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青岛两地里式建筑发展比较研究

2023-08-17勾锐闫琳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山东青岛266000

安徽建筑 2023年8期
关键词:住区汉口青岛

勾锐,闫琳 (青岛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0 引言

里式建筑是清末民初产生并发展的一种融合西方建筑形制和东方围合院落的折衷主义建筑形式,其发展受时代政治、经济、人口、交通、技术、文化等社会环境影响颇深。研究发现我国里式建筑在上海、天津、济南、武汉、青岛等地均有分布,但各地里式建筑产生的时间、原因、发展经过以及现状不尽相同。目前对于里式建筑等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规划条例与其各地实际现状发展实施情况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有效指导当前的里式建筑保护及发展管理,部分里式建筑的拆除与同质化改造造成了文化建筑资源的浪费。文章从武汉、青岛两地里式建筑入手,对比里式建筑在不同城市背景下的发展,以期探寻新时代里式建筑发展的新可能,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1 里式建筑产生的社会环境

1.1 武汉里式建筑

区位分布方面,武汉的里式建筑多集中于汉口,汉口的形成源于明成化初年的一次汉水改道,改道后汉水将汉阳分为南岸的汉阳和北岸的汉口[1]。汉口因水而兴,大量外来客商汇聚于此进行商业活动并定居发展,与当地文化进行碰撞,建筑建造样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多进院组成的中轴对称式狭长布局的合院住宅最为典型。

政治经济方面,1861 年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汉口被迫开埠通商,英、德、俄、法、日五国相继在汉口长江沿岸设立领事馆,划分租界[2]。租界的划分重塑了界区内的城市空间,街道和建筑重新规划建设,西方的城市规划理念进入我国,在街道管理、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给予当地强悍的冲击,推动我国的城市建设对租界进行仿效,使原有城市模式破裂[3]。同时,通商推动了人口聚集,住宅需求大大提升,一些建筑开放商将上海流行兴建的具有中西方特色的新式住宅单元引进汉口,这些兼顾传统民居的联排合院住宅趋向于老式上海石库门的住宅类型,在租界与周围华界迅速建设蔓延,产生了近代汉口城市住宅的雏形。

1.2 青岛里式建筑

区位分布方面,青岛的里式建筑源建于胶州湾东岸,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自明代起便成为重要的边防要塞。居民以海为生,沿海自由散布多处渔村村落,这些民居大多是青砖、黑瓦或者草屋顶,土墙围护的平房合院。直到1891 年清政府下令在胶澳设置海防,军事设施与相关辅助设施的修建为这个海港渔村向城市建设发展打好了基础[4]。

政治经济方面,德国侵略者为在华谋取利益,在1898 年迫使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将以胶州湾为中心,半径50km 的海域及其沿海陆地区域划分为租界[5]。德国殖民者占领胶澳后,着重建设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运用西方的城市规划理念与建筑设计标准对胶澳设计划分。在德国侵略者开放青岛为自由港后,便利的商贸条件吸引来大量货商,但德殖民者规定不许华人在租界建房居住,当时大多的货商居民集中居住在“大鲍岛”等地的华人区,受到租界地区的设计规划影响,也为满足商业与居住的需求,产生西方建筑特色与本地社会文化融合的商住一体的里院建筑。

1.3 比较分析

武汉与青岛历史环境不同,两地里式建筑发展之初有明显的差异。首先武汉里分建筑发展之前住宅样式以大家庭为单位,有进深的中轴对称式合院,而青岛里院发展是基于散布沿海的平房小院组成的渔村村落;其次由于汉口开埠较早,建造时间上比青岛里院早了近半个世纪,里分建筑的建造风格受到西方多国影响,与汉口传统民居风格结合后,不同里分的细节装饰上有所区别,而青岛里院建筑整体风格多为德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结合,不论是建造之初还是日本占领青岛时期,都是基于德式建筑标准,不同里院之间有较多相似性。

同为传统建筑向近代建筑转化革新,武汉与青岛里式建筑的发展也有相同之处。受到西方新思潮的影响,封闭式的传统家院观念被打破,居住建筑单元逐渐缩小集合;西方殖民文化与地方传统文化融合,所有生活设施在居住空间内配备完全;传统文脉延续与近代城市更新融合,建筑形制更加规整便于管理,建筑材料也由传统木建筑向砖木结构、砖混结构更新,城市整体规划与建筑形式向近代化迈进。

