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推动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的主要成就与前景展望

2023-08-18盛思鑫袁梅诗

全球化 2023年4期
关键词:跨境电商一带一路

盛思鑫 袁梅诗

摘要:数字丝绸之路是陆地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空中丝绸之路之外的“第四维度”,它既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又是促进“陆、海、空”丝绸之路加快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力发展数字丝绸之路,是在对外开放领域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分析近年来中国在数字技术、消费电子、数字应用、数字基建、跨境电商、数字规则等领域与“一带一路”地区开展的合作及成就,可以看出中国周边与欧洲是数字丝绸之路发展的重点区域,中东、中亚、非洲和拉丁美洲在特定领域发展较快。展望未来,为更好推动数字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一要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妥善应对中美战略博弈与数字地缘政治;二要坚持合作共赢,大力发展数字技术与数字基建,不断提升中国数字规则的国际影响力;三要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消费电子、数字应用、跨境电商一体发展;四要坚持分类施策,准确把握短中长期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

关键词:一带一路 数字丝绸之路 消费电子 数字基建 跨境电商

作者简介:盛思鑫,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袁梅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研究博士研究生。

作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数字丝绸之路倡议的构想可追溯至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的“信息丝绸之路”,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新华网,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有关“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的“网上丝绸之路”。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正式提出“数字丝绸之路”发展倡议,呼吁“一带一路”国家加强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等相关前沿领域的合作。【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新华网,2017年5月14日。】 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共同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共同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 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新华网,2019年4月26日。】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化数字领域合作,发展“丝路电商”,构建数字合作格局。【 新华社:《习近平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2021年11月19日。】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从总体上把握新时代推动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的主要成就,深入分析数字丝绸之路各个具体领域的区域合作情况,将有利于中国更好认识自身优劣势,科学确定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区域与重点领域,从而有效推动共建数字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

一、新时代推动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的总体进展

自数字丝绸之路倡议提出以来,其建设和发展十分迅速,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持续深化,数字丝绸之路相关的双多边合作机制不断完善,推动全球数字合作新格局加速形成。在打造数字丝绸之路国际论坛方面,中国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各方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在促进合作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新冠疫情暴发后,经济全球化遭遇重大挫折,数字化与数字新业态逆势发展,为世界经济恢复提供强大动力,更加凸显数字丝绸之路倡议的前瞻性与重要性。

(一)推动国际合作机制发展卓有成效

近年来,中国一直秉持开放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努力推进数字丝绸之路相关的国际合作机制建设,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持续深化数字合作提供重要保障,推动数字全球化及有关国际规则的发展。

第一,加强数字丝绸之路双边机制建设,积极扩大数字丝绸之路核心朋友圈。截至2022年10月,中国已与捷克、古巴、埃及、哈萨克斯坦、韩国、匈牙利等五大洲的17个国家签署了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覆盖数字经济链和全球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数字丝绸之路”创造新机遇》,《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10月10日。】

第二,在区域合作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数字丝绸之路相关议题的国际影响力。例如,2022年,中国力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其中涵盖电子商务和电信服务等重要议题。【 商务部国际司:《“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各章内容概览》,商务部网站,2020年11月16日。】 201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数字经济指导组成立以来,中国一直积极推动《APEC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路线图》全面落实。2017年,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通过《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推动互联网空间、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深化合作。2022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通过《金砖国家数字经济伙伴关系框架》,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合作。【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国新办网站,2022年11月7日。】

第三,在多边框架下务实推动国际合作,为数字丝绸之路发展创造良好国际环境。例如,自2017年中国宣布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电子商务发展之友”以来,一直积极推动电子商务议题的国际谈判。【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国新办网站,2018年6月28日。】 2022年,中国与其他WTO成员就继续支持电子传输免征关税达成一致。【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商务部世贸司负责人介绍世贸组织第12届部长级会议成果具体情况》,商务部网站,2022年6月21日。】 在二十国集团(G20)框架下,中国于2016年推动G20成员国签署《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作为全球首个多国领导人签署的数字经济政策文件,数字经济首次被列为G20创新增长的核心议题。中国还积极参加G20数字经济部长会议和数字经济任务组相关磋商,推动数字经济任务组升级为工作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国新办网站,2022年11月7日。】

第四,主动对接融入全球领先和高标准的数字国际合作协定,为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强劲的中国动力。例如,中国在2021年提出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并于2022年正式成立中国加入DEPA工作组,一方面对标DEPA有关要求检视国内规则并制定改革方案,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与DEPA各成员国的沟通与谈判。

(二)促进数字丝绸之路国际交流合作成果丰硕

通过各类重大的国际论坛与国际会议,中国近年来与“一带一路”国家就数字丝绸之路相关议题加强了沟通与交流,在主动发声、形成共识、深化互信、促进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

第一,主场打造了若干数字主题的国际论坛与国际会议,包括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数字经济论坛、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等。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2014年中国创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截至2022年底已经成功举办9届。从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始,每一届大会均围绕数字丝绸之路设置了分论坛,吸引重要国际组织、有关国家政要、政府部门代表、中外互联网企业、专家学者等参会交流与洽谈合作,议题不仅涵盖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和产业,也包括国际互联网治理与合作以及全球数字化进程等。此外,2022年,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在厦门主办“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和“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论坛”,深化国内外政府部门、头部企业、专业机构合作,推动多方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精准对接。【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论坛圆满举办》,商务部网站,2022年9月10日。】

