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鸿儒姚奠中

2023-08-19王永震贾克勤

记者观察 2023年6期
关键词:章太炎国学

王永震 贾克勤

2023年7月,是姚奠中先生110年华诞。

姚奠中先生为当代鸿儒,其学术思想贯通文史哲领域,出版著作、教材30余种,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图书奖八项,其诗、书、画、印被文化艺术界誉为“四绝”,经大半个世纪染翰挥毫,其楷、行、草、隶、篆诸体并臻上乘,达炉火纯青之境,实为当代书法翘楚。他以自身的艺术实践和丰厚学养,始终坚守“守正创新”的文化传统,并创立了吞吐古今、兼容碑帖、高古大气、沉雄典雅,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书法。2009年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第三届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姚奠中先生毕生以弘扬章太炎先生的人格精神和讲习精神为己任,平生学术坚持“回真向俗、用世为归”之理念,肩负振兴民族和传承文化两副重担,在国学教育事业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姚奠中先生的一生,走的是大儒之路。他追求的是一种个人人格独立、尊严和生命的完整发展,以正己为本,以从义为怀,以博学为知,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就是他知行合一的真实写照。他胸怀天下,善教爱国,最终成就了德艺双馨、高寿圆满的辉煌人生。

书生素志

姚奠中先生1913年出生于山西稷山县一户耕读之家,伯父姚慎修为他取名“豫泰”,字“奠中”。少年时期,他深受伯父影响,自7岁起,便同时到村学堂和私塾读书,日课大小楷,十年不间断,既学习现代学校的新教材,又接受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

1928年,他考入运城菁华中学,在老师李荐公、关芷洲、焦卓然的指导下,博览群书,《史记》《十子全书》《通鉴辑览》《水经注》《说文解字》《薛氏钟鼎款识》《剑南诗稿》《古诗源》等等都熟读能诵。这个时候,他“已能写诸子风格的古文,能作长篇歌行体诗,能书、能面、能刻印,颇有成名成家的狂想”。

1932年,姚奠中先生以优异成绩考入山西教育学院国文系。那时正值“九一八事变”后,国家多难,青年学生救国思想日益高涨,姚奠中也参与其中,因而被捕。监禁两个月后被押回原籍,严加看管。

1935年秋,姚奠中先生负笈南下,投考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以第14名的成绩被无锡国专录取。期间,因朋友介绍,旁听了章太炎先生在苏州的讲学,一听之下,顿觉太炎先生之观点、眼界迥非一般汉学家所能达到,令人茅塞顿开。素来认为学问胜过文凭的姚奠中先生,再次对当时一般大学的教材内容产生质疑,遂有去苏州转投章门的想法。

1935年年底,在金松岑先生的推荐下,姚奠中先生放弃国专学籍正式转入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

章门学人

对姚奠中一生影响最大的便是章太炎先生。

“愿做学人,耻为文人;学人以思想、道德为先,以艺术审美为末。”此种立场贯穿章门学人始终。姚奠中先生就是一位受教于章门的朴学家、国学家,而非单纯的文学史家。

他自认为到了章太炎先生门下,才开始自觉地走上学术道路。章太炎先生不是一般的国学大师,更是一位革命家,他的身上挑着两副担子,一副是民族责任,一副是文化责任。像章太炎秉承的那样,不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斋学者,而是“经世致用”,始终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持有高度的关注和责任感。这一点,也始终贯穿在姚奠中的生命历程之中。

章氏国学讲习会是用蒋介石的钱办起来的。蒋介石曾派人致万金为章太炎先生作疗养之费,但先生深恶蒋的为人,拒不接受。来人无法回去交差,只好求助于汪东、黄侃等章门弟子,最后折中用这笔钱创办国学会,章先生才应允。因此,姚奠中先生及其他学子当时上学除伙食自理外,一切学杂费皆免,连住宿都免费,这在当时来说确实是有—种“优越感”的。