2 里式建筑的发展过程

2.1 武汉里式建筑

汉口新建成的里分建筑主要分布在中山大道两边,规模较大,多为2~3 层砖木结构的联排式建筑,门户、窗户、建筑外立面等装饰也多为仿照西式做法,建筑沿街的底层多为商店,街后的建筑内部为联排式住宅,这样既节省地皮,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前店后寝的布局。不仅将建筑规模扩大,建筑功能也更加齐全,且样式新颖、户型标准多样、建筑空间灵活多变、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1930 年汉口颁布严格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规定,到侵华战争前期汉口里式建筑的发展进入规划模范期。里式建筑建设更加标准化,主次巷道的宽度、住宅的样式、材料的应用、建筑结构以及建筑密度等都有了明确的设计标准,建筑形式进一步发展,天井在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建筑材料转为更加安全耐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层制增多,同时里分建筑总体环境大大改善,社区氛围也逐渐形成。受侵华战争影响,汉口里分建筑发展停滞,在炮火中遭到大量摧毁,里分建筑逐渐走向衰败。

2.2 青岛里式建筑

根据1900 年德殖民者对青岛实施的《青岛城市规划》,同时受到德国住宅建筑标准的影响,西方联排住宅与中国传统合院相结合的“里、院”建筑应运而生。最初“里”为商用,后经过演变发展,“里”内的“院”发展为住宅,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围合成院落。里内院落空间较小,通常大院是由多个小院组成,院内每个道路上都设有出入口,小院内设有水龙头、厕所等公共基础设施,满足居住者的日常需求,成为最初的里院形式。辛亥革命年间,大批官员与华商来青岛置房经商,青岛的城市建设迎来高潮。这一时期较之前城市范围扩张了四倍之多,城市建设推动的手工业、商业、服务业都需要大批劳动力,因此商住一体的里院建筑规模也不断扩大。

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侨民激增,这使得青岛里院的规模在德国原有的城市规划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新建里院较之德建时期的有所区别,建筑材料多使用混合结构,层高也有所增加,功能上建筑沿街为商铺,楼上与内院皆为住宅。这段时期建筑的扩张建设将里院各片区连接,成为彼此相连的里院群落。

五四运动后,青岛城市建设大多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插建。三十年代后青岛的城建已具有相当的规模,经济繁荣也推动服务业发展,这一时期遗留了大批砖混结构的三层里院建筑,院身纵深狭长,从独院到进院皆有,内部空间整齐划一,但其实际上是妓院,解放后才转为民居使用。

2.3 比较分析

因武汉与青岛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不同,两地里式建筑的建筑朝向与空间布局也有所区别。武汉里分建筑住区的布局往往是周边式+行列式,整体住区受街道规划约束,无具体朝向,住区内巷道主次分工明确,白日是交通空间,晚间则成为邻里交往等生活空间,建筑多相向分布,形成了“门门相对,宽窄相间”的空间形态;青岛里院建筑住区布局多为周边式或坊院式的围合式院落,大多坐北朝南,北侧里面开窗尺寸较小,以避免冬季西北方向的寒冷气流,整个里院住宅占据一个街区,住区外部紧临街道,呈较规则的几何图形,常见有“口、日、田、回”等多种类型,但中部形成开敞大院,便于住区的采光通风和居民日常公共生活与交往活动。

建筑平面布局上,武汉的里分建筑住区有一间半、两间半、二开间、三开间和住区边角的异形开间,大多有天井与入户花园的过渡区,每户内房间划分功能明确;青岛的里院建筑住区大多为单户单间的居室,房间户型基本一致,起居、娱乐等空间交织,没有明显分割,公共厕所在角落单独设置,进入里院住区大多有入户门洞,院内天井设有水龙头等公共设施。

建筑立面上,武汉的里分建筑住区坐落于平坦地带,立面造型排列整齐,墙面多用清水砖或水泥砂浆处理,细部装饰上简化西式风格,着重处理入户宅门或窗体壁柱,且不同住区纹样或样式有所不同,例如汉润里立面造型简单,没有过多繁复的细处处理,所有装饰元素都用在宅门上,而上海村里面窗户的造型着重点出,里面整体和谐、稳定,传承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特点;青岛的里院建筑顺应丘陵地势建造,由于高差的变化造成空间上的错层,在外立面的处理上可以看到很多巧妙利用地形的实例,墙面多用混水砖、清水砖或石头砌成,也有建筑用精细打磨的石材作为门、柱装饰构件,沿街外立面简洁大方,墙面有线脚环绕装饰,内院立面多为做法较为精细的木制环廊,檐板、柱头等处有雕花彩绘等工艺,形成较为丰富的内立面形态。

在经历相似的社会变革后,两地里式建筑在发展过程中也有相同特点。住区建筑单元更加小型化,内部功能的划分也更为细化,虽使用功能不同但住区建筑都设有与当地居民生活习惯充分融合的天井,建筑空间的轴线感相对弱化,外观装饰上更多地采用西式元素,如门户入口拱券、百叶窗、装饰柱式等。人口密集但用地紧张的城市状况推动住宅的商品化,新型材料的应用使住区建筑建造更加模式化,效率也有所提升,需求与市场共同促使产生公寓式住宅。

图1 汉口里分形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2 青岛里院形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 新时代里式建筑的发展