第二,中国与多个国际组织合作举办数字丝绸之路相关的重要会议与重大活动,积极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例如,近年来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等重大活动,并发布成果文件《青岛宣言》《北京共识》,在推动教育数字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①。】 2021年,中国举办APEC数字减贫研讨会,为亚太地区加快减贫进程提出数字化解决方案,积极落实中国在APEC框架下发起的“建设包容性数字社会”合作倡议。【 国家网信办:《亚太经合组织数字减贫研讨会综述》,中国网信网,2021年6月11日。】 此外,在中国的支持下,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2015—2023年在上海连续举办9届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持续推动移动互联网新技术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第三,中国不断加强和拓展与周边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数字经济对话。例如,截至2022年,“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5届,并建立了网络事务对话机制,有效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信息通信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数字经济领域的互联互通,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企业提供更多数字经济领域的务实合作机会。【 国家网信办:《中国—东盟信息港:推动数字互联互通 打造“数字丝绸之路”》,人民网,2022年9月16日。】 2021年,“中国—非洲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发布《中非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倡议》,并提出《中非数字创新伙伴计划》。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教育、数字安全等方面开展切实合作,帮助非洲国家消除数字鸿沟。【同①。】 同年,作为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重要部分,网上丝绸之路大会成功举办,深入推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数字基建、跨境电子商务和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同①。】

(三)疫情期间数字丝绸之路建设逆势发展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人类携手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的迫切性更加显著。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应对疫情冲击、加快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抓手。从需求看,疫情对多国经济造成较大冲击,亟待通过扩大和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提振经济,重新走上发展之路。从供给看,疫情期间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络社交和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在线用户数量激增,进一步刺激了互联网商务、内容平台、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供给。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和互利共赢的原则,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合作在疫情期间逆勢发展、行稳致远。

第一,疫情期间中国高度重视数字手段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中的重要性,并发布了促进数字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相关的重要文件。根据笔者统计,2020—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连线方式参加了至少55场重要的国际会议,与“一带一路”有关国家就抗疫、卫生健康、科学技术、贸易投资、气候变化、国际安全、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等议题加强交流,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作者根据人民网“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http://jhsjk.people.cn/result?keywords=视频&isFuzzy=0)及有关新闻报道整理和统计而得。】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投资合作优化升级,积极发展丝路电商。”【 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21年。】 同年,商务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了《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工作指引》,强调要更好融入数字经济全球产业链,加快推进海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数字规则标准制定等。【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工作指引》,商务部网站,2021年7月23日。】 2022年,《“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发布,其中明确提到要“推动‘数字丝绸之路深入发展”,特别是与东盟、中东欧、欧盟、非盟及非洲国家等加强数字伙伴关系,进一步促进互联互通,推动数字经济和技术合作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2022年3月25日。】

第二,抢抓疫情期间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中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就促进数字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深化交流与合作。例如,2020年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双方以“集智聚力共战疫,互利共赢同发展”为主题开展对话交流,中国向东盟国家介绍了数字技术在科学高效抗疫以及保障人民工作生活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共同发表《中国—东盟关于建立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倡议》。【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国新办网站,2022年11月7日。】 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数字经济合作显著促进双方贸易增长。2020年,东盟超过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此后连续3年中国与东盟一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就2022年全年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国新办网站,2023年1月13日。】 在APEC框架下,中国自2020年以来先后提出《运用数字技术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倡议》《优化数字营商环境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后疫情时代加强数字能力建设,弥合数字鸿沟》等重要倡议文件,为促进APEC成员国的数字经济发展与数字国际合作做出贡献。【同⑤。】 2021年,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在重庆成功举办,为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数字经济和产业合作搭建重要平台。【 中央网信办:《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重庆日报》,2021年8月24日。】

第三,中国加快提升“丝路电商”国际合作平台影响力。截至2023年1月,中国已与29个国家建立了“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 商务部新闻办公室:《中国与菲律宾签署电子商务合作谅解备忘录》,商务部网站,2023年1月6日。】 截至2022年11月,针对伙伴国政府、商协会和企业推出的“丝路电商”云上大讲堂已成功举办51场直播讲座,累计参训和观看人数超10万人次。【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国新办网站,2022年11月7日。】 疫情以来,南宁、福州、郑州、西安、宁波、厦门等地均举办了“丝路电商”为主题的国际合作论坛,其中“丝路电商”国际合作(郑州)高峰论坛截至2023年已连续举办4届。这些国际论坛有效促进了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跨境电商合作。2023年初,上海和杭州等地都在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截至2022年11月,中国已在31个省市自治区设置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谢希瑶:《33地获批新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新华网,2022年11月25日。】

二、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六大领域的国际合作情况分析

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涵盖数字技术、消费电子、数字应用、数字基建、跨境电商、数字规则等六大领域。从“五通”的角度来看,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不仅丰富了设施联通的内涵,而且为促进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提供了重要推动力。总体而言,中国在数字丝绸之路具体领域与东南亚和南亚的合作较为深入,与欧洲的合作空间较大,与中东、中亚及非洲地区的数字丝绸之路合作发展较快,与拉丁美洲的合作具有较好的成长性。

