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大赛看新时代中国声乐艺术拔尖人才的自主培养
2023-08-21孙媛媛
■ 孙媛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高技能人才”。[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33、34、36页。声乐艺术作为具有高度专业要求、广泛群众基础和国际影响力的文艺形式,其拔尖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文化战略和人才战略价值,对提高全社会的艺术审美素养、增强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具有显著的引领示范作用。
现代以来,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推进,中国逐渐打通了与世界其他国家文化艺术交流的渠道,为我国声乐艺术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舞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数众多的青年歌唱家通过参与国际重大声乐赛事脱颖而出,跻身世界知名歌唱家行列,并在国际音乐艺术舞台上大放光彩。参加国内外重大声乐赛事已经成为我国青年歌唱家登上国际舞台、获得业界认可、扩大社会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优化我国声乐艺术拔尖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参考和借鉴。本文拟对国内外重大声乐赛事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对我国新时代新征程声乐艺术拔尖人才的培养有所裨益。
一、知名国际声乐赛事的设立和中国选手的表现
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BBC卡迪夫世界声乐大赛、法国图卢兹国际声乐大赛、芬兰赫尔辛基国际声乐比赛、德国“新声音”国际声乐比赛和中国哈尔滨音乐比赛等知名音乐赛事因历史悠久、评审权威、风格鲜明而得到世界业内人士的公认。国际上一些知名音乐节也设有比赛环节,比如萨尔斯堡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音乐节、英国爱丁堡国际音乐节、英国巴斯国际音乐节、BBC逍遥音乐节、德国拜鲁伊特音乐节、美国“中央公园”音乐节、瑞士琉森音乐节等。目前国际声乐比赛众多,大都隶属“国际音乐赛事联盟”。这些比赛很多以著名作曲家或歌唱家、国家或城市命名,也有以重要人物或歌剧作品人物名字来命名的。从设立的主要目的看,世界各地各类声乐比赛、音乐艺术节大体包括以下几类:1.纪念著名艺术家,例如亨德尔国际声乐比赛、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普契尼国际声乐比赛、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米利亚姆·海林国际声乐比赛、多明戈国际声乐比赛等。2.政府扶持艺术发展。这类比赛既是有关民族国家的文化名片,同时为本国音乐人才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例如中国国际声乐比赛、中国哈尔滨音乐比赛、韩国首尔音乐大赛、波兰莫纽什科国际声乐比赛、日本东京国际声乐比赛、滨松国际音乐大赛等。3.以慈善方式支持音乐艺术发展。随着古典音乐的日臻成熟,举办与古典音乐赛事相关的慈善活动在西方社会逐渐形成传统。一些具有专业水准的“有资”乐迷或以自己的名字或以所在城市名字成立基金会、创立音乐比赛,通过慈善方式把有关经费转化为扶持年轻音乐家发展的社会资金,例如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王音乐比赛、西班牙桑坦德国际钢琴大赛、英国利兹国际钢琴大赛等。
在一些世界声乐界公认的重大国际声乐赛事中,我国声乐艺术家积极参与、表现亮眼,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国内声乐艺术发展的风向标,为国家发现和培养高端声乐艺术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路径。创立于1958年的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每四年举办一届,是世界知名的古典音乐大赛,被誉为古典音乐界的“奥林匹克”,和肖邦音乐大赛、伊丽莎白女王音乐比赛并称为世界最权威的顶级三大古典音乐赛事,比赛设有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声乐四项,在全世界声望极高,是各国音乐家展示才华的最高平台之一。在首届比赛中,当时有三十几名在世界其他比赛中获得冠军的钢琴选手参赛,最终获得第一名的是美国选手范·克莱本,中国钢琴选手刘诗昆获得第二名。之后,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在1994年获得该赛事声乐比赛金奖,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在2002年获得该赛事的第二名,青年歌唱家王传越2015年获得此赛事银奖。