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云综合平衡论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2023-08-17兰祥云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3年3期

[摘要]陈云综合平衡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萌芽于抗日战争末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逐渐走向成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正式形成,改革开放后,又得到了不断地深化和拓展。陈云综合平衡论的内涵包括四个部分:建设规模与国力相适应,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必须兼顾,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平衡。新时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认真学习陈云综合平衡论,领会其内涵的核心要义,對在实际工作中做好区域发展平衡、城乡平衡、收入平衡、经济发展的整体平衡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综合平衡;陈云经济思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作者简介]兰祥云,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 430062。

[中图分类号] D6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3)03-0009-07

陈云综合平衡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萌芽于抗日战争末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逐渐走向成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正式形成,改革开放后,又得到了不断地深化和拓展。新时代,认真学习陈云综合平衡论,领会其内涵的核心要义,对在实际工作中做好区域发展平衡、城乡平衡、收入平衡以及经济发展的整体平衡具有重要价值。

一、陈云综合平衡论的发展历程

陈云综合平衡论萌芽于抗日战争末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逐渐走向成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正式形成,改革开放后,又得到了不断地深化和拓展。

抗日战争末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央派陈云到西北财经办事处领导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工作,此时,陈云虽未明确使用“按比例”“平衡”等经济术语,但他十分注重从宏观的角度分析问题,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边区的生产力落后,加之国民党对边区采取经济封锁政策,边区的贸易进口货物总值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于出口货物总值。针对这一境况,陈云改变了边区贸易分散经营的格局,他指出:“现在我们要把陕甘宁边区和晋西北这两个地方的贸易统一起来,否则对自己不利”。①1944年,关中平原棉花刚上市时,陈云指挥各口岸统一上调棉花的收购价格。此举不仅激发了民间商贾向边区出售棉花的热情,而且还调动了国民党军队将棉花销往边区的积极性。国民党军官带领士兵连夜背着棉花进入边区售卖,经济封锁政策不攻自破。

除了贸易入超以外,边区经济另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是金融问题。皖南事变后,陕甘宁地区开始独立发行边币,陈云在处理边币和法币的关系时说:“经济斗争,我们同法币的斗争,要以经济为主,政治为辅。”②在仔细分析两种货币的比价关系及商品价值规律后,陈云建议:“边区金融只能稳定在比价上。”③之后几年,国民党统治区发生了恶性通货膨胀。由于边区金融稳定在比价上而不是物价上,边区没有在贸易上吃亏,国民党也没能利用通货膨胀套购边区物资。陈云还建议,在法币贬值的时候,可以适当提高外销商品的价格,出口黄金,买进法币,少进一些商品;在法币升值的时候,将法币抛出,买入物资和黄金。在陈云的带领下,边区政府从中赚取了大量差价,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奇迹。除此之外,在对边区货币发行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深入细致的总结后,陈云认为,货币发行量要与流通的实物相平衡,“不要冲破饱和点”。④

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宏微兼并的思想走向成熟。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奄奄一息,失业问题比较突出。若是不能解决好经济衰退所带来的失业问题,不仅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而且还会动摇新生政权。陈云高度重视并认真分析了失业问题产生的根源,即经济衰退,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了有关经济工作的发言。陈云认为,国营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五种经济成分,“是兼顾好还是不兼顾好?当然是兼顾好”。⑤可见,陈云致力于统筹兼顾各经济成分,推动经济发展,以此来解决失业问题。首先,用国营经济带动生产。陈云认为,“国营经济是一切社会经济成分的领导力量”。⑥在国营经济的支持下,国营企业可以给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进而拉动全国经济的复苏。其次,鼓励私营企业逐步恢复生产。鼓励并帮助私营企业站起来,能够给社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陈云认为,“私营工厂可以帮助增加生产,私营商业可以帮助商品流通,同时可以帮助解决失业问题,对人民有好处”。⑦再次,统筹兼顾其他经济。一方面,在重点发展国营经济的同时,兼顾私营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五种经济成分“夹着走”,陈云指出:“既照顾到我们这一边,也要照顾到他们那一边。否则资本家的企业就会垮台,职工失了业就会埋怨我们。”⑧

