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的农业标准化本科课程设置探讨

2023-08-21张瑞李伟李晓薇雷秀娟郑斯文朴向民李婉莹张楠淇王英平

特产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标准化标准农业

张瑞,李伟,李晓薇,雷秀娟,郑斯文,朴向民,李婉莹,张楠淇,王英平※

(1.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2.长春市标准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12)

随着我国改革不断深化和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需求日益提升,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推动传统农业升级,进而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 年4 月视察海南省三亚市时讲到:“推动传统农业向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2013 年12 月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助推创新发展,引领时代进步,必须从历史和现实、从质量工作和社会关注等不同角度深入理解标准的作用,提升标准化水平[1],这就需要加强标准化教育。标准化教育主要有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两种方式,但以前标准化知识并没有进入我国国民教育知识体系,大学专业技术课程中并不讲授标准化知识,因此,我国标准化教育全部为在职培训,无学历教育,大中型企业都会花费较长时间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标准化培养,使其能较好地适应各种工作岗位[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对标准化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加剧,标准化学历教育势在必行。本文将从农业院校开设农业标准化本科课程的必要性、农业标准化教育现状和问题以及课程建设内容等3 个方面开展探讨。

1 开设农业标准化本科课程的必要性

1.1 符合国家新农科建设和标准化发展战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涉农高校是强农兴农的“国之重器”,建设新农科是振兴高等农业教育的重大战略。专业优化是新农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即根据需求设置新的课程,布局新兴专业,改变传统的专业知识交叉融合少、人才培养方式不尽合理的现状,赋予农业高校新的发展动能。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 年10 月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指出:“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将标准化纳入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试点”。因此,开设农业标准化本科课程是国家新农科建设和标准化发展两大战略的结合点,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

1.2 提高我国农业标准化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农业标准体系,包括系列国家强制性标准、国家推荐标准、农业行业标准、农业地方标准、农业团体标准和农业企业标准等。现代农业企业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传统的种植、养殖领域标准化应用缺乏,其根本原因之一是从业人员标准化意识较差。在此情景下,农业标准化宣贯费时费力,效果较差[3]。

开设农业标准化本科课程,通过标准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标准化意识与思维,使学生毕业从业后,能从管理角度或生产角度提高企业标准化认知,进而改变现有的农业主管部门宣贯推广标准 企业被动接受模式,使企业能主动引用、对接高水平标准,自主或参与制定标准,利用标准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整体标准化水平。

1.3 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途经之一

好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食品生产包括种子、种植、植保、养殖、动物医学、产地加工、深加工、产品开发和储藏运输等方面,均为农业院校开设的骨干专业。农业院校作为培育农业人才的主战场,将标准化纳入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可以培养大批具备标准化能力的专业农业人才。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现代农业建设离不开农业人才的参与;标准的作用之一是保证产品的可用性,即产品符合人们预期的质量。具备标准化能力的专业农业人才进入食品生产领域,并将标准化的理念与知识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及销售等环节,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 农业标准化本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标准化学历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开设标准化课程的院校少、教学模式处于探索阶段、专业教师数量少和专业教材缺乏等问题。

2.1 开设标准化本科教育的院校情况

我国标准化本科教育主要集中在工科院校。中国计量大学于2008 年成立了标准化学院,拥有全国首个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和全国首个第二学士学位标准化工程专业,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现有食品标准化、材料标准化和服务标准化3 个方向;第二学士学位标准化工程专业设有产品质量标准化、食品安全标准化和节能减排标准化3 个方向。青岛大学分别于2016 年和2017 年成立了“青岛大学标准化战略研究院”和“质量与标准化学院”,开设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成为国内首所兴办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并于2019 年11 月,与国内其他6 所标准化本科培养高校共同成立了“全国标准化学科建设战略联盟”。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于2020 年7 月成立了标准化学院和标准化研究院,并招收标准化本科专业学生。

随着ISO/TC 249 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的设立以及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增多和影响力的增加,我国开设中药学以及相关专业的院校中,设置中药质量标准化课程,讲授标准化知识的院校逐渐增多,江西中医药大学及澳门科技大学等院校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农业标准化教育方面,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滁州学院食品学院和吉林农业大学等院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吉林农业大学目前开设有公共选修课《企业管理中质量标准问题解析》,以培养学生标准化思维和技能为目标,重点为全校各专业本科生讲授标准化理论知识,内容包括标准化概论、法律法规、结构与编写以及与其他标准化相关的知识等。

2.2 教学模式

在国际上,韩国政府率先提出了以大学教育促进标准化计划(UEPS),并将标准化融入工程专业教育。德国高校中的标准化课程按学期形式进行,以独立主题形式与经济、技术等专业相融合。法国高等教育阶段标准化培训既有授予学位的专业课程,又有短期培训项目[4]。

