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架构重组后首份答卷成色几何?
2023-08-20胡楠
胡楠
阿里巴巴(09988.HK)披露2023年第二季度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41.56亿元,同比增长13.91%;经调整EBITA为453.71亿元,同比增长31.82%,业绩表现超过市场预期。
从分部数据来看,经历多个季度的低迷后,阿里电商业绩重回增长,淘宝APP的日活跃用户数量也反超拼多多,用户活跃度和黏性得到提升,而作为应对拼多多、直播电商冲击的关键,淘宝在淘天集团中的地位也得到提升。
报告期内,阿里巴巴非电商业务也全面减亏或者扭盈,本地生活业务在与美团、抖音、快手竞争中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其收入为144.50亿元,同比增长29.82%;饿了么单位经济效益持续为正,高德日活跃用户数量也快速上升;受竞争加剧以及顶级大客户需求下降影响,阿里云业务收入仍维持较低增速,且低于微软Azure、亚马逊AWS以及联通云等竞争对手,集团管理层在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完全消化上述负面影响还需一些时间。
淘宝的反攻
阿里巴巴组织架构重组后,淘天集团业务调整为淘宝、天猫、咸鱼、1688.com和其他业务,其他业务则包括高鑫零售、盒马、阿里健康、银泰、飞猪等业务。而在数据统计口径方面,公司选择将上述其他业务单独列支,因此淘天集团的直营及其他业务不再包含高鑫零售、盒马、银泰数据。
据业绩公告,2023年第二季度,淘天集团实现收入1149.53亿元,同比增长12.13%;经调整EBITA为493.19亿元,同比增长9.07%,经调整EBITA率相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1个百分点至42.90%。
细分业务层面,客户管理业务重新开始增长,2023年第二季度,其收入为796.61亿元,同比增长9.99%,略高于市场预期的7%增速。从数值来看,客户管理收入仍低于2021年第二季度水平,但2022年第二季度至2023年第一季度,客户管理业务收入连续四个季度同比负增长,其增速仅分别为-1.45%、-0.51%、-1.11%、-2.86%,因此其收入增速的由负转正依然是一个的积极信号。
同期,淘天集团直营及其他业务其收入为301.67亿元,同比增长20.68%。不过,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动,直营及其他业务不再包括盒马、银泰、高鑫零售,故无法将其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从数据来看,阿里国内电商业务还是稳中有进的。
市场份额方面,据星图数据,2023年6·18购物节期间,全网总体销售额为7987亿元,同比增长14.70%,整体情况比上年略好,其中国内综合电商交易额为6143亿元,同比增长5.40%,直播电商交易额为1844亿元,同比增长27.60%。
很明显,直播电商依然在侵蚀综合电商的市场份额,但对于淘天集团来说,其客户管理、直营业务收入增速均高于综合电商的大盘增速,这表明公司在细分市场的份额有所企稳回升。
对于电商业务好转的原因,阿里巴巴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上表示,除了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和消費的重启,以及网上购物在零售业的渗透率提高等因素外,公司采取了一系列针对中小商家的措施,例如2023年6·18购物节,淘宝推出面向中小商家的专属会场——“淘宝好价节”,这是淘宝首次为商家提供促销渠道。
此前几年,阿里巴巴实施消费升级战略,为了扶持品牌商家快速做大规模,淘宝倾斜大量流量给天猫商城,从业绩增长层面来看,此举无可厚非,但这也给了拼多多在下沉市场的发展机会。而且,据QuestMobile数据,2022年3月,拼多多APP日活跃用户数量超过淘宝,并连续多个季度保持这一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淘宝 “低价策略”成果显著。
业绩公告显示,截至6月30日,淘宝APP的日活跃用户数量同比增长6.50%。而据QuestMobile数据,6·18大促期间,淘宝、拼多多、京东平均每天分别获得450万、411万、495万的增量用户,这使得淘宝APP日活跃用户成功反超拼多多,其加总去重后数量为9.15亿,拼多多、京东该数值仅分别为6.60亿、5.28亿。
