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策略
2023-08-24何军蓉
摘 要:新高考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更加注重思辨性写作。高考是语文教学的指挥棒,教师应把握新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写作考查要点——思辨文,以日常教学为契机,组织开展思辨性写作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写思辨性作文,同时提升思维能力。文章联系作者自身教学经验,详细论述了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21-0002-03
《中国高考評价体系》指明了高考考查的四大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这四大内容均强调了思维的重要性。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维度之一,并在课程内容中设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学习任务群。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高考愈加重视考查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例如,作文题目往往以社会现象、现实问题等为主,重在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提取有价值的观点,书写思辨文。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有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并不重视思辨性写作教学。由于思维能力的限制,不少学生写出的作文缺乏逻辑性,漏洞百出。对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把握新高考的新变化,以日常教学为契机,着力开展思辨性写作教学,助力学生积累写作经验,提升思维能力。
一、补充思辨性写作知识
部分高中生因缺乏逻辑思维训练,思考问题的角度较为单一,而且对事物的认识停留在表层。针对此情况,教师要补充思辨性写作知识,引导学生更全面地看待事物、思考问题,更为清晰地进行论证。
以逻辑学概念为例,这是在书写思辨作文时最常用到的知识点,包括范畴、假设、立场等[1]。教师要依据不同内容,选用适宜的方式进行讲解。例如,在讲到“范畴”时,教师可以列举“美与丑”这一组对举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美、丑的内涵不言而喻,二者相互对立。但是,在文学作品中,丑往往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是一个外表丑陋而内心美好的人。在这里,美与丑不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美与丑的统一折射出了人类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是真实的,往往散发着持久的魅力。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美与丑、卡西莫多身上的美与丑,可以从不同范畴分析美与丑,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增强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在书写思辨文时,学生可以迁移认知,借助范畴来阐述问题。
二、开展思辨性写作训练
(一)开展句段训练活动
1.开展“转述一句话”训练
语句是思辨文写作的基础,亦是学生构建思维的切入点。教师要以语句为起点,组织相关的训练活动。转述是学生进行思辨性写作的开始[2]。所以,在思辨性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转述一句话训练活动,引导学生思索语句本质并尝试进行解释。
例如,教师为学生呈现歌德的名言:“所谓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经被人思考过千百次;但要想使它们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一定要经过我们自己再三思维,直至它们在我个人经验中生根为止。”基于此,教师先鼓励学生诵读,思考内涵。与此同时,教师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并解释语句内涵。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发挥思维作用,反复思索,建立个性认知。之后,学生认真解释。有的学生解释道:“对于我们而言,重要的不是智慧,而是经过不断思考,将智慧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并在生活中进行应用。”还有的学生解释
道:“所有的智慧都经过了历史的考验。我们要想真正拥有智慧,需要在思索他人智慧的同时,将智慧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指导我们的行为。这样,我们会获得生活的智慧。”
学生在体验转述一句话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自然而然地思辨语句,发展思辨性表达能力。同时,学生会因此建立自信心,踊跃体验其他思辨性写作活动,从而进一步增强思辨性写作效果。
2.开展撰写时事评论训练
段落是构成思辨性作文的基础。学生不断体验段落思辨活动,可以积累思辨性写作经验,便于写好思辨文。在新高考背景下,微写作理论备受关注。微写作理论倡导写时事评论文。在思辨性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撰写时事评论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在段落层次上思辨。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呈现热点新闻标题
“江西炊烟十七载 尝人间百味——一元‘抗癌厨房”,接着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鼓励他们阅读新闻内容并思考问题:“针对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的所作所为,你有什么看法?结合实际情况,阐述自己的观点”。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认真分析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的所作所为及影响。在此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产生个性化的看法。在自己看法的支撑下,学生认真书写。有的学生写道:“我们一直在提倡‘正能量。什么是
‘正能量?万佐成和熊庚香的所作所为,不正是‘正能量吗?尽管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一直在默默付出,带给抗癌家庭温暖,也带给整个社会温暖。”还有的学生写道:“17年以来,一元‘抗癌厨房里每天都流淌着平凡人真挚的情感。一元‘抗癌厨房早已脱离了自身的意义,宣扬着坚持、坚守,激励更多人走下去。”
学生通过撰写时事评论文,可以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形成深刻的人生感悟。尤其是学生会主动建构段落,展现思辨成果,由此提升思辨水平。
(二)开展以读促写训练活动
以读促写是高中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一般来说,思辨是以读促写的支架,可以促使读写交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提炼作者观点及论证推理過程,并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表达。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还原文本的推理过程,汲取作者的论证经验,锻炼书面表达能力。
