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嘉卉 [组章]
2023-08-23王幅明
王幅明
梅花简史
三千年前,一位官员遭受贬谪,流放南方,写下哀怨之诗,被孔丘编入《诗三百·小雅·四月》。
诗人途中所见:“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这是梅花最早入诗,开启了中国诗人历久弥新的梅缘。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第一波咏梅热。
“迎春故早發,独自不疑寒。”“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诗人将梅花看作春天的象征,友谊的使者。
唐初才俊宋■,科举失意,看到卓尔不群的梅花,写下《梅花赋》,一举成名。
后任“铁石心肠”宰相,将梅花精神贯穿一生。
咏梅诗词在两宋时期达到高潮。
隐于西湖孤山的林逋,一生未仕,终生以梅、鹤为伴,人称“梅妻鹤子”。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的玉姿神韵与人的清逸高雅融汇,引起士人共鸣,“惹得诗人说到今”。
陆游爱梅,一生写梅花诗160余首。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与大地融为一体,唯幽香不灭。是梅魂,亦是自况。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济世情怀,日月可鉴。
元代诗人、画家、隐士王冕,爱梅成癖,植梅千株,画梅、咏梅,自号梅翁。
他咏《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人生态度,不向世俗献媚。
他咏《素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一黑一白,品格高洁,异曲同工。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乃明代诗人高启咏梅神句。
梅花化身雪中高士与月下美人,高冷与美艳,暗喻安处孤独的凛然个性,即便于黑夜林中,也照样熠熠生辉。
毛泽东,一反古人旧意,一阕“俏也不争春”,唱出时代最强音。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无愧“四君子”“岁寒三友”的殊荣。
千年梅花,绽放出一部中国特色的精神史。
痴情蒲公英
童年的梦幻,跟随一顶金色的小伞,寻觅远方。
一阵风袭来,梦想顿时无影无踪。
看似无影,实则有踪。她落在某个地方生根,梦想继续。
人们说你的爱无法停留,这完全是错觉。
你是农民的至爱。生长在高低不平的田畴上,陪伴他们劳作,分享他们的欢乐。灾荒时,你充当食粮,减轻他们的痛苦。
多年后回到故乡,来到先祖的墓地,惊喜地看到久违的蒲公英。
曾给我带来远方的童年玩伴,已经深深植入农人的骨髓。
谁约了海棠
一次奇遇,还是宿命?
清晨,多情的鸟儿将我唤醒,以免延误了期待中的远足。
童话似的一泓湖水,清澈透明。有天鹅,也有鸳鸯,成双结对,畅游其中。簇簇游人在湖畔漫步,赏花,享受春天的赐予。
不经意间,一片花海出现了。那是海棠,迎风而立的花仙子!
顿时,眼前电光闪耀,几乎将人击倒。
夜雨过后,仙子更加妩媚、娴静、高贵。
海棠花,解语花。
此刻,我明白了苏东坡陆放翁们何以激赏。
女神范儿来自自信,来自骨子里的脱俗。
此刻,惺惺相惜的感觉油然而生。
海棠花,断肠花。
她让人在痴迷中坠入乡愁。
海棠树下,坐着一个少年,满怀愁绪,望着远方发呆。
归途中,我也像那位少年,久久地看着蓝天。
一个问题在脑海里盘旋:是我约了海棠,还是海棠约了我?
冥冥之中,似有一线相牵。
一饱眼福足矣,心灵感应足矣。既然心中拥有,又岂在朝朝暮暮?
最美好的情愫总是隐藏在心中。它滋润你的心田,让你丰富,让你优雅。
用无言的约定走向未来,直到地老天荒。
多面桃花
《诗经·周南·桃夭》,始开花喻美女的先河。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面如桃花的女子出嫁了。德色双美,一切美好将接踵而至。
嫁给息国君主的美女息妫夫人,容颜绝代,被誉为桃花夫人。
息夫人外有桃花之貌,内有梅花之骨,让息、蔡、楚三国国君为之疯狂。她为拯救息国,委身楚文王,但对息侯的爱始终不渝,甘愿以死成全。
她的安眠地被尊为桃花夫人墓。花虽凋落,其香如故。
唐代书生崔护到长安赶考,郊外春游,不料在桃花掩映的农家,上演了一场魂牵梦绕的艳遇。才子佳人相约,翌年在桃花盛开时再见。可是,一年后才子再来,寻寻觅觅,只见桃花,不见佳人。
一首绝句心中跳出。他从窗棂取出笔墨,将其题写在紧锁的房门上:“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罢落寞而归。
书生夜不能寐,几天后再访,终得神仙姻缘,度过幸福一生。
一首诗穿越千载,让生活传奇,让崔护不朽,也让世世代代的读书人,在人面桃花的海洋里追逐梦想。
诗豪刘禹锡,颠覆了对桃花的认知。
作为革新派的要员,他遭到顽固派高官发难,被贬出京城。10年后奉诏回京,看到朝廷依然是保守派的天下,玄都观本无桃花,如今是一片粲然,游人如织。愤而在墙上题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内含讽刺的题诗让他二度遭贬。14年过去, 正直的政治家出任宰相,他受到重用,重返京城。诗人不改本性,又到玄都观题诗:“百窗中庭半是苔,桃花凈尽菜花开……”
刘禹锡笔下,桃花也是人面,但面目可憎。一旦时空改变,“桃花”消失,趋炎附势的游人也跟着绝迹。
从此,人们看待桃花,多了一个心眼儿。
榴花红似火
不与群芳争春。众花谢幕之后,石榴花出场了。
花红似火,在绿树枝头点燃,烧红了五月。
风是热的,面孔是热的,年轻人的心在躁动。
街上流行起红裙子,可是在与榴花斗艳?
成双结对的青年男女,在石榴树下互诉衷肠。
有人在低吟民歌:“石榴花开红似火,我爱你来你爱我;年轻人多得像细沙,为什么偏偏爱上我……”
血染虞美人
无数个绿臂托举起虞美人花,若蝴蝶飞舞的海洋,向两千多年前的一位烈女致敬。
色彩缤纷,柔情百转。白色高傲,红色妩媚,粉色妖娆,紫色慰藉,无一不是美人魂魄。
由丽春花、舞草、百般姣,终至虞美人,花名之变,倾注了对虞氏美人的缅怀。
从此,虞美人花,只为虞姬一人独享。
四面楚歌。霸王无颜见江东父老。荡气回肠《垓下歌》,吟之一曲肠断。
美人心有灵犀,帐中饮酒舞剑,高唱和歌,倾国倾城顿时倾身。
血肉之躯,化出旷世名花。
古今佳丽数以千计,谁有名花作后身?
麦冬,不死草
常常被误为杂草而遭人清除。
白居易的成名作《古原草》,可包含它谦卑的身影?
麦冬又名不死草,应该属于野草的族群,具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天性。
它奇特的根部自古就是珍贵的中药,叶与花却常常被人忽视。
时光是个魔术师,他让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
麦冬不再寂寞,实现了逆袭。因为它四季常绿,叶子与高扬的花茎都可观赏,终被园艺师请进一座座不断扩张的城市。
它出现在不计其数的公园、居民小区、河的两岸,成为人见人爱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