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约瑟夫·博伊斯:人人都是艺术家

2023-08-22撰文佳兰编辑关月

艺术品鉴 2023年13期
关键词:博伊斯毛毡约瑟夫

撰文=佳兰 编辑=关月

约瑟夫·博伊斯

作为二战后当代艺术转型的关键人物之一,约瑟夫·博伊斯(1921.5.12-1986.1.23)的创作对当代艺术、社会及政治构建具有深刻的影响。他的艺术作品呈现出丰富的象征性、哲学性和政治性,是对人类历史、社会制度、人性等复杂问题的探索和思考。

他曾经用毛毯和动物油脂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向一只死兔子解释绘画;也在20 年前的两届卡塞尔文献展之间与本地市民和其追随者一起,为这座城市种过7000 棵树。

在中国艺术界,博伊斯作为一种社会精神与独特的艺术形态,长期以来亦被广泛讨论与引用。他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观点半个多世纪来为中国人所津津乐道。

他说,“我不是艺术家。除非我们说人人都是艺术家。”

这句话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成为一个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家,而是强调不应该把创造力看作是艺术家的特殊境界,要把创造性思维应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每个人都必须具有发现和培养创造性的能力。

5 月12 日是博伊斯的102 岁诞辰,我们来看看,“不是艺术家”的博伊斯,到底是谁。

上天入地

1943 年的某一天,一个德国青年驾驶着一种叫斯图卡的轰炸机在轰炸苏联克里米亚地区的基姆防空基地时被击落,舱内的战友当场丧命,而这个青年则幸运地在颅骨、肋骨和四肢全部折断的情况下被当地的鞑靼人救了回来,并靠动物油脂、奶制品和毛毯恢复了健康。

这次经历仿佛是《天路历程》里的神迹一般,在快去见上帝前,年轻人好像真的看到了上帝,并且上帝让他回到人间去做一个天使,让他去弥合伤痛,指引未来。后来,他成为德国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他就是约瑟夫·博伊斯。

上图:约瑟夫·博伊斯《油脂椅》(Fat chair)1964 年

“……关于那个瞬间的所有记忆都只剩下一些画面,这些画面已经沉浸到我的意识深处。我能清楚记得的最后一件事就是,现在再跳已经太迟了,现在再打开降落伞已经太晚了……这就是几天后鞑靼人找到我的样子。我模糊记得人们说‘Voda’(水)这个词的声音,然后是他们那些帐篷毛毡的触感,还有奶酪、油脂和牛奶浓烈的刺鼻气味。他们先用油脂涂满我的身体,帮助我恢复体温,然后再用毛毡整个包裹住我的身体,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恒定的保温层。”

据博伊斯说,鞑靼人用油脂和毛毡包裹住他,以保持他身体的热量,这些材料后来成为他作品的关键,象征着生命的馈赠和长久。博伊斯最有名的作品就是用油脂做的《油脂椅》(Fat Chair):一件用椅子和油脂参照人体做的人形化雕塑。这件作品是对于生命拯救和治疗的隐喻,椅子是人体结构和秩序的象征,而油脂意味着疗伤,它是可以随温度发生变化的一种混沌的物质。

在博伊斯看来:“混沌可以具有一种治疗的特征”,因此,他试图通过这件作品表达的是对于一种可以进行物理疗伤,又可以作为食品的物质的探索,同时还包括涉及生命治愈方面能量的转换与传递的问题。由于油脂本身不易保存,因此,这件作品难以长久保存,很多时候,只是在用于展览的时候现场制作。

这个意外的事件成为了他生命中的转折点,此后,在其艺术创作中,对人和自然生命的思考成为他关注的一个重要的主题,而毛毡与油脂则作为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件物品在其作品中反复出现,是博伊斯具有自传性质的符号象征,同时又是生命与救赎、伤痛与治愈的标志。

在博伊斯看来,暴力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反对以暴力去争取和平。而艺术则被他认为具有革命潜力,艺术创新是促进社会复兴的无害的乌托邦。博伊斯正是这样试图用艺术去重建一种信仰,重建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

下图:约瑟夫·博伊斯《包》(The Pack)1969 年

除了《油脂椅》,博伊斯还有很多作品如《包》《毛毡西装》《奥斯威辛圣骨箱》等,也大多以动物、毛毡、油脂、蜂蜜这些材料去构建。

在博伊斯看来:“混沌可以具有一种治疗的特征”,因此,他试图通过这件作品表达的是对于一种可以进行物理疗伤,又可以作为食品的物质的探索,同时还包括涉及生命治愈方面能量的转换与传递的问题。