当时,由于讲习会学员众多,年龄、水平不一,颇影响教学进度,因此章太炎先生决定从学员中选拔优秀者为研究生。章先生手拟条规,亲为遴选,经过考试最后录取了7人,23岁的姚奠中先生是其中最小的一位。

姚奠中先生曾回忆说:“那时我们除听课外,一般每周拜谒先牛一次。有时集体去,有时单独前往。章太炎先生是余杭认,说的方言不好懂,我们去向先生请教时都带着笔记本,听不清的就请先生写下来。先生讲授《尚书》之时,凡注疏已通者—概不讲,单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考辨,旁征博引,如数家珍。”

章太炎先生的余杭口音很重,不好懂,姚奠中先生曾回忆说,要在课前做足功课,阅读大量参考书、准备资料,听课后再对笔记和资料补充整理成帙,如此往复,收获甚巨。

姚奠中先生好学深思、勤勉有加,对章先生讲习《尚书》悟而有得,遂在《制言》发表了《臧琳(五帝本纪书说)正》一文,除去自身喜爱诸子的原因外,更多的则是受到了太炎先生“小学是基础,诸子为归宿”的影响。

姚奠中先生对章太炎先生的敬仰不仅是在学术方面,还在于“经世致用”的人文学术精神,他曾在《章太炎自传》中说:在文化和学术方面,章太炎先生最大的特点是紧跟时代、不断前进。对于传统学术的研究,章先生力主和现实联系,有利于社会进步。比如对于小学的研究,他的学生黄侃研究古韵有创见,被先生肯定,但没有进—步开拓;而章太炎则向语言学发展.他以统—全国语言为目标,首创了拼音字母,后来叫作注音字母。这对汉语言学的发展贡献很大。

1936年6月,章太炎先生因病辞世,夫人汤国梨女士续其未竟之志,在章氏国学讲习会开办预备班。24岁的姚奠中先生被聘为讲师,第一次登台讲学,讲授文学史课,他述学立说的教书生涯从此展开。

家国情怀

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章氏国学讲习会在炮火声中被迫停办,师生星散,流离四方。姚奠中先生先后流转于苏州、南京、安徽洒县、柏浦.大别山、重庆、贵阳、云南,颠沛奔波,辛苦备尝。但于国难身危之际,他始终铭记章太炎先生国学保存的立志用心所在,转徙南北,于国难中治学不辍,于国学讲习中发扬国学、鼓动爱国热情。先后于安徽泗縣中学、安徽第一临时中学、安徽临时政治学院、四川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国立云南大学教学。

于艰难迁徙之中,姚奠中先生继续钻研国学,学业日益深入专精,先后著有《大学讲疏》《安徽学风》《中国文学史》(编写重印)、《庄子通义》等。

1939年春,姚奠中先生与周为章门弟子的柏逸荪在大柏圩创办“汉国学讲习班”,并精心手拟10项教条:“以正己为本;以从义为怀;以博学为知;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不苛于人;不阿于党;不囿于陋;不馁于势;不淫于华。”姚奠中先生的用意十分明白,身当国难之际,尽力处只有教育一途:讲授国学,以续华夏文化学脉。

流离讲学中,“汉国学讲习班”还聘请了新四军驻皖东北办事处秘书刘玉柱讲时事课、形势课、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深得乡民与学生的欢迎。

“汉国学讲习班”的10项教条,可以说是姚奠中先生和同胞在国难之时实现教育救国理想、确立立身处世之言的具晰亍动,并且成为姚奠中先生终生的学术观和人生观。“汉国学讲习班”的10项教条对于当时青年的积极奋进、成才立志给予了智力支持和精神滋养。

1945年,姚奠中先生来到贵阳师范,此时他的教学生涯已近10个年头了。期间,贵阳师范学院闹起了学潮,驱赶特务院长,但被当局强制镇压,姚奠中先生是支持学生运动的五人教授会之一,于是愤然辞职,去昆明的云南大学任教,时为1947年8月。

