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2023-08-18祁永玺
祁永玺
[摘要] 农村产业融合在宏观上具有推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就业、增进社会福利等效应,在微观上具有培育经济主体、催生新兴产业、增加经济收入、提升产业竞争力等具体功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振兴乡村产业、提升农业竞争力、构筑乡村振兴物质基础的根本路径。青海省门源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立足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县情特点和高原冷凉气候、连片黑土地的自然条件及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化农牧业,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农村发展环境日益改善,初步形成了“农业+”多种业态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产业融合;现代农业;乡村振兴
[作者单位] 中共门源县委党校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近期,笔者就推进门源县产业融合发展情况,采取调阅资料、进乡入村、走访企业等方式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基于门源县特色资源禀赋的优势,正确理解和尊重农业农村发展的规律,通过纵向的农业产业链延伸、横向的农业功能拓展情况,以及对三产融合促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利益链的延伸发展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厘清了门源县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工作现状、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工作短板,提出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及意义
农村产业融合就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利益联结为纽带,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收。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农业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前提,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是基本实现途径和手段,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进入农业的工商资本等是产业融合发展所依赖的新型经营主体,延伸农业产业链、扩展产业范围、增加农民收入是产业融合的目的。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在宏观上具有推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就业、增进社会福利等经济效应,在微观上具有培育经济主体、催生新兴产业、增加经济收入、提升产业竞争力等具体功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振兴乡村产业、提升农业竞争力、构筑乡村振兴物质基础的根本路径。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探索
近年来,门源县加快农牧业现代化发展,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立足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县情特点和高原冷凉气候、连片黑土地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把产业融合发展作为破解经济发展瓶颈,创新思路,完善机制,积極探索产业融合发展途径,全力推进产业有机融合。紧紧围绕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门源县生物园区、“百里花海”产业园建设,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稳粮油、扩优势、抓特色”为重点,实施产业兴村富乡强县行动,全力打造高原青稞、北方小油菜、牦牛、藏羊品牌。促进稳产增效、绿色种养,培育香菇、火焰蔘、冷水鱼等品种。开展有机认证、规模种养,发展浩门马、西门塔尔肉牛、白牦牛、湖羊、蕨麻等特色种养业,打造饲草料规模化种植和优质品牌。加强瑞辉高原现代农业种植养殖产业园建设,积极对接谋划香菇种植基地,推进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引领特色高效农牧业发展方向,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积极建设地理标志农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走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之路,提升了优质农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目前,全县新建浩门马养殖基地、林麝养殖基地、冷水鱼繁殖和育苗基地各1处,白牦牛养殖基地2处,湖羊繁育场4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20多家。培育“皇城老牧人”畜产品等高原农畜产品品牌10余个,认证国家地理标志2个、绿色食品2家,成立有机农牧业产业协会1家,各类新型经营主体383家。通过党委、政府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民间资本引入,传统农牧业的单一功能逐步得到拓展,农牧业、加工业、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显现,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农村发展环境日益改善,初步形成了“农业+”多种业态的发展态势。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短板
从近几年门源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践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农牧业产业链延长了,农村产业范围拓宽了,农业附加值提高了,农牧民收入也明显增加。但是,当前门源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依然存在诸多短板。
农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由于门源县地处高寒地区,气候寒冷,半数以上村庄聚居在脑山和峡谷地带,导致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零散、自然灾害频繁,产业调整空间狭小、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综合发展能力不强;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弱,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致使农畜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不长,农畜产品仍存在“优质不优价”等问题。同时,打造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业标准低、档次不高、体验项目少,乡村文化挖掘不够,传统文化、民族民俗风情、乡规民约等乡村文化体现不够,产业转型升级难度较大。
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育迟缓,对产业融合的带动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少,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有名无实,还有一些新型主体成长慢、创新能力较差。门源生物园区虽建成投产13家企业,但整体实力不强,没有产业链条式配套企业支撑,产业延伸较为困难,发育程度低,无法良性循环,产能不高,产业融合带动能力弱,产品存在缺认证、包装差、数量少、档次低和市场对接能力不强、质量追溯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同时,产品加工仍以初级加工为主,精深加工少,存在“散、小、低、弱”的现象,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尚欠缺。
利益联结机制不优,合作方式简单。目前门源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多采取订单式农业、流转承包农业,虽然全县各村都成立了农牧业股份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但真正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将农民利益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的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很少,所占比例并不高。
先进技术要素扩散渗透力不强。由于农牧业存在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加之盈利低下,现有大部分企业组织发育程度较低,许多社会资本和先进成熟的技术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扩散渗透进程缓慢,同时还由于农民的技能素质低下,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也抑制了先进技术要素的融合渗透。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涉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公共服务。目前,门源县虽然经过5年脱贫攻坚,农牧区基础设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部分农牧村供水、供电条件差,道路、通信、仓储物流设施落后,导致农村内部以及农村与城镇间互联互通水平低下,这给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农村产业深度融合的优化路径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新的发展环境对门源县乡村产业发展也形成新的挑战,特别是对推进产业振兴过程中的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以融合发展促乡村产业振兴。
