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火灾事故调查及防范措施研究
2023-08-20黄攀
1 引言
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建筑高度及规模不断增加,火灾发生率也随之提高,针对建筑开展消防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调查发现,国内外的建筑火灾研究多以火灾发生原因为主,事故调查、责任追查鲜有涉及,研究成果所得发挥的作用有限。 鉴于此,本文从事故调查角度出发,围绕调查、追责和日后防范展开讨论,以期为日后消防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支持。
2 建筑火灾情况
2021 年,各地消防队共处置约195.5 万起警情,成功解救近20 万被困人员,疏散近47 万遇险人员(见图1)。 对接报火灾处置情况进行统计可知,2021 年,全国因火灾受伤的人数为2225 人,死亡人数为1987 人,火灾所造成财产损失高达67 亿元[1]。 对比2021 年及2020 年数据发现,2021 年,火灾发生率、损失率和受伤率均有所上升, 上升幅度约为9.5%,28.5%及24.0%,死亡率则下降约4.8%。
3 某火灾事故调查
3.1 现场情况
2022 年7 月20 日,某大厦突发火灾,消防人员赶赴现场并将大火扑灭。 经调查,大厦过火面积1 900 m2左右,共25 家商户受到影响,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00 万元。 起火大厦占地面积约为6 500 m2,其中,地下空间划分为3 部分,分别是商业区、停车场及设备用房。地上1、2 层是商场,3 层及以上是写字楼和住宅。 大厦外侧建有消防车道,1 处500 m3容量的消防水池,14 个消火栓,此外,大厦西立面还设有消防车所需登高面。消防水泵房位于地下,内部配有2 台喷淋泵、2 台消火栓泵,大厦顶部装有1 个24 m3容量的消防水箱[2]。 由于该大厦占地面积较大,设计人员在建造之初设计了2 个控制室,分别控制地下、地上消防设施。 本次火灾的发生地点为写字楼,过火高度约50 m,建筑面积约22 000 m2。 写字楼两侧均设有防烟楼梯间,楼梯间与室外相连。 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西侧装有铝塑板及玻璃幕墙, 剩余3 侧墙面均为抹灰墙体。 地上3 层、4 层间为大厦设备层,该层与大厦外廊相连。 铝塑板宽度为2.0 m,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4.0 m,广告牌的高度为5.0 m,与铝塑板之间的距离为0.2 m。
3.2 调查方法
3.2.1 现场探测
事实证明,通过逐级调查的方式全面掌握现场情况,在此基础上制订防范方案,通常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场探测要点如下。
1)按照不同层次区分建筑,根据建筑特征确定调查方法。考虑到本次所调查建筑的性质特殊,其风险等级相对较高,因此, 只有消防队带头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开展规划设计与调查工作,才能保证调查结果具有实际意义。
2)尽快组织专业人员成立技术小组,由该小组负责论证调查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对防范措施、改造方案进行制订,降低火灾发生率。
3.2.2 经验体验
火灾调查具有专业性强、难度系数高和内容繁杂等特点,因此,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应深入分析火灾事故,通过将理论知识与自身经验相结合,确定火灾潜在的因果关系,以确保后续工作高效开展[3]。
3.2.3 调查询问
调查询问能够为现场勘验提供线索, 现已成为火灾调查的主要方法。 对该方法加以应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接到报警后, 调查人员应尽快赶往现场并询问现场人员相关情况,确保询问所得到信息满足合法性、及时性和全面性要求;其二,重点询问报警人员、火灾相关人员,在保证信息准确的前提下,尽量缩短询问时间;其三,保证询问内容具有实际意义,及时筛选询问人员所提出信息,得出相应结论。
3.2.4 演绎法
演绎法强调的重点是以一般原理为抓手, 通过推理方式得出个别结论。 将演绎法用于火灾事故调查,有助于工作人员尽快确定火灾细节及原因。
3.2.5 剩余法
现场探测、经验体验均会形成大量的信息资料,工作人员可根据所掌握资料,全方位审查火灾成因,通过逐一排除的方式,尽快确定火灾成因,为制订防范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3.3 调查结果
3.3.1 起火时间
事故发生后,火灾调查小组第一时间前往现场,通过走访商户、询问相关人员的方式,全面了解现场情况。 随后,结合报警系统和监控数据,将起火时间定为13 时25 分左右。
3.3.2 起火点