十数年间,他流离迁移,自皖而川而云贵,自中学而大学,教书的同时他编演过话剧宣传抗日救亡,发起过集体辞职抗议官员侮辱教师,支持学生反对军统而被迫离职……“齐心赴国难,誓辞相慨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受新任院長肖文灿之邀,姚奠中先生重返贵阳师院,被聘为正教授,并担任了中文系主任。姚奠中先生终于进入了自己的激情岁月。他除了大量代课,还带头搞教改,兼任校工会副主席,校文工团副团长和创作组长,都获得极大成功,事业发展蒸蒸日上。

但是,姚奠中先生长年背井离乡、身如转蓬,已经39岁的他,无日不在思念家乡。此前,老友罗季林就曾来信相邀,新中国成立后,山西大学百废待兴,校长邓初民和负责山西大学工作的副校长赵宗复正在面向全国招聘一流人才。罗季林信中说:“你是山西人,更应当回乡报效桑梓父老。”

1951年8月,姚奠中先生回到了阔别很久的家乡,任教于山西大学,就此执教近半个世纪,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直到1996年退休。与个人著书立说相比,姚奠中更看重培养学生,他将个人名利放在一边,不计得失默默奉献,50年来桃李满天下,弟子中不乏卓然有成就者。“几番风雨后,故国山河新。欲使千山绿,何妨万辛苦。”这几句诗,生动地道出了他善教播德、半生树人的真挚心境。

余力游艺

姚奠中先生在80岁自叙诗中,“寄情文史,余力游艺。”这个说法只能说明,作为学人,他的着力点或重点是“寄情文史”,这并不是说不重视艺术美学。姚奠中先生认为把诗、书、画、印作为“国学”的一部分来对待,目的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和发展,同样体现着一种使命感、责任感。

姚奠中先生不仅在小学、经学、诸子、文学方面成就突出,其诗词创作也记录了现当代历史、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大量的自作书中,抒情写意,春风骀荡,独具风骚。他的绘画气韵生动、趣味盎然,潇洒率意;篆刻韵味灵动,力穿金石;书法艺术造诣精邃,其楷、行、草、隶、篆多能兼善,魄力雄强,气象浑穆。姚奠中先生历经长期的笔墨浸润,将传统学术思想和审美艺术完美统一,成为现当代书坛守正创新的杰出代表。

著名学者、红学家周汝昌就对姚奠中先生有高度评价,他认为,姚奠中先生融通文史,不拘一隅,诗书画印,无一不精,是“学者、诗人、翰墨师,功深味厚,中华境”“身为鸿儒,而通于艺者亦造上乘”。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冯其庸盛赞姚奠中先生是“论学当今推独尊,四海共望仰巨幡”“雄才博学百年身,四海堂堂第一人”。

从义为怀

姚奠中先生一生以俭为训,数年不换—件新衣。然而,胸怀国家、抱念苍牛的姚奠中先牛在国难民瘦之时,每有解囊义举。抗美援朝,他指出了自己的全部积存,甚至包括刻有其夫妻姓名、极有纪念意义的结婚戒指。水灾地震,捐钱捐物,遇人有困,竭力救助。

姚奠中先生平生以从义为怀、以用世为归,善教爱国,情系桑梓,以倡扬国学为己任。晚年,姚奠中先生还把自己的书法精品和百万元的积蓄捐赠于家乡和山西大学,并成立“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会”,用以奖掖后进、弘扬国学,促进社会文化繁荣发展。

姚奠中先生的—生行止,坚持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理想和信念,光明磊落,严己宽人,以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圣贤”境界,贯注于平生思致、襟抱、执持、阅历之中,其精神和境界永远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猜你喜欢

章太炎国学
章太炎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垂”改成“掉”,好不好?
章太炎著医论 首推《伤寒》
走入国学馆遇见最美的你
国学大考堂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
典范 章太炎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