例如,《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经典之作。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内容重点论述了“对外交流”,后半部分重点论述了“继承中国文化”,如此出现了前后脱节的问题。前半部分内容和后半部分内容是否脱节,是值得学生思辨的。因此,在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出思辨性问题:“‘对外交流和‘继承中国文化这两部分内容是否脱节?”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反复诵读两部分内容,剖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建立个性认知。有的学生认为:“文章的前半部分重点批判了对外交流中的‘送去主义。这实际上是对本国传统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前后两部分内容是紧密相连的,都确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指向。”还有的学生认为:“文章中的前后两部分内容看似脱节,实际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前半部分说明了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和做法,后半部分重点分析了对待古代文化的态度和做法。两部分内容的精神层面高度统一,都肯定需要实行拿来主义。”教师综合学生的看法,认真总结,同时鼓励学生做好批注。
学生通过体验以读促写活动,在共鸣与冲突中建构了深刻感悟,了解了文章要传递的内涵,深刻地理解了文章内容。同时,学生在体验活动时,经历比较、分析、质疑、表达、批注这一过程,切实地锻炼了思辨能力,便于做好写思辨文的准备工作。
(三)组织交际性思辨训练活动
一般情况下,在没有具体语言交际环境时,学生难以发现具体问题,难以建立正确的立场。正确的立场是学生书写思辨文的基础。所以,在思辨性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组织交际性思辨活动,引导学生具体分析问题,建立正确立场。
例如,教师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抓手,选取相关素材——高校纷纷出台“禁外卖令”。在此素材的作用下,学生进入了具体语境中。于是,教师趁机组织交际性思辨活动。
素材内容: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不少学生享受到外卖带来的便利。外卖行业推动了“懒人经济”发展。一些大学生从中发现商机,利用闲暇时间为他人代打水,取外卖,买水果等。但是,在此过程中,不少学生逃课,去代替他人上课。学校针对此情况,发出了“禁外卖令”,严令禁止如上行为。对此现象,学生褒贬不一。
写作要求:对高校的如此做法,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阐明自己的看法,要求综合素材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
在学生了解素材内容和写作要求后,教师引导他们举手表明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根据“赞同高校的做法”和“不赞同高校的做法”将全体学生分为两组,并鼓励他们与小组成员交流,共享看法,丰富“论据”。接着,教师组织辩论活动,要求各组推荐三名组员作为辩论员;其他组员可以在充当观众的同时,想一想支持本组看法的好点子,为辩论员提供帮助。在辩论活动中,两组学生各抒己见,提出不同的看法,互相“反驳”。“反驳”的过程正是学生不断思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组学生始终坚定立场,联想不同的“论据”,获取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于是,教师鼓励各组学生依据辩论活动,书写文章。同时,教师认真总结:“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先确定自己的立场,然后站在此立场上分析对象,同时兼顾敌论,确保文章具有说服力。”
学生通过体验交际性思辨活动,不仅锻炼了思辨能力,还储备了写思辨文的经验——坚定立场,兼顾敌论,有利于提高思辨文写作水平。
三、落实思辨性写作过程
(一)打腹稿
打腹稿是学生进行理性表达的尝试。在打腹稿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内在逻辑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载体。具体而言,学生可以理清写作思路,建构写作框架,组织语言材料。在思辨性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呈现作文主题,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梳理写作的论点、主旨,组织论据,理清思路。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串联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做好写思辨文的准备。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呈现写作主题:“细节有魅力”。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剖析主题,确定论点。大部分学生在阅读经验的支撑下,很容易将视线集中在“细节”上,轻松地确定论点——细节。接着,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细节会有魅力?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细节的魅力?”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发散思维,自觉探究相应的材料,确定论据。如一位学生提到“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可知兴衰”“细节可见精神”。这些论据证明了“细节有魅力”。学生也因此建构出了写作框架。之后,学生可以收集相关素材,组织语言,形成篇章。
(二)列提纲
列提纲是一项具有逻辑性的活动。思维导图是学生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工具”。在思辨性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打好腹稿后,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列出提纲。
例如,在课堂上,学生以“如何做事”为中心,打好了腹稿。接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制思维导图,建立提纲(如图1)。
在思维导图的助力下,学生进一步理清写作思路,便于组织材料,书写文章。
(三)写文章
在体验思辨性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不同的活动,做好了写作准备。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写作时间,鼓励学生迁移已有认知,书写文章。在书写文章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进行思辨,选取适宜的材料,表达自己的看法。
在学生书写文章时,教师可以巡视课堂,了解每位学生的书写情况。在既定的书写时间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讲评活动,鼓励学生共享自己的文章。在此之际,教师应赞赏学生良好的写作表现,并指出写作不足。学生通过体验写作活动,可以查漏补缺,提高思辨性作文的写作水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以新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作文考查要点为抓手,以思辨性作文为重点,组织思辨性写作教学活动。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教给学生思辨性写作知识,助力学生夯实写作基础;组织多样的训练活动,帮助学生储备写思辨性作文的经验;开展思辨性写作活动,引导学生迁移认知,书写文章。学生通过体验多样活动,可以做到学用结合,准确认知思辨性作文,锻炼思维能力和思辨性作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苏闯团.“双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的思维策略[J].作文,2022(44):55-56.
黄福通.高中语文思辨写作教学融合群文阅读的有效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2(43):61-65.
作者简介:何军蓉(1966.11-),女,广东乐昌人,
任教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本科学历,花都区模范教师,广州市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