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艺高峰人才培养体系建构探赜
——以中戏本科教学改革为例

2023-08-21

中国文艺评论 2023年5期
关键词:演剧戏剧体系

■ 陈 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当代文艺创作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9页。,强调“‘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事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2]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0页。,这就说明要以高峰人才的培养,推动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作为当代中国文艺的重要构成部分,戏剧艺术具有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和不可替代的意识形态建构功能。当代中国的戏剧创作同样面临着作品质量亟待提升、高峰作品难出的困境,而内涵建设的不完善是困境无法突破的根本原因。构建独具时代性和民族特色的演剧体系是突破困境的有效路径之一,此中,戏剧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是基础,而利于戏剧精品产生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建构则是核心。对戏剧艺术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只有与对戏剧高峰内涵的理论探研交融互促,才能建构起独具创新性和科学性的体系化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助力文艺高峰建设。

“当代中国演剧体系构建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探索”是中央戏剧学院(以下简称“中戏”)从校级层面策划和设计,举全校之力,历时十年进行的本科教学综合改革成果,也是中戏以人才培养助力文艺高峰建设的重要举措。该项目于2012年提出整体设计方案,2016年完成方案的全部实施,从2017年戏剧与影视学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至今,经过六年的运行、优化,实践检验证明这是一套独具学科专业特色,具有一定示范效果、便于实际操作、利于广泛推广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针对其体系化、创新性、科学性的模式建构及所取得的成效,探研其整体的设计思路、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和实践方法,可以一叶知秋,管窥专业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独特风采,为文艺高峰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一、以当代中国演剧体系构建为目标

2020年4月21日,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创造最新最美的戏剧艺术(高峰之路)——谈“中国演剧体系”构建》,他提出,新时代中国戏剧高峰之路的探索也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最新最美的戏剧艺术。“在形成‘中国演剧学派’基础上进而构建‘中国演剧体系’”[1]郝戎:《创造最新最美的戏剧艺术(高峰之路)——谈“中国演剧体系”构建》,《人民日报》2020年4月21日,第20版。是新时代戏剧高峰建设的基本路径。2020年至2023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戏剧》《中国艺术报》《文艺报》《艺术教育》等报刊刊发多篇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当代中国演剧体系构建的价值和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目标和要求、实施策略和践行方法等,着重强调了人才培养在中国演剧体系构建以及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中的基础地位。“从‘中国演剧体系’的基础——人才培养入手,将使现有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体系更加牢固和完善。”[2]郝戎:《中国演剧体系构想》,《戏剧》2021年第2期,第9页。这是对中戏在理论和实践交融互促中探索戏剧高峰之路的回顾,此中包蕴着“当代中国演剧体系构建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探索”方案的设计思路。从学科建设层面出发,以当代中国演剧体系构建为目标,针对中戏本科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固有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人才培养助力文艺高峰建设,是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该方案的策划始于2012年,即艺术学从文学学科中独立出来的第二年。进行戏剧学学科的完整建构,是方案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戏剧学学科是以科学规范为标准凝聚而成的戏剧学的学术共同体,它既指由戏剧及其分支构成的理论和实践融通的知识体系,也指以培养戏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学和科研互促的教研体系。作为新时代戏剧高峰建设的根本保障,当代中国演剧体系构建的是戏剧知识和教研体系有机链接的科学系统。它的构建,为独具中国特色的戏剧学学科的完整建构提供了基础的理论支撑、基本的建设路径和具体的建设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5页。以此为遵循,当代中国演剧体系探索构建的就是一个能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戏剧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戏剧是以演员的舞台演剧为核心的综合艺术。要提升戏剧作品的质量、创作出高峰作品,必须在艺术界域和审美范畴内,把以表演为核心,包含剧本创作、导演和舞美设计等关键元素的完整演剧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中国演剧体系构建的既是以舞台演剧为核心,涵括完整舞台演剧全过程全要素全链条学理、学说的系统的戏剧学学术理论体系,也是以独具中国特色的语言、文字、组织方式、表现形式传达出独具中国特色、风格和气派的学科学术内容的专门的戏剧话语体系。作为中国演剧体系构建的基础,人才培养是贯通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知识体系和教研体系、学科学术内容和话语形式,推动演剧体系内部各要素有机运行的核心枢纽,是彰显和检验体系价值的载体。以当代中国演剧体系构建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探索的是如何充分利用中国演剧知识体系内各元素的有机关联,建立坐标系,建构有利于戏剧高峰作品产出的人才培养教研体系。由此,厘清固有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确立坐标原点是关键。

