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江苏省清江中学育人方式改革的特色品牌与亮丽名片
2023-08-23陈欣
陈欣
作为深化办学内涵,实现育人方式转变,推进学校高品质建设的有力抓手,国防教育已成为江苏省清江中学特色发展的新亮点。学校连续获得首批“江苏省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等殊荣。中共江苏省委原常委、省军区原政委曹德信,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副政委王林海,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夏春清等领导先后专程莅临学校视察指导国防教育工作,并对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
特色发展——深化“国防班”试点工作
根据解放军总政治部、教育部的部署要求,江苏省军区、省教育厅遴选清江中学作为全省唯一进行“国防班”办学试点的四星级普通高中。2014年8月,学校首届“国防班”正式招生。
统筹推进办班试点。国防班由学校和部队共同建设、共同负责,其中,学校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业教育和日常管理,部队主要负责军政训练、军事知识教育和军事实践活动。每年从多名自愿报名学校的统招生中选拔综合素养全面的学生组成国防班,切实保障生源质量。在文化学业上,学校选配优秀师资进行文化课教学。在军政训练上,学生每周日上午统一着军校服装,按照军分区制定的计划进行军事训练,内容包括队列、战伤救护、战术基础动作、军体拳等。学生每月上一次国防教育课,常态化组织学生开展“四个一”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即每年参观一个驻军单位和革命圣地、每学期选读一本军事书籍或正能量书籍、每月学唱一首军歌、每周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或主题演讲。利用寒暑假期,组织学生分别赴军营集训一周。2017年暑期,在建军90周年之际,学校组织国防班全体师生赴北京、天津等地的愛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访问,追寻伟人足迹。同学们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参加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学校在国防班学科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积极探索将国防教育进课表、进教案、进课堂等“三进”融入文化学科教学模式。学校按月发给学生生活补助,统一配备春、夏、冬三季军校服装。学校提供专项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保障国防班学生的日常学习、军政训练和课外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办班试点成绩显著。在2015年第二届全国大中学生军事训练营比赛中,由学校国防班同学参加的江苏代表队荣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在2017年第四届全国大中学生军事训练营比赛及首届全国中学生军事五项比赛中,由学校国防班同学组成的江苏代表队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在2018年第五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活动中,学校国防班6名同学在核生化防护、电子频谱管控比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每届国防班都有20多名同学考取国防科技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等军事院校或警官学校,并在高校表现出色。2019年5月,空军工程大学发来喜报,祝贺学校首届国防班赵政与汪洋两位同学在军事院校分别取得文化课综合排名全院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出色成绩。学校也被空军工程大学确定为“优质生源基地”。
内涵发展——建设国防教育课程基地
2018年5月22日,学校国防教育课程基地被省教育厅确立为中小学课程建设项目。学校坚持把国防教育课程基地的创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体现新时代国防教育、人才培养、高品质校园建设的要求。
建设国防教育文化展馆。展馆的设计总体宗旨是增强参观者爱国主义意识,激发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热情和立志投身国防、报效国家的豪情,使展馆成为国防教育的活动基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设计中的展馆面积约890平方米,由红色记忆、人民军队、光辉岁月、火热军营、伟大复兴和青春召唤等六个专题组成。学校还在图书馆单独辟出空间,建设国防教育主题阅读展示馆,设立国防教育阅览区。
建构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学校编印了《军政训练》《国防讲座》《红色资源》《碧血丹心》《铁血诗心》《军歌嘹亮》《国防教育主题班会》等国防教育校本教材,在此基础上对现有高中各学科课程的国防教育内容进行整合,挖掘学科本身蕴含的国防教育因素,将国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之中,积极探索与推动国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等特色工作。目前,正在编印《中国梦,国防情》《运筹帷幄之数学智慧》《学英语知国防》、《物理与航天》《化学与战争》《生物知识与现代军事战争》《财政与国防》《红色历史文化》《地图在战争中的作用》《体能训练与野战常识》《军事信息技术》等融合拓展教材,覆盖了高中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九门文化学科和音体美、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必修课程。同时,学校积极转化校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周恩来纪念馆、淮安张纯如纪念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等社会资源,对师生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全面发展——浓郁国防教育文化氛围
