开放二级指标:外资依存度(规模以上企业外资占比、实际使用外资额/GDP);共享二级指标:教育支出水平(教育支出/GDP)、人均医疗资源(医院床位数/年末人口)、收入共享水平(城市人均GDP/全国人均GDP)、通信基础设施(移动电话数/年末人口)、城市文化水平(图书馆藏书数/年末人口)。

3.3.2 高质量发展指数计算

本文采用熵权法测度城市高质量发展。熵权法通过客观赋权获得指数的评价方法使结果较为客观,已有众多学者采用。具体方法如下:

(1)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设有m个评价对象(本文m=106),n个评价指标(n=18),形成m×n矩阵;

(2)采用极差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

(3)计算第i个城市的第j项指标占该指标的比重;

(4)通过得到比重矩阵;

(5)计算差异系数与信息熵Ej;

(6)计算权重Wj;

(7)计算每个城市i的高质量发展指数。

据此,本文计算得出长江经济带106个城市2007—2019年的高质量发展指数。

4 计量模型设定

4.1 变量选取

本文以测度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score)为被解释变量,制造业集聚区位熵(lq)作为模型核心解释变量。引入信息化水平(inf),对外开放度(out),政府规模(gov),人力资本(hr)以及经济发展(lngdp)作为模型控制变量。

各个变量的具体含义如下:

(1)信息化水平(inf)。一个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可从侧面反映城市基础建设的程度。信息化水平越高,可以反映城市基建较为优良。本文用城市每年移动电话数量/城市常住人口数的比率来进行度量。

(2)对外开放度(out)。对外开放水平可以反映出城市的对外经济活力,也能部分反映出其自身发展对外界的影响情况。本文使用城市年实际使用外资额/城市GDP来度量。

(3)政府规模(gov)。政府的行为会对城市高质量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采用城市财政支出额/城市GDP作为衡量政府规模的变量。地方政府可能会更加注重本地经济发展而导致部分资源自由流动受到影响。

(4)人力资本(hr)。人力资本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城市年末总人口的比值来进行衡量。

(5)经济发展(lngdp)。GDP表示一个城市在一段时间内所提供最终产品或服务的总值,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其取对数处理。

4.2 构建空间权重矩阵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以空间权重矩阵来估计样本之间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间地理上的联系,故首先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基于主流的研究,设定以下矩阵。

(1)邻接矩阵

根据两城市是否相邻构建邻接矩阵。相邻定义为1,不相邻定义为0。

(2)地理反距离平方矩阵

根据两城市地理距离取倒数平方构建地理距离矩阵。两城市越近,权重越高。

(3)经济距离矩阵

根据两城市GDP差距构建经济距离矩阵。两城经济发展差异越小,权重越高。

4.3 空间自相关检验

在构建模型之前,需进行变量空间自相关检验。现有主流研究主要使用莫兰指数)进行全局和局部自相关检验。

4.3.1 全局自相关检验

其中,I为莫兰指数,n为研究样本个数,i和j为不同样本,x为需要测度空间相关性的变量,为空间权重矩阵中的元素,为样本方差;为均值;I的取值[-1,1],I>0表示空间正自相关,I<0表示空间负自相关,越接近1表示正相关性越强。以邻接矩阵为空间权重矩阵,检验106个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标的全局莫兰指数。结果发现,其全局莫兰指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存在空间自相关,高质量发展指标具有空间依赖性。

4.3.2 局部自相关检验

由于全局莫兰指数不能反映城市间高质量发展局部特征,下文进行局部莫兰指数计算。

公式如下:

其中,各变量含义同上。通过莫兰散点图观察,四个象限依次表示高高集聚、低高集聚、低低集聚、高低集聚。图1与图2分别列举2011—2019年的局部散点图。根据全局莫兰指数结果及图1和图2可知,长江经济带的106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程度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故本文选取空间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分析。