3.1 武汉里式建筑

解放后大批居民迁入里分住区,随时间发展,由于人口增多、生活设施增加,导致天井空间杂乱和巷道私搭乱建现象严重,住宅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迫使里分建筑原有肌理被蚕食,许多年轻人已经搬离里分住区,留下的居民大多是一些从小生长在此对里分感情深厚的老住户。

在新时代背景下,里分建筑的保护性发展与文化活力复兴显得更为重要。在延续里分建筑传统生活的同时,可将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进行活化传承[6]。汉口的里分建筑目前保持的状态较为完好,未再有整拆整改现象。保存较好的里式建筑已被作为商业或美术馆、博物馆使用,充分利用好现有经济与教育设施,有助于提高里分历史街区整体街区活力,营造良好街区环境。里分住区建筑内应注重住户生活环境质量的提升,改善巷道交往空间,增加住区建筑内现代化基础设施,更新内部居住空间结构,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与现代生活方式。

3.2 青岛里式建筑

青岛里院建筑住区是青岛最早一批集合公寓式商住房的代表,但随着城市中心不断偏移,逐渐成为无人问津的“闲置”区,大部分里院已经成为人们口中的危房。调查发现院内墙体剥落,屋顶瓦砾松动破裂,楼梯与建筑构件老化,院内居民临时搭建的建筑导致空间更加拥挤,采光与通风并不充分,不仅破坏里院的原始风貌,而且导致与周边环境不协调。自青岛历史街区更新改建政策提出以来,青岛里院历史街区除沿街一层零星几家店铺外,皆人去楼空或已被政府围合进行施工,整体保护状况堪忧。

青岛里式建筑的新时代发展或多或少借鉴上海、武汉、天津里式建筑的发展方向,作为现代发展速度较快的宜居与旅游城市,里院历史街区适宜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文化创意引导的旅游开发[7]。青岛大量的里院建筑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被拆毁新建,原有的建筑文化所剩无几,在保留下来的里院建筑中提供多样化的体验项目,利用数字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重现老青岛里院市井居民生活场景,既能唤起青岛居民对城市的记忆,又向外来游客传递了青岛历史文脉。同时以青岛里院建筑文化为引擎,创新文创旅游产品,进一步完善里院建筑街区内业态分布[8],为里院建筑创造新名片。

3.3 比较分析

武汉里分建筑的更新保护在时间上早于青岛里院建筑。自1995 年李百浩等学者对汉口里分住宅进行调查测绘,使得对里分住区建筑的相关研究得以展开。虽然部分里分建筑已经拆迁或改建为其他用处,但遗留下来的部分建筑仍在作为居民居住使用,依稀可以辨别建筑的原貌,城市与居民对于里分住区建筑的保护意识逐渐觉醒,里分建筑也尽量在减少原有建筑破坏的基础上进行功能置换与更新改造。

现存的青岛里院住区建筑集中分布在四方路历史街区,早期以宋连威为代表的学者开始对青岛历史街区进行研究,使得越来越多学者注意到青岛里院住区建筑,但这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的表征,里院建筑在二十一世纪以来青岛的城市变迁中并未得到重视,尤其是2012 年的中山路改造过程中,里院建筑在城市化进程中被大量拆除。近几年随着新时代下新旧建筑协调共生的建筑文化内涵被广大群众推崇,青岛里院建筑的可持续性更新保护策略才被推行,现在青岛对于里院建筑的改造也以适应现行经济与保留原有建筑文化并行。

如今两地虽然经历了时代变迁,但里分住区的建筑特色在现代化城市进程中依然明显。见证里式建筑由中式传统与西式公寓结合的历史价值;代表传统木结构向现代化的砖石、砖混结构转变的建筑技术价值;体现不同文化风格下细部装饰的建筑艺术价值;浸染城市市井文化与国际文化融合交替的社会文化价值以及可更新改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经济价值等都显示着里分住区未来具有新可能。

4 总结

武汉里分住宅与青岛里院住宅虽在地域上有一定差异,但都在相似的社会环境变革顺序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建筑形式、装饰风格、建材运用还是空间布局都呈现相似性,而其地域的差异促使两地的里式建筑在受到西方风格影响的同时更好地与本地区传统建筑融合,产生不同的平面布局与空间形式,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里式建筑。同时为顺应新时代下城市更新的发展状态,充分利用两地里式建筑价值及周边历史文化资源,发展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新型里式建筑,推动里式建筑焕发新的生机。

猜你喜欢

住区汉口青岛
《汉口北》
混合功能住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初探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基于最小开发单元模型的住区紧凑度测算与评价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学译致用的日汉口译教材与教学思考——以留学生日汉口译课三种常用文本为例
青岛明月申牌?
住区适老化改造的困境与规划管理对策
鲍罗廷与收回汉口英租界
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住区建筑节能设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