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秸秆联合发酵制备有机肥的研究
2023-08-22刘丽秀何爱江
刘丽秀,何爱江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宜宾 644003)
1 酒糟现状
白酒产业是宜宾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宜宾产区目标是2025年实现白酒产量突破100万kL(约90万t)。宜宾白酒以浓香型白酒为主,酒糟为高粱、小麦、玉米等原料经酿酒微生物固态发酵、蒸馏出酒后的固废。产生量为3 t酒糟/白酒[1],2025年预计产生酒糟270万t。酒糟含水率在60%左右,pH值3~5,含有较丰富的粗蛋白、粗淀粉、粗脂肪和粗纤维以及酿酒微生物发酵产生的一定量的醇类、酸类、酯类和少量醛类等有机物,还含有丰富的磷、钾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矿物元素[2]。
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6.69亿t,按粒秆比1:1.2估算,全国年生产秸秆超过8亿t。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但是部分丘陵地区秸秆利用率不高,仍存在秸秆焚烧污染环境和秸秆丢弃导致农作物减产等问题。本文以当地酒糟和秸秆为原料,研究堆肥生产有机肥的影响因素。
2 实验仪器设备及方法
2.1 实验原料
本项目主要的原辅料(表1)。
表1 项目所需主要原辅料情况
2.2 实验设备仪器
有机肥的制备采用堆肥方式进行。堆肥实验装置采用塑料桶作为堆肥反应器,配备温度测量系统、通气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
堆肥反应器是1个带保温层的200 L塑料容器。塑料桶开设有3个孔,底部开孔作为空气输入孔,中部开孔安装Pt100热电阻测温元件,上部开孔作为废气排出口。空气由氧气泵以恒定速率(4.0 L/min)向反应器内通入,距底部15 cm放置筛板,用于支撑原料和分布空气。温度通过传感器由温度检测系统自动检测。产生的废气通过废气处理系统处理后排放(图1)。
图1 堆肥实验装置示意图
3 实验结果讨论
3.1 试验产品
原材料的质量比在酒糟∶秸秆(高粱)∶油菜枯=30∶10∶1条件下得到的堆肥产品。
3.2 温度变化及影响
3.2.1 升温阶段
微生物降解酒糟和秸秆中的有机物会产生热量,堆体温度也会产生变化。堆体中层温度变化(图2)。快速升温:将原辅料加入反应器中,开始后堆体温度迅速上升,在1天之内上部温度增加37.3℃,达到62.3℃。该阶段腐熟剂内酵母菌、乳酸菌、地衣芽孢杆菌与水溶性总有机碳快速生化反应,放出热量使得固态发酵体系温度快速升高,微生物细菌快速繁殖[3]。快速升温过程,主要是糖类和蛋白质(最容易分解的有机物)被分解,活跃的微生物是细菌、丝状菌(白色菌丝)等。
图2 固态发酵时间与温度的关系
缓慢升温:第2~5天,温度从62.3℃逐渐升温至75.3℃。该阶段水溶性总有机碳逐渐减少,微生物细菌逐渐分解其他有机碳,微生物总量缓慢增加。接下来的高温阶段,主要是粗纤维被分解,此时活跃的微生物是真菌、放线菌等。固态发酵产生60℃以上的高温,持续几小时即可杀死病虫卵,持续2天即可杀死杂草种子。固态发酵温度达到65℃时持续时间20~30天,对大肠菌和粪大肠菌杀灭率达100%[4]。
3.2.2 降温和平稳阶段
随着水溶性有机物快速耗尽,高温会抑制微生物生长活动,产生的热量减少导致堆体温度逐渐下降。随着堆肥发酵进行,酒糟和秸秆中易降解物质逐渐被消耗,微生物逐渐失活产热减少,接近室温,表明堆肥发酵基本完成[5]。
3.3 水分变化
固态发酵过程中水分变化(图3)。固态发酵初始水分含量为65.3%,固态发酵结束时水分含量为29.5%,水分减少了35.8%。固态发酵的水分损失与固态发酵温度存在关系,固态发酵温度越高,水分蒸发越快。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水蒸气的分压增加,空气中的含水量增加,随着进入空气带走的水分增加。固态发酵过程中,通透性即物料的供氧状况是通过温度和气味来反映的。工业化固态发酵采取一般翻堆方式进行辅助增氧。固态发酵过程同时也是水分逐渐减少的过程,可降低成品的干燥成本。
图3 固态发酵时间与水分的关系
3.4 pH值变化
酒糟有丙酸、丁酸、庚酸、辛酸等多种有机弱酸物质[6],酒糟与秸秆混合后pH值约5.5~6。随着固态发酵过程进行,pH逐渐升高。主要是有机弱酸物质等的快速分解和含氮物质降解产生一定量的氨,从而引起pH值升高。堆肥温度降低后,pH值在6.1~6.5波动,最后稳定在6.4左右。这可能是因为固态发酵产生了高级脂肪酸等弱酸物质(图4)。
图4 固态发酵过程中pH值的变化
3.5 水溶性总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变化
水溶性总有机碳(STOC)是固态发酵微生物生长所能利用的直接碳源。非水溶性总有机碳需要通过微生物分解才能转化水溶性总有机碳。水溶性总有机碳是评价固态发酵腐熟的重要指标,水溶性总有机碳越低,发酵效果越好。固态发酵过程中水溶性总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固态发酵混合原料中,水溶性总有机碳含量高达20.1 g/kg(干重)。主要是由于原料酒糟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有机物,且可溶性有机物的可生化性很好,被微生物快速降解,其含量下降非常快。15天后,水溶性总有机碳含量缓慢下降,水溶性总有机碳含量限制了微生物的数量,有少部分非水溶性总有机碳转变为水溶性总有机碳。固态发酵结束时,水溶性总有机碳含量高达3.2 g/kg。
项目水溶性无机碳(SIC)采用产生二氧化碳作为评价指标,水溶性无机碳的变化。固态发酵前5天,水溶性无机碳从1.8 g/kg快速升至2.4 g/kg,该阶段生化反应活跃,水溶性总有机碳分解为水溶性无机碳。随后固态发酵体系的SIC逐渐下降,15天后SIC基本稳定在0.4 g/kg左右。这可能是由于有机物分解产生的CO2与固态发酵过程释放的CO2(图5)。
图5 水溶性总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的变化
4 固态发酵产品质量评价
将得到的产品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表2)。
表2 固态发酵产品质量
可以看出,两个固态发酵产品均符合有机肥料NY/T525-2021表1的技术指标的限值要求。酒糟:高粱秸秆:油菜枯=30:10:1的成品A中有机质为50.6%,是有机肥料NY/T525-2021标准限值的169%。对固态发酵中添加油菜枯,可以提高产品中的氮含量,从而使得总养分(N+P2O5+K2O)的含量符合有机肥料NY/T525-2021标准限值(≥4%)。
5 结论
原料水溶性总有机碳含量属于易降解有机物,接种微生物后快速分解产生CO2,微生物增殖,发酵堆体温度快速升高。随着水溶性总有机碳消耗减少,微生物分解反应降低,造成堆体温度逐渐下降。发酵堆体升温有利于原料中水分的挥发,可降低成品的干燥成本。原料中多种有机弱酸等被微生物分解是pH值升高的主要原因。堆肥发酵制备产品符合有机肥料NY/T525-2021表1的技术指标的限值要求。实验中发现,只有酒糟和秸秆为原料生产的有机肥的总养分(N+P2O5+K2O)的质量分数较低,不符合NY/T525-2021的标准限值。建议适当添加养殖粪便等高含氮量的养殖固废,提高产品的有机肥含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