另外,与天猫商城不同,淘宝上的商家主要为中小商家,其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特点为小额、高频,日活跃用户的增加表明淘宝用户正在回归,且用户黏性也得到提升,在与拼多多的竞争中,淘宝正在由被动转为主动。
本地生活持续向好
2023年年初,阿里巴巴对本地生活业务也进行了调整,原有的飞猪业务线被剥离并归为其他业务,饿了么、高德成为本地生活集团的主要业务。
据业绩公告,2023年第二季度,本地生活集团订单增长同比超过35%,年度活跃消费者环比持续增长,这导致其收入同比增长29.82%至144.50亿元,经调整EBITA降至-19.82亿元,同比增长30.06%,亏损金额明显收窄。
分业务来看,受益于消费者需求改善,活跃商家数量增加以及配送能力提升所带来的订单增长,饿了么GMV实现同比增长。另外,截至2023年6月30日,饿了么每笔订单的单位经济效益持续为正数,订单密度持续提升,这是饿了么亏损同比收窄的主要原因。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外卖行业的特点是客单价低,订单量大,如何提升客单价、交易量是饿了么、美团外卖所面临的核心问题;由于单位经济效益衡量的是单个骑手的收入、成本之间的关系,故其成为考察外卖业务“质量”的核心指标。
而据业绩公告,饿了么单位经济效益连续多个季度为正数,这意味着公司外卖业务进入健康发展阶段。
对于高德业务来说,受出行及旅行需求复苏所致,其订单量同比快速增长,劳动节期间,日活跃用户峰值超过2亿。
不过,据交银国际研报,为了抢占出行入口市场份额,高德仍需持续投入,这是拖累本地生活业务亏损的主要原因。
云业务发展契机
在金融服务、教育、电力以及汽车行业客户的推动下,2023年第二季度,阿里云收入恢复正增长,其收入为251.23亿元,同比增长4.13%,经调整EBITA为3.87亿元,经调整EBITA率为1.54%。
从数据来看,阿里云业务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但如果将时间线拉长,则可以发现一些重要信息。2022年第一季度至2023年第一季度,阿里云收入增速分别为12.49%、10.18%、3.75%、3.28%、-2.05%,经调整EBITA率分别为1.45%、1.40%、2.09%、1.76%、2.07%。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阿里云当下呈现营收增速放缓、利润率逐期改善的状态。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受市场竞争影响,2023年4月,阿里云宣布对其核心产品进行全面降价,降幅在15%-50%,腾讯云也在5月紧随其后,对其核心云产品进行降价,部分产品最大降幅达40%。
对此,Canalys分析师表示,“除了有效降低技术成本外,云服务商也通过降价方式来增加市场份额,降价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竞争性定价推动销量并吸引客户,当增量市场需求不足时,降价可以吸引那些对价格敏感的客户。”
在此背景下,云智能集团能够取得如此业绩实属不易,不过与国内外竞争对手相比,阿里云业务收入增速仍显疲软。
据Canalys数据,2023年第二季度,亚马逊AWS同比增速为12%,微软Azure增速为26%,谷歌云增速为31%;而在国内市场,2023年上半年,联通云收入为255亿元,同比增长36%;天翼云收入为459亿元,同比增长63.40%;移动云收入为422亿元,同比增长80.50%。
对于阿里云收入增长的问题,其管理层在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用户付费需求与一位顶级客户需求的下降影響了公司收入的增长,消化这些负面影响还需要一些时间。
随着ChatGPT在全球范围的快速流行,国内科技厂商先后发布大模型,从中长期来看,兼具算力、数据、算法优势的头部科技企业将成为未来基础大模型领域的主要玩家,阿里云迎来发展契机。
据中信证券研报,截至2023年4月,阿里大模型“通义千问”参数规模已经达到10万亿,模型总数达800个,活跃用户超过100万,且发布两周内超过20万企业申请接入。
而根据IDC发布的《AI大模型技术能力评估报告(2023)》,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在通用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平台能力、生态合作等6项指标均达到满分,随着AI产品生态的完善与服务能力逐渐成熟,其有望成为阿里云的第二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