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南市县地区现状对基层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2023-08-20秦君
摘要:
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关键组成内容,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基层消防管理长期以来都是火灾防控的弱点,基层地区消防力量薄弱、消防监管执法缺位、难以第一时间控制消灭火势、消防宣传覆盖面小、村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等情况都是现阶段乡镇基层消防安全的现状。因此,各地政府要清醒地认识到基层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不足,通过构建行之有效的基层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体系,保证消防安全形势平稳有序,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基层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方法
一、基层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管理层问题
1.乡镇地区的消防管理体系不够健全。部分乡镇地区的主要领导并未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意义,导致消防工作被忽视,不管是组织建设还是体系建设,抑或是资金投入等均未获得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2.基层消防责任执行不彻底。对于乡镇政府在消防监督检查各个环节的职责,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有提及,然而一些人员依旧不重视,并未彻底贯彻实施消防安全责任,未把消防工作纳入考评体系,导致基层消防工作长期流于形式。
3.基层消防工作体系亟待改善。从当前情况来看,部分乡镇未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宣传及监察体系,村(居)民防火公约不够健全。虽然有的地区已经层层签订防火公约,然而却一直未真正落实。针对消防安全工作,一些基层政府同样没发挥出自身的作用[1]。
(二)执行落实问题
1.基层地区的消防规划未彻底得到落实。乡镇政府未基于长远的目光对消防开展专项规划,导致主要路段消防车通道狭窄、居民自建房之间防火间距不足、消防水源缺失等公共消防基础设施落后问题层出不穷。若出现严重火灾问题,不能保证源源不断的消防水源,延误最佳救援时机。
2.基层消防力量较弱。基层地区往往大多是依靠村民建立起来的志愿消防队。有些乡镇政府依靠当地武装部或公安派出所联防队员组建的灭火救援队伍。这部分人员并不专业,整体训练时间少之又少,导致队伍战斗力低下。
3.基层消防事业经费保障不力。因为被经济条件所制约,部分乡镇政府没有把消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使得消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寸步难行,而且因为基础差,乡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极为滞后。针对消防事业资金,乡镇并未给予足够的扶持,有的甚至没有消防事业资金[2]。
(三)固有问题
1.群众自身消防意识不足。一些乡镇的消防知识培训和宣传工作无法做到全覆盖,且村(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在用电用火方面没有树立起足够的安全意识。近年来,电气火灾问题层出不穷,具体原因包括:使用质量差的电线、超负荷用电以及电器陈旧老化等。当出现火灾问题时,居民不明白如何灭火,更有甚者不知道火警电话,错过最佳火灾救援时间,导致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严重。
2.基层地区建筑规划缺少科学性,耐火等级较低。一些地区的居民住宅大部分是砖木等结构,布局紧密相连,没有留下一定防火间距。再加上各种旅游民宿、特色小镇等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开发,都给火灾防控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尤其是居民用来进行生产、经营、租住的自建房存在未设防火分隔、电线私拉乱接、违规设置防盗网等多种火灾隐患。
3.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消防用水都是依托天然水源,大部分乡镇无法做到室外消火栓与新建道路同步。同时水压无法满足相关规定,不能确保消防用水[3]。除此之外,大量农村小作坊还有小车间等数量急剧增长,“三合一”问题随处可见,不管是建设还是投入应用,均采用了非常多的易燃可燃材料,消防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无法同步,导致出现潜在的火灾风险。
二、基层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探索与思考
(一)完善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基层群防群治
充分认清农村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主线,全面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研究部署、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消防工作。加强基层消防力量建设,推进“一队一站”挂牌建设工作。广泛发动,群防群治,依托当地政府组织乡镇(街道)、社区(村)居委会网格力量等,对沿街商铺、老旧小区等低设防场所区域开展每日防火巡查和入户宣传提示,加强“小火亡人”火灾防范。健全组织构架,明确责任,在各乡镇人民政府建立“一委一队一站”,即消防安全委员会、乡镇专职消防队和消防工作站,按职责分工负责相应消防安全工作。消防安全委员会由乡镇主要领导任主任、各部门负责人和村委会负责人为成员,乡镇专职消防队和消防工作站由一名乡镇政府班子成员分管,队长、站长由事业编制人员担任。“一委一队一站”应当全面实体化运行,“一队一站”人员、装备、经费等保障问题由县级人民政府落实,营房设施、人员调配、工作运行等建设管理问题由乡镇人民政府统筹解决[4]。
(二)打好基础,补齐短板,不断加大建设基础设施的力度
一般来说,致使基层地区消防工作长时间趋于停滞的原因包括:消防通道堵塞、消防安全規划缺少科学性以及装备落后等。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顺应改革发展形势,把乡镇消防安全治理纳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活动中,把消防基础设施以及消防安全体系建设纳入民生工程中。一方面,应建立健全城乡消防规划,解决好安全布局以及消防水源等各项问题。根据GB50039—2010《农村防火规范》,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对老旧建筑以及危房等做好整改;对于新建的村(居)民自建房,住建部门在审批把关的同时,要依照《建筑防火规范》解决防火间距难题,严格把关自建房内部结构和使用性质,从源头上消除先天隐患;优化公共环境,合理使用生活用火用电用气,利用电网改造机会,将室内、室外老旧电气线路进行彻底重组,坚决禁止乱拉乱接行为,从根本上解决严重负荷以及电器老化问题。另一方面,应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对基层地区进行道路改造时,需符合净宽净高大于四米的消防车通行规范要求[5]。对于消防水源,乡镇农村可利用污水治理后得到的中水来打造消防水源管网。若应用天然水源,应安置消防取水设备,没有自然水源的地区要打造消防水池或储水罐。在进行饮水工程施工时,应在饮水总管上留一个消防取水口;在资金项目扶持方面,应把灭火器以及水枪等相关消防器材储备算入其中。
