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萧县养蜂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3-08-23马心玲安徽省萧县孙圩子镇畜牧兽医站

中国畜牧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萧县放蜂蜂农

文│马心玲(安徽省萧县孙圩子镇畜牧兽医站)

一、萧县养蜂业发展现状

1.总体概况。安徽省萧县共有23个乡镇,目前本地户口蜂农养蜂总规模共约3300箱,其中王寨镇、庄里乡、官桥镇、黄口镇养蜂规模占比较大,占总量的52%以上。通过调查了解,庄里乡因为地处山区,花源相对较多,因此当地的蜂农数量众多,而且一年中基本不换养蜂地。而其他乡镇的花源就难以满足需求,所以需要外出转场繁殖采蜜。

通过调查发现,外地蜂农集中在每年的3月底陆陆续续进入萧县境内,4月中旬逐渐离开,只有少数选择继续留下等待下一花期。全年累计外地转入总量约有4000箱次。他们主要是为了利用萧县三四月油菜花盛开期间进行生产作业。因为花源量固定,同一地区的蜂群密度越大,蜜蜂采蜜效率和蜂农的平均收入就越低,所以本地蜂农较多的几个乡镇,反而外来转入的蜂农较少。这些外地转入蜂农主要来自湖北省、四川省、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和河南省,其中河南籍蜂农占比最大。

2.养殖方式。经了解,根据蜂农养殖转场方式的不同一般分为三种,即定地蜂农、小转地蜂农以及大转地蜂农。

(1)定地蜂农:规模中等偏下,个体经营,养殖量一般在100箱以内,放蜂场地固定不变,一般所选地花源较多。因为年龄大或者身体原因导致不能够适应流离在外的生活的一般选择这种方式。每年的元月底开始繁殖,繁殖期两个月到三个月之间,新蜂正好能赶上萧县油菜花的花期。

(2)小转场蜂农:规模不等,个体经营,养殖量一般在几十箱到一百多箱之间,放蜂场所不固定,一般选择方圆600千米以内的市县进行转入。根据调查统计,萧县的小转场蜂农一般选择本省的淮北市全境、亳州市涡阳县、马鞍山市当涂县、六安市大别山区以及河南省三门峡市(590千米)、山西省长治市(560千米)、河北省石家庄市(580千米)进行转场放蜂。

(3)大转场蜂农:规模较大,少则几百箱,多则一千箱以上,他们用大型货车借助高速公路进行快速机动转场,一车运载量可达一百多箱。他们有的是个体经营,有的是多人一起合伙成立专业的养蜂合作社。他们与其他蜂农之间联系较为密切,在外地互相帮助,用微信和电话等方式交换各地花期情报,哪里有花开,他们就转场到哪里去。因此转场路线随机多变,不固定。通过调查统计,发现他们的生产规律大致可以总结如下:冬季在云南省昆明市、四川省泸州市、重庆市、湖北省黄石市、江西省吉安市进行蜜蜂繁殖工作,新蜂补充进来后就地放蜂,采集当地花粉,这个过程一共持续四个月的时间,期间可能会在这几个点之间进行小范围转移。然后5月转移到陕西省延安市去赶洋槐花的花期,一般会停留20天左右。每年的6月5~25日会转移到山东省枣庄市采集荆条花、石榴花花粉。接下来7月他们兵分三路,一部分选择继续北上东三省各地以及大兴安岭一带采集椴树花粉,一部分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采集棉花花粉,少部分转回安徽境内,在六安市大别山区采集茶叶花粉。最后回到繁殖地休养生息,准备繁殖工作,为下一年的放蜂工作做准备。

3.萧县境内的花期顺序。根据萧县相关资料记载以及本地定地蜂农提供的信息,萧县在每年的2月20~25日,野草陆续开花见粉,但花粉量少,此时蜂蜜产量很低,基本仅能满足蜜蜂自己的生长需求;3月初,萧县的樱桃花、杏花开始见粉,蜂蜜产量上升;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萧县油菜花开放,标志着蜂蜜进入大量生产阶段,蜂农开始生产蜂王浆,油菜花在萧县分布较为广泛,各个乡镇基本均有分布,其中较为集中的油菜花产地位于皇藏峪、龙虎峪附近;4月25日~5月10日,萧县洋槐花开放,然而根据蜂农透露,萧县洋槐花蜂蜜产量极低,有“十年九不收”一说;6月5日~7月15日,萧县荆条花、石榴花开放,它们主要集中分布在帽山、岱山口附近;至此,萧县境内可利用的花期基本完全结束,定地蜂农进入无蜜源期。值得注意的是,受气温等各方面气候条件的影响,各个花期并非一成不变,实际花期可能会与以上统计略有差异。从7月底直至来年2月下旬的野草开花,当地的定地蜂农才能重新开始生产,在这漫长的7个月内,就是定地蜂农们的投资阶段,他们需要给蜜蜂饲喂大量白糖。