社会雕塑

20 世纪50 年代,博伊斯提出了“社会雕塑”概念。他关于雕塑的概念与一般的雕塑概念有区别,他认为的雕塑,既不是雕,也不是塑,而更像一种比喻的说法,强调的是为理想社会所做的改造。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博伊斯用人的活动,用社会存在来作为创作材质。

他认为,艺术家不仅仅是创造艺术品的人,还应该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和参与者。艺术不仅是在画廊和博物馆中展示的物品,而且应该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艺术家应该通过他们的作品和行动来激发社会的创造力和创新力。

约瑟夫·博伊斯《毛毡西装》 Filzanzug,1970 年

这与彼时正盛的“激浪派”艺术观不谋而合:反传统、反体制。

20 世纪中期,当艺术创作在原有的绘画、雕塑等传统形式的演变上捉襟见肘之时,那些不曾被视为主流艺术创作形式的媒介,诸如影像、身体、音乐、新媒体,甚至是日常现成物件等,被急需突破精神的艺术家们纷纷请到创作中去。它们日益成为新艺术风格演变的载体和媒介,而“激浪派”(Fluxus)便是这股后现代艺术潮流中格外重要的力量。

“激浪”(Fluxus)这个词的拉丁文原意为流动和改变。在英文中,它代表冲击、变革和汹涌澎湃的激情。

“激浪派”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其非传统的表现方式和表演形式,往往以行为艺术和即兴表演为主。艺术家们在表演中使用各种媒介和道具,如声音、光线、火焰、物品等,力图在观众面前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听觉和情感冲击。

此外,“激浪派”艺术还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艺术家们试图通过艺术的方式揭示社会中的不平等、压迫和不公正,激发观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反思。这种对社会的关注和批判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激浪派”艺术家们对于当时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的不满和反叛情绪。

1964 年7 月20 日,约瑟夫·博伊斯在亚琛工业学院新艺术的 激浪派艺术节上表演“KukeiAkopee-neinBrowncross Fat corners Model fat corners”时,被一名观众撞倒后的照片。© Heinrich Riebesehl

这种艺术风格在当时的德国社会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和反响。博伊斯曾经在一段时间内加入了“激浪派”团体,并参与了其中的行为艺术表演。激浪派对于艺术与生活融合的主张、在表现材料与手段上的兼容并蓄,尤其是花样繁多的表演会给博伊斯以很大启发。从此,表演,或者以博伊斯喜用的、更贴近生活的字眼“行为”,就成为博伊斯最有力的的创作手段,他利用这种方式来实践他的“社会雕塑”理论。不过后来他逐渐超越了“激浪派”的限制,发展出了更为广泛、深刻的“社会雕塑”理念。

博伊斯说:“自我的转化必须首先发生在思想与心灵的潜能中,在这种深及根本的变化之后,进化发生了。”显然,博伊斯强调的是,只有通过精神世界的转变,才能解决人类进化的根本问题。

1963 年和1964 年,博伊斯分别在柏林和哥本哈根表演了行为艺术《头领-激浪派之歌》,这是他从“激浪派”向真正的博伊斯风格的转变的标志。他把自己卷裹在毛毡之中,两端系上两只死兔子,透过与毛毡相连的喇叭,人们可以听到他从里面发出的呼吸声,如此长达九个小时。在他的意识中,那声音是由两只兔子发出的,他自己不过是动物的头领而已。整个九个小时的行为,有如一场古代的祭礼或宗教仪式,肃穆而神秘,更为他关于宇宙与人类“转化-进化”的观念表现提供了一个起点。

博伊斯说:“自我的转化必须首先发生在思想与心灵的潜能中,在这种深及根本的变化之后,进化发生了。”显然,博伊斯强调的是,只有通过精神世界的转变,才能解决人类进化的根本问题。于是,博伊斯艺术活动的重点,就自然而然转移到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本质审视上来。

1965 年,博伊斯在一家商业画廊举办了第一场个人展览《如何向一只死兔子解释绘画》(How to Explain Pictures to a Dead Hare),这也是公认的他的第一次行为表演。作品是这样的,隔着橱窗的博伊斯抱着一只死去的兔子喃喃自语,脸上用蜂蜜粘满金箔,脚下是一张和他靴子连在一起的铁板。蜂蜜和金箔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蜜蜂代表着兄友弟恭的理想社会,而黄金则代表了炼金术。

