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及水质综合改善方案的分析
2023-08-23柯双根
柯双根
(大田县生态综合执法局,福建 三明 366100)
引言
水环境不仅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能通过生态系统的循环作用对农业、工业以及社会公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影响。河流、湖泊、水库等都是流域水的主要表现形式,加强对流域水污染的治理,改善水质,对于提升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分析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质改善的措施,希望能够有效提升流域水环境治理水平。
1 闽湖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应用现状
1.1 流域发展现状
闽湖是福建省库容量第二大的水库,是街面水电站形成的人工湖。水库干流形成的分枝库湾众多,闽湖库区集水面积为1 604 km2,年径流量为14.25亿m3,总库容为18.24亿m3,是多年调节水库。闽湖水面面积达36.7 km2,库面最大宽度为2.5公里,为全省之冠,其中大田县水域面积总体达到8.4 km2。库区内的“龟象石”、闽心园、钓鱼台、渔业养殖基地等休闲娱乐场所吸引了大量游客,配合新增的水上项目游艇、飞伞等,闽湖已成为福建水上生态游的重要基地之一。
1.2 流域治理情况
调查发现,闽湖流域沿线的污染治理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影响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实际效果。例如,闽湖流域沿线及周边的环境污染监管信息化程度低,污染源管理系统和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系统设置点位太少,因而环境监管人员无法进行全方位监测,影响环境监测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尽管流域范围内拥有一座污水处理站,但由于污水提升泵房及泵的选型不合理,难以一次性完成污水处理工作,影响污水处理效率[1]。且流域范围内的污水管网已经老化,经常出现渗漏情况,需要及时改造更换;流域内部分村落的污水尚未纳入市政污水管网,在垃圾处置、污水收集不健全的情况下,部分村庄将垃圾、废水排入河道污染环境;流域现有河道内的淤泥较多,部分河段护岸存在受损严重的情况。
基于此,该流域及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加强环境污染监管信息化建设,在全县18个乡镇和大田经济开发区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根据需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系统、监督指挥系统、移动信息服务平台、污染源管理系统和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系统;以改造集镇污水处理站、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完善村落污水管网等方式,加强对流域周边垃圾和污水排放的有效处理;针对河道淤泥问题,主要采取“清淤10公里,建设生态护岸6公里”的方式,提升流域水环境的治理效果。
2 闽湖流域水质综合改善中存在的问题
2.1 网箱养鱼
结合闽湖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实际情况,网箱养殖主要应用于湖泊当中,它能够将湖泊渔业环境与高产的网箱养殖技术结合起来,提升水产品的质量。基于这一优势,网箱养鱼在闽湖流域得到广泛应用[2]。但伴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残饵、鱼类的排泄物对养殖水体及周围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逐渐凸显。而在湖泊渔场逐渐老化的情况下,湖泊底泥中的碳、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积累,会导致湖泊底层水质溶氧的下降,进而导致底层水质恶化,对网箱养鱼也会造成影响。
此外,鱼类的分泌物中还有一些消融性有机物,直接促进了蓝藻等的生长,当网箱养殖造成的这些污染物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时,必将造成湖库的富营养化风险[3]。
2.2 流域上游工业污染
闽湖位于闽江流域上游,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闽江中下游两岸居民饮用水的安全。相关人员经实地调查发现,闽湖流域是当地工业企业的主要聚集区域,近年来,该流域入驻化工纺织企业19家,造纸企业4家。部分高能耗企业的生产,在区域范围内污水处理设施和排水管网不健全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水源污染。而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环保意识不强,为降低生产成本,和执法人员打游击,利用夜间和休息日偷排污水,这种工业废水污染程度和影响范围较大,其中存在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例如,2022年7月,京口工业园区某皮革厂超标排放污染物,其中化学需氧量为602 mg/L、氨氮为67.4 mg/L、二甲基甲酰胺为24 mg/L,均超过了排放限值。其次,园区内裸露的地表和道路在旱季沉积大量漂浮、悬浮物,导致雨天集中涌出。同时,居民生活排放的污水也进一步加剧了水质污染情况,现有的区域污水处理场所和设施设备难以满足较大的污水处理和排放需求。
2.3 水土流失问题