创立于1983年的BBC卡迪夫世界声乐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因大赛奖、观众评审奖和艺术歌曲奖三个奖项都“只设第一,没有第二”的鲜明主张,实行严格的淘汰制,所以奖项的含金量很高,且赛事十分注重比赛的宣传推广,比赛的音乐会都是在著名音乐厅里公开进行,BBC电视台和电台同步向全世界作实况转播,是目前世界上水平最高的声乐比赛之一。1997年中国选手杨光(女中音)获得此项大赛金奖,2007年中国选手沈洋(男低音)作为当时最年轻的参赛者获得大赛金奖,2019年中国选手雷明杰(男高音)获得该赛事艺术歌曲金奖。由芬兰文化基金会创立于1984年的芬兰赫尔辛基国际声乐比赛每五年举办一届,以曲目要求广泛而闻名世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声乐比赛之一。1984年,我国著名女中音歌唱家梁宁获该赛事女声组第一名,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获女声组第二名;1994年,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获男声组第一名。在法国,三大声乐比赛(包括法国巴黎国际声乐比赛和马尔芒德国际声乐比赛)中法国图卢兹国际声乐大赛历史最为悠久,其创设于1954年,分男女组别进行,每两年一届,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来自苏联、美国、罗马尼亚等国的大量其他声乐赛事获奖者都参加了该比赛。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男中音歌唱家刘嵩虎、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分别于1996年、2006年、2010年在该项比赛中获得各组别金奖。因著名音乐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呼吁为歌剧领域年轻歌手而设立的德国“新声音”国际声乐比赛创立于1987年,其宗旨是为了发现和扶持歌剧界的后起之秀,备受世界歌剧界青睐。1997年中国歌唱家(男低音)李晓良在该赛事中获奖,2003年刘嵩虎获得该赛事第三名,2011年夏侯金旭(男高音)获得该赛事第三名,2017年雷明杰获得该赛事第三名,2019年张龙(男高音)获得该赛事第一名。
由挪威国家歌剧院和芭蕾舞团、奥斯陆爱乐乐团、挪威音乐学院、挪威广播公司(NRK)、林德曼基金会和挪威音乐协会等联合发起的挪威宋雅皇后国际声乐比赛设立于1988年,其直接目的是在挪威创造一个国际音乐舞台,可以更多地展示挪威年轻音乐家的风采,让他们有机会得到国际高水平同行的检阅,并吸引更多国际知名音乐家关注挪威古典音乐界,很快获得国际同行认可并发展成国际声乐界最重要的赛事之一。1997年,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获得该赛事金奖。
以上几个声乐赛事在赛制上有一些共同点:一是比赛对选手的年龄要求大多在18至33岁之间,个别赛事年龄要求为19至30岁。二是各赛事对参赛选手的人数都没有要求,但对进入初赛的人数有要求。如,柴可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男女各选30人进入决赛,卡迪夫世界声乐大赛25人可进入决赛,挪威宋雅皇后国际声乐比赛选出50人进入决赛。三是评委组成专业而多元。这些国际声乐大赛的评委大多是具有丰富舞台经验的歌唱家和知名高等学府的资深声乐教授,也有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指挥家、权威乐评人、剧院音乐总监以及专业的演艺经纪人等。
二、重大国际声乐赛事重点考察的几种能力
重大国际声乐赛事的权威性根本在于其对参赛者的考察是全面而专业的。赛事无论是对表演者在音乐技术、文化知识修养、艺术理解力、舞台驾驭能力,还是对表演者的整体艺术表现力、心理把控能力,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集中体现在艺术歌唱的基本功力、比赛作品的诠释能力、舞台表演的合作能力、比赛心理的把控能力等四个方面。
(一)艺术歌唱的基本功力
从各大赛事安排看,虽然东西方在声乐艺术与审美的评价标准上因文化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是在歌唱的基本功要求方面还是比较一致的。歌唱的基本功标准一般由音质、音色、音域、音准、音量、共鸣、气息、发声、吐字和乐感来构成,所呈现出来的声响效果主要表现为通、实、圆、亮、纯、松、活、柔等。歌唱艺术或者说艺术歌唱,需要歌者循序渐进地掌握歌唱规律,从表达思想情感出发,运用歌唱技巧进行艺术表达,从而形成立体可感的音乐情感和音乐形象。各大声乐赛事都要求选手把握歌唱艺术的整体性,其实质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是人的心理、生理、性格、领悟力、文化素质等综合因素高度的“化学反应”。这就需要参赛者把发声技巧的灵活运用、歌唱语言的准确表达、思想情感的自然抒发和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融为一体,形成演唱者独特的舞台艺术气质。