(一)数字技术

在数字技术领域,中国近年来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技术、以算法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发展迅速,为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提供较好支撑。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发布的世界数字竞争力排名,中国的综合排名从2018年的第30名上升为2022年的第17名。【 IMD, World Digital Competitiveness Ranking 2022, World Competitiveness Center, 2022.】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分析了2018—2022年全球发表的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技论文,结果显示尽管中国在芯片设计与制造、高性能计算、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和美国相比有较大差距,但在5G/6G、光通信、人工智能和算法、數据分析等领域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在机器学习和网络安全技术等领域也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 Gaida,J. et al., ASPIs Critical Technology Tracker, 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 March 2, 2013.】

近年来,中国技术出口前5大行业中,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业、计算机服务业的规模分别位列第一、第二、第五。2021年这三个数字技术行业出口的合同金额占中国技术出口总额的43.95%。【 作者根据《中国商务年鉴·2022》(中国商务出版社)中的数据计算而得。】 在数字技术方面,中国与大多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均有贸易往来,而且总体上处于净出口的状态。

在5G通讯技术领域,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不包括印度)的数字技术合作总体上较为成功。例如,中国电信与Udenna集团合作,在菲律宾全境建设运营4G/5G移动通信网络,服务近90%的当地居民。【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融通中菲数字丝绸之路》,国资委网站,2021年1月11日。】 此外,印尼、马来西亚、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新加坡、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家也与中国开展了5G技术合作。在欧洲方面,主要是中东欧国家对中国的5G技术有较大兴趣,如匈牙利便较早采用了华为5G技术。在中东、非洲、中亚方面,受益于中国与这些地区关系不断向好的发展趋势,目前大多数国家均与中国积极开展5G技术合作,仅有以色列等极少数国家宣布禁用华为5G。但是,非洲和中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大规模采用5G技术仍需较长时间。例如,截至2022年底,非洲53个国家中仅有13国(如南非)开通5G网络,其余大部分国家至少要等到2025年才有望启用5G。【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Assessing 5G Readiness in Africa, 2022.】 在拉美地区,智利、巴西和墨西哥是5G技术的领跑国家,三国均与中国有较多合作,其余大多数拉美国家离5G商用还有较大距离。【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5G Readiness Guide, 2021.】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国际合作情况大体同上。就合作最为深入的东南亚地区而言,中国已与9个东盟国家建立政府间双边技术转移工作机制,成立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区块链创新中心和信息港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等,形成超过2600家成员的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和地理信息与卫星应用产业园已累计入驻数字经济企业及科研机构达130家。【 中央网信办:《中国—东盟信息港:推动数字互联互通 打造“数字丝绸之路”》,人民网,2022年9月16日。】 阿里云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动马来西亚的智慧城市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罗圣荣:《东盟数字经济与中国—东盟“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当代世界》,2023年第3期。】“中国—东盟跨境征信服务平台”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可查询东盟国家超过700万家企业及中国境内超过2万家外贸企业的征信。【 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情况评估报告》,中国—东盟信息港网站,2019年4月13日。】 此外,截至2022年底,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约12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公共安全、智慧城市、数字交通等技术支持,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重点示范应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数字丝绸之路”创造新机遇》,《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北斗》,国新办网站,2022年11月4日。】

在软件业领域,如果将中国内地出口至美国、香港、日本的软件排除在外,欧盟和新加坡是中国排前两位的出口目的地,2021年出口至这两地的合同额分别占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总额的30%和12.5%。按区域分,2021年中国对数字丝绸之路国家的软件出口主要集中在欧洲(114.52亿美元)和东南亚(62.23亿美元),合计占比为69.5%,其次为南亚(9.18亿美元)、中东(8.35亿美元)和拉美(4.6亿美元)。【 作者根据《中国商务年鉴·2022》中的数据计算而得,各区域的数据仅统计了排名前30的数字丝绸之路国家,在所有数字丝绸之路国家中合计占比约80%。】

(二)消费电子

消费电子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是数字丝绸之路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消费电子领域的中国品牌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既是近年来数字丝绸之路不断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将进一步促进数字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2022年《世界品牌500强》入选的45个中国品牌中,华为(全球第60位)、中国移动(第83位)、联想(第119位)、中国电信(第240位)、小米(第418位)等品牌均在消费电子领域有着较强的国际影响力。【世界品牌实验室:《2022年(第十九届)世界品牌500强》,世界品牌实验室网站,2022年12月15日。】 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移动(全球第57位)、华为(第96位)、中国电信(第131位)、联想(第171位)、小米(第266位)、中国联通(第267位)等消费电子企业及相关联的通讯企业上榜。【财富:《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财富中文网,2022年8月3日。】就商品价值及对数字丝绸之路的影响力而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是消费电子中的代表性产品。

从中国对数字丝绸之路地区的消费电子产品出口看,图1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较多的数字丝绸之路地区是欧洲和东南亚,其次为中东和拉美。欧洲和东南亚共有12个国家从中国进口手机均超500万台,合计超1.3亿台,占中国向数字丝绸之路地区出货量的47.3%。中东和拉美从中国进口手机的量也较大,2022年仅阿联酋、沙特、墨西哥、哥伦比亚4个国家从中国的进口量便超过5331万台,约占中国向数字丝绸之路地区出口总量的19.3%。

平板电脑方面,中国出货量较多的地区是欧洲。近年來,荷兰、英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法国6国的进口量每年都超过100万台。2022年6国的进口量合计超过2000万台,占到中国向数字丝绸之路地区出口的近50%。此外,中东(阿联酋和土耳其)、拉美(墨西哥和巴西)、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印尼)的平板电脑进口量近年来也维持在较高水平。