中戏固有人才培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教”和“学”两个方面。

(一)教师对戏剧本体理论重视不够

自2011年艺术学学科独立后,随着国外各种戏剧思潮的纷至沓来,跨学科、跨门类的交叉融合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在社会多样化发展的过程中,戏剧艺术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艺术的、学术的、社会的、政治的、商业的等多方面的需求和标准。跨界融合在满足人们丰富需求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倾向:忽略了学科之间的边界。每一个学科都有各自独立的本体特性,这是其赖以存在的根本,也是它与其他学科的边界所在。本体理论是学科建设的支柱,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人才培养中的每一个元素都需要本体理论的支撑。马克思指出,人类的最高理想是把人从异化的人性中解放出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81页。,人类只有“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3]同上,第53页。,才能实现理想。戏剧的审美理想和人类的最高理想是一致的,美的规律也是戏剧的基本规律。戏剧的本体理论就是揭示戏剧美的规律的基础理论。教师对戏剧本体理论重视不够,产生的直接影响是对教学的“重心”把握不准。

规律是事物内在各元素之间的必然联系。让戏剧内部各元素有机交融,实现完整的人的塑造目标,是戏剧的终极使命。美国戏剧理论家阿瑟·米勒指出,戏剧是“关于完整的人”[1][美]罗伯特·阿·马丁编:《阿瑟·米勒论剧散文》,陈瑞兰、杨淮生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79页。的艺术,通过“越来越多地表现完整的人”[2]同上,第74页。,“使人类或应当使人类更加富有人性”[3]同上,第131页。。“戏剧性形式”[4]同上,第115页。为完整的人的塑造提供了唯戏剧独有的形式结构。当代戏剧理论家、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谭霈生用基于“情境”的戏剧“逻辑模式”[5]谭霈生:《谭霈生文集·戏剧本体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第118页。诠释了戏剧性形式内部各元素的有机关联,为戏剧人物的完整塑造提供了理论和创作有机交融的结合点。以情境为根基,以戏剧逻辑模式为基本运行机制的戏剧性形式中完整的人的生命存在及活动,是依据美的规律构建的一个自足的生命体系,它是戏剧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边界,也是戏剧的本体。

戏剧是以演员塑造的舞台人物为核心的综合体,舞台人物根植于剧本人物,二者合称为戏剧人物。通过戏剧性形式中完整戏剧人物的塑造,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是戏剧独具的优势。以最新最美的完整戏剧人物塑造为核心,依托戏剧性形式,融通古今、并蓄中外、博采众长,展现最新最美的时代旨趣,培育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当代中国戏剧教育教学必须把握的“重心”。只有明确重心,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中戏和综合性院校在艺术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上有较大区别。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中戏已经形成独具专业特色,以演剧的各个元素构成的专业为主体,以各专业的精深探研为主线,以舞台演出实践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相较于综合性院校以理论探索为主,以深厚的人文滋养为辅,多层次、宽视野、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有突出的优势,也有明显的不足。中戏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始终是在艺术的界域内,以戏剧人物塑造为核心,基于美的规律,着力在理论和实践的交融互促中对戏剧进行审美探索。但由于专业设置的局限,中戏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在广博视野上兼顾不够的问题。在注重专业精深的探研过程中,固有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在多层次、宽视野、跨学科上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2012年之前,中戏的教学组织主要由六系二部构成,其中表演系、导演系、舞美系、戏剧文学系为传统老系。表演、导演、舞美、戏剧文学是戏剧演剧的四个最主要构成元素。以戏剧演剧内部的主要元素为主导进行专业建构,各专业长期分而治之,虽然有利于对演剧某一局部知识的精深探研,有助于对某一专业人才的精细化培养,但对演剧全过程整体把握不足,势必对培养全面发展的戏剧艺术人才产生一定影响。要实现完整戏剧人物塑造的教学目标,完成培育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需要丰富而广博的人文知识素养以及现代科技进步新成果的有力支撑,人文滋养的不足、科技融入的不够,都拘囿了艺术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视野。

