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的简制、简序及文本释读初步分析
2023-08-22傅成宏
傅成宏
《诗论》竹简是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的一组战国时期的竹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理论著作。这组竹简以《诗经》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诗经》出发对先秦时期的诗歌进行系统的研究,探讨了诗歌的本质、作诗的原则、创作技巧和审美标准等问题,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人们考古挖掘出的《诗论》出现了残简的情况,这对《诗论》的研究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一、《诗论》竹简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目前,《诗论》竹简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研究者从《诗论》竹简的文本、史料、思想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文本方面,研究者对竹简的字形、文字用法、句式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试图重建原文。在史料方面,研究者通过对竹简中提到的人物、地名、典故等进行考证,探讨了《诗论》竹简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在思想方面,研究者分析了《诗论》竹简中所阐述的诗歌观念、审美标准、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并探讨了这些观念的来源和影响。本文将对《诗论》的简制、简序及文本释读展开讨论,以期能对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提供参考。
二、对《诗论》简制的研究
《诗论》竹简现存仅有16 篇,且自出土时起就已经残缺不全,但是研究者们通过对字形、文字用法、句式结构的研究,尝试重建原文。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诗论》竹简存在残简、满写简与空白简。
(一)《诗论》的竹简残断类型与残简缀合
《诗论》竹简中有两篇文本残缺。这些残缺的部分大致分为裂断残缺、书写残缺和碎片残缺。裂断残缺指的是竹简在保存、传承过程中因自然原因或人为破坏导致竹简在某些地方发生断裂,从而出现裂断残缺。书写残缺指的是竹简上的字迹因为时间的流逝和保存的条件有限而逐渐模糊,甚至消失,从而出现书写残缺。碎片残缺则是竹简因为保存不善、遭到破坏等原因而出现碎片,从而出现碎片残缺[1]。这些残缺给研究者们重建《诗论》竹简原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重建竹简原文,研究者们采用多种方法,一方面通过对字形、文字用法、句式结构的研究,尝试重建原文。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对竹简中提到的人物、地名、典故等进行考证,探讨《诗论》竹简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另一方面采用并行句法的方式,将残缺的部分与其他竹简的残缺部分进行缀合,从而补充残缺的内容。这种方式在重建竹简原文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除了重建原文外,研究者还分析了《诗论》竹简中阐述的诗歌观念、审美标准、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并探讨了这些观念的来源和影响。例如,研究者发现,《诗论》竹简中对诗歌创作的要求非常高,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启示性的创作要求,例如“兴于乘物,合于雅颂”“志于道,思于义,言于事,辞于权”等。此外,研究者还发现,《诗论》竹简中所呈现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价值与中国古代的宗教、哲学、道德等方面的文化密切相关。
(二)《诗论》的“满写简”与“留白简”
《诗论》中有23 支简都写满了文字,被称为“满写简”。《诗论》的“满写简”在研究者重建《诗论》原文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其他竹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缺,因此“满写简”便成为研究者确定原文中词语用法、语言风格、句式结构等方面的重要依据。此外,由于“满写简”保存完整,因此它也成为研究者探讨《诗论》古代纸张制作技术、文字书写技艺等方面的重要素材。通过对“满写简”的研究,研究者不仅获得了全面、精准的《诗论》原文,而且还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等方面的问题。例如,《诗论》的诗歌观念和审美标准与当时的宗教、哲学、道德等方面的文化密切相关,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都有很大的作用。同时,通过研究《诗论》中的诗歌理论,研究者还发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诸多特点和方法,这对于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研究都有重要的启示。
现存《诗论》中简2 至简7 的六支简,简头与简尾都留有“空白”,因此被称为“空白简”。这些空白部分可能是由于竹简保存不良或者刻写不完整而留下的空白区域,也可能是出于文字排版的需要而刻意留下的。研究者通过对“空白简”的分析,推测出这些空白部分原本可能存在的文字,进而尝试重建《诗论》的原文[2]。这些重建的文字内容包括一些现存于其他竹简上的内容,同时也揭示出一些原本不为人知的《诗论》观点和理论。例如,其中有一部分空白部分被推测为讲述“古今之异”的内容,揭示了作者对古代诗歌和当代诗歌的区别看法。
三、《诗论》简序的研究
(一)《诗论》简序的研究现状
《诗论》中的简序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对《诗论》简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简序内容的解读和分析,其二是对简序的来源和历史背景的探讨。关于《诗论》简序的内容解读和分析,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其中所提到的诗歌观点和文学理论。研究表明,《诗论》简序中提出了“说文解字”的观点,即诗歌应该具备描述事物的功能[4]。此外,《诗论》还提出了“以意为之,不以字为之”的创作理念,强调意境和意义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这些观点和理论对古代诗歌创作和文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也为今天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二)《诗论》简序的编排