作品的发布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兔子指代谁,博伊斯究竟在说什么?对谁说?脸上的金箔和炼金术神秘主义的关系是什么?博伊斯是不是疯了?各式各样的猜测纷至沓来。博伊斯其实什么也没说,他只是想让公众认知一下他的表达方式。公众一切的猜想都是他想表达的含义,因为观众本身就是这件作品的一部分。

关于这件作品,他本人表示:

约瑟夫·博伊斯《如何向一只死兔子解释画作》1965 年

上图:约瑟夫·博伊斯《如何向一只死兔子解释画作》1965 年

“这恐怕是对人的想象要求最高的行为作品。其原因一方面绝对在于每个人都有意或无意地看到了解释东西的困难,尤其是解释艺术和创造性作品或者包含某种神秘或争论的一切。向一只动物做解释的想法促进了对世界秘密和存在的敏感,这种敏感涉及到想象。像我说过的,一只死去的动物尚且保留着比有些坚定的理性主义者更强大的直觉力量。问题在于‘理解’这个词以及它不能被限制于理性分析的众多层次。想象、灵感、直觉和渴念让人们察觉到其它这些层次在理解的过程中同样发挥作用。这必定是对这场行为艺术的反应的根源……我试图将创造性领域的这种复杂性展示出来。”

这个作品探索了艺术作品的内在精神和观众的角色问题。博伊斯试图通过这种极端的表现形式来唤起观众的感觉和思考,引导人们超越物质的层面,寻找更深层次的文化和精神内涵。他也试图挑战传统的艺术观念和观众的角色定位,强调每个人都是艺术家,都可以参与和创造艺术,艺术作品不应该局限于某些特定的观众或场合。这个作品也成为了后来概念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引发了当时艺术界和观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其实博伊斯的作品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博伊斯像斯图卡一样,以俯冲轰炸的方式冲击着观众的神经,以此向这个世界提问。然后,又如天使般的飞到高处静静观看,在你迷茫错乱的时候,他又忽而拨转指引。他所引导出的都是属于你内心的答案。艺术家、观众、社会共同构成了一个互动不息的群像,这也是“社会雕塑”存在的根本形态。

批判无效

1979 年2 月14 日至4 月1 日,约瑟夫·博伊斯在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Solomon R.Guggenheim Museum)举办了他唯一的一次回顾展,展览名为《约瑟夫·博伊斯:工作展览,1947-1978》(Joseph Beuys:Work Exhibition,1947-1978)。此次展览涵盖了他在德国、欧洲和美国的所有主要作品,并且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事件之一。

下图:约瑟夫·博伊斯与安迪·沃霍尔

组图:约瑟夫·博伊斯《荒原狼:我爱美国,美国爱我》,1974 年

其实博伊斯和美国总有些有缘无分。从他那个《我爱美国,美国爱我》(1974)的晦涩作品中似乎可以感受到他对美国的态度,也是他对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种回应和探索。

这个作品发生在1974 年,博伊斯从德国杜塞尔多夫乘飞机抵达纽约肯尼迪机场,身裹毡布,被担架抬下上了一辆救护车,送至兰尼·布洛克画廊(Rene Block Gallery)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在持续几天的禁闭时间里还有一只美洲郊狼与他共处一室。

刚开始时小狼试图咬他,博伊斯裹住毛毡,只露出一根手杖,偶尔敲打着挂在脖子上的三角铁,后来,他好像开始与狼建立了睦邻关系——两者产生了某种情谊,甚至开始交换位置,狼躺在毛毡上,人则睡在草堆中。小狼在每天送来的《华尔街日报》上撒尿。三天后,博伊斯还是身裹毡布,担架、救护车、肯尼迪机场,返回杜塞尔多夫。

博伊斯在这件作品中将自己打扮成了一个精神领袖,他千里迢迢从德国飞往美国,只为了促成美国现代社会、自然和美国土著文明三者之间象征性的和解。

在这件充满神秘色彩和宗教仪式意味的作品中,博伊斯运用了象征生命包裹的毛毡,同时又使用了狼这种在美洲传统习俗中被认为是神圣的动物,似乎是在探索人与动物之间的沟通和交融。有批评家认为,野狼是美国印第安人的精神象征,但却被白人捕猎殆尽,因此这件作品所表达的又是对现代化生活价值、消费社会中人的物质化堕落的批判。

《荒原狼:我爱美国,美国爱我》海报

作品的标题表明了博伊斯与美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他同时爱着和恨着这个国家,而美国也在爱他和压迫他之间摇摆不定。这种张力和冲突也反映了博伊斯个人内心的复杂和矛盾,以及他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思考。