立足本体、跨界融合,是戏剧演剧知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也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戏剧教研体系建构的基本遵循,而戏剧高峰建设的核心内涵是链接中国演剧知识体系和教研体系的纽带。由此,明确戏剧高峰建设的核心内涵是解决教学具体问题、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关键。

二、以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塑造为核心

塑造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是中国戏剧高峰建设的核心内涵,也是中国演剧体系构建的根本目标。通过艺术创作,塑造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是中戏固有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传统优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索建构以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塑造为核心的新时代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是当代中国演剧体系构建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色。

就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而言,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塑造内蕴两个层面:首先,从教师出发,就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传授而言,这是一个以完整的戏剧人物的审美创造为核心要求,在立足戏剧本体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博采中西文艺之长,特别是古典戏曲、曲艺的表现形式的精华,同时吸收世界美学精华以及现代科技进步的新成果,以把握戏剧内容和形式有机融合的艺术创作规律为原则,引导学生探索戏剧高峰的知识传授过程和艺术创造过程。其次,从学生出发,就教学目标实现的效果以及对教学效果的整体评价而言,这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具有大美情怀的时代新人的培养为目标导向,以培养学生的“感性能力和精神能力的整体达到尽可能有的和谐”[1][德]席勒:《席勒美学文集》,张玉能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70页。的美育原则为基本遵循,以提高学生的戏剧基础理论素养、创作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为核心,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学生的完整心灵,引领学生借由戏剧美的探索、进而识大美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及锻造生命的过程。

戏剧艺术创作规律是当代中国演剧知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艺术人才培养的美育原则是当代中国演剧教研体系构建的根本遵循,二者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推动当代中国演剧体系内部体制和机制的有机建构。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内蕴戏剧艺术的创作规律和艺术人才培养的美育原则,只有在充分把握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建构起有机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作为当代中国演剧体系构建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坐标原点,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在形象的具体构成要素、结构形态、审美特点、运行机制上,继承了传统。由于注入了新时代的旨趣、民族特质及科技进步的新成果,又呈现出迥异于传统的全新样貌:以立足民族根脉、弘扬时代大美为鲜明标识,以生动、具体、鲜活的时代新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动为基本特点,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大美为追寻目标,以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为品格风貌,其彰显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独有特质,为新时代戏剧高峰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大助力。

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中的“中国”,是一个融时空概念于一体,内蕴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美学精华及不同时代人民的精神旨趣的文化概念。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既是一种以独具中国特色的文艺形象彰显中国之美的文艺创作手段,也是一种以独具中华民族精神和气质的时代新人形象展现国家之美的文明创造方式。就形象的构成要素而言,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既外显为特定时代中华民族人、事、物、境的生动实在,又内蕴着传统文化普遍、抽象、丰富的基因血脉、美学精神和独具新时代特质的形式,并以最广大人民群众鲜活、生动的感性生命与情感需求为基质。