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歌唱艺术没有绝对的标准,每个赛事评委的审美也千差万别,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基准线,即独特的音乐技术标准,最根本的就是作曲家写出的乐谱。参赛者要通过作曲家的旋律音符,运用自身的文化素质与艺术创造力进入音符世界里去理解音乐作品。这就要求歌唱家的演唱需要锤炼歌唱技巧,包括在建立良好的呼吸能力的基础上,把准作品的音乐内容、艺术风格、速度、乐句、段落、作品的高潮等后以字行腔,同时还要通过阅读和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理解力和艺术想象力,加以充分的舞台艺术创造,以便充分地诠释词曲作家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和音乐色彩。所以,对于歌唱者而言,除了具有读懂音符、理解歌词的基本能力外,还要有超越音符本身、读“无字之书”的能力,如此才能更好地在舞台上呈现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这些歌唱艺术的基本功力需要在平时训练时,熟练牢固掌握歌唱艺术自身的规律、原则和科学性。
(二)比赛作品的诠释能力
对作品的诠释能力是各大声乐赛事考察的核心能力之一,它是参赛者的综合音乐素养和舞台能力的集中体现。几乎所有的声乐赛事都有指定作曲家或者指定曲目的表演要求。这就需要参赛选手在认真领会原作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艺术表演创造。其实,每位表演者对乐曲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但一个优秀音乐表演者首先必须尊重原词作家、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作品构思和艺术风格,然后通过深入的学习研究,用自己的艺术理解、声乐技术和思想情感来表现原作的艺术追求。作品分析和舞台表演的结合是比赛的一大难点,它不仅要求参赛者对作品有专业理性的音乐分析,更需要参赛者在舞台上有清醒的头脑,用充沛的表演热情和全神贯注的舞台投入,恰如其分地通过演唱艺术传递创作者和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参赛的每次舞台表演都是一次全新的艺术创造,都是一次“现场直播”,不能重来,表演者既要赋予表演以个性化的艺术想象,又要在规定的情境下调动感情和音乐灵感,让作品诠释在舞台表演中充满创造力和艺术活力。在作品表现中充分展示表演者的艺术风格和演唱个性也是比赛中的一大难点。每位表演者的舞台呈现都是一次艺术的再创作,在把握住声乐作品词与曲之间的精准度的基础上,还必须利用音色、行腔、韵味、感情等声音技巧表现出个人的舞台表演气质,在个性化的表演中完成作品词曲音乐律动的奇妙融合。
(三)舞台表演的合作能力
能与世界各地不同的钢琴家、乐队、指挥良好合作,是一位成熟演唱者的必修课。重大的声乐赛事对此的考察也是十分直观的。国际重大声乐比赛的最后一轮通常由乐队伴奏。它既体现了音乐的完整性,又验证了参赛选手的综合舞台素质。在舞台上能遇到一位知识渊博且有丰富艺术经验的钢琴伴奏或指挥对于表演者艺术审美的呈现、音乐表演的自如驾驭和综合舞台创造能力的激发极其重要。钢琴伴奏是声乐作品舞台呈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演唱者在舞台上的表现效果有直接影响。一个优秀的钢琴伴奏会对作品不同声部的专业歌唱技巧、不同歌唱语言的精准掌握以及对不同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和曲目量都有较为充分的了解。通常长期合作的乐队指挥对于所有表演者都具有绝对权威,他(她)对每一个乐器的最佳音色、演奏演唱者的表演能力极限都十分了解。很多指挥家自己就是钢琴家,有的甚至在成为指挥家之前就会演奏多种乐器,如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同时也是一名指挥家。指挥家往往也是极具艺术个性的。他们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还要有能在各种乐器交织的宏大音响中听出细微变化的灵敏双耳。同时,他们通过作曲家的阅历、思想、历史背景等诸多音乐线索,从总谱的速度、强弱对比、风格和音乐节奏律动中充分展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指挥风格和气质。有些指挥家的艺术标准极高,无论是歌唱者还是演奏者即使倾尽所有才能,有时也会因指挥家对作品细节和整体架构的严谨要求而调整改变。正因为比赛的乐队指挥或钢琴伴奏往往和参赛选手是初次合作,他们之间在很短的时间内要磨合至最终完美呈现,这同样是对参赛选手丰富舞台经验的灵活应对考验。对参赛选手而言,对比赛伴奏、乐队和指挥的艺术标准的了解是良好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参赛选手要对赛事合作的乐团、指挥风格有充分了解,彼此更多熟悉和适应。在国际声乐赛事中取得优秀成绩的选手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比赛开始前,比赛选手与伴奏者或指挥必须对作品的艺术规格、音乐的间奏和节拍、音乐情感的抑扬顿挫、作品的音乐理解和艺术处理的细腻严谨度,以及歌唱者的表演习惯和舞台艺术塑造能力达成高度共识,表演者才能够在舞台现场通过伴奏或指挥的动作幅度、眼神甚至呼吸感等身体语言形成与指挥、乐队的默契配合,最终顺利完成比赛演出。
