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企业共享中心构建背景下的财务数字化转型分析

2023-08-19安徽交控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601

安徽建筑 2023年7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转型数字化

杨 宁 (安徽交控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601)

1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是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手段。自2020 年起,国务院国资委连续多次出台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文件,要求国有企业提高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深刻理解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加强企业制度体系的建设与评价,扎实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做好信息系统安全、信息数据管理等工作,强调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财务管理深度融合为手段,加快构建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数字技术的应用,来实现企业全面性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存储,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拆分、细化、融合、再生成,充分应用数据,让数据发挥作用。同时汇集行业、政策等外部信息,使企业快速感知,并对此做出快速响应,调整或重塑产业和服务、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商业模式,从而帮助企业创造和获得更多的价值。通过系统协同、数据协同、组织协同、公司治理、战略规划,实现企业内部的高效运作和智能运营,使经营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数字化与信息化并非等同的概念,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数字化转型的上游,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与支撑。信息系统的建设是让数据有了相应的归属、勾稽关系和脉络,而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技术创造新的价值,其目的在于打造企业高效运行的神经系统,让数据驱动经营管理和决策,让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响应,提升自身竞争力,从而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目标。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通过对数据的汇集、加工形成可用信息资产,再通过深入的挖掘及分析形成新的价值,传递至经营前端,为决策服务。

2 财务数字化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定位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数据,对于企业来说,财务本身具有数字化属性,财务部门具有汇集信息数据的先天性优势,因此企业数字化转型必然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在财务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相应助推了系统的升级、组织的协同,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财务的业财融合能力,让财务数据的挖掘更深入、更广泛、更加满足业务的需求,实现财务数字化转型的迭代。

财务数字化转型必然经历标准化、流程化、业财融合、数字化阶段。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是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开始,共享就是通过对技术、系统、流程、人员的有效整合,实现企业内公共资源的共享,重塑标准化、实现精简化、达到财务业务工业化。

3 建筑企业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发展趋势

3.1 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的基建企业撑起了经济发展的一个臂膀。建筑行业在过去的15 年时间内,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城镇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演变,建筑行业把握经济发展的机遇,业务范围不断扩展,经营规模持续增长,产业链条也不断延伸。建筑行业深入触及全国基础设施建设、公路运输建设、城镇住房建设等方面,协同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2022 年及2023 年一季度,全国建筑行业分别实现总产值311979.84 亿元和54802.86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8%和5.98%,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59 个百分点和下降3.26 个百分点,增速有所回落,主要系下游房地产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所致,行业总体维持中低速增长。

从合同签订情况看,2022 年及2023 年一季度,全国建筑业新签合同额分别为366418.35 亿元和69255.39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36%和9.25%,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0.40 个百分点和增长7.14 个百分点,其中2023 年一季度增速较高主要系2022 年基数较低所致。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七大建筑施工中央企业新签合同额占全国建筑业新签合同额比重持续提升,2022 年比重为39.22%,同比提高2.65 个百分点。截至2022 年底,全国建筑业签订合同总额(在手)为715674.69 亿元,较上年底增长8.95%,在手订单增速高于新签订单增速,主要受部分房地产项目停建缓建导致开工率下降等因素影响所致[6]。

从公开披露信息的部分建筑样本企业来看,2023 年一季度,建筑施工企业营业总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小幅增长,利润率水平同比略有下降。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建筑业整体短期流动性有所企稳,但民营企业短期偿债指标下降明显。

3.2 建筑行业财务管理特点与挑战

建筑行业受施工项目区域分布广、项目周期长、所涉环节散等特性影响,财务数据的采集过程频繁且琐碎,资金规划要求相对较高,财务核算科目往往相对固定,但成本核算较为详细且重要,直接影响项目整体的盈利情况。

若集团公司财务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则会增加对财务信息掌握的时效性,但可能使得关键业务处于垄断地位、信息传输链条拉长,容易产生效率低下、效果不理想的现象。针对施工项目部数量多、区域分散,若将财务管理下放至各施工项目部灵活掌握,虽可据实对业务活动做出调整,发挥各项目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容易出现财务岗位人员设置分散、职能重复、管理难度加大、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集团对财务信息的掌控力下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最优保障,施工成本得不到最优管控,资金监督管理得不到最优统筹。

