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邵茹鹏: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木作文化

2023-08-24梁伟

中华儿女 2023年8期
关键词:领奖台榫卯木工

梁伟

榫卯的接缝有多窄?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教师邵茹鹏的回答是:0.2毫米。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不用一颗钉子,利用榫卯结构就能将家具牢固组装起来,就像是家具的“关节”。若榫卯使用得当,两块木结构之间就能严密扣合,堪称“天衣无缝”。在邵茹鹏的眼中,“卯榫”的精妙,绝不仅仅是两个木结构之间的简单“拼合”,而是让更多木结构之间达到一种浑然天成的效果。

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邵茹鹏站上精细木工项目比赛最高领奖台,成为我国在世赛舞台上获得的首个精细木工项目冠军。他用汗水沉淀从容,用奋斗凝聚底气,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技能青年精益求精的技能水平、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小木匠”出彩“大时代”。

走下领奖台,一切重新开始。邵茹鹏很快找准新目标,从世界冠军转变为职业技能教练,用经验和技艺培养更多有匠心的“小鲁班”,将中华传统技艺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2023年5月,邵茹鹏被授予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表示:“这个奖不仅属于我个人,也是对广大技能青年的认可。倘若我的经历能让更多年轻人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我会很骄傲。希望未来,我的学生们能走向社会,用自己的绝活去创造更多好看实用的家具,让木工艺术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想像师兄那样成为技能高手”

2002年,邵茹鹏出生于安徽省蒙城县乐土镇双桥村。儿时的邵茹鹏极为调皮。有一次,爷爷请来几位木匠到家制作椅子、桌子等家具,他对木匠的工具很感兴趣,拿着斧头去砍门前的树枝,岂料划到了自己的手,缝了好几针。那一年,邵茹鹏只有6岁。即使这样,也阻止不了他对这些工具的喜爱。

2010年,8岁的邵茹鹏跟着父母来到上海。在建筑工地干活的父亲认为:自己的人生已成定势,但儿子的未来却有很多可能。大城市工作学习机会更多,通过努力去打拼,就有机会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父亲的期待是美好的,但对于邵茹鹏来说,所有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上海的繁华与蒙城截然不同,新事物扑面而来,邵茹鹏一时间难以接受,唯一办法就是将自己包裹起来。原来爱说爱笑爱闹的他,在老师眼里成了内向的学生,不喜欢和同学交流。就这样,邵茹鹏慢慢长大,直到10岁时,他都不喜欢和陌生人说话,去超市买个东西都很忐忑。父亲说他“怕事”,邵茹鹏说,那是自己选择性逃避。

2018年,初中畢业的邵茹鹏受父亲影响,选择去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就读建筑工程与施工专业。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钢结构、建筑制图、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力学……这些课程的学习让邵茹鹏不断进步。在学习的同时,他开始关注学校的“创意木工”社团,这个成立于2010年的社团,由专业技能教师带教,成员经过系统学习和训练后,将被选拔出各个项目梯队选手。当时,社团成员张嘉豪在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比赛中荣获冠军,成为学校风云人物,社团因此引起更多学生关注。

邵茹鹏说:“当时,张嘉豪师兄就是我的榜样,‘工匠精神也成为学生间谈论的高频词。学长的经历让我发现,原来职校生也能有如此美好的幸福瞬间,也能代表国家站上最高领奖台。”

以张嘉豪为榜样,邵茹鹏用心学习技术。社团训练一周只有一天,训练枯燥乏味,就是用凿子手工凿眼,之后手工制作榫,一个学期都在练习这一项内容,五十多个新社员都是如此。时间久了,有的人开始“磨洋工”,有的人开小差,有的人再没有出现过,可邵茹鹏从未放松,一遍又一遍练习。学期末,社团通过考核,从团员中选出家具制作、精细木工,大木工三个项目梯队选手,每个项目各四人,邵茹鹏顺利进入精细木工项目组。

“和木头打交道比和人打交道简单得多”

学校对梯队选手的培养有较为完善的制度。首先是让大家了解加工工艺,再专项提升选手的动手能力。仅仅基础训练,就持续一年,除了上课,所有时间都在训练。邵茹鹏说:“虽然是相同的训练,但是在这一年中,我感觉每天都在接受新知识,学习新工艺和方法,自己的技术也在慢慢提高,所以训练起来特别有劲头,我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社团每周开设一节实训课,训练大家对图纸的理解与空间想象能力。邵茹鹏颇有天赋,建筑工程与施工专业的学习对读懂图纸也很有帮助。专业与兴趣相辅相成,再加上勤学苦练,他的木工技艺不断进步。