(四)比赛心理的把控能力
重大国际声乐赛事在考验选手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在考验参赛者的心理素质。声乐比赛本质上是一个“高燃”的创造性劳动过程,是表演者基于专业能力基础上的感知、思维、情绪、记忆、意志等因素综合而成的心理状态呈现。舞台歌唱的整个过程离不开表演者对心理感受、心理体验、心理适应和心理表现等因素的动态把控。演唱者的“乐器”(即身体)的外在表现状态也正是这些内在心理沉淀的艺术发挥。声乐里常说的“以声传情”“以情带声”来达到“声情并茂”,“声”指的就是身体乐器的生理表现,而“情”指的就是心理的情感表现。对艺术歌唱来说,没有情感的依托与抒发,声也不可能有灵魂和生命力。成熟的比赛选手不仅具有精湛的演唱技巧、真挚的情感表现,同时也要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和较好的心理抗压能力。比赛结果显示,心理素质的好坏往往与表演者的性格密切相关。性格内向又敏感的演唱者大多比较羞涩,在舞台上不够自信、不敢充分地展现自己,大多在比赛中发挥不出应有的专业水平。外向型表演者往往活泼不拘谨,善于表现自己,有表演欲而毫无怯场之感,在舞台尤其与其他演员有对手戏时会特别抢眼,这类演唱者在比赛中经常能够超常发挥。此外,歌唱心理中“度的标准”差异对歌者的舞台表现力影响较大。参赛者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建立歌唱自信和表演自信对于比赛心理素质培养至关重要,需要有意识平衡自己的内力(扎实的专业技术和深厚的文化艺术积淀)和外力(不同形式的舞台经验和对表演者的艺术认可度),逐渐形成内外兼修、比较稳定的舞台心理状态。
不少重大国际声乐赛事的参赛者表示,在音乐比赛中,演唱选手较器乐演奏选手对时差和比赛环境更加敏感、更容易紧张,强大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歌唱情绪管理需要通过丰富的舞台实践去历练,在舞台训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舞台自信,才能自如去面对各种赛事舞台的竞技和考验,真正达到“胆大人艺高,艺高人胆大”的良性循环。正如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在接受笔者访谈时,回忆起多年前参加国际比赛和这些年在国外的艺术生涯时谈到的那样:“作为一名参赛选手一定要有一颗纯粹之心,在台上没有那么多的私心杂念,即使不可回避内心的紧张,也要集中精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去努力。同时在比赛中不要去想是否能得奖,不要有那么多的利益和心理压力,学生就是要单纯从学习角度出发,心中崇尚音乐,满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原封不动地把所要求的内容表达出来,切莫急功近利。同时作为音乐家,要学会做人,因为你是诠释人类情感的工程师。”[1]迪里拜尔接受采访的时间和地点为2022年10月15日于北京。
三、从曲目选择看国内外重大声乐赛事的特点
重大国际声乐比赛的权威性和专业度最直接体现在参赛曲目的选择上。它们多以曲目的创作时期(古典、浪漫、近现代、当代)、艺术风格(作品风格、作曲家风格、本民族音乐风格、时代风格等)、语言种类以及整体时长等要件组成。通常专业的国际声乐赛事都要求参赛选手准备一套三轮的比赛曲目(个别比赛因设立艺术歌曲和歌剧分类比赛,便于选手选择,会多设置一个比赛环节),并公示评委阵容,公示期大多在半年至十个月之间。
重大国际声乐赛事在曲目选择上除了适当注重本国本民族的特色外,大多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曲目选择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在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三轮角逐中,除了有一首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外,其他曲目都是世界知名作曲家的作品。芬兰赫尔辛基国际声乐比赛曲目选择除了要求参赛者在半决赛时演唱一首芬兰作曲家曲目外,其他曲目均没有国别或者民族的规定。日本静冈国际歌剧比赛除了对曲目类别和语言有明确规定外,对曲目作曲家的国别、民族等没有任何特殊要求。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美声组除了要求选手唱一首中国曲目外,其他绝大部分曲目没有国别和民族的要求。
二是曲目选择视野具有国际性。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中除了歌曲和咏叹调的曲目类型规定外,指定的五十多名作曲家、作品分布十分广泛,对参赛者的歌唱能力、曲目积累的广度和不同风格作品的驾驭度都有较高要求,比赛的难度和强度都很大。日本静冈国际歌剧比赛除了规定选曲数量外,要求比赛演唱必须是钢琴或者乐队现场伴奏,所有参赛曲目必须用原文原调演唱。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美声组决赛的曲目要求除了自选一首中国歌剧咏叹调或21世纪以来创作的中国作品外,还要自选一首外国歌剧咏叹调或外国艺术歌曲,要求必须用不同语言的原文演唱。
