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草产业资源现状与发展建议*
——以甘肃民勤县为例

2023-08-18袁瑞雪王建强杨建美

南方农机 2023年12期
关键词:民勤甘草人工

袁瑞雪 , 王建强 , 杨建美

(1.武威职业学院药学院,甘肃 武威 733000;2.武威市中药鉴定与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

0 引言

甘草是豆科(Leguminosae),甘草属灌木状多年生草本植物[1]。目前,世界上甘草属植物有29种,我国占有18种。其中,经中国药典认定的甘草药材植物有3种,为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及光果甘草。近年来,由于甘草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云南甘草、黄甘草、粗毛甘草也进入药用甘草的行列,在甘肃省主要种植的药用甘草属植物为乌拉尔甘草和胀果甘草两种[2]。

甘草入药历史悠久。甘草又称甜草、密草、国老,是最常用的中草药。性甘,味平,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2]。南北朝陶弘景《名医别录》中尊甘草国老之号。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含有黄酮类、三萜皂苷类、香豆素、生物碱、甾醇、挥发油、氨基酸等1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有效成分甘草酸有抗乙肝病毒及其他病毒的作用[3],甘草制剂还可治疗银屑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肺结核、高胆固醇血症以及疱疹性角膜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等眼科疾患。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中提到“熟药圆散,生药饮片”,这被研究者视为对于中药饮片一词最早的记载。将生甘草制成饮片,又能起到保健功效,直接泡水饮用亦可祛痰止咳,深受上班族的喜爱。甘草除了具有药用价值外,还在养殖业、化妆品和食品行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甘草也是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优良生态先锋植物,具有很强的防风、固沙固土作用[4]。

1 甘草资源现状

1.1 野生甘草资源匮乏

目前,中国野生甘草的主要产区分布于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地区[5]。邓庭伟[6]对近年来野生甘草资源的分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野生乌拉尔甘草,根据产地的不同,可分为东甘草和西甘草。东甘草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哈尔滨、辽宁三省西部以及河北、内蒙古东部等地区;西甘草主要分布于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内蒙古的西部地区、新疆的大部分地区、山西北部和陕西等地。野生胀果甘草主要集中分布于新疆的南疆塔河沿岸地区和甘肃的酒泉、敦煌等地。野生光果甘草主要在新疆的阿克苏地区。而野生黄甘草主要集中在甘肃省的河西地区。据《中药资源》统计,20世纪50年代,全国每年甘草消耗量为8 000 t,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甘草的消耗量为12 000 t。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健康养生观念不断增强,甘草的消耗量达到15 000 t左右。甘草蕴藏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250万t,锐减到现在已不足20万t[7]。甘草资源和生态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草原出现大面积沙化,北方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甘肃、宁夏等地出现荒漠化和半荒漠化问题,沙尘暴频频来袭。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立法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草原及濒危植物,甘草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名录。

1.2 人工甘草资源发展迅速

随着甘草经济价值不断提升,人工栽培甘草产业不断发展。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将野生甘草变为家种甘草,20世纪80年代开始,甘肃省也逐步开始进行人工栽培甘草的试验,2007年甘肃人工甘草种植面积3 333.33 hm2,产量为15 000 t,占全国人工甘草总生产量的25%。全省的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种植甘草,主要的种植区域集中在民勤、景泰、武山、永昌、金塔、环县、陇西等地[8]。民勤更是在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支持下,于2007年建成生态修复型人工甘草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和育苗基地。截至2020年底,民勤县全县共种植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98 000多亩,年加工甘草5 300多t。

2 民勤县甘草产业发展现状

2.1 乱采滥挖现象严重,缺乏生态保护意识

甘草作为药用植物,其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逐渐被挖掘和广泛应用。由于人工种植的三种甘草种源相混杂,致使甘草的品质良莠不齐。此外,人工种植甘草的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普遍低于野生甘草。以上种种原因使得中药材市场中野生甘草的价格持续上涨,一大批采挖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涌入草原进行乱采滥挖,采挖人员多数为农民或者牧民,生态保护意识薄弱,绝大多数采挖人员认为我国的甘草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野生资源是可以随意采挖的。毫无节制地在草原上成群结队采挖野生甘草,不论甘草的生长年限、等级、大小一律进行“深翻地”式的成片采挖,致使草原植被大面积的破坏,草原退化沙化日益严重,草地环境逐渐趋于恶劣,多地区出现荒漠化和沙尘暴。

2.2 采挖缺乏管理体系,甘草品质严重下降

民勤县甘草品种改良和育种工作非常滞后,种子和种苗供应体系不健全,育苗技术落后,导致人工种植存在着种苗退化、混杂、来源不清,种子市场混乱,种子发芽率低、带病严重、质量较差等问题,直接影响栽培甘草的质量[8-9]。甘草作为一种多年生的植被,生长年限在3—4年的甘草品质最好,每年的2—3月和10—11月最适宜采挖,但实际栽培条件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从21世纪初开始,国内外中药材市场甘草的需求量急剧上升,甘草资源不断减少,甘草根储量大幅降低。且以传统种植方法为主的栽培方式,缺乏标准化的GAP生产技术,对于幼苗抗病、抗虫育种技术的研究落后,导致人工甘草产量和品质仍徘徊在中低水平。