从文艺形象的审美创作过程看,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是主客体和谐交融的一种生命存在和情感体验。其生命缘起于创作者对客观对象的独特情感体验和智性思考,并孕育、凝结于创作者的想象,是创作者“心灵的最高旨趣”[1][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31页。在特定艺术形式中借由最新最美的艺术形象的彰显。由于最新最美的艺术形象能带给人最新最美的情感体验,修复人性的裂缝,完善人的心灵,故而具有美育的功能。从形象的创造过程及功能综合考量,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是由创作者主观情智的审美取向、客观对象的主要特点、艺术形式的结构特点和观赏者的审美体验凝结而成的一个具有四维结构的生命集合体,在客观对象之形与主观情志之象的有机结合中,蕴藏着感性与理性、个别与一般、内容与形式的平衡谐和。此中,思想性是前提,艺术性是核心,民族性和时代性是旗帜和标识,人民性则是源头和活水。它们共同凝聚成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形象的基石。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时代和民族,人类的生存状态及生命样态异彩纷呈,此中,总是赓续着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血脉,凝聚着人类本性变化的最新特点,包蕴着不同时代民族最广大人民的最新最美的生命与情感需求,它们共同熔铸成各具风格的时代旨趣和民族特质。特定时代和民族的文艺创作者心灵的最高旨趣就根植于此。当它们与特定艺术形式的最新最美的变化相契合,凝聚成形象时,就会呈现出最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特质,使人获得最新最美的生命体验。时代旨趣的变化、文艺样态的更迭、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共同推动了中国形象内在蕴涵与形态样貌的变化。当中国形象是以新时代的大美为追寻目标,以新时代最广大人民群众丰富、生动、鲜活的感性生命历程和精神追求为具体彰显,通过理性与感性、个性与共性、内容与形式在形象中的谐和统一,就呈现出最新最美的品格和气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文艺要“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2页。。这里的“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就是新时代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因为形象在特定文艺形式中的生命存在及活动是合情合理的,所以“可信”;因为形象是以具体、鲜活、生动的感性生命为基质的,所以“可爱”;因为形象是以新时代的大美为追寻目标的,所以“可敬”。“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新时代的真、善借由文艺、文化的创造,在形象中与美的统一。其内蕴美的创造规律,外显新时代中国的大美气质。相较于世界其他民族而言,这是中国式的。相较于古代和传统而言,这具有现代的特性。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艺、文化建设中的具体彰显。

戏剧独特的形式结构样态,使其在创造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时独具特色。在戏剧中,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是以戏剧人物为核心进行塑造的。由于戏剧人物的审美创造过程包括了剧本人物和舞台人物两个阶段,而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创作,其形象都是一个四维的结构体。因此,戏剧人物的形象呈现出的是一种以演员塑造的舞台人物为核心,剧作家塑造的剧本人物为基础,由导演链接的双重四维结构。形象的审美创造规律通行于戏剧人物创造的两个阶段。如何在戏剧的形式规范中,把戏剧塑造完整的人的优越特性发挥到极致,是新时代中国戏剧高峰作品创作的关键。以戏剧人物形象塑造为核心,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古典戏曲、曲艺的表现形式的精华,同时吸收世界美学精华以及现代科技进步的新成果,充分发挥演员舞台演剧的表现手段和舞美形式的最大功能,调动舞台的所有元素为完整人物形象塑造服务,是新时代戏剧高峰作品创作的基本策略。戏剧情境中的人物扎根于新时代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现实和生存状态,戏剧人物的生命活动是具体、鲜活、生动的,人物的动作和行动背后的动机与情境是契合的,人物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折射出新时代最广大人民群众追求时代大美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其中,以人物为核心的艺术形象,和跨界融合、博采众长的艺术形式是谐和平衡、有机统一的,戏剧性形式中形象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是完整的,满足新时代中国人民对生命和情感的完整需求。只有当戏剧的艺术形象满足以上所有条件时,才完成了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塑造的任务,其彰显出的“可信、可爱、可敬”的样貌,能带给人最新最美的高峰体验。由此,戏剧艺术的美育功能才得以实现。完整的戏剧人物塑造的核心要求和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培育的目标导向,相互依傍,有效地链接了中国演剧的知识和教研体系,推动了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探索方案的具体实施。

三、以一体多维、整一性的改革为手段

当代中国演剧体系构建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探索的实施方案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内涵导向,以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塑造为核心,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厘清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当代中国演剧体系构建的视域内搭建多维交织的坐标体系,以学科、专业建设为基础,以一体多维、整一性的改革为手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当代中国演剧体系构建的视域内搭建多维交织的坐标体系,对传统人才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性发展,是方案实施的重点。既要解决已有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又要继续发挥传统优势,二者如何在当代中国演剧体系构建的视域内实现有机的平衡,是方案实施的难点。具体的应对方法是把“整一性”作为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整一性”指的是,始终以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作为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建构的坐标原点和当代中国演剧体系构建的核心主轴,促成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整一化建构。同时,作为中国演剧体系构建的基础和枢纽,自成一体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有机运转,能带动中国演剧体系内各元素的整一化建构。此中,整体与局部、理论与实践、精研与博采始终是平衡发展和有机互动的。其具体做法是:采用整一性的手段,着重对学科和专业进行创新性发展,以戏剧本体为轴,人文通识、科学技术为翼,继续保持和发挥传统专业主体、实践精研的优势,同时建构整一性的学科平台,拓宽专业设置,加强人文滋养,融入数字科技,在夯实戏剧本体的基础上实现跨界融合。