个人电脑方面,2019—2022年中国对欧洲的出货量占整个数字丝绸之路地区的比例每年均在50%以上,2021年总出货量超过6000万台,其中德国、荷兰、英国、俄罗斯、法国进口量位居欧洲前列。其次是中国对东南亚(印尼、新加坡、泰国等)和南亚(印度)地区的出口,二者合计占中国向数字丝绸之路地区出口个人电脑总量的20%左右。此外,2019—2022年,中东的阿联酋和土耳其、拉美的墨西哥和哥伦比亚、非洲的南非等国每年从中国进口的个人电脑数量也一直稳定在100万台以上。

从进口地区的角度看,东南亚和南亚从中国进口手机的比率在2019—2021年一直在70%以上。【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2017—2021年OECD的数据整理计算而得。】根据东南亚两大电商平台Shopee和Lazada的销售数据报告,2023年初中资企业(如华为、小米、TCL、OPPO、VIVO)生产的手机等消费电子类产品,在泰国、印尼、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6国占据主导地位。【 TMO Group:《东南亚电商市场数据月报:东南亚六国Shopee平台销售数据统计》,2023年1月。】 在非洲,从中国进口手机的占比也从2017年的约30%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约60%。以深圳传音手机为例,2020年在非洲的市场占有率即已高达40%,在尼日利亚等国的市场占有率甚至高达60%。目前,传音OS已成为非洲主流的手机操作系统。【 王一鸣:《传音控股2022年营收同比下降5.70%,非洲市占率超40%》,《证券时报》,2023年4月25日。】 相比之下,拉美、欧洲、中亚和中东进口中国手机的比例较低,但在2021年也分别达到36.1%、29.1%、17%。【 同①。】

在个人电脑方面,东南亚和南亚从中国的进口占比近年来保持在50%左右,且在疫情期间有较为明显的增长。2017年以来,欧洲从中国进口个人电脑占进口总量的比重

一直在提高,2021年增长至37.1%。在中亚和中东以及拉美近年来的进口中,每3台个人电脑中就约有1台来自中国,略低于欧洲的占比水平。和这些地区相比,非洲从中国进口个人电脑的比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也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2017—2021年OECD的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三)数字应用

以数字技术合作与消费电子发展为基础,数字应用正在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的增长新动能。近年来,中国开发的社交、娱乐、新闻、购物、出行、移动支付等各类数字应用“出海”十分成功(见表1),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广受欢迎,很好地促进了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总的来看,中资企业的数字应用近年来在东南亚、南亚(印度除外)、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区的市场发展较快,在欧洲市场的影响力也在持续提升,既丰富和便利了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也为东道国创造了就业和发展机会。

从数字应用生态系统看,华为2018年开发的应用商店(AppGallery)很快打破苹果(App Store)和谷歌(Google Play)对全球市场的垄断,成为全球第三大数字应用生态。根据华为应用市场数据,截至2021年底,AppGallery的月活跃用户超过5.8亿,覆盖几乎所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2021年的总分发量超过4320亿次。

在社交应用中,2020—2022年,抖音国际版(TikTok)连续三年位列全球下载人次最多的数字应用,成为中国数字应用“出海”的成功范例。2021年上半年其总下载量达到30亿次,2022年底达到40亿次,是增长最快的非手机预装应用。【 Curry, D., TikTok App Report 2023, Business of Apps, May 10, 2023.】 截至2023年1月,TikTok的月活跃用户已超过10亿个账户。【 Statista, Most popular social networks worldwide as of January 2023 ranked by number of monthly active users, Statista,January 2023.】在直播应用中,欢聚时代开发的Bigo Live在2020—2021年居全球同类应用下载榜第一。2022年上半年,该应用的下载量为3500万次,在直播应用中保持了新增用户最多的地位。【 Ting Qian:《2022年移动直播应用市场洞察》,Sensor Tower中文网站,2022年9月。】在音乐应用中,昆仑万维旗下的StarMaker在2022年的下载量近1亿人次,位居全球第二,主要布局在东南亚、中东、北非、欧洲、拉美等共建“一带一路”地区。【 Curry, D., Most Popular Apps (2023), Business of Apps, May 4, 2023.】 在非洲,传音手机预装的Boomplay应用是该地区最大的音乐流媒体平台,截至2021年底月活用户已超6000万个。【 传音控股:《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证券之星,2022年4月26日。】在购物应用中,希音(Shein)在2022年下载量超过2亿人次,取代亚马逊(Amazon)成为全球下载量第一的购物数字应用。【同④。】 该应用主打服装和鞋包等时尚快消领域,在欧洲、东南亚、南亚、中东等中高收入国家中用户数增加较快,海外发展势头迅猛。在游戏应用中,近年来腾讯、米哈游、趣加、三七互娱、莉莉丝、网易等中国游戏公司开发的手游,在“出海”过程中表现突出。2022年全球收入最高的前十款游戏应用中,有5款均由中国厂商发行,其中腾讯开发的游戏PUBG Mobile是第一款成功进入海外市场的中国应用,风靡中东、南亚、东南亚和欧洲等共建“一带一路”地区,2018—2022年海外总收入合计约38亿美元。【 Game Look:《2022全球TOP20手游收入曝光:王者荣耀、PUBGM、原神位居前三》,游戏大观网站,2023年1月5日;动点科技:《2022 年12 月成功出海中国手游:登顶海外收入增长榜,多款策略手游收入表现亮眼》,动点科技网站,2023年1月17日。】