3.3 建筑行业财务信息一体化建设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的不断加剧,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建筑行业如何在供给侧改革、结构调整中牢牢抓住发展机遇,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这需要建筑行业运用各种手段,建立区域性高效统一的管理机制,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财务一体化作用,实现数字经济时代的价值增值。财务共享是构建财务数字化的有效方式,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分散在各处的业务、财务信息实现统一归集,以标准化流程,提高管理成本、服务效率,提供监管的便利。通过财务共享的建设,可以提高建筑集团企业的内部控制,解决信息质量差及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业务流程再造,为企业财务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4 建筑集团企业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措施

集团企业推进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一般需要满足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企业自身经营已达一定规模。企业业务涵盖范围广,资质齐全,下设单位数量多、分布广,经营地区遍及国内外,业务趋于同质化,相对业务较为单一,各板块之间协同效应较强,标准易于统一,有适合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先决条件。

二是企业综合实力雄厚。财务共享模式是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构建财务共享中心需要设计、系统、人才、设备、场地等诸多要素的支持,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且需要经过反复多轮的测试、更新与系统的完备,整体建设周期较长,对企业综合实力要求较高。

三是综合性信息系统作为保障。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前提是企业已有相关的业务系统、财务核算系统、招采平台等,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这样才能有利于构建共享时,各系统综合评估,有效嫁接,从而形成完整性数据链。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以企业具体业务板块为基础,具体分析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管理的特性,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若是脱离这些财务共享中心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或效果。

以安徽省一家建筑类集团企业(A集团)为例,A 集团成立于1989 年,是立足安徽全产业链布局的综合性建筑企业,下设多家二级子公司,拥有多项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多个省级技术中心、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级技术中心,兼有建筑设计、工程检测、监理与咨询等技术。A 集团近年来承建了大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依托“一带一路”大力开拓国际建筑市场,承揽和投资建设的工程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A 集团作为大型综合性建筑企业集团,涵盖建筑工程及工程技术服务、投资与资产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三大主业板块。建筑工程及工程技术服务作为其主业的基石,已形成了上游设计咨询、中游建筑施工、下游检测监理及运营维护的全产业链布局,依托投资与资产管理板块的资本运作,反哺基石主业,搭建产业链金融,进一步凸显产业发展优势。A 集团财务实施分级管控,各级法人主体独立负责其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所辖施工项目派驻驻点财务人员,负责成本核算、资金支付。各施工项目财务不交叉,一个项目完成后,财务人员派驻到下个施工项目。项目驻点财务人员与各级法人本部财务以及集团公司财务归属感不强,容易形成脱钩式管理,且集团公司对各项目成本节约、资金支付的管控力度较弱。A 集团同质化业务占比较高,财务核算相对容易复制,同质化板块的经营性支出标准易于统一,业态结构与特点比较适合构建一体化的财务共享中心。从人员管控来说,构建财务共享中心能够增强驻点财务人员的归属感,通过线上数据的传递,提高成本管控的严谨性与及时性,能使集团动态掌握各个项目的运营情况,加强项目运营风险防控。

A 集团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前,要进行充分调研,梳理并归集集团现有业务板块,对同质化的业务板块进行流程再造。首先是标准的统一,标准包括费用标准、审批流标准、核算标准、会计科目的统一等,以各同质化的板块进行划分,以资金流作为流水线,用统一的标准,提高营运资金的审核与支付。针对施工建设的主业板块,搭建项目业务系统,梳理成本管控的痛点及难点,对成本支出的审核流多维度化,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提报业务人员的责任感、财务复核的及时性,实现成本管控的有效性。针对其他板块的不同特点,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先主后辅,区域性铺进,将数据的颗粒度重塑,最终形成集数据信息库、政策归集库、人才培养库一体的财务共享中心。

5 结论

当今世界已迈入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想要在大数据运用中占得先机、迅速把握并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必将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财务数字化转型作为先驱,找到契合建筑行业特点的转型模式,结合企业战略规划,从易于突破的业务出发,及时调整,保持问题的敏锐性,再造标准化流程,形成一体化的财务共享中心,为建筑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数据分析资源、政策导向指导、复合型人才培育基地,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不断为企业输出长久发展的支持动力。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转型数字化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转型
数字化制胜
沣芝转型记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