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视域下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

2023-08-18孙伶俐王玉娟

知识窗·教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育人功能美育

孙伶俐 王玉娟

摘要:作为美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与茶文化课程不仅能让学生通茶史、识茶叶,还能赏茶艺、品茶韵,构筑文化自信,塑造工匠精神,提高审美意趣。文章分析现阶段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教学存在的育人目标模糊、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与评价机制单一等问题,探讨美育视域下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路径,以期为充分发挥茶艺与茶文化课程育人功能提供助力。

关键词:美育;茶艺与茶文化;育人功能

在茶艺与茶文化亦步亦趋的发展历程中,茶艺始终是茶文化的载体,历经由先秦至初唐的混煮法、唐代的煎茶法、宋代的点茶法到明清的瀹茶法等不同阶段的发展流变,不仅带来茶文化内容的拓展与变迁,还积淀了厚重的内蕴与表现深度,催生出一个异彩纷呈的茶世界。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蕴含丰富的精神源泉,对学生具有文化引导、价值引领、审美熏陶等教育功能。因此,很多院校将茶艺与茶文化课程以必修课或公共选修课的方式纳入美育课程体系。然而,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尤其体现在育人功效发挥不全面等方面。因此,如何通过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挖掘课程育人价值,大力弘扬优秀传统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美育视域下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

茶艺与茶文化将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大量生存智慧、哲学思维、传统美德等优秀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不仅能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学生逐步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一)通茶史:以史明鉴,构筑文化自信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系统梳理了茶的渊源与盛行、饮茶方式的演变、茶马古道、海外流传路径等内容,全面呈现了我国茶叶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流变。通过学习不同时期的饮茶风尚与茶法演绎,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古代中华民族的文明与智慧,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继而构筑起坚定的文化自信,驱使学生克服学习生涯乃至未来职业生涯中面临的诸多困境,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不懈动力。

(二)识茶叶:丰富知识,塑造工匠精神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从茶字的演变讲起,结合六大茶类的起源、茶的分类、茶叶制作工艺、名茶介绍等一系列内容,引导学生识茶叶,从制茶人追求卓越的匠心与出神入化的匠艺中感知工匠精神,并在工匠精神的鼓舞下,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与职业初心,不断从民间技艺中习得传承,成为行业匠人。

(三)赏茶艺:提高审美,弘扬礼仪文化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系统阐释了泡茶用水用器、不同茶叶的冲泡技艺及茶艺表演的基本礼仪等内容。其中,茶艺表演是通过茶叶冲泡与品尝等一系列程序表现一定主题,表演者通过优雅的肢体动作,配合动听的古典音乐与舞台布设,向学生呈现了一场关于茶的视听盛宴,拓宽了学生接触美、感受美、体验美的渠道。在虚实相生的茶艺表演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审美能力,还习得了待人接物的礼仪文化。

(四)品茶韵:诠释美德,提高心灵品质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诠释了茶文化与文学、书画、影视、美食等其他优秀文化与思想的碰撞与融合,衍生了大量经典的诗词书画作品,学生通过学习和鉴赏,不仅提高了学识修养,还开阔了眼界见识,从其中蕴积的传统美德与精神源泉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实现自我心灵品质的持续提高。

二、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教学现状

首先,作为美育课程之一,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旨在使学生知茶道、行茶礼、懂茶美,并在此基础上传承和弘扬优秀的茶文化,提高思辨能力与审美素养。茶艺与茶文化课程内容丰富,要求学生既有理论基础,又有过硬的操作技能与创新能力。然而,由于认知偏差,很多院校相对忽视了茶艺与茶文化的美育功能,课程学时较短,而且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几乎各占一半,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之实训条件有限,不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其次,茶艺与茶文化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教师除了要懂茶、爱茶,还要广泛涉猎和积累大量与茶相关的知识。但是,很多院校既有队伍成员多为校内兼职、兼课教师,部分教师缺乏茶文化专业背景,只是进行了短期的茶艺知识与技能培训便匆匆上岗,对知识内容、育人实践的把握不到位,理论讲授以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实践教学则体现为反复地茶艺冲泡练习,缺乏价值引导与方法创新。

最后,美育强调以“浸润”式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而现阶段对茶艺与茶文化课程育人要素的梳理和挖掘不够全面,同时忽视了茶艺、茶礼、茶文化内容呈现与和、敬、廉、美等思想意蕴的融合,不利于學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与价值观的引导。

此外,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教学多沿袭“平时成绩+期终成绩”的传统评价方式,不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相对单一,过程性考查体现不足,而且未全面反映美育目标的达成度,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与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美育视域下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为了扭转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教学现状,充分发挥课程润物细无声的功效,教师要遵循美育的逻辑起点和价值遵循,调动一切有利的资源,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深化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教学改革。