博伊斯反对美国对越南展开的军事行动,曾称只要美军还在越南,他就不会踏入美国土地。1974 年的这件作品中,他用救护车运送的方式,很聪明地使自己在表演过程中从未踏上画廊以外的美国土地。

“我希望把自己孤立隔绝起来,除了郊狼外看不到任何与美国相关的东西。”

正是这场行为表演的成功为博伊斯进军美国艺术界铺平了道路,也为后来的同时代艺术家铺平了道路,比如巴塞利兹(Baselitz)、基弗(Kiefer)、吕培尔茨(Lüpertz)。

在此之后的整个1970 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大大小小的展览上都可以看到博伊斯的身影,比如他在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 Kassel)上表演的行为艺术,然后又代表德国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the Venice Biennale)。这十年最终以一场大型回顾展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这场1979年由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展览也是博伊斯生前唯一一次回顾展。

在1979 年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展览中,观众还可以看到博伊斯使用各种材料进行的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和绘画作品。展览还展示了他在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活动,包括他的“社会雕塑”计划、教育倡议和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此次展览对于博伊斯的事业和对艺术的影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标志着他在西方世界正式被认可和接受。此后,博伊斯的作品被收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艺术机构中,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人人都是艺术家

1982 年6 月19 日。第七届卡塞尔文献展的开幕式上,约瑟夫·博伊斯种下了一棵橡树。他准备在卡塞尔市区种植7000 棵橡树,旁边再立上一根1.2 米高的玄武岩石柱。

同时,他还制作了一本书,介绍了这个行动的详细内容和意义,以及橡树在城市环境中的重要性。

之所以选中橡树,那是日耳曼精神存在的重要象征,是和普通民众很好的契合点。因为这次博伊斯要发动市民出资来参与这项活动。他采用一种认养的方式让观众参与到事件中来。这也是博伊斯终其一生的创作诉求,让观众尽可能地介入作品。希特勒认为每一个人都必须是纳粹,而博伊斯的回应则是,人人都是艺术家。

博伊斯的“人人都是艺术家”思想和实践,影响了当代艺术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它挑战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艺术体制,提出了开放、民主、多元的艺术理念,促进了艺术与社会的融合和交流。

左上:行为表演《7000棵橡树》

左下:约瑟夫·博伊斯《7000 棵橡树》,1982-1987 年

右图:行为表演《7000棵橡树》,1982 年3 月16 日,约瑟夫·博伊斯在弗里德里希阿鲁门博物馆前弗里德里希广场一角种下了第一棵橡树。摄影:迪特尔·施沃特尔(Dieter Schwerdtle)

《7000 棵橡树》(7000 Oaks)是博伊斯生前最重要的环境艺术作品之一。这个计划旨在通过艺术行动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鼓励人们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通过这个行动,博伊斯向人们传达了环保的理念和价值观,鼓励人们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同时,这个行动也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将艺术与环保有机结合,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7000 棵橡树》(7000 Oaks)成为了这个城市的一部分,也体现了博伊斯对艺术的理解——改造社会,用语言、思想、行动和物件在社会中创造结构。

除了《7000 棵橡树》项目,博伊斯还开展了许多其他的社会雕塑项目,如在德国的基尔市建造一个高大的金属支架,在支架的顶端放置一个巨大的钟,以此来促进城市居民的团结和社会凝聚力。他还在柏林的一条街道上设置了一排电话亭,并在电话亭周围种植了鲜花和灌木,将这个街道打造成为一个绿色的公共空间。这些项目的共同点是将艺术带入社会生活,让公众参与其中,实现艺术与社会的融合。

博伊斯的一生备受争议,支持者赞誉他是前卫艺术英雄,反对者则认为他是旁门左道的萨满,但没人怀疑他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

尾声

这个在公开场合戴着毛毡帽、不苟言笑的德国人于1986 年去世。

博伊斯的一生备受争议,支持者赞誉他是前卫艺术英雄,反对者则认为他是旁门左道的萨满,但没人怀疑他是20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甚至在艺术形态更加多元化更加包容的今天,博伊斯仍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持续的影响力,并且不局限于艺术领域。

猜你喜欢

博伊斯毛毡约瑟夫
“毛毡与油脂”
——论博伊斯作品中材料语言的隐喻性及运用
谁动了约瑟夫的钥匙?(下)
谁动了约瑟夫的钥匙?(上)
NUANCES系列:可持续毛毡
“巫师”艺术家——博伊斯
童话
约瑟夫·科尔曼的歌剧批评(上)
我们喜欢或不喜欢的博伊斯
De—Vorm工作室用环保型PET毛毡材料打造家具
超萌的毛毡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