除坚持训练,最重要的就是熟练,“熟练到形成肌肉记忆”。这其中,也有很多艰难,例如,铣木料的机器较难操控,刀片每分钟运转两万多次,需要手拿木料贴着刀片进行加工。手离刀片最近的时候只有一厘米,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稍不注意,手可能就会碰到刀面上,后果可想而知。

“看到飞速运转的刀片,最初我挺害怕的,料碰到刀片就想回拉,只要一回拉,料就会被打成两段飞出去。记得有个题目要做一个圆弧,用这个机器的时候,我的料被弹出去三次,每次操作前都做了心理建设,但总是一碰就飞。”邵茹鹏说,“那时候,我就一遍遍告诉自己,不能后退,要想在这个项目上走得更远,就必须迎难而上。后来发现,只要过了心里的那道坎,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长期重复训练是枯燥的,甚至会出现瓶颈期,邵茹鹏为此也有过困惑。外界听来陌生的“精细木工”项目,比赛过程很漫长。在4天内共计22个小时里,选手要通过手工和机器设备,使用各种形式的榫卯接头,完成比赛作品的杆件制作、榫卯连接、拼装、打磨和装配。两个榫结合的地方不能有任何加工痕迹,达到妙然天成、浑然一体的效果。比赛规定任何一个榫卯的连接不能使用钉子,必须将缝隙大小控制在0.2毫米以内方可得分。除了作品质量之外,速度也是衡量比赛得分的关键元素。

邵茹鹏对于自己的作品有着极高要求。“制作赛题就像下棋一样,不能用单项思维去思考,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个卯和榫的处理,都会影响到各个杆件之间缝隙和稳定性。为追求精细,从最早的画线和切割开始,就必须做到分毫不差。”因此,最初,邵茹鹏的作品确实比其他人更精细一点,但速度却是落后的,所以综合成绩停留在70多分。教练曾和邵茹鹏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也为此有过犹豫:是要质量,还是要速度?倘若追求速度,在当时分数可能会有小幅度提升,但是进步空间肉眼可见。那一刻,他的“执拗劲”上来了,一定要把作品打磨精细了,再慢慢提升速度,哪怕现阶段比别人落后,他也认了。

确定目标,邵茹鹏知道了努力方向,每天上午八点准时训练,除了中饭午休,一直练到晚上九点,细细打磨技术,倘若遇到技术难点,就会反复练习。对于作品要求,他不放松任何一个细节,每天晚上11点关灯休息,脑子里会把这一天训练做个复盘,计划好第二天的训练任务。训练生活尽管枯燥、孤独,但对木工的热爱,让他感到每一次训练都很有乐趣。

邵茹鹏说:“在工作室里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我感觉和木头打交道比和人打交道简单得多,不管训练有多累有多苦,对我来说都是享受。只要手里摸不到木头,心里就感觉空荡荡的。”

训练之余,邵茹鹏也注重身体素质的提升。他经常去器材室健身,去操场跑步。学校还安排了心理课,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邵茹鹏渐渐体会到,要想做好精细木工,最重要的是身心,其次才是技术技能。能够静下心来做事,体能很好,就容易进入“忘我”状态,专注于技术技能水平的提升。

在学校帮助和自己不停尝试下,邵茹鹏不断突破瓶颈,技艺愈发精进。经过严格考核,2019年,邵茹鹏进入世赛上海集训队。2020年5月,邵茹鵬在上海市选拔赛中拔得头筹。同年12月,他作为上海市选手代表参加全国竞赛,以第二名好成绩进入国家集训队。

在国家队训练的时候,邵茹鹏感觉训练很紧张,但是氛围却很轻松,教练会细致地为大家纠正每一个小问题,而选手之间会比学赶超,也会交流自己的操作心得,那一刻,大家是对手,更是朋友。

一次次考核和比赛帮助邵茹鹏不断进步,“了解到别人的水平,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更严格要求”。在第46届世赛精细木工项目11进5集训选拔赛中,邵茹鹏获得第一名,将来之不易的世界技能大赛入场券收入囊中。

“终于站上世界之巅”

世界技能大赛是最高层级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每两年举办一次,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可谓一波三折,原定于2021年9月在中国上海举办,因疫情延迟至次年10月。2022年5月,还是因为疫情,2022年上海世界技能大赛被宣布停办。孰料,未满一个月,又宣布世界技能全球网络将共同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式举办各竞赛项目的比赛,这些比赛统称“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