4.4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4.4.1 构建模型

目前,空间计量模型主要有空间滞后模型(SAR)、空间误差模型(SEM)和空间杜宾模型(SDM)。本文采用拉格朗日乘数(LM)检验来确定空间效应的引起原因,P值均小于0.01,因此同时接受SAR模型和SEM模型。

为保证严谨,本文选用沃尔德(Wald)检验和似然比(LR)检验确定是否使用SDM模型,Hausman检验确定是否使用固定效应。从结果发现Wald值和LR值均拒绝原假设,Hausman检验结果也拒绝原假设,故应使用SDM模型,利用固定效应分析。

综上,本文设定SDM模型表达式:

其中,为空间滞后系数,为模型的内生交互项,W为空间权重矩阵,为各解释变量的系数,为个体固定效应,为时间固定效应,为随机扰动项。

4.4.2 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选择LLC方法检验变量平稳性,各变量P值均小于0.01,拒绝原假设,可以进行回归分析。本文利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进行回归分析,以使结论更客观。W1为邻接矩阵,W2为地理分反距离平方矩阵,W3为经济距离矩阵。结果如表3所示。

结果如下:空间自相关系数rho值在1%条件下显著,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溢出效应。制造业集聚对于本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但对周边城市的发展作用不明显。这也验证了上文提出的假设。而对外开放度无论对于本城市还是周边城市都存在显著影响,开放度越高对本城市发展正向效果越明显,但对于周边城市则存在显著负效应。信息化水平和政府规模对本城市发展正效应显著,但对周边城市效果不明显。人力资本的影響也不显著,同时城市经济水平对于周边城市发展存在负效应。

继续进行效应分解,制造业集聚直接效应明显,说明存在反馈负效应但溢出效应不明显。而对外开放度直接效应明显,经济发展水平间接效应明显,说明周边城市的发展对本城市具有负向影响。信息水平与政府规模对于本城市反馈正效应明显,这些都进一步解释了上述结果。

5 结语

本文选取2007—2019年长江经济带106个沿线城市为样本,研究了制造业集聚对各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现阶段制造业集聚对城市高质量发展产生负向影响,城市开放度对于城市及周边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政府规模对于本城市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城市的经济虹吸效应也显著存在,人力资本作用不够显著。

据此,要实现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引导制造业转移,防止其在城市过度集聚。建议具体如下:

第一,引导制造业转移并调整结构。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集聚规模已经较高,由此导致了污染、高能耗等问题。因此,要积极推进其有序转移,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等方式提高竞争力。

第二,加强政府引导。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制造业集聚需要政府政策的积极支持和引导。中央及省政府应发挥统筹作用,利用各类财政税收等宏观政策促进制造業升级和有序转移。

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长江经济带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制造业企业生产运输等需求。具体包括:推动交通基建进程,提高交通网络覆盖和运输效率;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推进移动通信覆盖能力。

第四,加强区域协同。长江经济带沿线各城市具有不同的产业优势、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要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发挥好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李晓萍,罗俊,江飞涛,等.中国大城市生产率优势分解: 行业结构差异的新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22(4):99-117.

郑荣华.城市的兴衰: 基于经济、社会、制度的逻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谢小平,王贤彬.城市规模分布演进与经济增长[J].南方经济,2012(6):58-73.

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45(10):20-32.

张斌.从制造到服务: 结构转型期的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1.

徐远.从工业化到城市化: 未来30年经济增长的可行路径[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9.

张予川,李思萌.区域经济与制造业服务化耦合协调度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统计与管理,2020,35(12):30-36.

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3):483-499.

张明斗,李维露,吴庆帮.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21(9):36-44.

陈阳,唐晓华.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8(11):49-56+64.

叶云岭,吴传清,周西一敏.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门槛效应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2,31(6):1282-1292.

李金昌,史龙梅,徐蔼婷.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统计研究,2019,36(1):4-14.

猜你喜欢

熵权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大学周边健身房满意度调查报告
基于熵权法的京津冀区域信息化协调发展规律模型及其应用
长江经济带低收入医疗保障基金建立与管控措施
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基于熵权法的西安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长江经济带股权交易所建立与管控措施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