(三)织密网络,贴近实战,不断增强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
借势借力平安建设和综治维稳工作,助力乡镇政府加大力度建设专职消防队。乡镇往往距离县城较远,国家消防救援队伍难以在第一时间做出有效救援,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加强乡镇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在2023年国家消防救援局部署的“基层消防力量”建设工作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设多种形式的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国家消防救援队伍的一个重要补充。根据GB/T35547—2017《乡镇消防队》的相关要求,要积极推进和规范乡镇消防队站建设,并落实政策和经费保障,积极履行防火巡查、抢险救援、扑救火灾、消防宣传、隐患查改等综合职能,不断优化基层消防安全条件。以海南市县现状来讲,在无法建立专职消防队的乡镇,可根据乡镇政府干部值班制度确定专职消防人员,明确总值班室值班人员作为通讯员,值班干部作为第一到场力量,配备必要的灭火救援器材和消防救援车辆(或协调市政洒水车),平时加強针对性训练,发生火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先期救援,并等待国家消防救援队伍增援。村(居)委会可以依托森林扑火队、村(居)民打造的志愿消防队,因地制宜配备灭火救援器材装备,从而第一时间参与扑火行动[6]。
(四)以去存量、减增量为目的,深化居民住宅、经营性自建房火灾隐患综合治理
乡镇人民政府应常态化组织开展农村火灾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活动。重点加强对农村经营性自建房、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安置区、村内社会单位等重点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管和隐患整治,督促配置完善的消防设施,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和停放。对于特色小镇、劳动密集型企业等农村新业态,由行业主管部门依法依规开展行业消防安全检查治理,加强消防安全监管。将经营性自建房火灾风险排查整治作为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督促各乡镇(街道)、居(村)委会落实属地网格排查责任,常态化开展经营性自建房火灾风险排查整治活动。落实经营性自建房消防“六有六无”创建标准,着力提升经营性自建房的消防安全水平,即:门口有灭火器,出口有应急灯,通道有指示牌,房间屋顶有报警器,前台有承诺书,墙上有宣传画;无违规住人,无堵塞通道,无防盗网,无违章彩钢板房,无违章用火用电,无易燃易爆危险品。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及时开展一次消防通道、消防水源、专职消防队、社区(村)微型消防站等专项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重点检查城中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50户以上的村寨、传统村落等。及时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乡村应急广播建设内容,广泛开展消防宣传。完善乡、村、组消防检查巡查、宣传、培训等制度,发动电力抄表员开展电气消防安全检查,及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发动城乡居民开展经常性的“三清三关两规范”活动,“三清”:及时清理阳台可燃物、清理厨房可燃物、清理楼道杂物;“三关”:出门或入睡时关闭门窗、关闭非必要电源、关闭燃气;“两规范”: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规范消防车通道和疏散通道管理。落实户主、村(居)民委员会及村(居)民小组干部、消防志愿者对老弱病残幼等特殊人群的消防管护责任。聚焦重点村庄,特别是防火间距不足、木结构建筑集中连片的村庄,精准落实“一项一策”措施,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评估,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7]。
(五)增加途径,打造氛围,不断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宣传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的有力抓手。一个地区火灾防控工作做得好不好,消防宣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大消防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乡镇开展消防工作,除去常态化宣传外,还要依靠政法综治宣传、计生宣传等一系列基层工作将消防安全宣传工作一同进行部署实施。要按时组织基层消防管理人员进行消防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普及防火逃生知识,鼓励社区、村委会消防宣传“志愿者”以及基层组织等深入到人民群众中讲解、宣传消防知识,让人民群众自发关注消防微信公众号,树立起正确的消防安全意识。要大力拓宽宣传渠道,将消防宣传室单独建设在社区和村文化活动中心。若条件允许,可再建立一个消防教育体验活动室,增加操作性和互动性[8]。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地区因为各种条件的制约,在出现火灾时往往无法得到快速救援,所以地方政府应做好基层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基层消防安全工作要聚焦农村火灾风险隐患和突出矛盾问题,持续开展,集中攻坚,着力防范化解农村地区静态、动态消防安全风险,推动城乡公共消防事业协调发展,坚决防范、遏制农村地区火灾风险,抓实抓细农村火灾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赵亭.我国农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22(06):126-128.
[2]陆春林.新时期公安派出所消防工作的重要意义及改进对策[J].今日消防,2021(09):64-66.
[3]贾国峰.浅议如何提升新时代农村消防本质安全[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0(07):33-35.
[4]孙小菊,徐瑞御.纳米材料对水泥材料耐火性能的改良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0(02):186-189.
[5]赵玮.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对策研究[J].今日消防,2021(09):103-105.
[6]王延尚.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199+201.
[7]杨学仿.基层消防安全治理工作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22(12):98-100.
[8]陈力.农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20(22):43-44.
作者简介:
秦君(1978- ),男,汉族,海南海口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防火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