工作人员根据塌落物层次、火势蔓延走向,将起火点位置定为大厦西侧第2 根柱子,并指出起火点应在铝塑板上部。 认定原因如下:(1)调查窗户烧毁情况,其中,烧毁程度最重的窗户对应第2 根柱子,其他窗户并未完全烧毁;(2)西侧第2 根和第3 柱子间所搭设铝塑板、广告牌均严重变形;(3)经运营商确认,火灾发生约20 min 后,大厦信号才完全中断,由此可见,着火点应位于铝塑板上部。
4 火灾责任追查
为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提高防范措施有效性,降低火灾发生率,需按照现行法律对事故责任进行追查。 在追究责任前需调查火灾现场, 调查流程如下: 由政府牵头成立相应的调查组,根据事故严重程度确定调查主体,由国务院所成立调查组负责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省政府负责重大事故的调查,市政府负责较大事故的调查,区政府负责一般事故的调查。 有关部门将火灾划分成4 个等级,分别是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火灾,若火灾重伤人数超过100 人、死亡人数超过30 人或经济损失超过1 亿元,则属于特别重大火灾;重伤人数在50~100人、死亡人数在10~30 人或经济损失在5 000 万~1 亿元,属于重大火灾;重伤人数在10~50 人、死亡人数在3~10 人或经济损失在1 000 万~5 000 万元,属于较大火灾;重伤人数不足10人、死亡人数不足3 人或经济损失不足1 000 万元,属于一般火灾。
除特殊情况外,调查组均应由监察、管理、技术及综合小组共同组成,其中,监察小组职责是调查行政单位,管理小组职责是调查事故单位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技术小组负责确定火灾原因, 综合小组负责对其他小组所掌握情况进行整理,形成相应的文字资料。待事故调查工作告一段落,即需着手进行责任追查,相关规定如下: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应根据现场情况追责,一般情况下,直接责任人需要承担失火罪、放火罪等刑事责任,可视火灾严重程度处拘役或有期徒刑处罚,导致火灾蔓延的人员需要承担冒险作业罪、事故罪等刑事责任。此外,未按照规定提供消防服务的机构,同样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5 火灾防范措施
工作人员结合现场情况及火灾调查结论, 针对该类建筑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5.1 改善建筑消防情况
由相关部门拨付一定经费, 为建筑配备所需取水及消防设施, 保证所配备消火栓、 灭火器和水泵等设备符合建筑情况。 此外,需对建筑电气线路进行优化,在保证建筑耐火等级达标的前提下,增设相应的防火分隔,有效消除潜在问题;严格管理业主行为,做到规范用电;壮大消防队伍规模,调整福利制度具体内容,为孤独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所需服务,保证其安全。
5.2 全面整改安全隐患
以社区为首的基层组织可通过夜间巡逻、 入户调查等方式,检查建筑情况,全面掌握业主信息及潜在隐患,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台账,为日后整改工作提供支持。 其中,业主信息主要包括姓名、 居住人口及家庭情况。 隐患调查包含内容较多,如建筑电气线路走向是否合理,安全出口是否畅通,装修材料是否易燃,耐火等级是否达标等。 待检查工作告一段落,联合派出所、消防部门,根据检查情况整改安全隐患,尽快取缔不达标场所,通过警民联防、专群结合的方式,将火灾发生率降至最低。
5.3 加大消防宣传力度
通过印发手册、绘制黑板报等方式普及消防知识,加深业主对消防知识的认识,如实告知业主火灾可能造成的后果,详细讲解有效的防火及灭火方法。 派出所联合基层组织开展消防宣传工作,借助不同渠道和平台,宣讲常见消防问题,使业主用电及用火行为更加规范。 报社、电台等媒体通过开设专栏或举办讲座等方式,吸引不同年龄段受众的目光,以真实案例为落脚点,讲解不同电器的用法、灭火知识和逃生方法。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还可打造义务消防团体或组织,做到全员参与。
5.4 其他防范措施
1)严格管理建筑设计、施工与验收环节,按照现行防火规范完成装饰施工、保温施工,通过抽样检查的方式,确保建筑所选用装饰及保温材料符合要求。
2)引入电控系统,对防烟楼梯间所安装防火门进行升级,降低日常维护及管理难度,使防火门充分发挥作用。
3)业主、使用方及物业均应按照现行规定,落实自身消防职责,在确定管理主体、责任主体的前提下,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打造科学且高效的管理体系,确保围绕消防安全开展的各项管理工作均能取得预期效果。
4)定期抽查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重点关注消防设施性能和使用情况,消防车道及疏散通道是否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