4.新冠肺炎疫情对萧县养蜂业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对各个行业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养蜂业也未能幸免,根据萧县蜂农透露,他们有些人在疫情暴发前身在外地放蜂繁殖,疫情暴发后,各地封路,他们无法转移,只能滞留在当地,一定程度上耽误了放蜂转移的最佳时机。交通受阻同样导致大量养蜂专用消毒药以及作为必需品的白糖难以运进来,工人的生活物资也出现部分短缺现象,只能通过网上购买的方式进行零星的物资补充。受疫情影响,养蜂物资价格也出现上涨现象,其中白糖的价格波动较为明显,而白糖的需求量很大,根据蜂农透露,在无蜜源期饲喂一箱蜂大概需要50千克白糖。养蜂物资价格的上涨致使蜂农的投入加大,养蜂成本变高,降低了蜂农的收入。

二、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

1.农药致死。农药的使用给养蜂业带来很大损失,比如小麦打药后,蜜蜂饮用叶片上的露水便会中毒死去。蜂农反映,农民的田间打药活动其实给养蜂带来的影响并不是最大的,每年5月的飞防—飞机喷洒防治杨树白蛾农药的这一举措,常常给他们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蜜蜂大量减员后,蜂农需要补充新蜂群,而买一箱新蜂的价格不菲,少则几百元一箱,稍微好点的蜂则要上千元。

2.投保难。蜂农反应,目前保险公司在养蜂业方面的保险业务很少,这也增加了从事养蜂行业的经济风险。

3.经验不足。目前萧县的蜂农大多文化程度不高,都是自己在生产中逐渐总结经验。比如关于蜂病防治方面的问题,他们没有系统的知识架构,有些人连养殖蜜蜂的书籍都看不懂,想自学确实很难,这导致蜂农的事业成型期变长,多走很多弯路。

4.政府层面管理欠缺。目前萧县对养蜂业的管理措施较少,也没有针对养蜂行业的培训活动,蜂农需要靠自己摸索的经验作为理论依据来完成各项生产工作。

三、发展对策

1.协调飞防与养蜂业的关系。

飞防与养蜂业对农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当化解二者之间的矛盾,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进行打药前5~7天就应对境内蜂农发布打药预告,告知其打药具体范围以及确切时间。目前相关部门虽然也有预警机制,但是给蜂农预留的时间不够长,因为他们需要至少5天的时间进行收蜂、捆箱、找车、装车、选择下一地点等一系列转移的准备工作,相关部门的预警机制应当加以改进,各部门之间协调运作,统一部署,确保潜在受影响的所有蜂农都能及时地得到警报信息,从而减少养蜂业不必要的损失和纠纷。

2.加大投保力度。相关部门可以把养蜂业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保险公司也可以针对不同规模、不同养殖方式的蜂农,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保险业务,增加蜂农的保险选择空间,以此来提高蜂农投资的积极性以及抗风险能力。

3.成立专业培训班。农业主管部门可以在无蜜源期组织养蜂专业培训班,请专业的老师通过面对面讲解的方式,为他们答疑解惑,传授理论知识。同时,全县的养蜂从业者相聚在一起,可以借此机会进行一番经验交流,取长补短,互增互进。

4.成立养蜂协会。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类似养蜂协会这样的组织,把全县的养蜂从业者纳入其中,进行系统管理。飞防的问题,有关部门可以提前通知协会,协会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转告预警,这种方式覆盖面广、效率高,避免之前通知不到位、不及时造成的损失。在蜂种的引进工作中,可以由协会进行蜂种鉴定,避免了经验不足的蜂农上当受骗错买劣质蜂群的问题。

猜你喜欢

萧县放蜂蜂农
释放赤眼蜂对玉米穗期鳞翅目害虫的防效研究
春天的脚丫
百褶裙
放蜂
中蜂产业一线蜂农群体现状调查
——以金华为例
华艺园林建设的萧县街头游园
田间不同放蜂量防治玉米螟试验
安徽萧县通联站站长——刘云升
追花寻“蜜”
蜂产业蜂农技术需求偏好研究
——基于武汉市黄陂区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