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城市15 个小麦新品种引种展示试验

2023-08-22师范生

中国种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点率乐土济麦

师范生

(山西省运城市农业种子站,运城 044000)

运城地处35°N 黄河金三角核心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小麦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8 万hm2以上,总产超过13 亿kg,产量占山西省50%以上,是山西省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也是我国黄淮冬小麦的优势生产区[1]。为加快小麦新品种推广应用步伐,进一步掌握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和品质特性,摸索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筛选适宜当地生产的小麦主推品种,促进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运城市农业种子站组织实施了2020-2021 年度小麦新品种引种展示试验[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由运城市农业种子站依据当地小麦品种种植情况统一安排引进国审及省审的相同生态区小麦新品种15 个,其中,对照品种为济麦22(CK),品种详细信息见表1。

表1 2020-2021 年度运城市小麦引种展示试验品种信息

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试验于2020 年在运城市盐湖、永济、新绛、闻喜、绛县、芮城等小麦主产区建立小麦新品种引种展示点6 个,生产条件具有代表性,前茬玉米,肥力中等,地力均匀,排灌方便。每品种种植面积667m2,采用随机区组排列,2 次重复,四周设有保护行,全区收获测产。田间管理按当地习惯操作,播期为10 月19-25 日,收获期为6月8-15 日,每667m2播量为15~20kg,播种方式为等行距机械条播。每667m2基肥施小麦专用复合肥50kg,拔节期追施尿素20kg。在12 月至4 月浇水灌溉2~3 次,病虫害防治在3-5 月采取“一喷三防”措施2~3 次,基本苗300 万/hm2左右。

1.3 试验调查与处理方法按照《山西省小麦品种试验记载标准》进行田间调查和记载。在小麦齐苗后进行基本苗调查,在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时期进行苗情调查,包括幼苗习性、茎蘖动态、抗病性、抗旱性、倒伏性、穗型、生育期等特征特性[3],在收获前取样考种,测定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采用收割机对每个品种进行单独收获测产,对各点数据取平均值进行数据汇总。采用Excel 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等主要农艺性状由表2 可知,各参试品种的平均生育期在219~222d 之间,对照品种济麦22 的平均生育期为221d,有6 个品种生育期比对照早1~2d,占比40%;有5 个品种生育期与对照相同,占比33%;有3 个品种生育期比对照晚1d,占比20%。由表2 可知,各参试品种的平均株高变幅为73.8~85.1cm,对照品种济麦22 平均株高为79.4cm,其中,有9 个品种的株高低于对照,有4 个品种的株高高于对照,有1 个品种的株高与对照相同。各参试品种的平均穗长变幅为6.9~8.2cm,对照品种平均穗长为7.8cm,其中,有6 个品种的穗长超过对照,有1 个品种的穗长与对照相同,有7 个品种的穗长低于对照。所有参试品种的幼苗习性、穗型、芒和壳色一致。

表2 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

2.2 主要抗逆性分析由表3 可知,各参试品种的白粉病为无或者轻,其中石农958 和云麦766 为轻,其余参试品种均为无。各参试品种的赤霉病病级在1~2 级之间,其中济麦262 赤霉病病级为2 级,其余参试品种均为1 级。各参试品种的抗冻性、抗旱性、抗青干、倒伏程度、倒伏率、落粒性、穗发芽、熟相、条锈病和叶锈病病级均与对照济麦22 相当,田间表现良好。