学校成立了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长远规划管理目标之中,不断丰富国防教育形式,浓郁国防教育文化氛围,进一步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
开展学生军训。长期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积极创设氛围”的工作方针,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工作,从1989年开始,连续31年举办学生军训夏令营活动。每学年都在8月中下旬定期举办“国防教育活动周”,在起始年级举行学前教育活动,组织国防教育、法制安全教育报告会。每年举办一次军训成果汇报会。2019年暑期,学校组织1100余名师生及部分家长代表赴驻淮陆军某部和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开展以“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砺志之旅教育活动。
成立研究中心。学校注重加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国防专家授课制度,依托淮安军分区、市双拥办及驻淮部队扩大了聘任教员规模,定期邀请聘任教员来校授课。空军工程大学刘振霞教授、海军淮安舰政委董建杭、淮安军分区副司令员仇志军等先后来校作国防教育报告,让同学们充分了解我国的军事技术现状,激发了大家努力学习、报考军事院校的内驱动力。
建构活动体系。每学期伊始,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发布国防社团招聘公告,师生们积极参与。目前学校成立了10多个国防社团,社团每周四下午開展活动。 “清语”朗诵社排演的《望月怀远》《望大陆》等国防主题节目,在全省比赛中获一等奖,社团指导老师、军嫂杨晓旭的拥军节目连年荣获双拥文艺汇演一等奖。“清舞”健美操队也年年参加市双拥文艺汇演,获得社会广泛赞誉。“清风”文学社则定期邀请部队官兵开设军事论坛,并开展以“强我国防,固我长城”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同时,学校还定期开展重要纪念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优质发展——催生国防教育丰硕成果
清江中学的国防教育立足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途径,不断催生国防教育丰硕成果。
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在国防教育中,学校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扎实施教,学生的文化成绩、军事技能和身体素质得到同步提升。“忠诚于党,报效祖国,奉献使命,崇尚荣誉”已经成为同学们自觉认同的价值观,同学们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强化了使命责任。2014届左磊同学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为清华大学航空飞行学员,2018届张宇同学以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飞行学院录取。考入北京理工大学的戴晶晶同学以其优秀的品质被选拔参加了国庆70周年阅兵庆典方阵。在首届淮安市四星级普通高中学生军训成果汇报展演中,学校代表队一举夺得团体总分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在队列展示、战斗歌曲演唱和国防教育主题演讲中均荣获一等奖。
教师专业研究氛围浓厚。学校以教师的师德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及新型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推介为工作重心,让国防班教师凝练教学思想,有效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和教研的能力。《在普通高中创办“国防班”试点实验研究》和《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国家认同素养的实践研究》被确立为省“十三五”规划课题。
国防教育影响不断扩大。目前,学校在国防文化教育上,构建了“时间全过程、空间全覆盖、活动不间断、人员齐参与”的格局;在国防教学上,初步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军事理论教学计划。在国防教育课程基地建设中,注重营造浓厚氛围,通过树立先进典型,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不断将国防教育引向深入,形成浓厚的“国防热”“拥军热”,扩大了学校国防教育在全社会的影响。《人民日报》《中国国防报》、学习强国平台、《江苏教育》等多家媒体对学校国防教育多次进行了专题报道。《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特色办学新亮点》国防教育总结报告,被列为教育部典型案例。
七秩风华,清中人励精图治,辛勤耕耘,桃李遍五洲,芳香飘四海,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从这里走出了包括原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李南征将军、上海警备区原副司令员谢德志将军等在内的一批部队优秀人才;近几年来,每年都有20多名学生被国防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录取为军校生或国防生,多名学生被空军飞行学院录取,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贡献了力量。
作为国家级示范高中、省首批四星级学校,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抓好国防教育工作,进一步凸显国防教育特色,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坚守教育初心,自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国防人才再谱新篇、再作贡献。
(作者系江苏省清江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编辑:尹礼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