三是曲目选择注重歌唱语言的纯正性。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除了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要求俄语演唱外,其他指定的音乐家作品无论是巴赫、莫扎特等作曲家的歌剧、康塔塔或者清唱剧中的咏叹调,还是舒伯特、贝多芬等指定作曲家的浪漫曲或者歌曲,都必须用原文演唱,不接受翻译版本。芬兰赫尔辛基国际声乐比赛要求作品选择必须包含至少三种语言,且不得重复,参赛者必须使用原文原调演唱,但芬兰作曲家作品可以演唱翻译版本。日本静冈国际歌剧比赛则要求咏叹调和自选角色必须至少包含两种不同语言,不接受清唱剧和音乐会咏叹调,选取的曲目必须提供作曲家、歌剧、咏叹调、角色名称和第一句歌词,并提供原文,同时注明音调和演唱时间,曲目提交后不得更改。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美声组也明确规定,演唱外国古典作品(贝多芬及其以前的作曲家所创作的歌剧选段,包括清唱剧、康塔塔、弥撒、圣咏等)或外国艺术歌曲,必须用不同语言的原文演唱。
可见,各大国际声乐比赛曲目设置选择范围都比较广泛,对曲目选择十分包容和明确,对参赛者在作品内容、文化理解和风格把握上的准确性提出了很高要求。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是国内最具权威性的专业赛事,其在资格要求、规格标准、作品风格、曲目选择等方面的追求丝毫不亚于其他国际重要声乐比赛。从金钟奖声乐比赛曲目的要求看,比赛不仅注重考察选手的综合演唱能力,还十分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如果要进一步扩大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在国际同行中的影响力,除了在曲目选择范围上可以更加广泛外,在唱法分类和赛制设置上亦可增强兼容性,以增强参赛选手的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为国家拔尖声乐人才的培养提供难得的平台。
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曾获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等国际顶级声乐赛事金奖。在接受笔者访谈时,袁晨野从自己参赛、国内外的演出活动以及担任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和中国音乐金钟奖等多个比赛评委的角度,谈了比赛曲目设置对选手综合实力的考量。他认为:“国内外重大声乐比赛尤其是令人瞩目的国际音乐大赛都是精英的较量,其评委都是领域内公认的权威。参赛曲目的选择能够反映选手的审美观、曲目理解和艺术表现能力。选手一定要从作曲家的视角去理解作品,因为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是有感而发的,他并没有想着自己的作品是为了未来某某比赛而作。同时选手要对自己的演唱类型非常清楚,比如在国际上男高音分六种类型、女中音分六种类型等常识问题。虽然在中国我们没分那么多类型,但是在实际艺术实践中,仍然能从共性中找到比较清晰的区分。这种区分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选手在演唱的科学性、客观性和音乐审美、语言表达、曲目积累、舞台表现等方面把握得更加精准自如。”[1]袁晨野接受采访的时间和地点为2021年10月22日于成都。
可见,从曲目选择来看,国内外重大音乐赛事对参赛选手的要求和标准都很高,选手必须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把握住赛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有意识的针对性训练,方可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第一是对艺术风格的把握,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与作曲家的艺术审美理念以及人生经历密不可分;第二是对文化的理解力,这其中包括对语言的精准掌握、对作品艺术背景的掌握、对人文的深解和文化的了解。对作品是充分理解还是只凭热情去诠释,这其中差异甚大;第三是选手对作品的打磨程度是否精细严谨。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的游刃有余是台下无数次的反复训练、反复思考、反复论证的结果。比赛是竞技,不能有丝毫纰漏,每轮选手晋级都是有人数要求的,点滴不足都可能给评审不通过的理由。第四是音乐对选手(舞台表演者)而言是不是最真诚的。真诚就是用音乐打动评审、感动观众(很多大赛设最佳观众奖)。评委既是评审同时也是观众,表演者只有通过音乐展现自我、展现内心真实的感受,才能让观众感受得到,假使这样仍没有打动评审那另当别论。