道路建设、城市开发、园区施工等在建项目以及矿山开采等,未按要求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各类弃渣乱堆乱放,并在雨季随地表径流冲刷入河,污染水体。大田县城关位于闽湖上游,城区内现有12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正在施工,武陵下岩水库及上京铸造工业园区施工、银顶格矿区的露天开采和矿石矿渣堆放等项目,造成每遇雨天,闽湖上游的均溪河立即变为“黄河”,不仅容易引发地质灾害,给群众造成损失,还对闽湖水环境造成污染。
2.4 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也是导致闽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农业面源污染的具体原因包括农药与化肥的应用、畜禽养殖、生活污染以及其他污染四个主要方面。(1)农药与化肥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可避免,氮肥、磷肥等在农业生产中的需求量较大,实际的化肥应用量早已超过化肥无污染使用上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直接向水体施药的情况,农业生产中残留的农药会在雨水的作用下流入水体,进而造成污染。(2)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规范,多数规模畜禽养殖场的粪污回用于山林坡地,回用粪污在汛期易被雨水冲刷流入河道污染水体。库区周边生猪散养户数量急剧上升,养殖废水未得到有效的收集处理,对水体造成污染。部分鳗鱼养殖企业存在偷排、超标、超总量、稀释排放等问题。(3)农村生活污染主要是由于缺少配套的污水处理和排水管网,导致农户生活用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对水体造成污染。(4)其他污染主要是由于废弃秸秆中的有机物在风化、雨淋的综合作用下,其中的有机物进入水体造成污染。
3 优化提升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和水质综合改善方案的对策分析
由于流域水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我们需要应用水污染治理技术来改善和提高水质。闽湖流域在应用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时,主要基于闽湖水库水质的现状,开展大田县闽湖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工作,构建闽湖流域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配合完善的流域水治理基础设施,制定闽湖流域水质综合改善方案。对优化提升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和水质综合改善方案的对策进行分析,可以从闽湖水库的治理工程入手,探讨能够应用于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共性措施。
3.1 明确规范流域组织管理机构
3.1.1 构建完善的流域水环境治理体系
针对大田县闽湖流域存在的水污染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为加强闽湖水库库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推进和实现库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大田县委、县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组建闽湖库区管理中心,强化库区监督管理,促进库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该库区管理中心依托县生态综合执法局组建,工作人员为20人,以管理中心作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主要执行和实施机构。
3.1.2 明确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管理中心内部人员遵循县防汛指挥部要求按时报汛,其次管理中心人员需掌握水库管理业务和相关的法律知识,以便能够及时制止巡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造成水体污染的违法行为。同时,管理中心人员将日常的巡查工作与水域保洁工作结合起来,将打捞水库内漂浮物、清除杂物杂草等作为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如在巡查中发现周边村庄群众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倒入水库及水库红线控制范围的情况,需要及时制止并报告。再次,管理中心人员还需要对各水产承包人的自然放养行为进行监管,规范承包人的养殖行为,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房屋、田、地、山等国有资产的保护和管理。最后,在管理中还需要加强对最高洪水位以下水库地形地貌的保护,尽可能保持水库红线控制范围内的山、水、田、林、路地形原貌。
3.2 提升流域污染治理的针对性
提升流域污染治理的针对性,主要是指针对流域水污染的实际原因,采取合适的方法控制污染源头,降低污染排放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闽湖流域在治理水环境的过程中,基于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提升流域水污染治理效果。
3.2.1 整治网箱养殖
调查发现,闽湖流域大田库区还有1 503个淡水鱼网箱尚未清理,涉及面积达10.23万平方米。在部分区域,这些网箱投喂的过剩饵料和鱼类排出的粪便厚度已超过1米,由于没有合适的办法将其清除,导致水质恶化。同时,水质的富营养化也促进了藻类繁衍,威胁鱼类的正常生长。该项目在调查网箱养殖污染情况的过程中,通过总结分析发现,生活垃圾排放、过剩饵料沉降、鱼类粪便沉积以及其他污染物是导致网箱养殖水域污染的主要原因。