中戏现有13系3部,11个本科专业、28个专业方向,是目前戏剧专业设置最完整、最齐全的专业艺术院校。戏剧学系和人文学部为最新增设的系部,分别成立于2019年和2021年。戏剧学系为学科系,是新中国高等艺术院校中戏剧学学科设置的首创,以系统培养戏剧学理论人才为基本定位。其建设的目标是:将表演、导演、舞美与戏剧文学等视为一个整体,专注于以戏剧本体为核心的戏剧基础理论研究,以谭霈生的戏剧理论思想整合理论体系,在立足本体的基础上,跨界融合、兼容并蓄,从教学、科研及组织架构等方面为戏剧学学科的系统、全面建构提供保障。如果说戏剧学系旨在夯实学院的戏剧本体之轴,那么人文学部则意在丰满学院的人文通识之翼。人文学部主要承担全院学生的人文通识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实现整体性提高全院学生人文素养为建设目标。戏剧学系和人文学部的组织架构的完善,是戏剧本体之轴和人文通识之翼有机铆合和高速运转的印证,对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是中戏以人才培养助力文艺高峰建设的重要标识。2021年,中戏获批增设曲艺和音乐剧专业。2022年,再次入选戏剧与影视学“双一流”学科。2023年,智能艺术空间实验室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字戏剧正式被设立为学科交叉融合的自主创新学科。不可否认,中国传统艺术、西方现代戏剧、当代数字科技的汇入,使当代中国演剧体系构建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呈现出一种崭新的蓬勃样态。

“一体多维”是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建构遵循的另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改革的基本手段。“一体多维”中的“一”指的也是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塑造。“一体”指的是以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塑造为核心的中国演剧体系的整体构建。“一体多维”指的是以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塑造为轴心的中国演剧体系的建构为依托,以学科、专业建设为基础,针对教和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和方法等不同角度和层面搭建多维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体系。

一体多维的原则和方法,着重运用于对固有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创造性转化。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此中,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和方法、评价体制和机制是链接教师和学生,推动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得以落实、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教学效果得以彰显、教学评价有所依傍的有机载体。以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塑造为核心,探索建构新时代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意味着塑造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是贯穿人才培养教学全过程全要素的核心链条。它既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传授教学内容的核心要素,也是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还是建立课程体系和教材规范、确立教学方式方法、规范评价体制机制等的内在要求。围绕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塑造这一核心,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改革主要在教学理念、教学重点、教学技术三个方面展开。

(一)秉执一体多能的教学理念

一体多能是从教学目标角度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要求。“一体”即以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塑造为主体。教师要立足戏剧本体,培育完整个体;学生要夯实专业主体,锻造生命整体。“多能”即坚守美德之能、博采众长之能、跨界融合之能,它包含了对师生的思想品德、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以及能力的整体提升要求。针对教师对本体理论重视不够的问题,建立提升教师素质的科研、教研、演剧实践与课堂教学多向联动机制,通过以老带新,赓续传统。依托“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发现—培养—孵化—推出—重用”等教师培养机制的构建,实现科研与教研、实践与教学的互促,不断提高教师的戏剧理论素养,促使其教学更有“重心”。针对学生人文素养有待提高的问题,从严把生源质量入手,改革招生模式,为培养精英人才提供源头活水。2020年,中戏取消了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学、戏剧教育、艺术管理专业的校考,改为按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平均最低文化课录取成绩为一本线(或自主招生线)的104%,较以往文化课录取分数线提升了九个百分点。

