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今词义大不同

2023-08-18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23年32期
关键词:行旅古义先帝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如:“太丘舍去”中的“去”,古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中国的词语包罗万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生活读书习惯的变化,很多词语的词义也在悄悄发生改变。

行李

今义:表示行装

古义:出使的人

例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

“行李”本来应该写作“行理”。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均设有“行人”一职,是掌管朝觐聘问的官员,后来就和“行理”一样用作使者的通称。除了使者的意思,“行李”还可以用作动词,即出使。汉唐以后,“行李”开始指行旅,有时也指行旅之人。杜甫《赠苏四徯》:“别离已五年,尚在行李中。”这里的“行李”指行旅。惕微《光复汤邑小史》:“舟行两日,遂抵兰溪,行李往还,此为通道。”这里的“行李”则指行旅之人。

大约从明朝起,“行李”开始演变为出门旅行所携带的东西,这个义项就此固定下来,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丈夫

今义:表示妻子的配偶

古义:男子

例如: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谷梁传·文公十二年》

“丈夫”产生于周代,原意不是像现在专指已婚男子,而是指所有的成年男人。在《谷梁传·文公十二年》中记载,“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在《说文解字》中记载,“丈,丈夫也。周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由此看出“丈夫”的“丈”正是长度计量单位,这就是说,古时男子的身高“长八尺”即称为“丈夫”,而周初时的尺度1尺约合19.7厘米,因此“丈夫”即为身高1.58米的成年男子。可見,古时形容人身高“八尺”可不是大个子,如今“丈夫”一词则演变为对已婚男子的特定称谓。

卑鄙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

古义:地位低、见识浅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短浅。“卑鄙”合用,意思是“地位低下,庸俗浅陋”,一般用于自谦(即自称,表谦逊)。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意思是:“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下、见识短浅……”“卑”本义是伺候主人的奴仆,后泛指地位低下,它的反义词是“尊”。“鄙”本指远离都市的偏远地区。

现代的“卑鄙”是形容词,词义色彩转为贬义,意思是“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卑鄙”今天的用法其意应比古时有所延伸。卑乃卑劣,有“低下”之意,上不了台面、见不得阳光。鄙有超出常规、不择手段之意。寓意其人内心之不端、行为之不轨,令常人嗤之以鼻。

猜你喜欢

行旅古义先帝
论汉代述行赋的情景关系布排——兼析其对六朝行旅文学的影响
方云作品赏析
冬之光
出师表
课内文言文复习之《〈论语〉十二章》
《出师表》节选
出师表(节选)
月度游记
“上帝”考
《艺文类聚》人部“行旅赋”类文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