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死 守(连载)

2023-08-23章熙建

铁军·国防 2023年7期
关键词:西路军高台军团

章熙建

疾风知劲草,烈火出真金。自湘江战役始,中央红军中从此流传出一句经典评语——“1军团打先锋,攻无不克;5军团殿后,守无不固”。

1935年5月,红军主力强渡金沙江,红5军团再次受命阻击掩护任务。由于原计划选择的3个渡口中,一个渡口水流湍急、难以架设浮桥,一个渡口江面太宽、易受敌机袭击,全军只能依靠6条船从皎平渡强渡,军委一再命令红5军团延长阻击时间。从3昼夜到6昼夜,一直到9个昼夜,董振堂率部在石板河一线与号称“铁军”的国民党军吴奇伟部殊死恶战,始终如同钢钉钉在阵地上,硬是把1万多敌军死死地挡住寸步难进,为中央纵队安全渡过金沙江赢得了宝贵时间。

四渡赤水作后卫、湘江战役打阻击、金沙江畔挡追兵、腊子口外堵强敌……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红5军团出生入死屡立奇功,由此而膺获“铁流后卫”的称号,并得与红1军团、红3军团并称为中央红军三大主力。

为红军的生存而战!将军誓死钉在阵地上,他守住的是使命。

3.1937年1月20日凌晨,甘肃北部,高台县城。

寒风暴雪已将高台冻成一座冰城,而更严酷的威胁尚在城外,悍勇凶残的马家军以2万多兵力将高台县城团团围住,让这座西北军事重镇沦为孤城。

红5军军长董振堂伫立在高高的城墙上,风掠起,拂过脸庞如同刀割,大雪虽已停息,但苍穹仍晦暗低垂,释放着一种令人几近窒息的压抑。蓦地,清冷月光下的洁白雪野扬起一道道白浪,那是彪悍凶残的马家军骑兵在驰骋炫武。

攻占这座城池才满20天,孰料,这里竟成为英雄生命的最后驿站。董振堂将率领他的三千将士,用鲜血和忠诚为塞外名城增添一道新的辉煌。

1935年6月,第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红5军团改编为红5军,董振堂任军长。4个月后的10月24日,红四方面军总部率第5、第9、第30军共计2.18万人,在甘肃靖远的虎豹口陆续西渡黄河,由此,西路军开启了孤军西进的艰苦征程。起初战局打开甚为顺利,西征红军在攻占永登、古浪等重镇后即取得一条山大捷,击毙敌前线副总指挥马廷祥并歼敌千余人。

12月25日,红5军由后卫改为前锋,挥师攻占临泽。此时,红5军虽是军的番号,但实际上只编有两个师4个团,总兵力不足5000人。11月下旬,红5军进驻山丹,击退敌人多次围城进攻,固守一月有余。30日晚,政委黃超率两个主力团就地驻屯,董振堂则率39团、45团等共2000余人,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向高台奔袭,途中歼灭两个赶赴高台增援的敌骑兵连,于1937年1月1日拂晓攻克高台城,俘敌800人并缴获部分武器,红旗插上了高台古城楼。

然而,马家军历来把河西作为自己的禁脔,岂容他人染指。正当红5军按照军委“开展创建根据地”的指示,紧锣密鼓地展开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之际,巨大的威胁正悄然而迅速地逼近。马步芳、马鸿逵集结6万多兵力,气势汹汹地扑向西征红军,占据战略要地的红5军首当其冲。马家军前线步骑总指挥马元海率4个骑兵旅为主力的2万多悍匪,迅速对高台县城形成铁壁合围。

高台是河西走廊上的咽喉要道,往南是终年白雪皑皑的祁连山脉,往北是荒无人烟的广袤沙漠。高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此时更是红军西进的必经之地,西路军总部电令红5军务必守住高台。董振堂迅速部署应敌之策,除加强攻占高台之初即已建立的两个城外支撑点外,还招募工匠突击锻造大刀、梭镖等兵器,并深入开展征兵扩红活动,将愿意参加红军的被俘团丁改编为抗日义勇军,同时派出精干人员化装出城,向西路军总部及红5军政委黄超求援。

1月13日,马家军向红5军外围阵地发起猛烈进攻,城外的两个支撑点相继失守,红5军只得且战且退据守内城。高台县城北临黑河,城墙高约三丈,东西城门各有城楼。董振堂指挥部队以城墙、城楼为屏障,用手榴弹和大刀、长矛与敌人拼死搏斗,顽强坚持4昼夜,杀敌600多人。然而,终究敌我悬殊过大,携带弹药已近告罄,但援兵仍是杳无音讯。

董振堂不知道,高台遭敌强攻岌岌可危,西路军总部首长其时并不知情,直到17日截获敌人电讯才大吃一惊,徐向前当即电令红30军政委李先念率所属88师和总部骑兵师星夜救援。新组建的总部骑兵师仅有战马500多匹,增援途中遭到马家军骑兵部队的强力阻击,师长董彦俊、政委秦贤道力战牺牲,部队损兵过半,幸亏李先念率88师及时赶到,才使得部分同志脱离险境。但救援部队就此被敌军死死缠住,待鏖战3天始得突出重围时,高台已然沦陷。

朔风厉啸,天幕低垂,此时的董振堂内心充满无法排遣的悲怆。

其实,对于派遣红军分兵西进,董振堂从一开始就持反对意见。1936年10月,西路军制订西渡黄河方案时,董振堂立即派警卫队长高志中给毛泽东、朱德送信,信中力陈西征的不利因素:红军连番征战,疲惫之师面对凶悍的马家骑兵力所难当;黄河以西我党并没有建立根据地,必将面临后勤物资无法补给的窘境。但由于路途遥远、通讯不畅,待接到中央回信时,董振堂已奉令率部出发7天,西征已是离弦之箭不可逆转。