四、优化新时代声乐艺术拔尖人才自主培养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6页。。“拔尖人才计划”是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主要针对科技领域于2009年开始实施的一项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计划,旨在培养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国际领军人才,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这种人才培养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适合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从声乐艺术领域来说,重大国际赛事的目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通过比赛选拔世界各国的声乐艺术拔尖人才,为世界声乐艺术殿堂源源不断地发现和培养顶尖人才,推进人类艺术的进步和发展。在国内有专业影响力的声乐赛事主要有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和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等。
具体到声乐拔尖人才培养上,我们既要立足中华文化立场、自信自强,坚持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又要遵循人类艺术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秉持国际眼光,对标国际声乐艺术发展前沿,自主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对话交流能力的优秀人才。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声乐艺术拔尖人才的培养机制。
一是夯实基础研究,形成中西合璧、融会贯通的中国声乐艺术理论体系。自西洋美声唱法传入中国以来,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经过很长时间的相互认同过程,集中体现在中西唱法论争(“土洋之争”)上,本质上还是中西声乐理论体系的问题。唱法论争让声乐理论界就声乐艺术的本质、歌唱方法的科学性、民族唱法的风格样式、歌唱艺术的审美标准以及中高等声乐艺术专业的学科建制等进行了长时间、大范围的深入讨论,对我国声乐基础理论建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食洋不化”“故步自封”的现象得到根本扭转,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中西声乐艺术理论互鉴融合的局面得以最终形成。今后,推进我国声乐艺术拔尖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巩固这个良好局面,并从教育强国、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以开放的胸襟、国际的视野、科学的方法,进一步强化声乐艺术理论体系基础研究,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中,推进我国声乐艺术理论中国化时代化,逐步建立起“中西合璧、融会贯通”的声乐艺术体系。
二是优化教材编撰,建设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现代声乐艺术学科体系。教材是艺术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立德树人的基本载体。我国已经进入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历史时期,优化教材编撰和学科体系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基础建设。声乐艺术是由多种学科共同组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有着自身独特的体系结构。所以,就声乐艺术拔尖人才教材编撰而言,既要抓基础,又要拔高度;既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坚定文化自信,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要用中国声乐艺术理论解读中国声乐艺术实践,形成中国特色声乐艺术的话语体系、教材体系、学科体系。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统筹为主、统分结合,加强教材系统规划和建设,根据不同学段学科、不同类型教育的特点,推动相关大中小学教材、不同学科教材有机衔接,既要传承经典、保持课程内容相对稳定,也要与时俱进、体现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通过加强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逐步提升对不同阶段的声乐艺术知识探索、艺术本体认知、艺术方法体认和创新思维培养。对拔尖声乐人才的培养,要按照国家“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34页。的明确要求,有意识用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大艺术观探索现代声乐教学体系和学科体系,在保证高水平艺术技能训练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思想境界和文化自信的提升,为新时代新征程培养一大批崇德尚艺的优秀声乐艺术人才,为拔尖人才的成长提供坚实基础。