(四)数字基建

数字基建既是促进“一带一路”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方式,也是弥合全球数字鸿沟的有效手段。当前,以海陆光缆、电信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数字基建已成为数字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海底光缆作为全球各大区域间网络互联互通的主动脉,目前承载着95%以上的跨国数据传输,是全球最重要的通信载体。【Burnett, D., Beckman R., Davenport, T. M., Submarine Cables: the Handbook of Law and Policy, Leiden: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 2013, p.9.】 自1993年中国开通第一条海缆以来,中资企业联合国际运营商投资建设的自中国出发的海缆,已联通东南亚、南亚、中东、欧洲、拉美、非洲的主要地区,【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1》,商务部网站,2022年。】显著提升了中国与海丝国家的网络通达性和安全性(见表2)。例如,由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以及亨通集团等中资企业投资或建设的亚非欧1号(AAE1)、亚欧5号(SMW5)和PEACE海缆,是当前中国连通亚非、亚欧和非欧的主要通信项目。【 TeleGeography, Submarine Cable Map, May 18, 2023.】 随着中国在海缆制造、铺设及维护方面的技术与经验日渐成熟,中资企业近年来逐渐打破由西方传统寡头【在海底光缆建设早期,仅有美国Subcom、法国ASN、日本NEC三家企业拥有完整的海缆制造、铺设和维护能力。】垄断的国际海缆建设市场。例如,由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投资、亨通集团建设的SEA-H2X海缆,在2024年投入使用后将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实现网络直联的重要路径。【同⑩。】 此外,由中国移动投资的全球最大2Africa海缆项目于2023年投入使用,该线路无缝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主干拥有50个登陆点,全长45000千米,预计服务全球30亿用户。【 2Africa, 2Africa deployment underway with first landing in Genoa Italy, Key Milestones, April 14,2022.】 在拉丁美洲方向,由中國联通投资参与的南大西洋SAIL海缆已于2020年投入使用,成为第一条连接非洲与南美洲的洲际互联网直达线路。【 TeleGeography, Submarine Cable Map, May 18, 2023.】

在电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资企业积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合作,推动地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例如,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和华为等企业为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提供高水平通信基础设施联通,大幅降低国际通讯成本。在全球基站天线供应方面,2020年华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5.1%,位居全球第一。【 ABI Research, Huawei and CommScope are the Market Leaders in ABI Researchs Cellular Base Station Antenna Competitive Ranking, ABI Research,August 3, 2021.】截至2023年,中国在非援建15余万公里的通信骨干网,网络服务覆盖近7亿用户终端。其中,约80%的3G网络基础设施和约70%的4G网络基础设施均由华为和中兴承建。【 梅冠群:《中非“一带一路”合作迈上新阶段、拓展新领域、开创新模式》,《中国日报》,2023年2月16日。】 此外,多家中资企业近年来积极投资参股境外基础电信运营:分享通信收购尼日利亚Gicell公司80%股份、京信通信入股老挝国有电信运营商ETL、中国移动收购泰国True集团18%股份等。【 刘永旺、林小雨:《“一带一路”信息通信企业“走出去”策略探讨》,《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18年第9期。】

在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方面,2023年全球数据中心企业排名前20中,中国有万国数据(第9位)和阿里云(第15位)两家上榜。【 Zhang, M., Top 250 Data Center Companies in the World as of 2023, Dgtl Infra,March 2, 2023.】 从区域来看,中国投资建设的海外数据中心主要集中在东南亚。自2022年中国—东盟信息港项目开工以来,华为和万国数据等中资企业与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等国合作建设运营数据中心。【 国家网信办:《中国—东盟信息港:推动数字互联互通 打造“数字丝绸之路”》,人民网,2022年9月16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中心白皮书(2022年)》,中国信通院网站,2022年4月22日。】 近年来,中国移动、阿里云和字节跳动等企业积极拓展与英国、德国、沙特、肯尼亚、巴基斯坦等国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的合作。【 林子涵:《中国“数字丝绸之路”创造新机遇》,《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10月10日;黄黎洪:《中国建设数字丝绸之路与数字化时代全球治理的变革研究》,《电子政务》,2019年第10期;彭大伟:《中国移动国际公司在欧洲启用第二家数据中心》,中国新闻网,2021年2月2日;Clark, R., China Mobile Hits Pause on Silicon Valley Data Center, Light Reading,May 11, 2019。】

(五)跨境电商

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数字基建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疫情期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基本呈两位数增长,跨境电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贸易额为1.69万亿元,比2019年疫情前增长31.1%;【 罗珊珊:《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超三成》,《人民日报》,2021年7月13日。】 2021年为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出口额为1.44万亿元,同比增长24.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就2021年全年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国新办网站,2022年1月15日。】 2022年达到2.1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出口额为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王俊岭:《去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增长11.7%——拓宽“中国制造”出海通道》,《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2月28日。】