(二)突出一轴多翼的教学重点

一轴多翼是对课程的设置和内容、教材的内容和规范提出的要求。“一轴”即以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塑造为核心的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体系为轴。“多翼”即以有助于最新最美中国形象塑造的多层次、宽视野、跨学科的多样课程体系为翼。为落实教师教学的“重心”,在具体课程设置上继承传统,以专业课为轴,以思政课、基础课、丰富多样的人文社科公选课以及自然科学讲座构成的通识课体系为翼。要求专业课程的教学以戏剧本体内容为轴心,以蕴含丰富的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内容为辅助,着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精髓,特别是中国古典戏曲、曲艺等艺术精华的吸收,加强对西方文艺经典、当代前沿戏剧、现代科技进步的优秀成果的借鉴。同时,加大对戏剧基础理论教材编写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教材审核机制,以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塑造为目标导向和评价标准。专业教材编写以立足戏剧本体、跨界融合为基本原则。不断加强和拓展人文通识类课程体系建设,拓宽课程体系覆盖领域的广度,采用各种措施满足学生对人文通识类课程的需求,从机制上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保障。除此之外,还要求各系部建设人文通识类“金课”及课程群,鼓励全院教师开设线下人文通识类公选课,组织学生参与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共享课程的选修,从国家网络教学公共平台优选20门国家精品在线人文通识类课程供全校学生选修,不定期组织“美育大讲堂”等。鼓励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支持独具专业院校特色的人文通识类教材的编写。

(三)采用一主多辅的教学技术

一主多辅是对专业课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出的要求。“一主”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塑造为目标。在继承传统的重实践的方式方法基础上,探索理论和实践交融互促的教学模式。“多辅”是根据社会变化、教育需求、科技进步、学生发展等的具体情况,与时俱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就教学方式而言,主要以线下的课堂教学为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学院办学条件的优势,以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社会实践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校内外演剧观摩和实践等为辅。就教学方法而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践训练为主,以教师的讲授、学生课内外的讨论交流、自主的拓展阅读、参加校系级和院剧团以及院外合作的演剧机构的演剧实践等为辅,着重于理论和实践的交融互促。

当代中国演剧体系构建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探索首先在四个传统老系重点实施,并向其他系部推广。以一体多维、整一性为基本原则和手段,各系部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不同,灵活调整改革方案。表演系的“完整舞台人物形象创造”、导演系的“双轨三段式舞台形象创造”、舞台美术系的“剧场艺术和技术的边界与融合”、戏剧文学系的“融通理念与阶梯式训练结合的创新型编剧”等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各具特色。至2016年,四个传统老系完成了方案的全部实施。从2016年至2023年,改革成果获得国家教育部、北京市及国际的多个个人及集体奖项,培养出的演员、导演、舞美设计师、编剧等受到业界的认可,成果的推广范围日益广泛。“当代中国演剧体系构建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探索”获“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参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等:《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表彰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决定》,2022年9 月21 日,http://jw.beijing.gov.cn/xxgk/zfxxgkml/zfgkzcwj/202209/t20220921_2820025.html。线下课程《立体造型二》《毕业创作(多幕剧排演)》及社会实践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等,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2020年11 月25 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11/t20201130_502502.html。线上课程《舞台人生:走进戏剧艺术》及线下课程《音乐剧演唱(二)》获评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2023年4月11日,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5/A08/202304/t20230411_1055217.html。《舞台人生:走进戏剧艺术》(又名《戏剧艺术概论》)在“学银在线”平台、中国大学MOOC(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等平台向全国高校及亚洲戏剧教育联盟高校开放。作为表导演教学成果,话剧《家》《桃花扇》《白蛇》《罗密欧与朱丽叶》《青春之歌》等在锡比乌国际戏剧节、国际大学生戏剧节、亚洲戏剧教育联盟、国家大剧院的“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以及教育部的“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中展演。音乐剧《家》作为教育部第一批“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项目,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进行展演。[4]参见《中央戏剧学院原创音乐剧〈家〉将上演》,2021年7月30日,https://www.beijing.gov.cn/renwen/sy/whkb/202107/t20210730_2453010.html。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各系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改革和优化,推动了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及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四、结语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33页。,我们要坚持“人才引领驱动”[6]同上。。人才与创新,是当代中国文艺迈向高峰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和动力。以人才为核心资源,以创新性的中国演剧体系构建为根本保障,以塑造最新最美的中国形象为目标导向,以一体多维、整一性的改革为基本手段,以人才培养助力文艺高峰建设,对于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文艺新篇章具有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演剧戏剧体系
有趣的戏剧课
“富社”天津演剧活动考论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宋金时期演剧形态考述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清宫演剧研究之回溯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戏剧类
明清时期立春节日演剧习俗考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