红5军长征途中屡经大仗恶仗,此时困守高台的2000多兵力都是历经战火考验的老战士,死打硬拼必然给党的事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基于此,董振堂从高台被围之初,就派特务团在城北城墙下挖掘了地道,并派人给黄超送信,让他速报西路军总部准许红5军通过地道突围以保存实力。但等来的回信却是冷冰冰的一句话:高台是西进的重要据点,必须守住,不可突围。

此时已是困守孤城的第8天,敌军重兵围攻之下,高台失守已属不可避免;友邻红军遭敌分割包围,等待援军解围亦无希望。董振堂不知道,本为张国焘亲信的黄超不仅扣压了他的信件,而且回信谎称西路军首长命令红5军死守高台,恶战当前,董振堂即便怀疑也无暇争辩。战将浑身是胆,豪气干云,但此刻竟犹如蛟龙困于浅池,惟有喷洒一腔热血,决与孤城共存亡。

上午10时,日头才勉强地从云隙中透出一丝光芒,划破昏暗的苍穹勾勒出一幕异常的诡谲,顷刻间又被乌云遮去。蓦地,远处传来几声沉闷的炮响,马建军最后的总攻开始了,被炮弹击中的西城楼上瞬时腾起冲天火光,几与同时,狂呼鬼喊的敌军开始架设云梯登城。

此时,经过连日的恶战,红军战士牺牲者已是十之七八,子弹和手榴弹亦都已打光,但幸存的战士们仍是勇往直前,奋勇战斗,或从墙头伸出木椽奋力将敌人的云梯撑翻,或居高临下用滚烫的开水泼向敌军,不少战士抡起大刀将攀到梯顶的敌军砍翻,甚至抱着登上城头的敌人坠下城墙同归于尽……

高台恶仗从晌午战至傍晚,英雄的红5军打退敌十余次猛烈进攻,毙敌2000多人,而红军战士也几乎伤亡殆尽。黄昏时分,敌军终于如潮水般涌上城头。那一刻,董振堂手持双枪倚靠在东门城墙下的基石上,他是在与敌激战中左腿中弹坠下城墙的,剧烈撞击导致他的腰椎折断。虽然负伤痛苦不堪,但仰望城墙上披沥的红军战士的殷红鲜血,董振堂内心的痛苦何止甚于已伤的千万倍。

此刻,他身边仅剩下军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和警卫战士杨瑞明。眼看登上城头的敌人正在放绳索准备缒城而下,杨克明当即挺身挡在董振堂的跟前,大声喊道:“军长,我掩护你从地道撤走,早点带部队来为牺牲的同志们报仇!”

董振堂闻言,血红的双眼中陡然露出一缕慈爱,凝视年仅31岁的政治部主任一眼,复将目光投向血染的城墙,用低沉而决绝的语气说:“别忘了我们的誓言,誓与高台共存亡。高台既失,何颜苟生?”

杨克明默然。他或许没想到,此刻如闪电般照亮董振堂脑海的是更决绝的誓言,那是1932年4月在江西雩都,将军面向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庄严宣誓——“顾全大局,服从指挥,不惜为党的事业献出生命!”

昏暗中,数十个马军气势汹汹地围逼过来,杨克明刚出枪射击,即被敌人数枪击中仰面倒下。同在这瞬间,董振堂猛然拨出掖在衣摆下的双枪,左手连发毙敌数人,最后抬起右手的左轮手枪,将最后的一颗子弹射向自己的下颏。

狂野的朔风掠过苍穹,卷走了最后一缕残留的光亮,黑暗终于吞噬了不屈的高台城。天地呜咽,仿佛回响着一曲悲天悯地的挽歌——

西征在即,虽然明知前路或许就是深渊绝壁,但董振堂仍是毅然率部出征。闻令而动,战将凛凛撼天地。

破城在即,虽然明知通过地道或可脱离险境,但董振堂仍是坚持率部死守。令行禁止,铁骨铮铮耀乾坤。

为神圣的誓词而战!将军誓死钉在阵地上,他守住的是党性。

董振堂,字绍仲,1895年出生,河北新河人。1931年12月在江西宁都率部起义加入红军,次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黨。曾任红5军团军团长、红5军军长,1937年1月20日在甘肃高台壮烈牺牲,时年42岁。

1938年1月,党中央在延安宝塔山下召开董振堂烈士追悼大会,毛泽东主席深情地说:“路遥知马力,董振堂是坚决革命的同志。” 朱德总司令为董振堂将军题词:“伟大革命先驱的事迹和英名将永远留在人民的记忆里。”1962年“八一”前夕,视察西北军务的叶剑英元帅在高台赋诗悼念董振堂:“英雄战死错路上,今日独怀董振堂;悬眼城楼惊世换,高台为你著荣光。”

军人沙场之喋血死守,无疑是以牺牲自己为他人开辟生路。而董振堂将军之死守的至高境界,在于始终扼守生命的制高点,那是信仰的内在力量使然。恰缘于此,一代战将虽以死守而殒命战场,亦以死守而获得英魂永生!

(编辑:徐仕国)

猜你喜欢

西路军高台军团
近十年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研究述评
组建你的恐龙军团
落实习总书记关于西路军精神的讲话座谈会在京召开
剑指创新,CBE“包装军团”再扩容!
吉利4A军团出战
危如累卵
杭高台籍校友名人史迹考——林木顺与李苍降
西路军历史问题的认知转变始末
重庆秀山高台花灯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