在国内,沙俊臣等[5]强调专业标准化教育与通识标准化教育并重,专业标准化课程培养踏出校门就能够承担各领域标准化工作的专门标准人才,该观点也得到中国计量大学李丹青等[6]的支持。通识标准化课程培养具备基本标准化素养、掌握所在专业标准化知识、未来稍加培训即可参与所属专业标准化工作的人才。结合国际上标准化教学以及国内标准化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定位,青岛大学和太原科技大学等将标准化教学模式总结为“专业+标准化”或者“标准化+专业”(“标准化+”和“+标准化”),即将专业技能与标准化素质结合起来[4],其本质是通识标准化教育。

2.3 专业教师和教材情况

李丹青等[6]认为前期我国企事业单位中的标准化技术人员几乎清一色都是因工作需要“半路出家”,然后经由师傅带徒弟的“作坊式”培养模式而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不但企事业单位中的标准化技术人员是“半路出家”,目前开展标准化教学院校的大学教师也多为“半路出家”。以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为例,其网站介绍学院专职教师18 人,几乎全部为“半路出家”,为了弥补专业人员力量,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引进兼职教师9 人,进而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标准化教师队伍。专业标准化教师短缺,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同样存在较大不足,有待完善。

3 农业标准化课程建设探讨

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通识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基于标准化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的特性,在农业院校中开设农业标准化课程,建议采用“标准化+专业”的教学模式,以产教融合的方式开展标准化教学。针对我国标准化本科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编写、课程设计和实训保障措施等4个方面开展工作。

3.1 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能力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开设农业标准化课程,需要从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和强化师资业务能力两个方面不断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3.1.1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在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方面重点要做两个方面的优化:首先加强引进标准化专业背景的教师,提高标准化专业教师占比,逐步打造一支符合本校特点的、专业的农业标准化教师队伍;其次课程授课教师实行“A+B 双师负责制”,其中A 是指学校专职教师,B是指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来源包括企业质量管理和生产部门技术负责人以及政府中涉及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食品药品检验和市场监督管理等功能的农业标准化方面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兼职教师通过专题报告、现场实操等形式开展授课,从多个角度加强学生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形成整体性质量观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1.2 强化师资业务能力 基于目前专业教师标准化知识专业背景的现实,结合高校服务社会功能,有目的的组织教师参加实践,特别是标准化实践,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短期培训、专家讲座和自学等提高教师的标准化理论水平,鼓励教师参与各级农业标准制定、宣贯等工作,以提高标准化业务能力。

3.2 农业标准化教材编撰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是教师备课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必备工具,教材的内容和质量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结合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针对农业标准化课程特色,组织教师进行特色教材的编写。教材重点包括两大部分的内容,一是农业标准化基础知识,二是实操内容。

3.2.1 农业标准化基础知识 本部分主要内容是系统地介绍农业标准化概论、标准制定程序和质量要求、标准编写方法、采用专利和国际标准的原则与方法、标准与国际贸易以及标准化发展趋势等内容。本部分内容是从事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掌握必备的标准化知识,也是对农业标准化有兴趣的人士应了解的标准化知识。

3.2.2 农业标准化实操 本部分主要包括农学、植保、食品和动科等各学科专业标准化的原则、特点和实例等,涵盖从种子到餐桌、农业生产链条各环节的标准化知识,如种子标准化、种植标准化、加工标准化、产品质量标准化、流通及服务标准化等,使学生了解本学科标准化工作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本部分内容以教师讲解、学生自学为主。

3.3 课程设计

农业标准化课程定性为一门面对农业院校学生的选修课程,计划课时数为40 学时,其中理论课时数为24 学时,理论拓展课时数为4 学时,教学实验和生产实践课时数为12 学时。结合课程定位,教学中教学方法应多样化,理论课讲授时要注重结合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比如农残标准制定问题和牛奶国家标准修订问题等。

课程考核由出勤率、作业和实操3 部分组成,其中作业为模拟撰写保健食品产品质量标准1 份,实操考核标准制定或审核环节的具体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中出勤率占40%,作业和实验操作各占30%。要求出勤率是要保证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有了解,拓展学生知识面,作业、实操则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3.4 实训保障措施

标准化是一门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应用学科,标准化教学应秉持“学为中心、学以致用”教学理念,因此,实践基地对于标准化教学至关重要。建议通过与省内农业企业、第三方检测企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标准研究院等单位开展合作,在这些单位构建教学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入实践基地进行实习,通过真实的工作情景使学生切身体会相关业务,可以达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地消化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培养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的目的。

4 结论

针对国家新农科建设和标准化发展战略,在农业院校本科教育阶段设置基于产教融合的标准化课程,对于确保农业生产类学生熟练掌握标准化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岗位技能和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满足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及保障食品安全对农业标准化人才的需求,为我国农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以上是作者关于农业标准化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欢迎大家讨论,为标准化教学带来更多真知灼见。

猜你喜欢

标准化标准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标准化简述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