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文学与中国的新文科建设

2023-08-22徐妹芳

名家名作 2023年2期
关键词:比较文学文科跨学科

徐妹芳

新文科理念与比较文学之间有着诸多重合之处。从新文科的主要特色来看,其中的国际性、跨学科性、前沿性以及理论性四大特色是比较文学学科的重要特色。可以说,比较文学的发展为新文科理念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而且新文科理念的提出更是促进了比较文学学科的深入发展。新文科视域下,借助其跨界氛围,中国的一些比较文学学者可以在国际文学领域更好地彰显中国文学特色。比较文学与中国的新文科建设相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立足本国的特色和观点,在国际上就一些普遍意义的理论话题贡献中国的声音与中国的智慧,提出中国的方案。其次,当前中国文学与文学理论的发展多基于中国的文学视角来解释世界文学的现象,这有助于扩展学科视野,促进二者更好发展。最后,新文科理念下中国的比较文学学者,在国际上提出了更多的新文学话题,促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学现象的发展。

一、基于新文科语境,探讨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特征

早在20 世纪60 年代,美国学者亨利·雷马克针对比较文学做出了较为经典的文学解释。比较文学的特色在于其能跨越语言和国别的界限,同时还能够跨越学科和艺术门类的界限,这与“新文科”的跨学科特色相一致。近年来,国内众多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致力于研究比较文学和新文科的跨学科特色,同时也深入研究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启迪,还有各学科之间的互证互释关系。总的来说,比较文学具备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其广延性较强,但是其跨学科特点并非是漫无边际的。当前众多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多是立足于文学这一本体以及比较文学学科特色。纵观当下的比较文学研究,可以发现其最开始往往是进行学科广延性研究,到最后都会回归到文学研究,其跨学科特色明显。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比较文学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文学理论批评的建设以及文学学科的建设,为新文科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中外比较文学的专家学者在进行比较文学的研究时,积累了众多经验。以国内文学家朱光潜先生创作的《文艺心理学》为例,其中大部分篇幅是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进行探讨,但是其本身的结论以及文本探讨的中心是对文学艺术的创作和批评。朱光潜先生针对比较文学也提出了诸多指导性建议。再看西方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尽管文中从悲剧的角度比较了古希腊众多悲剧作品中的核心思想,但是其写作的最终目的并非是推动比较文学学科的建设,而是提出一种“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情节假想,用于完善他的精神分析学说。由此可见,朱光潜先生重在研究比较文学,弗洛伊德则重在研究比较心理学或者是比较精神分析学,从其二者的创作过程来看,二者的出发点以及最终目的是完全不同的。

二、比较文学与新文科的国际性研究

基于学术机构的角度来看,我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的时间是1985 年,较早于新文科建设开始时期。2018年教育部提出新文科理念,开始大力投入建设新文科。中国的比较文学学会自成立之日起,就已经成为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的重要团体成员,这也是比较文学国际性特征的重要由来。比较文学的国际性不同于其他人文学科的本土性特征,这也是比较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之处。国际比较文学大会提出的很多话题和论题,具有明显的全球性。近些年来,我国比较文学学会积极参与国际比较大会,并提出众多话题,这些话题在我国文学语境中得到了很好的讨论,很多中国学者都致力于研究这些问题,甚至将这些问题“本土化”。这有利于中国文学“全球本土化”的发展,可以重新从国际的角度阐释中国文学,进行文学的重新建构。比较文学的国际性给予中国文学领域众多的启迪,促进中国文学向更深层次发展。当前,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论坛上提出了“全球人文”和“世界人文”概念,这也是中国文学扩大其世界影响力的重要一步,有助于中国文学在国际社会上传播更多的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

比较文学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具有超高的文学水平,其自身具备优秀的文学素养,掌握了多门语言以及跨文化研究技能。纵观近些年比较文学学者进行的文学研究,其不单单重视在国内与其他学者交流探讨,而且尝试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国际同行进行探讨和对话,了解国际学者对其研究成果的真实评价与反应。当前,国内的众多人文学科其研究依然侧重于国内学者之间的交流探讨,而比较文学则受自身特点的影响,其相关学术成果不仅要经得起国内众多同行的评价,还应该多站在国际文学的视野探讨问题。比较文学的专家学者可以多在国际学界的一些重要期刊或是报纸上,发表一些原创性著述或者论文,及时了解国际比较学者以及相关读者对其的反馈,这样可以得到更多国际同行的真实评价,推动比较学科不断完善。近年来,经过比较文学领域众多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在国际学界有了重要的地位,并且不断提升。这为新文科的国际性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众多经验,有助于新文科的良好建设。

三、比较文学与新文科的前沿性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特征就是其具有前沿性,这也是比较文学的重要特征。丹麦的比较文学学者与文学史学家勃兰兑斯创作发表的《19 世纪文学主流》是当前国际文学领域重要的比较文学巨著,具有深远的划时代意义和世界性影响。该文学巨著的推出,在当时的国际学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勃兰兑斯被誉为欧洲的“比较文学之父”。其创作的书籍《19 世纪文学主流》中,谈及多卷书,该书原本是作者自身的讲稿,作者在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比较文学方法,评述欧洲几个国家从19 世纪到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学发展状况, 其中主要涉及英国、德国和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比较。勃兰兑斯在对这几个国家的文学发展状况进行比较时,分析了这几个国家浪漫主义文学从产生到蓬勃发展再到衰亡的过程,其内容之多、篇幅之长,较为罕见。