表3 参试品种的抗逆性表现

2.3 产量及构成因素分析从表4 可知,参试品种的平均实收产量变幅为7845.0~8386.5kg/hm2,14 个参试品种全部比对照济麦22 增产,增产幅度在0.9%~6.9%之间。增产幅度大于5%的品种有冀麦325、石农958、烟农1212、邯麦19、乐土808、冀麦418,其中,每hm2产量最高的为冀麦418,达8386.5kg,比对照济麦22 增产6.9%;产量排名第二的为乐土808,达8374.5kg,比对照增产6.7%;产量排名第三的为邯麦19,达8314.5kg,比对照增产6.0%,烟农1212、石农958、冀麦325 产量分别是8301.0kg、8298.0kg、8262.0kg,分别比对照增产5.8%、5.8%、5.3%。增产幅度在2%~5%之间的品种有济麦23、云麦766、圣麦20、石农086、石4366。从增产点率来看,6 点全部增产、增产点率为100%的品种有石4366、石农958、烟农1212、乐土808、冀麦418;5 点增产、增产点率为83%的品种有云麦766、石农086、冀麦325、邯麦19;4 点增产、增产点率为67%的品种有济麦44、济麦23、圣麦20;3 点增产、增产点率为50%的品种有山农25、济麦262。从蘖茎动态来看,参试品种的基本苗变幅为310.5 万~325.5 万/hm2,均 超 过 预 估 基 本 苗300 万/hm2,其中冀麦325 和济麦23 最高,山农25 和济麦262最低;最高总茎数变幅为1194.0 万~1407.0 万/hm2,其中邯麦19 最高,济麦44 最低;有效分蘖率变幅为42.7%~47.9%,其中济麦44 最高,乐土808 最低。再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石4366 和邯麦19 有效穗数最高,达到606.0 万穗/hm2,其次依次是冀麦418、冀麦325、乐土808,分别为601.5 万穗/hm2、594.0万穗/hm2、592.5 万穗/hm2,有效穗数最少的是济麦262,只有558.0 万/hm2;其他品种的有效穗数介于571.5 万~588.0 万穗/hm2之间。穗粒数以烟农1212 和邯麦19 最多,平均穗粒数为35.3 粒,其次依次为济麦262、石农958、云麦766,分别为35.2 粒、35.1 粒、35.1 粒,济麦23 的穗粒数最少,平均为33.1 粒,其余品种的穗粒数介于33.2~34.9 粒之间。千粒重以济麦23 最高,为45.6g,其次是乐土808,为45.0g,千粒重最少的是山农25,为41.1g,其余品种千粒重介于42.2~44.7g 之间。

表4 参试品种的产量及产量要素等性状表现

3 讨论与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均能适期成熟,对后茬玉米播种不会产生影响。田间整体病害发生较轻,抗倒伏性、抗青干、落粒性、熟相均表现良好。其中,冀麦418、乐土808、邯麦19、烟农1212、石农958、冀麦325 这6 个品种的平均产量均超对照增产5%以上,增产点率在80%以上,稳产性丰产性较好、适应强,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以作为运城市小麦主推品种在当地小麦主产区进行推广种植。冀麦418 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叶片宽大,穗层较整齐,抗倒性、熟相好;乐土808 分蘖力较强,叶色灰绿,叶片中小,株型紧凑,穗层整齐,抗冻性好,抗旱,建议在中肥水地推广种植;邯麦19 叶色灰绿,成穗较多,穗层整齐,株型偏紧,茎秆强度较好,抗倒性好,抗干热风,落黄好,适应性强;烟农1212 叶片半直立、蜡质较浓、灰绿色,穗棍棒形,穗层厚整齐,抗寒抗倒,适应性强;石农958 分蘖力较强,叶片直立、蜡质浓、灰绿色,成穗率高,穗层厚整齐,抗倒,熟相好,适应性强;冀麦325 幼苗半匍匐,叶色浅绿,分蘖力强,成穗数好,株型松散,穗层整齐度较好,长方形穗,饱满度较好,建议在水肥地、旱肥地推广种植。

此外,石4366、石农086、圣麦20、云麦766、济麦23、济麦44 这6 个品种的平均产量超对照0.9%~3.5%,增产点率在60%以上,稳产性较好、适应性较强、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可以在当地继续示范推广种植。石4366 分蘖力较强,叶片半直立、蜡质轻、灰绿色,成穗率高,抗倒抗病,适应性强;石农086 成株株型紧凑,秆壮抗倒,籽粒较饱满,适应性较强;圣麦20 分蘖力强,叶片宽短,叶色深绿,旗叶直立,株高中等,株型半紧凑,茎秆弹性较好,穗层整齐,熟相好;云麦766 分蘖力强,叶色灰绿,株型半紧凑,茎秆弹性较好,穗层整齐,抗干热风,落黄好,适应性较强;济麦23 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叶色鲜绿色,穗码中等,落黄好,抗冻、抗病性好,适应性较强;济麦44 分蘖力强,长势旺,叶片鲜绿色、蜡质轻,穗码中等,落黄好,抗冻、抗病,适应性较强,建议在中、高肥水地推广种植。其余品种要进一步加强试验示范,探索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鉴于本次试验仅为1 个年度,不同品种不同年际间的表现还有差异。今后将继续加强新品种引种展示试验力度,增加试验品种数量和试验点数,因地因种制宜建立引种展示试验技术规范和筛选技术指标,为主推品种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粮食增产增收,推进运城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点率乐土济麦
盈江 中国犀鸟的一片乐土
强悍双芯 iQOO Neo5智能手机
山东“袁隆平”的麦田人生
山东“袁隆平”的麦田人生
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济麦60
2019年河南省审定品种(续前)
2019年河南省审定品种(续前)
展演期间基本功考核
基于全信号取点率的结构健康监测
中国,外资挂车企业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