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2023-08-21杨胜利刘长春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13期
关键词:全身病原菌插管

杨胜利,刘长春

(1.内蒙古包钢医院麻醉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2.达拉特旗人民医院麻醉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4300)

麻醉是外科手术中的重要环节,麻醉效果直接关系到手术结局。全身麻醉是指麻醉药物进入人体后(经过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及呼吸道吸入等途径)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暂时的、可逆性抑制作用,患者以痛觉迟钝或消失、骨骼肌松弛及反射抑制等为表现。常见的外科手术操作具有一定的侵入性,能够损伤患者的机体组织器官,降低免疫力,加之抗菌药物种类增多,耐药菌株明显增多;此外,医院是多种病原菌的聚集区与高感区,患者在术后留院观察期间的感染风险较高,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1-2]。若未能够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休克及感染程度加重,会直接造成肺功能损伤,导致预后不佳。因此,深入研究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改善全身麻醉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开展本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达拉特旗人民医院收治的485例进行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情况,将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分别为42、 443例。纳入标准:所有全身麻醉患者符合《实用临床麻醉学》[3]中麻醉标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4]分级Ⅱ ~ Ⅲ级者;发生组患者符合《呼吸疾病诊疗指南》[5]中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咳嗽、痰黏稠、肺部湿啰音;嗜中性粒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升高;经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伴有炎症浸润性改变者等。排除标准:合并急慢性感染或自身免疫性功能障碍者;合并气胸、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肺栓塞、肺癌等肺部疾病者;肝、肾功能不全或多脏器功能障碍者等。达拉特旗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实施。

1.2 研究方法 ①发生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吸痰管[苏州市麦克林医疗器械制品有限公司,型号:4.67 mm(F14)]采集患者口腔分泌物,采用防污染毛刷,刷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制成标本原液,进行平板培养、计数,以全自动微生物药敏分析仪[复星诊断科技(长沙)有限公司,型号:Droplet48]对细菌进行鉴定,对病原菌菌株种类进行统计。②单因素分析。统计年龄(≥ 60岁、<60岁)、性别(男、女)、吸烟史(有、无)、肺部手术史(有、无)、麻醉机消毒方式(气体熏蒸消毒、药物浸泡消毒)、麻醉时间(<2.5 h、 ≥ 2.5 h)、插管方式(经口、经鼻)、拔管时间(<2 h、 ≥ 2 h)、插管次数(1次、1次以上),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 反应蛋白(CRP)、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水平。采集所有患者肘静脉血3 mL,进行离心操作,转速3000 r/min,时间10 min,取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 CRP、 IP-10水平。③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计量资料经S-W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计数、计量资料分别行χ2、t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生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 发生呼吸道感染的42例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6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0株,占比61.54%(40/65),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25株,占比38.46%(25/65),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见表1。

表1 发生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

2.2 影响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与未发生组比,发生组中年龄≥ 60岁、有吸烟史、麻醉时间≥ 2.5 h、拔管时间≥ 2 h的患者占比及血清TNF-α、 CRP、 IP-10水平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影响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2.3 影响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情况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岁、有吸烟史、麻醉时间≥ 2.5 h、拔管时间≥ 2 h及血清TNF-α、IP-10水平高均为影响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3.168、4.536、3.206、4.411、3.480、3.850,均P<0.05),见表3。

表3 影响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目前,临床中较为常用的麻醉方式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其可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但相关报道显示,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时,受患者自身状态不佳的影响,在插管经过鼻腔时会将其中的致病菌带入患者呼吸道,引发呼吸道感染[6]。而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后不仅会影响手术效果,且随着感染程度加重,易增加患者肺部负担。因此,寻找感染相关因素,并及时给予干预措施对其预后的改善至关重要。本研究中,发生呼吸道感染的42例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6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比较高,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而革兰氏阳性菌中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原因在于,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存在于上呼吸道和肠道,当患者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肺炎克雷伯菌会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内,导致大、小叶的融合性发生实变;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会造成患者局部化脓感染,甚至引发感染性休克[7]。因此临床上可通过对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予以重视,以了解不同菌株的分布情况,为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作用。

另外,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岁、有吸烟史、麻醉时间≥ 2.5 h、拔管时间≥ 2 h及血清TNF-α、IP-10水平高均可造成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原因在于,由于患者年龄不断地增加,其机体各项器官功能会发生逐渐减退的情况,导致防御屏障、免疫力及自我修复能力降低,对病原菌的清除作用减弱,因而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大[8]。因此,对于年龄较大患者,可通过为其调整日常饮食的方式进行病情控制,保证营养摄入;另外,可根据高龄患者自身情况,适当针对性使用抗感染药物,以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香烟中含有尼古丁、苯类等有害成分,患者长期大量吸烟,有害物质会引起呼吸道黏膜损伤,使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能力减弱,咳嗽反射的敏感性下降;同时降低机体抵抗力,提高了病原菌和病毒感染的发生风险,易引发术后呼吸道感染[9]。对此,医务人员可为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提供健康宣教,督促其戒烟,且避免被动吸烟,减少与有害气体的接触,多喝水、注意保暖,对于部分症状较为严重者可通过口服消炎、化痰等类型药物的方式进行缓解,增强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

术中麻醉时间延长,可抑制患者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弱化患者细菌防御能力和痰液排出能力,因此也增加了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10-11]。临床中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完善麻醉方案,谨慎选择麻醉药物、控制剂量,在满足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可适当对麻醉时间进行缩短,同时也可尽量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以减轻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提高鼻咽喉的屏障防御功能与患者的耐受能力。气管插管会使患者支气管在外界空气环境中暴露,失去口、鼻咽的保护,随着插管时间延长,患者呼吸道黏膜损伤加重,消化道反流误吸风险升高,为外界细菌进入呼吸道提供条件,从而易发生呼吸道感染[12]。临床中可根据患者血气、血氧等指标情况及患者对气管插管的耐受程度,缩短留置时间,若患者短期内无法拔管,应考虑尽快做气管切开手术;若患者在气管插管期间发生感染,需及时进行治疗,并更换气管。

血清IP-10、TNF-α均属于促炎因子,IP-10可趋化活化T细胞和单核细胞,使患者处于微炎症状态[13];TNF-α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能够提高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刺激细胞脱颗粒和分泌髓过氧化物酶[14]。当患者机体发生创伤或手术等应激情况时,其自身防御能力下降,可促使IP-10、TNF-α等大量促炎因子的合成与分泌,而促炎因子的释放也大大提高了感染发生率。因此,为减少患者呼吸道感染,在术中、术后,应预防性予以患者抗菌、抗炎药物,以抑制各项促炎因子的分泌与表达,控制感染,但给药时应严格把握剂量、频率,避免产生其他不良影响。

综上,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年龄≥ 60岁、有吸烟史、麻醉时间≥ 2.5 h、拔管时间≥ 2 h及血清TNF-α、IP-10水平升高均可造成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因此,临床上需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同时可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合理进行预防措施,降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猜你喜欢

全身病原菌插管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石榴全身都是宝
老鳖全身都是宝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杂交羔羊腹泻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