停训一个多月,又接到特别赛通知,那一刻,邵茹鹏的内心开始沸腾,感觉对自己四年多的训练终于有了交代。能代表中国参加比赛,他给自己设定目标——身披国旗站上领奖台。在此之前,中国在该项目上的最好成绩就是第六名——优胜奖,他希望能够打破这个纪录。就这样,第一次出国的邵茹鹏,就站在了在瑞士巴塞尔举办的2022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精细木工项目的赛场上。

单从比赛来讲,精细木工项目结合木工类项目所有高难度的榫卯节点。“之所以是精细木工,‘精细两个字非常重要”,邵茹鹏介绍,在拼装之前,选手就需要将杆件送检,裁判进行评分,“两个榫结合的地方,需要保证没有任何加工痕迹,‘浑然一体是最好效果。难点在于,两个杆件榫头和榫眼的大小要正好匹配,要达到榫头轻轻一推就可以进入榫眼的效果。榫眼的内部要方正、光滑,不能有毛刺。作品完成后,需要再次送检,这时裁判会用塞尺检查外观的缝隙,小于0.2毫米才能得到满分,超过0.4毫米不得分”。

按往年安排,世界技能大赛组委会在赛前两三个月会提供样题,比赛题目会在样题的基础上进行30%~50%改动,选手在备赛期间可以根据样题进行训练,并猜测改动方案,再进行针对性训练。但在此次大赛中,赛题与样题基本无关。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往届比赛中,选手有半小时时间看完整图纸,这次却只有概念化视图。

站在赛场的邵茹鹏特别紧张,内心一直告诉自己不要出错。可面对全新赛题,邵茹鹏第一天就在时间把控上出现失误——应该完成的放样和投影,他慢了1小时,这意味着后面的工序得压缩时间。他告诉自己,只要精准度没有发生很大偏差,到了自己擅长的加工环节,时间可以追回来。让人遗憾的是,第二天在快速完成作品时,邵茹鹏忙中出错,又出现了一处失误。这一天比赛结束后,精细木工项目专家组组长余继宏以及学校参赛保障团队对其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心理疏导。

邵茹鹏说:“再次出现失误的时候,我感觉已经没有希望站上领奖台了,特别难过,我知道自己没有重来的机会,对不起教练的付出,对不起学校这些年的培养,更对不起这四年多自己没日没夜的训练。如果说失误前我紧张得睡不着觉,失误后我反而坦然了,没有了名次的想法后,想的就是最后把题目完完整整展示出来,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那一晚,我反而睡得踏实了。”

就这样,邵茹鹏沉着冷静地应对后续比赛,并在自己擅长的模块获得高分。

颁奖典礼那天,组委会首先颁发家具制作项目奖项。当看着中国队队友身披国旗站上冠军领奖台的时候,邵茹鹏开心欢呼,那一刻,他又想着倘若自己能够站上领奖台,就是最幸福的时刻。紧接着,就是精细木工项目的结果。邵茹鹏感觉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当宣布金牌获得者时,邵茹鹏听到了“中国”,那一瞬间,他有些不敢相信,反复确认后,他披着国旗冲上了领奖台,获得精细木工项目并列金牌,他也成为这个项目最高分获得者。

远在国内邵茹鹏的父亲在获悉儿子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冠军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多年前,他将儿子带到上海,就是希望邵茹鹏的未来有更多可能,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儿子真得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走下领奖台,一切重新开始,如今的邵茹鹏已经成为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老师。“从选手到教师,身份转变是我成长路上一道‘新题目,需要自我提升,去帮助学生们解决他们的难题。我将全力以赴,思考如何更好把技艺技巧教给学生,不仅要传授做选手时积累的经验,更要学习拓展综合知识并加以融合,从而找到更好的加工体系和工艺流程,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木作文化。”

责任编辑 张惠清

猜你喜欢

领奖台榫卯木工
榫卯结构在玩具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特征参数化的木工CAD/CAM系统
木工课——《野孩子乐队》
融设计展·榫卯 和合而生
因为这3秒,美国队拒绝上领奖台!
东京奥运会:用回收塑料造领奖台
纪宇:木工让我寻找到自己
《榫卯》
榫卯构造在现代空间装饰中的创新应用(二)
数控木工轮廓铣床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