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优秀文艺作品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的探索
2023-08-19曲宏歌夏梦思
李 卉,曲宏歌,夏梦思
(1.吉林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2.大连海事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作为“社会大课堂”的特色载体,优秀文艺作品通过其内容和形式弘扬人文精神,传播理想信念,传承优秀传统,涵蕴时代新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成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资源,将优秀文艺作品融入思政课也成为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如何进一步将优秀文艺作品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利用,发挥其最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政课教学改革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针对当前思政课教学中文艺作品的运用情况,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维度探索优化路径。
1 优秀文艺作品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
1.1 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1]优秀文艺作品素材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炼和升华,通过在社会生活中截取片段进行艺术加工,以小见大折射社会生活。思政课教学中增加优秀文艺作品,可以将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细化,并补充当下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使教材框架下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得以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优秀文艺作品既能够为思政课理论教学提供更鲜活的历史资料,又能够为思政课的宏大叙事增添具体实例,优秀文艺作品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对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促进和补充。
1.2 增强思政课亲和力感染力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亲和力感染力。优秀文艺作品形式丰富多样,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首诗、一幅画、一张照片,都能以其魅力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优秀文艺作品的运用,可以使思政课教学中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直观、生动丰满,也能够寓情于理,以理服人,实现思想情感化,缩短理论与学生的距离,打造形象化课堂,获得新时代青年学生的喜爱。
1.3 强化思政课教学效果
从价值上看,优秀文艺作品能从精神和情感层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进行价值观塑造,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引领,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方向、内容要求上具有同向性;从功能上看,优秀文艺作品本身具有传播功能、道德教化功能、是非强化功能、政策补强功能,通过图象化的展现方式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强化,运用优秀文艺作品的专业性、艺术性、与时俱进性和强感染力,提升学生对思政课内容的情感认同并自觉践行。
2 文艺作品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地考察、同行交流、学生调研等方式获得的信息反馈,文艺作品已经在诸多院校思政课堂中得以运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所选取文艺作品与思政课性质不匹配。有些文艺作品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但从其内容上看政治性不强或正能量不足,也有些作品不符合历史真实和生活真实,不适合应用于思政课教学。
第二,所选取文艺作品与课程内容关联度不够。有些文艺作品的选取与课程内容相关性较低,不能够反映课程主题,没有合适切入点,牵强附会,造成教学内容与文艺作品“两张皮”的现象。
第三,所选取文艺作品形式较为单一、内容不能与时俱进。目前文艺作品的运用集中在电影、电视剧、歌曲三种形式,其他形式使用比例较低。同时,选用的文艺作品虽与课程内容关联性高,但不能反映最新发展动态,存在时间上的错配。
第四,文艺作品运用方式简单。大部分情况是作为一个教学环节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师进行简短总结或没有总结,使得文艺作品浮在课程内容表面,没有与课程内容充分结合,学生体验感不强,关注度不够,没有启发情感共鸣,文艺作品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
3 运用优秀文艺作品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的路径优化
3.1 以“大思政课”理念指导教学改革
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的转变,反映出新时代对如何上好思政课,如何更好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作用在理念上的更新和视野上的开拓。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必须坚持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以“大思政课”理念为方向引领,从“大思政课”的高度认识优秀文艺作品对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重要作用,将文艺作品作为“社会大课堂”的重要资源以及解决课堂教学与社会现实结合不够充分、与时代联系不够紧密问题的重要手段纳入到教学环节之中,认真搜集整理、总结提炼,构建多样化思政课堂。
3.2 构建与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密切关联的文艺作品资源库
首先,明确文艺作品的选取原则。一是选文艺精品。何为精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3],这为我们选取优秀文艺作品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导。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分别从高思想性、高艺术性和高制作品质三个层面强调了新时代优秀文艺作品的突出特征。尤其在思想层面,要选取思想倾向和价值导向性积极向上、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选取内容真实、情感充沛,能够让青年学生从中体会到真情实感的作品。二是选高相关度作品。并非所有文艺精品都适合应用到思政课教学中,要从思政课各门课程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出发,结合问题式专题教学设计思路,挑选能够准确反映主题、有利于问题阐释、效果强化、情感共鸣的文艺作品。同时,深入理解和把握文艺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价值导向,确保文艺作品的选取和运用与课程内容的知识目标、价值目标、情感目标要求相吻合。
其次,依据上述原则广泛搜集适合思政课教学的文艺作品资源,按照文艺作品形式、对应教材章节等标准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所选取作品充分研读,进一步整理作品的创作人、创作背景、核心内容、教材和教学内容结合点、宣传途径、社会影响、获取链接等方面具体信息,形成可共享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库,并及时补充更新。在此基础上可依托学校思政课线上教学平台设置专题板块,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深耕细作。
再次,设计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制作教学方案是避免文艺作品使用过程中出现随意现象的有效途径,更是充分发挥文艺作品功能的重要保障。通过教学方案的设计,明确文艺作品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服务主题、出场时间、出场方式等具体问题,使文艺作品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3.3 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考虑学生关注点、兴趣点、参与点设计文艺作品的使用方法,引发学生关注、吸引学生参与、唤起学生共情、获得学生认同,如教师导学,教师作为主讲将文艺作品与教学内容中的具体问题相结合,通过先展示后讲解、边展示边讲解等方式使用文艺作品;交流讨论,教师以文艺作品与授课内容结合点作为讨论主题,通过学生观看、分析文艺作品,产生思想碰撞,深化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模仿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演示相关文艺作品情节、给作品配音、学习歌曲舞蹈、展示同一主题摄影作品等方式,教师在总结点评过程中将其与授课内容相关联,“画龙点睛”,点明文艺作品的思想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