(一)确立美育目标,提高课程重视程度

要想推进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第一步要提高认识,明确课程的育人目标。具体而言,各院校要足够重视美育工作,将其置于与专业建设同等地位,充分认识茶艺与茶文化课程的美育内涵,并纳入美育课程体系。同时,院校既要加大投入,建设茶文化专用教室,为学生提供虚实结合的教学环境,又要调整课时分配,适当提高实践学时比例,还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专业人才引进、加强既有师资培训、开展教研实践等方式,促进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教学逐步朝着专业化、规范化、高效化方向发展。第二步要明确茶艺与茶文化课程的定位,确立“以茶修德、以茶立美、以茶喻理”的美育目标,既要厘清课程所要教授的内容,使学生从茶文化、茶礼仪、茶活动的学习与体验中,明心净性、提高审美、完善修养,又要融入茶叶振兴等内容,深化学生对我国茶文化的综合认知,以强烈的报国之情驱使学生奋发创新,为我国茶文化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二)重构教学内容,强化课程价值引领

从美育视角来看,院校要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与课程标准,以项目为依托,重构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强化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一方面,为了提高课程育人效果,将美育元素融入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教学六大模块,围绕家国情怀、工匠精神、人文修养、审美情操等内容分别确立专题,嵌入茶艺与茶文化教学内容,形成独立分层又互为关联的教学模块,突出课程的价值导向,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教学内容要注重系统性与广泛性相结合,既要涵盖茶艺与茶文化知识,又要涉及历史发展、茶人匠心、茶德精神、茶文化传播、茶产业扶贫、茶文化创造性转换等方面,持续拓展育人资源,推进课程案例库建设。

此外,院校要结合当地茶文化特色,在通用教材的基础上编写校本教材,如《名茶赏鉴》《茶遗迹》《茶制作工艺》《佛茶文化》等,还要积极引入与茶相关的诗词书画作品,引领学生诵茶学经典、听茶诗、赏茶画、品茶点,从中修习茶道,学习礼法,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的真正价值。

(三)创新教学方法,营造浸润式课堂氛围

一方面,教师要秉承创新思维,通过探究式、项目式、互动式、沉浸式等教学方法的灵活组合与运用,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并配合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能力提高与素质进阶,实现茶艺与茶文化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如在讲授绿茶种类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拿出几种茶叶供学生观察,请学生回答茶叶的外形特点。然后,教师在问题的引导下讲授绿茶的分类和特征,适时融入人文知识、家国情怀等育人元素,并演绎不同茶叶的冲泡技艺,邀请学生共品绿茶,在活跃而沉浸的课堂氛围中,强化学生对绿茶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贯通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教学,既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虚拟课堂,借助互联网丰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动讨论,又要成立校园茶艺协会,积极组织多元茶事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情境与实践平台。

(四)坚持育人导向,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解决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教学评价单一,未充分反映美育目标达成度等问题,教师要坚持育人导向,强化过程性评价,优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一方面,考评机制要对标茶艺与茶文化课程育人目标,打破传统重智育轻美育、重分数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况,通过技术赋能,对茶艺与茶文化教学全过程进行跟踪反馈,形成“线上测评+课堂考评+社团服务评价”三维考评体系,实现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水平、技能层次、合作能力、交际能力、礼仪礼貌、服务能力等情况;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单一评价主体延伸至企业、学生、专家等多元评价主体,在把握学生学习诉求与素质现状的基础上,增加理性评价标准与实践评价标准,通过成果展示汇报、第二课堂实践表演等,形成见行见效的有效性评价。

总而言之,茶艺与茶文化课程以茶为线索,全面涵盖了茶叶的分类、茶具的选配、饮茶与健康、茶道与艺术、茶艺手法与程式等内容,将思想性、操作性、艺术性等特征集于一体,具有重要的美育育人功能。然而,当前各院校对茶艺与茶文化课程的育人功效认知有限,不但分配的课时少、师资力量薄弱,而且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忽视了教学过程的价值塑造与文化传承,偏离了美育育人目标。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深入美育视域下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除了强化对学生的文化引导、价值塑造、审美熏陶以外,还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虚实结合、能力递进的新型教学模式,持續拓展茶艺与茶文化课程的美育空间,实现多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隋春花.《茶文化与茶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2).

[2]殷耀宁,赵婷婷,尹佳.“立德树人”视阈下《茶文化与茶艺》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及实践[J].福建茶叶,2022(11).

[3]宁宇.美育与德育融合在茶文化与茶艺课程中的实施路径[J].中国食品,2022(17).

[4]蒋东旭.茶艺与茶文化课程融入高职美育的现状及改革路径探析[J].蚕桑茶叶通讯,2022(3).

[5]余芳.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茶艺与茶文化”课程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

[6]汪婷,马扬梅.课程思政提升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路径探索:以《茶文化与茶艺》课程为例[J].绿色科技,2022(1).

[7]徐曼.高职院校《茶文化与茶艺》课程改革与实践:以长江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9(15).

(作者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文化旅游学院)

猜你喜欢

育人功能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挖掘音乐育人功能,搞好小学音乐教学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职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发挥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