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把箸击盘歌
2023-08-17汪建平
汪建平
筷子,在古代叫“箸”,是中国人常用的餐具之一。筷子的材料多种多样,有竹质、木质、骨质、瓷质、玉质、金属等,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
关于筷子由来的民间传说,主要有三个:一说姜子牙因受神鸟启示而發明了丝竹筷;二说妲己想要讨纣王的欢心而发明了玉箸;三说大禹在治水时为捞取热食而顺手折下树枝成为筷子。笔者觉得,筷子,因老祖先怕熟食烫手而生成,似乎更合乎生活实际。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铜筷子,是国人使用筷子的最早物证。筷子诞生至少已有3000多年,到商朝末年已经出现了象牙筷子。筷子最初叫作“梜”,汉时称“箸”,明开始称“筷”。由“箸”演变为“筷”,则与明朝时江南水乡的民俗讳言有关。明人陆容编撰的《菽园杂记》卷一说,“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吴中多水泽,舟楫往来频繁,“箸”与“住”“蛀”同音,有抛锚、漏水之嫌。将“箸”改为“快”,以求“快”行。因为筷子材质多为竹质,加了竹字头,久而久之,“筷子”一名便流传开来。
在传统文化里,对筷子还有一些使用禁忌。譬如不能长短不一(有三长两短之嫌),不能有“击盏敲盅”(叫花子讨饭的样子)、“执箸巡城”(举筷不定,来回翻菜)、“仙人指路”(用四根手指拿筷子,食指翘起指着别人)和“当众上香”(将筷子插在米饭上)等不雅举动,这成为中国人就餐礼节的最早接触和最初认识。
筷子撩拨着国人数千年来的吃食味蕾。它,不拒荤腥,不嫌寒素,不分东西,不别南北,山珍、海味、河鲜、时菜、腌菜、豆腐、粉条,热的凉的,来者不拒,夹到碗里都是菜……“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尽在双筷间。”冯骥才的《咏箸》一诗,道尽了筷子形而下的功用。
筷子不仅关系百姓生活,更攸关江山社稷。《韩非子·喻老》记录了一个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故事:商纣王要用象牙筷子,他的叔父、“殷末三仁”之一的箕子认为,象牙筷子肯定不会放土制器皿上,必然要配上用犀牛角和玉做的杯子,还要配以牦牛、大象、豹子幼崽这样的珍馐佳肴,如此他一定会要衣锦绣、住高楼、乘华车……所以,箕子担心纣王的结局,害怕使用象牙筷子。果然,五年后纣王终因淫奢而亡国。
《开元天宝遗事》中也有一个故事。一次御宴中,唐玄宗欲将手中的金箸赐给宰相宋璟,对方迟迟不敢接。“非赐汝金,盖赐卿之箸,表卿之直耳。”唐玄宗说,之所以赏赐宋璟筷子,是因为觉得他的品格像筷子一样耿直、刚正不阿,这也是对宋璟恰如其分的肯定和褒奖。宋璟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并称唐朝四大贤相,他辅佐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
筷子不但与物质生活紧密相连,也会跟人的境况联系在一起。李白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白居易的“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以及如今内蒙古草原上的“筷子舞”,把人生的快乐和不快乐、如意和不如意、幸福和不幸福,都借筷子表达了出来。
形而上的筷子,更是蕴含着华夏文明,处处皆是中华文化的表现符号。譬如筷子一头方、一头圆,象征着天圆地方。“一双筷子”的称呼里,包含着太极和阴阳的理念,体现着中国人的哲学观: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有二,合二为一。而中国人的理想和现实、灵魂和肉体也像筷子一样,是合二为一的。筷子里的信仰、理念、通达和智慧,是中国人每天的必修功课。
(源自《西安日报》,离萧天荐稿,有删节)
责编: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