从电商平台在共建“一带一路”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来看(见图2),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电商平台与东南亚、西欧、东欧和中东地区有着较为密切的市场合作。疫情期间,中国的电商平台在东南亚增长较快。以泰国为例,泰国前三大电商企业均与中资企业合作密切。2020年京东与泰国尚泰合资的电商平台(京东泰国,JD Central)销售额同比增长169%。【 李云龙、赵长峰、马文婧:《泰国数字经济发展与中泰“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广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 在东南亚地区,电商的市场集中度较高,2022年中国电商平台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6国的成交额合计占比达到16.3%。尽管中国在欧洲的电商市占率比东南亚低,但是欧洲电商市场规模较大,从销售额来看,中国电商平台的影响力并不小,特别是在服装鞋帽箱包等细分领域。

从具体区域来说,如果将美日韩等国家不计算在内,当前中国跨境电商的主要贸易伙伴是欧洲和东盟。欧洲既是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重要目的地,也是进口的重要来源地。【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1)》,中国商务出版社,2022年。】 2021年,中国海外仓总数除去在北美和日本的数量后约有1000个,其中欧洲是中国建立海外仓数量最多(超过600个)以及仓库总面积最大的地区。在新兴市场中,中国在东南亚的海外仓数量最多(71个)、面积最大、增长速度也最快。【跨境眼观察智库等:《2022海外仓蓝皮书》,2022年。】 受益于近年来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特别是RCEP的签订和实施以及中国和东盟国家“两国双园”建设等制度性安排,东盟在中国跨境电商出口中所占比重正在快速上升。例如,2022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跨境电商出口额增长了近100%。【白舒婕:《上半年中国对东盟跨境电商出口增长98.5% “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合作前景广阔》,中国一带一路网,2022年7月13日。】 此外,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也是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新的增长点。【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1》,商务部网站,2022年。】

总的来看,中国跨境电商维持着较高的贸易顺差,出口有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增速显著超过中国外贸出口增速。以2017—2021年为例,期間中国跨境电商年均增速为41.3%,大大超过同期外贸出口9.6%的年均增速。【亚马逊全球开店、财新智库:《中国出口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发展白皮书》,搜狐网,2022年10月26日。】 二是由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电商出口增长率明显高于跨境电商出口的整体增速。例如,2022年一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电商出口增长92.7%,远超同期跨境电商出口整体增速。【 曹莉、王乾筝:《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合作:机遇与挑战》,《中国远洋海运》,2022年第9期。】 三是随着主要贸易伙伴的变化,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主要市场也发生变化。例如,2018年,中国前两大贸易伙伴是欧盟和美国,同期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也是欧美地区。【 Statista, Leading target countries for cross-border e-commerce export market in China in 2018, Statista,August 2020.】 2020年东盟取代欧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2021年便有3个东盟国家(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位列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前十大目的地。【 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1)》,中国商务出版社,2022年。】 四是跨境电商出口货物超90%为衣帽鞋包、家居用品和电子产品等日常消费品,【中国海关总署:《2021年跨进电商进出口情况》,中国海关总署网站,2022年4月24日。】反映了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

(六)数字规则

数字规则是数字治理的核心,也是数字丝绸之路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中国和数字丝绸之路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当前全球数字规则已初步形成中国模式、美国模式、欧洲模式三足鼎立的局面。【 李佳倩等:《DEPA关键数字贸易规则对中国的挑战与应对》,《国际贸易》,2022年第12期。】概而言之,中国模式的数字规则以合作、发展、安全为基础,强调尊重各国网络主权,聚焦电子商务等数字贸易发展,最能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

一是坚持“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联合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积极推进与数字丝绸之路相关的国际议题。在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聯网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倡议和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 于丰华:《全球数字规则构建:中国国际法的守正与创新》,《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 在2017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与沙特、塞尔维亚、土耳其、泰国等国共同发起《“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 中央网信办:《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纪实》,《中国网信》,2022年第9期。】 在中国互联网治理论坛2020年举办的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发起的《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郭爽:《综述:正确·务实·有吸引力——国际社会点赞中国〈全球数据安全倡议〉》,新华网,2020年9月10日。】2021年和2022年,阿拉伯国家联盟和中亚五国先后与中国签署《中阿数据安全合作倡议》《“中国+中亚五国”数据安全合作倡议》。【 外交部:《中阿数据安全合作倡议》,外交部网站,2021年3月29日;外交部:《“中国+中亚五国”数据安全合作倡议》,外交部网站,2022年6月8日。】 2022年第九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以“共建网络世界共创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探索世界百年变局和疫情叠加形势下,数字丝绸之路的高质量发展。大会同期举办“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合作论坛”,围绕深化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加强数字治理能力建设、共享数字技术发展红利等议题进行交流,深入推进全球发展倡议数字领域合作。【 国家网信办:《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合作论坛举行》,中国网信网,2022年11月9日。】

二是以2018年签订的《东盟电子商务协议》与2020年签订的RCEP为抓手,初步制定了适合数字丝绸之路发展的数字贸易规则。由于RCEP既包括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也包括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高收入经济体,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数字贸易规则兼顾了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体的利益考量,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发展潜力,充分体现了中国一贯主张的“多元共治”的发展理念。【 姜跃春、陈运森:《跨境数据治理:理念、模式与中国选择》,《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23年第1期。】作为当前全球覆盖区域最广、内容最全面的电子商务国际规则,RCEP设有专门的电子商务章节和电信章节,并对跨境数据自由流动、数据存储本地化、网络安全、电子传输关税、个人信息保护、线上消费者保护等规则做了规定,【 商务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为构建公平便利的数据跨境流动与数字贸易规则体系贡献了中国智慧。例如,RCEP在保障数据自由流动的同时,也允许各成员国基于国家安全与公共利益的考量保留监管,并给予数字产业落后的缔约方一定的宽限期去落实协定要求。【 李雅文:《激发“数字丝路”产业活力,构建“一带一路”数字贸易规则体系》,《中国信息安全》,2021年第2期。】