三是完善评价标准,坚持服务国家需求和注重实际贡献的人才评价导向。声乐艺术表演是个体性显著的社会行为,其人才评价标准也具有显著的个体性、主观性。但是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拔尖人才的评价导向应十分鲜明。对拔尖声乐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毫无疑问应主动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释放他们的专业影响力和社会正能量。对个体而言,声乐艺术人才需要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和实践沉淀,对他们的评价应该注重社会效益,注重质量而不在数量。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扭转重数量轻质量的艺术评价倾向,鼓励潜心创作、长期积累,遏制急功近利“爆红”等短期行为。应建立和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以及以“代表性成果”和实际贡献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方式,将具有高度原创性的成果作为评价声乐人才的重要依据,努力改变过去一段时间过度依赖流量、票房、上座率、论文数等简单片面的量化指标的做法。同时,还应注重建立合理的评价周期和信息共享机制。声乐人才属于创作表演类人才,其表演成果具有一次性、不可重复的特征,对他们的评价周期不宜过短,在考核考察评价其艺术水准时,应倡导信息共享,聚焦锤炼业务水平、提升表演境界。
四是注重实践历练,建立产学研协同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从近年来声乐艺术交流活动特别是国际比赛看,我们可以发现外国学生的发声状态普遍不如中国学生,但是从语言、形体、表演等整体呈现看,中国学生不占优势。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声乐专业学生只注重教学训练,不够重视社会艺术实践。所以,在声乐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的本、硕、博一体化学习中,要注重相应阶段的学习能力、实践内容、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本科阶段建立专业基础学科的完整学习体系,包括对不同语言、不同艺术门类、不同艺术风格、不同时期中外音乐史的学习和歌剧舞台表演艺术中的台词、形体以及表演等诸多内容的学习,能够基本达到成为一名专业歌剧演员的水准。研究生阶段注重专业能力与理论学习、理论创新相结合,激发舞台表演实践的内生动力。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与专业方向,在参与社会艺术实践过程中逐渐确定未来专业发展方向,从而达到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歌剧人才的标准。博士学习阶段需要在专业深度发展的过程中融入理论知识与表演实践的广度思维及业务能力,结合专业特点,以多形式多角度进行创新式的艺术舞台实践与深度理论思索,为成为有实力的专业歌剧人才夯实基础。因此,在人才培养与实践锤炼的过程中如何通过不同的艺术合作、高素质人才培养与社会文化发展相结合,建立起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拔尖声乐艺术人才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体系尤为迫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要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引导青年文艺工作者守正道、走大道,鼓励他们多创新、出精品,支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让当代中国文学家、艺术家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让中国文艺的天空更加群星灿烂。”[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8页。优化我国声乐拔尖人才的自主培养机制,通过鼓励支持他们参加重大声乐比赛等方式,不断提升思想境界、艺术技能和文化修养,争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更大价值和贡献的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强国建设的迫切需要,更是新时代新征程人民团结奋斗的热切呼唤,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关心和支持。[2]本文作者系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