为此,该项目相关负责主体采取全面取缔网箱养殖的措施,将整个网箱拖至岸边进行切割分解和回收处理。同时,相关人员也加大对水库、河道养殖网箱的巡查及执法力度,落实好河湖长制工作,加大对流域污染源的排查整治及水利调度力度。针对由于网箱养殖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投放吞噬藻类的鲢鱼进行除藻,并通过投放二氧化氯消毒除藻,以降低pH值的方式来维持水体的酸碱平衡,构建良好的生物链。
3.2.2 加强企业监管
管理中心加强巡查,持续开展企业违法案件“回头看”工作。对因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企业进行回访、摸排,及时发现问题,主要跟踪矿业、造纸业及化工企业,重点检查企业污染物治理和排放情况,检查企业是否有规范的排水系统及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是否彻底;是否存在暗管;污染防治设施是否完善;料场是否防流失、防渗漏;企业技改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等问题。与流域范围内的重点企业签定环保承诺书,结合“双随机”抽查制度,年抽查一般排污单位不少于总数的30%,重点排污单位每个月抽查一次,重点抽查企业的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环评、“三同时”、排污许可证等环境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杜绝尾矿偷排、漏排、直排河道等问题的发生。
3.2.3 严防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与流域水环境污染之间有着直接联系。闽湖整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区面积为213.11 hm2,路基区、桥梁区、隧道区、施工区、表土堆置场、施工便道、弃渣场以及拆迁安置区等八个部分都会受到水土流失情况的影响(见表1)。基于此,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跟踪督查,对闽湖上游各个矿山的植被恢复情况、排水设施、污水设施进行督查,以预防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为主要目的,对银顶格矿区露天开采的矿山、采石场及各个矿山的弃渣场、煤矸石堆场及尾矿库等加强巡查。
表1 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区面积构成情况
而在不同的水土流失预测区域,该项目应用的防治措施也不同。例如,对于路基区的水土流失防治,主要应用表土剥离、设置排水沟以及建设护坡工程等措施,配合植物种植和土石方临时堆放场、路基边坡临时防护等临时措施来达到防止区域水土流失的目的。
植物措施主要是指在工程措施的施工后期,采用乔、灌、花、草结合种植的方式,选择乡土树种,在营造绿色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绿化植物的成活率。土石方临时堆放场采用袋装土挡墙的方式,对路基施工过程未能及时利用的土石方进行临时围护。而路基边坡临时防护主要针对降雨天气对路基施工效果的影响,在路基边缘码砌袋装土挡墙进行临时防护。
3.2.4 规范项目建设
综合整治项目涉及到防洪堤、污水处理厂、河道清淤、水电站等涉水项目的施工建设,相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加大了对涉水项目的跟踪力度,重点跟踪武陵大石河段修筑防洪堤工程,在巡查过程中要求项目业主严格依据施工方案进行围堰施工并做好施工后的现场清理工作,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在巡查过程中也加强了对村庄河道清淤及水电站清淤的监督管理,在工作中重点排查以清淤为名目的捞沙现象。
3.2.5 推进农业面源治理
3.2.5.1 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整治工作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区制度,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重点抓好对均溪镇许思坑村、周田村和湖美乡大尤村经营性生猪养殖场的整治,严禁向河道乱丢、乱排、乱弃各类粪污及病死猪。对无证无照、乱排乱放的违规经营畜禽养殖点,依法予以关闭及取缔。
3.2.5.2 推进化肥农药污染防治
整治工作持续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行动,做到科学施肥、精准用药。年内流域沿线各乡镇依托农药化肥销售点,至少建立1个以上农药废弃包装物和废弃农膜回收点,并利用闲置的垃圾中转站作为农药废弃包装物和废弃农膜的统一贮存点,并做到规范、有效运行。
除此之外,在综合环境整治工程建设中,在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工程合同中体现防治水土流失的内容条款,并监督实施,要求建设单位配置专职人员负责施工期的环境管理与监督,防止水土流失。对于污水处理设施的施工建设,除了相关污水处理工艺外,还要能够充分利用垃圾中转站、除尘除臭设施、渗滤液处理设施、防腐处理设备以及计量系统等辅助设施,保障污水排放治理和防治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围绕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水性质来开展工作,不断提升污水排放治理的实际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闽湖水库污染防治和水质改善工作的开展情况,在进行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改善水质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以更严密的组织管理机构和体系来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需要结合造成流域水环境污染的不同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污染源头和减少污染的措施,来保障污染防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