当代美国的比较学者苏源熙也重视开展比较文学的前沿性研究,其创作发表了大量著作,始终认为比较文学在某种意义上站在了文学的巅峰,需要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以往盛行的比较文学危机,其争论逐渐消失,当前比较文学不仅具有合法性,而且所得出的相关结论也具有明显的前沿性特征,可以为其他人文学科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意见。这一观点得到了众多中国比较文学学者的支持。在当前国内新文科语境下,众多国内比较文学学者更侧重于研究比较文学引领文学研究的热潮,在国际文学领域也提出了更多的中国立场和中国观点,对当前的一些国际前沿理论课题也提出了更多建设性意见,让国际文学学界听到中国的声音,感受到中国人的智慧。比较文学的前沿性发展与新文科建设的前沿性发展不谋而合,比较文学的前沿性有效地促进新文科的建设发展,新文科的建设发展也推动了比较文学向纵深处发展。

比较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带有显著的“中国视角”,而这与新文科建设的基本精神不谋而合。近现代,我国文学的发展受到外国文学的深远影响。对此,比较文学的发展以及当下提出的新文科建设都强调打破当下文学发展的尴尬境地,克服以往文学发展的错误倾向,在世界文学领域提出中国话语和中国文学理论。站在比较文学的视野来看,当前基于中国视角设计的命题较多,而且多是21 世纪后中国比较文学学者提出的论题,这背后展现出了中国文学学者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比较文学领域是文学学界最早开始研究中国问题、中国导向的,这给站在国际文学视野大背景下的中国文学发展开辟了良好的道路,也强化了比较文学学者自身的本土文化自觉性。

四、比较文学与新文科的理论性研究

纵观当前的人文学界,众多专家学者从国际视野的角度进行文学的理论研究,其提出的众多文学理论争鸣课题具备显著的国际前沿性,而这些文学理论课题又多是比较文学学者提出的。西方的一些比较文学学者所提出的比较文学理论和比较文学思想对中国的比较文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西方的比较文学学科成立时间早于中国,其涌现出的很多专家学者具备多种语言技能和跨学科知识,这就导致其在比较文学领域显得更加游刃有余,可以从很多新的角度促进比较文学的发展。新文科语境下,中国比较文学正朝着更深层次的文学理论研究发展,这对于人文学术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提出的众多文学争鸣式理论,更是超越了当下中国文学界的发展,迈向了更广阔的语境,并在此基础上影响了更多文学领域的人文学者。由此可见,新文科建设与比较文学发展助推我国其他文学学科不断发展研究,促进了文学领域的大发展、大繁荣。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建设发展,可以借鉴西方比较文学学界的大师级学者提出的成果和研究,西方很多比较文学学者在其领域做出了很多重要建树,这些成果与研究实践,可以帮助中国的比较文学学者发展。在新文科语境下,一些从事新文科建设的相关专家学者,也可以借鉴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从国际化的角度汲取更多经验,开阔视野,从而找到合适的发展道路。

当前,中国文学学界的新文科建设刚刚起步,其发展壮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早期,我国的文学学者朱光潜先生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探讨文学领域的跨学科发展,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早在20 世纪50 年代,中国大多数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潜心研究,不断致力于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和知识素养,他们熟练掌握了多门外语,并且在某个人文学科开展深入研究,其潜心研究多年所得到的理论成果可以达到国际前沿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在人文学科领域,众多专家学者也致力于研究比较文学的跨学科建设,这些专家学者以其自身丰富的文学素养和理论知识,创作了众多文学巨著,这些文学巨著在国内文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还有少部分专家学者直接用英文进行文学著书立说,或者是通过英文翻译将自己的文学著作发表在国际文学杂志上,这让中国文学进入了国际学术领域,逐渐发展为国际学术前沿。纵观这些文学成就著作,其中做出卓然成就者,还当选为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学科学院院士或者是文学学术院院士,这些院士中大多为比较文学学者。由此可见,比较文学具有显著的国际性和跨学科特征,这也深入影响了“新文科”理念的提出,更为新文科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当前,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文学学者和优秀人才,这也需要多方社会主体积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尤其是比较文学人才,这样有助于更多的青年人才发展壮大,用自己的知识和学识促进中国的新文科建设发展,让中国的新文科在国际学术界朝着前沿方向发展。当前,中国比较文学在国际学术领域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强劲,也取得了众多理论方面的建树,做出了众多学术贡献。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比较文学将为世界的比较文学做出更加显著的成绩。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取得的这些成就,对于新文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为新文科建设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新文科语境下,比较文学中“中国学派”的影响力在不断深入。新文科的建设发展恰逢比较文学在国际文学中的发展壮大。在新文科理念提出的影响下,新文科建设的蓬勃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跨学科学术氛围,在此情况下,中国的比较文学学者也赢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比较文学可以从三个角度不断地突破,不断地发展,以期取得更大的成就,在国际文学领域展现出“中国学派”的显著特色。第一,中国的比较文学可以立足自身的学科立场和学术观点,就当前国际学界提出的一些普适性文学话题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提出更多的中国方案。第二,中国的比较文学学者可以在国际比较学界大力弘扬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让更多人看到中国文学的魅力,基于中国的文学理论解释当前的世界文学现象。第三,中国的比较文学学者,还可以在国际的比较学界提出更多的新问题和新话题,引领更多的国际同行去开展讨论和交流,从而使比较文学中的“中国学派”得到国际同行的更多支持,促进比较文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比较文学文科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孙文科
法国和美国比较文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探析
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