三是中国在规则实践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探索,有力推动了数字丝绸之路发展。例如,在数字标准共建互认方面,2019年中国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5G技术方案,推动北斗二号、北斗三号进入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体系。从2015年到2020年,超过800项国际标准由中国主持制定。【 同②。】 2020年,中建三局智能技术公司与英国标准学会合作,发布第一份智慧城市(社区)数据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国际标准。【 Bsi, PAS 186:2020 Smart cities-Supplying data products and services for smart communities-Code of practice, December 22, 2020.】 在电子口岸平台建设与推进智慧通关方面,中国近年来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自贸区积极打造“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进出口企业提供货物申报、进口配额申请、税费办理、跨境电商、物品通关等各项基本服务功能,有效提高通关效率和降低通关成本。【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目录(第十三期)》,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网站,2023年1月17日。】 在海上物流信息合作方面,自2017年以来,国家物流信息平台与国际港口社区系统协会、比利时安特卫普港、阿联酋阿布扎比港、马来西亚巴生港等签署合作备忘录,覆盖欧亚8个国家,共同推动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NEAL-NET)应用扩展至欧洲、东南亚和中东地区。【 王尔德:《中国将实现全球31个港口国际物流信息互联共享》,21财经网站,2017年11月9月。】

三、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的前景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处于加速演变期,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经济全球化遭遇民粹主义、保护主义、排外主义等逆流,国际政治、经济、科技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综合判断,中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的战略性、可塑性较强,挑战的复杂性、全局性前所未有,必须更好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习近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求是》,2022年第17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动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应秉持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积极促进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技术创新与传统产业赋能升级,大力弥合数字鸿沟,缩小南北发展差距,最终实现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全球发展。

(一)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妥善应对中美战略博弈与数字地缘政治

毋庸讳言,中美战略博弈是影响数字丝绸之路发展前景的最大因素。近年来,美国联合盟友通过长臂管辖、极限制裁、脱钩断链、技术封锁、芯片断供、“友岸外包”、产业补贴竞争等手段,持续遏制中国的数字影响力与数字丝绸之路发展。【 文炳洲、陈琛:《中兴事件、核心技术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技术与创新管理》,2019年第2期;孙学峰:《数字技术竞争与东亚安全秩序》,《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4期。】 例如,在数字技术方面,美国在制裁华为的同时,一直向欧洲国家施压、渲染中国安全威胁及推销所谓的“清洁网络计划”,导致欧洲国家如德国和法国在与中国开展5G通讯技术合作时态度谨慎,英国和意大利追随美国甚至直接禁止采用中国5G技术。【 孙学峰、张希坤:《美国盟国华为5G政策的政治逻辑》,《世界经济与政治》,2021年第6期。】 新冠疫情期间,随着TikTok等中资背景的数字应用加速发展,美国以所谓的国家安全和隐私保护为由打压和封禁这些数字应用。在数字基建方面,中国也面临美西方国家的遏制与挑战。如近年来美国基于零和竞争思维,推出“印太经济框架”“重建更好世界”等倡议,其中均有数字基建的内容,试图作为数字丝绸之路倡议的替代性方案。

数字地缘政治对数字丝绸之路发展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一方面,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地缘政治思维和自身利益考虑,一定程度上抵制数字丝绸之路倡议,并对本国的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持保护主义立场。例如,越南等东南亚少数国家在与中国开展5G技术合作时态度保守,【 刘畅:《东南亚国家发展5G技术的现状与前景》,《南亚东南亚研究》,2021年第3期。】并在全球产业链合作方面积极响应美国的“友岸外包”。新冠疫情以来,印度为保护本国的数字产业及讨好美国,封杀微信和TikTok等中资背景的数字应用,禁止小米在印度销售手机并没收其在印度的存款,取消中国电信等中资企业在印度的竞标资格等。另一方面,数字企业也已成为数字地缘政治的重要玩家,美西方的一些数字巨头出于商业竞争的利益考虑,积极支持美国对中国和数字丝绸之路进行遏制打压与恶意抹黑。例如,美国媒体2022年披露,脸书(Facebook)的母公司“元宇宙”(Meta)雇佣共和党背景的咨询公司“目标胜利”(Targeted Victory)对TikTok进行诋毁活动,并以此游说美国政客对TikTok采取封禁措施。【 Lorenz, T., Harwell, D., Facebook paid GOP Firm to Malign TikTok,The Washington Post, March 20, 2022.】

在推动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发展的过程中,对中美战略博弈和数字地缘政治的复杂性要有清醒认识,谨防陷入“跋前踬后、动辄得咎”的被动境地。对此,要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断扩大中国数字丝绸之路朋友圈。要进一步加强中国数字企业“出海”的合规指引与海外利益保护。要善于利用美西方内部矛盾,既联合又斗争,特别是利用美欧在数字领域的分歧,减轻中国对外斗争压力与数字丝绸之路发展的阻力。要进一步加强对外传播,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与共建“一带一路”故事,不断提升数字丝绸之路影响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大力揭批美西方破坏数字丝绸之路发展的阴谋与险恶用心,打赢与美西方的“舆论战”“认知战”。