探索多样化的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农村产业融合表现为农业与传统的二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之间,以及农业内部子产业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兼具多个产业属性的新型产业开始出现。目前产业融合方式有高新技术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农业内部子产业之间的“整合型融合”、农业与服务业之间的“交叉型融合”、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之间的“综合型融合”。就门源而言,要因地因时制宜,科学编制地方产业振兴规划,积极扶持各种形式的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新型产业业态,走富有地方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一是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积极构建门源农牧业发展新格局,推进门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青稞、小油菜、香菇、蕨麻种植,冷水鱼、西门塔尔肉牛、湖羊养殖等农牧业特色产业,着力构建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西门塔尔肉牛湖羊生产基地、冷水鱼生产基地。
二是延伸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以牛羊肉、乳制品、蜂产品、青稞、油菜籽等精深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产品下游精选、精装、精细化加工,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向优势产区产地和关键物流节点集中。健全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每年适时举办2—3次产地农产品营销推介会、对接会,推动农超、农企有效对接,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三是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引导培育浩门镇头塘村、苏吉滩乡苏吉湾村、泉口镇腰巴槽村、仙米乡大庄村、珠固乡东旭村等具有多种功能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建设,创新休闲农业服务产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承载文化记忆和乡愁,建设青石嘴镇、皇城乡、东川镇、仙米乡、珠固乡等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特色小镇和乡村,鼓励文化资源丰富的村镇因地制宜发展民族演艺、创意农业、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乡村手工艺品等特色文化产业,建设一批文化特点鲜明和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乡镇、特色文化乡村。
四是大力发展农牧业新型业态。加强电子商务大数据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应用,鼓励对种植、畜禽养殖等环节进行物联网建设。建设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主动推送为核心的全程智能化农业生产交易服务系统,推进门源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与电子商务,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运用农业生产租赁等方式,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农耕体验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扩宽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市场渠道,为农产品拓展更大空间。
培育多元化的农村产业融合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需要通过农牧业企业的带动和示范引领,扩大农户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同时,农业企业可以凭借较高的管理效率和较强的市场营销能力,带动其他主体共同发展,将产业链各主体打造成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促进各类主体融合共生。
一是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础作用。将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支撑力量,强化资金补助、项目扶持、信贷支持、技术培训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的培育和扶持力度。
二是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培育壮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取资金,采取贴息、奖补方式,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支持企业技能改造升级、产品精深加工和研发、产品物流体系、电商、营销网络等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培育壮大青稞食品、有机油菜加工生产、牦牛藏羊肉精深加工、绿色蜂产品营销等区域优势主导产业,支持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规范土地草场流转机制,引导农户依法采取出租、转让、入股等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地和草场经营权。
三是实现供销合作社与其他主体之间的有效对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客观需要供销合作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健全经营网络,创新经营业态,有效对接农户、家庭农场等主体对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的新型需求,扩展服务内容,突破单一的流通服务局限,提供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扩大服务范围,走出服务农村的地域限制,面向各类涉农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
四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优化农村市场环境,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利用农村“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资源发展多种经营。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为投资提供主动优质服务,从引进农产品初加工项目向精深加工综合利用转变。
建立多形式的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农村产业融合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多元主体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生成主体之间长期合作的价值共识和稳定预期。应以构建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業、供销合作社等主体之间互利合作、稳定可靠的利益联结关系为目标,重点健全三大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建立农户与农民合作社之间利益关联紧密的治理机制。政府部门应加大工作力度,严格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鼓励、支持和引导各类农民合作组织依法依规注册登记、有序发展,切实履行保护合作社成员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
二是形成龙头企业与其他主体之间平等互利的契约关系。以发展订单农业为抓手,规范“公司+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运作机制,签订平等互利、稳定可靠、具有保障的购销合同,形成激励与约束相容的合作契约关系。
三是鼓励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巩固健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发展农民股份合作的有效模式,以土地、林地、草场为基础的各种形式合作,凡是享受财政投入或政策支持的承包经营者均应成为股东,并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创新集体经营方式,鼓励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入股农民合作社和参股龙头企业,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出资、农民土地入股、其他经济主体投入资金技术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