2.3 种植技术不规范,甘草酸含量低

随着野生甘草资源的逐渐匮乏,人工种植甘草的面积不断扩大,但是人工栽培甘草的质量参差不齐。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工栽培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甘草酸的含量与野生甘草存在显著的差异[10]。据内蒙古药监局化验分析,采自内蒙古伊盟砂壤土的野生甘草中甘草酸含量为0.55%,而采自砂壤土的3年生人工栽培甘草的甘草酸含量仅为0.41%[8]。此外,农药残留超标也是影响人工栽培甘草品质的另一因素。甘草药材炮制主要分为净制、切制、炒制、蜜制、麸制等操作,如果方法不当或是炮制使用的辅料有误均可能影响甘草的药效,甚至引起毒副作用,危害服用者的生命。例如,在净制中,为预防虫蛀,提升外观,采用硫磺进行熏蒸处理,会使药材重金属含量超标。

2.4 产供销脱节,缺乏深加工技术

甘草作为集药用、食用、饲用于一体的原料商品,用途广,销量大。20世纪90年代,甘肃陆续建成生产甘草浸膏的企业多达100家,由于大部分企业并没有认真对人工栽培甘草的产量、质量、深加工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也没有做足市场调查,加上企业本身研发能力有限、人才储备不足,缺乏技术性研究人员,企业生产设备落后,经营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结果导致很多企业停产或者倒闭,目前只有少数几家在维持。虽然甘草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是销售经营却是以散户为主,难以获得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例如,民勤甘草作为全国知名的道地中药材品牌,至今仍是以出售原药材为主。

3 发展建议

3.1 保护野生甘草资源

目前,野生甘草有效成分含量明显高于人工栽培甘草,因此对野生甘草资源的保护极其重要。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对国家野生甘草等中药材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当地居民切实地认识到保护中药野生资源是关乎子孙后代生存问题的大事,不要只局限于当前的涓滴微利。针对一些荒漠化问题严重的地区,应当明令禁止采挖、出售、贩卖野生甘草。建立专门的护草执法队,加强对破坏野生甘草者的打击力度。对于现存的野生甘草生长区域进行围栏保护,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人工补种,尽可能修复野生甘草资源。

3.2 改善人工种植甘草的品质

目前,人工种植甘草的面积逐年递增,产量不断提高,但是人工栽培甘草仍存在有效成分含量低、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强对人工甘草选种及栽培技术的研究,从甘草的优良品种选育、绿色中药材生产等多个途径入手,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民勤甘草基地培育出的甘草新品种“国甘1号”通过认定,已实现规模化种植。同时,修订甘草生产基地的环境标准、甘草生产技术标准、甘草质量标准、甘草加工技术标准,形成甘草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模式,改善市场上甘草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3.3 提高甘草的利用率

甘草不仅具有药用价值、生态价值,还被广泛应用在养殖畜牧业、化妆品行业、食品行业、化工行业等领域。提高甘草各个部位的利用率,可缓解甘草资源紧缺的现状。药用甘草主要选用甘草生长在地下的根和根茎,其余部位则弃之不用。武保国[11]研究发现,地上部分的茎、叶、花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粗蛋白质含量为22.38%、粗脂肪含量为7.71%、粗纤维含量为25.87%、无氮浸出物含量高达32.21%,此外还有钙、磷和多种必需氨基酸。可以将甘草刈割后,切成4 cm~5 cm长的碎料或制成草粉,直接喂畜或是和其他饲料混合使用。综合利用甘草的各个部分,既可以提升甘草的利用率,又可以节省资源浪费。此外,还可以通过将甘草的功效分开,选择适当的功效相似的药物来替代甘草的作用,减少对甘草的需求。

3.4 建立中药材保护教育基地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结晶,也是中国名片之一。目前,民勤甘草种植基地已超过5 000 hm2,当地政府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建立“民勤甘草中药材保护教育基地”“民勤甘草种子研究参观基地”等,不定期对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开放,科普野生甘草的生长环境、培育发芽过程、试验栽种、大田种植,特别是甘草的炮制、药用价值、中药现代化等相关知识。使参观者能够了解我国的中医药文化,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道地中药材品牌——民勤甘草。感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种植甘草、保护甘草、研究甘草的行业中,为民勤甘草产业的发展储备技术人才。

3.5 发展甘草下游产品

目前,民勤甘草基地的产量可达到5 000 t以上,但是仍然以销售原药材为主,对于甘草制品的研究和开发甚少。当地政府应当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建立甘草制品研究中心,与高校合作输送研究型人才,出台相关政策进行招商引资,成立甘草制品企业,逐步向优质饮片、微粉制剂、浸提挥发油等精细加工方向发展。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政府在政策上要给予引导,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政府还要协调好甘草种植户与甘草加工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提高农户种植甘草的积极性,从而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

4 结语

甘草作为甘肃民勤的道地中药材之一,不仅药用价值高,而且还具有优良的防风固沙作用。要想真正实现甘草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必须在保障药材质量的同时还要有甘草制品的研发技术,才能使民勤的甘草产业进一步提升,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助推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民勤甘草人工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竟然是甘草惹的祸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杨晓东 摄影作品《民勤压沙组照》
“醉”美民勤风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
闪耀戈壁 助力民勤
民勤绿洲农田休闲期土壤水分调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