(二)坚持合作共赢,大力发展数字技术与数字基建,不断提升数字规则影响力

数字技术、数字基建、数字规则的发展是数字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数字技术方面,既要看到中国在半导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与美西方的差距,也要看到中国在5G等数字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中国广袤的国土与超大规模的人口,为数字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使得中国在开发性价比高的数字基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也使得中国的数字技术及其数字基建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乃至欧洲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中国在通过基建领域促进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方面有着丰富经验,新时代中国在数字基建领域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拥有广阔合作空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出版社,2022年。】数字基建正是有望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增长新动能的领域之一,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数字规则领域,如前所述,中国通过RCEP做了积极且有益的探索。但是也要看到,与DEPA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数字规则相比,中国在跨境数据自由流动与数字贸易规则等方面,相对处于落后水平。在数字产品的非歧视待遇以及数字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空白领域。美国对中国“数字规锁”的力度将持续加大,中国与美西方在数字规则领域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

为更好推进数字技术和数字基建领域的数字丝绸之路项目,宜鼓励重点出海国企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导中资企业通过公私合作(3P)模式、第三方市场合作、国际产能合作、市场换技术等手段,降低推进数字丝绸之路项目的政治敏感性,提升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国家政府、企业和民众的获得感,充分发挥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不附加政治条件、不带意识形态偏好、不输出价值观、平等共商、互利共赢、基建优先、灵活度高”等特点的显著优势。将数字规则作为新时期推进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域,以加入DEPA为契机,对标国际高标准数字规则,积极参与全球数字规则竞争,巩固和提升中国在全球数字规则领域的影响力。

(三)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消费电子、数字应用、跨境电商一体发展

如前文所述,中国在消费电子方面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在部分数字丝绸之路地区也有较高的市占率,中国制造在数字丝绸之路国家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数字应用方面,近年来中国在社交、游戏、音乐、直播、出行、购物等领域异军突起,涌现了一批下载量和月活跃用户数位居全球前列的“独角兽”企业,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数字丝绸之路国家乃至全球的傳播力。在跨境电商方面,中国的电商企业和平台在东南亚和欧洲最为活跃,同时加快向其他数字丝绸之路地区拓展。尽管中国在消费电子、数字应用、跨境电商等方面多点开花,在特定区域的单点优势也十分突出,但是尚缺乏将这些点连线成串、协同发展的系统思维,这不利于加快推进数字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国在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方面的比较优势,不断强化在消费电子、数字应用、跨境电商方面等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更要坚持统筹消费电子、数字应用、跨境电商一体发展,大力支持将中国在消费电子方面的工业生产力、数字应用方面的国际传播力、跨境电商方面的物流运输力充分结合起来。在外需持续下滑及跨境电商国际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促进消费电子、数字应用、跨境电商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打造更有竞争力的国际电商平台,也有利于“中国制造”绕过国外的经销商与电商平台,借助数字应用的“病毒式传播”直达数字丝绸之路国家的消费者,从而促进实现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四)坚持分类施策,准确把握短中长期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

从短期看,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发展应该坚持巩固中国与东盟十国、欧盟及欧洲国家的合作成果,通过加强中欧在共建数字丝绸之路过程中的利益捆绑,避免欧盟及欧洲国家在中美博弈中完全倒向美国。例如,在美联合日韩等盟友限制对华芯片和技术出口的情况下,稳住荷兰等欧洲可能的半导体技术合作方,对中国产业发展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跨境电商方面,要加大中国在东南亚及欧洲的海外仓建设力度,在此基础上提升中国对这两个地区的跨境电商出口规模。在其他地区,如中东、非洲及拉美的巴西等新兴市场也是近期应高度关注的数字丝绸之路地区,特别是可以继续深挖与这些地区在消费电子、数字应用、数字基建方面的合作潜力。

从中长期看,推动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向纵深发展,需要继续将东南亚和欧洲作为合作的重点区域,同时促进南亚、中东、中亚的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兼顾非洲和拉美的新兴经济体。在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中国在数字领域的对外开放,通过数字技术与数字基建的合作,促进数字丝绸之路重点国家和区域间的互联互通,缩小数字丝绸之路国家间以及数字丝绸之路国家内部的数字鸿沟。推动数字平台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对境内外数字巨头的监管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快打造安全高效与自主可控的数字生产网络,促进中国与数字丝绸之路国家在消费电子、数字应用、跨境电商的一体化发展,彻底打破美西方对中国和数字丝绸之路的遏制围堵。通过中国加入DEPA和CPTPP,促进RCEP升级扩容,稳步推动数字丝绸之路的数字规则向国际高标准靠拢,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持续改善数字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新华网,2015年3月。

2.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新华网,2017年5月14日。

3.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新华网,2019年4月26日。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出版社,2022年。

5.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数字丝绸之路”创造新机遇》,《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10月10日。

6.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国新办网站,2022年11月7日。

7.王维伟、盛思鑫:《新形势下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思考》,《全球化》,2020年第3期。

8.李佳倩等:《DEPA關键数字贸易规则对中国的挑战与应对》,《国际贸易》,2022年第12期。

责任编辑:李 蕊

猜你喜欢

跨境电商一带一路
关于对跨境电商店铺名的研究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