简序的编排是文献研究的第一步,只有明确简序的编排才能开展后续的文献复原工作。简序编排中首先面临的困难就是由于竹简残断严重以及“留白简”的存在而导致学术界对简序的编排原则存在较大的争议。目前简序编排的原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文义编排”,一类是“形制优先”,这两类编排方法都能够逻辑自洽。但笔者认为应该以“形制优先”为主,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诗论》中大量“留白简”的存在给全文的释义带来了困难,“文义编排”工作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今人与古人对诗歌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文义编排”有可能会导致研究人员错误理解相关的内容[4]。以“形制优先”的方式来进行简序的编排,虽然也存在较大的困难,但能够以统一的标准开展简序编排的工作,即使这一方式存在错误也能够在发现之后快速更正,从而有效提高编排的效率。
四、《诗论》文本释读
《诗论》的文本释读和文义解释方面,不同的学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通过对各家的文本释读进行梳理分析能够有效提高研究人员对《诗论》全篇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另外,文本释读还应当包括句读符号的释读。通过对《诗论》中文字释读以及句读符号的研究,尤其是对存在歧义文字的释读以及空白简的句读符号研究,能够帮助相关人员建立起对《诗论》相对准确的理解,对于研究《诗论》以及先秦典籍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文字释读
各家对《诗论》文字释读的出发点主要包括四类,即创作目的、诗歌本质、创作原则以及诗歌审美标准。从这四个方面对《诗论》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高研究者对《诗论》文字释读的准确性。不同的研究者对《诗论》中部分文字的释读存在歧义,只有充分学习各位研究学者的理论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具体的文字释义。
首先,《诗经》的目的。《诗论》认为,《诗经》在于表达道德和政治的观念,以此来教化人民,形成社会风尚。它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因此部分学者认为进行《诗论》文字释读应该从这一角度出发,如《诗论》中对《诗·国风·周南》第十篇的评论中有一个“时”字,部分学者认为这个字的含义是“时会”,还有部分学者认为这个字的含义是“天时”,笔者认为从《诗经》的目的出发,“时”字在《诗论》中的意思应该更加倾向于“和顺美善”之义。
其次,诗歌的本质。《诗论》认为,诗歌是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语言形式,它具有音乐性、节奏感和韵律感,可以唤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和情感体验。同时,诗歌也应该具有一定的道德性和文化内涵,以此来体现其价值。如《诗经·国风·周南》第九篇中的“知”字。部分学者认为在此处“知”通“智”,《说文》中有记载“智,识词也”,《释名》中也有记载“智,知也,无所不知也”。《诗论》用“知”字来评论这篇诗歌应该从诗歌的本质出发,认为《汉广》之诗不求不可能,不攻不可能,《汉广》之智,则知不可得也,“知”就是本诗的具体内涵与本质。
再次,诗从诗歌的创作原则出发。《诗论》认为,创作诗歌应该根据社会和历史的背景选择主题和表达方式,应该注重感情的真实性和深刻性,同时要求诗歌语言要简练、明晰。此外,还强调了诗歌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即要求每一篇诗歌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情感,表现出一定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如《诗论》中三次提及《鹊巢》,“鹊巢之归”是理解该篇的主旨,《望山简》中有关于“巢”字的记载,因此可知此处为“巢”字,《说文》中记载“归,女嫁也”,而这首诗正是一首女子出嫁的诗歌,因此《毛诗》对这首诗歌的评价为“《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因此这首诗应该是一首庆贺女子出嫁的诗歌,《诗论》评价其为“鹊巢之归”,与诗歌的创作原则相符[5]。
最后,从诗歌的审美标准出发进行释义。《诗论》认为,诗歌的审美标准应该以其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是否真实、深刻为主要依据。同时,还要注重诗歌的形式美,包括韵律感、语言的美感和节奏感等方面。但是,《诗论》并没有提出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要求评价者注重全面性和综合性。
(二)句读符号
在竹简的句读符号研究中,一些重要的参考依据包括《说文解字》《尔雅》《康熙字典》等字书和文献史料。此外,还可以通过对竹简中重复出现的字词和词组的位置、频率、语义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来推断出句读符号的位置和可能的含义。由于竹简文献的保存状况不一,有些竹简可能已经破损或丢失了一部分,因此在研究竹简句读符号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此外,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竹简文献可能存在着一些差异,也要考虑这些因素在研究中的影响。《诗论》的研究也要基于传统的竹简句读符号研究进行,同时由于《诗论》中“空白简”的存在,使《诗论》句读符号的研究难度相对较大。
《诗论》中的句读符号研究也是《诗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句读符号研究有助于更加科学高效地完成对《诗论》的阅读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学者结合其他古籍都给出了相应的说法,这些说法各有道理,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最终确认。如《诗论》19 简中“既曰天也犹有怨言”,部分学者认为结合《木瓜》之诗中的内容应该理解为“既曰天也,犹有怨言,”但《木瓜》中并没有怨天的说法,同时18 简中又写道“《木瓜》之报,以输其怨者也”,说明在当时人看来《木瓜》中有发泄怨言的说法。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古人与今人对于同一诗歌的理解存在差异,这种小的差异甚至会影响人们对诗歌立意的理解[6]。因此研究《诗论》的句读符号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句式结构,还可以为古代文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五、结语
研究《诗论》简制、简序及文本释读对于了解其历史传承、思想内涵以及提高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简制和简序,可以深入了解《诗论》的版本变迁和文化背景。而通过文本释读,可以探究《诗论》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的影响,并推动文学研究学术水平的提高。此外,研究《诗论》有助于推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其博大精深的内核和独特的魅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和交流。因此,研究《诗论》简制、简序及文本释读,对于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