陈云综合平衡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正式形成。1956年,“三大改造”顺利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但是,经济工作却出现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问题表现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供应较为紧张,财政和信贷多支出了近30亿元。发现问题后,陈云及时进行了总结,明确地提出了“建设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要重视研究国民经济的比例”这两个重要论断。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和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认为,中国在经济战线和政治思想路线的社会主义革命都已取得胜利,因此,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国家制定了高指标的经济发展计划,开始进行“大跃进”。为了完成指标,各地出现了瞒报产量,虚报产量的现象,国民经济比重严重失衡。在这段时间内,陈云综合平衡的思想被当作右倾保守派思想而受到排挤,直到国家经济在遭受重大创伤以后,才重新得到中央的重视。在1961年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大区书记汇报会上,陈云认为,《关于当前工业问题的指示》的8条中,有5条涉及综合平衡,建议将综合平衡问题单独写成一篇,以备在文件中参考。他指出:“有综合平衡才有计划。”“综合平衡与单打一不一样,单打一会打断经济上相互间的联系。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很重要,有计划主要是按比例。”⑨这番讲话受到毛泽东的重视。陈云在1962年3月7日的中共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的发言,是陈云综合平衡论形成的重要标志。和之前相比,陈云在这次发言中对综合平衡论作了较为全面、精辟的阐述。他提出,“综合平衡必须从现在开始,开步走就要搞综合平衡”,⑩还论述了关于综合平衡的一系列问题,如综合平衡的定义,积极平衡与消极平衡,长线平衡与短线平衡等。

改革开放之后,陈云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综合平衡论,为其注入了新的思想内涵。他肯定了“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思想来源于马克思,同时还认为,除了“有计划按比例”之外,社会主义经济还应当包含市场调节。在《计划与市场问题》这一提纲中,陈云指出,在过去的六十年里,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都存在一个显著的缺陷,即“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在1979年3月2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陈云发表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讲话。他建议,应继续坚持国民经济按比例调整的方针,因为“按比例发展是最快的速度”。?20世纪80年代后期,陈云再次强调了“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经济”这一重要观点,他说:“在改革中,不能丢掉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经济这一条,否则整个国民经济就会乱套。”?

二、陈云综合平衡论的内涵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陈云综合平衡论总结了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总的来说,其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建设规模与国力相适应,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处理好民生与建设的关系,计划与市场应保持平衡。

(一)建设规模与国力相适应

陈云综合平衡论的核心是建设规模与当时的国家实力相适应。若建设规模超越国家财力物力之限,则经济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混乱之中;反之,若建设规模与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则经济能够正常运行。为了避免建设规模大于国力,陈云主张必须保持以下四个方面的平衡。

第一,财政收支的平衡。财政收支平衡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陈云在陕甘宁边区组织财经工作的那段时期。大生产以来,边区政府的财政常处于赤字状态,光靠银行发票子只是暂时可用但不长久的方法。陈云认为,开源节流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做财政工作要注意节省,钱要用在刀口上,不要用在刀背上”。?抗美援朝期间,陈云实行“国防在前、稳定市场在中、其他在后”的政策,不但平抑了物价,而且财政在1951年还出现收支两平,稍有结余的喜人局面。1956年,财政投资和银行信贷超出原定计划,从而引发了财政赤字,银行大量印制票子,市场上的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陈云认为,“财政收支和银行信贷都必须平衡,而且应该略有结余。”?1988年,陈云在谈话中明确指出,“永远不打赤字财政”?,财政平衡是几大平衡中最根本的一项,从全局视角看,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扭转当前混乱的经济局面,首先要靠财政平衡,特别是中央财政平衡”?。

第二,物资分配与供应的平衡。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将生活必需品放在物资分配的首位,能够保证民生,从而保持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稳定性。与1955年相比,1956年的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生产建设所需要的原材料以及人民生活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出現供不应求的现象。陈云认为,应当先保证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能够正常进行,再考虑生产资料的生产,最后才考虑基础设施建设。他说,这一顺序,能够“维持最低限度的人民生活的需要,避免盲目扩大基本建设规模,挤掉生活必需品的生产”。?

第三,基本建设规模与财力物力的平衡。尽管中国在“一五”计划初期经济状况良好,但是当时国力尚弱,无法承受高速度、大规模的建设,因此,经济建设规模与财力物力的关系在“一五”计划实施不久后陷入紧张状态。在此情况下,基本建设规模不能一味地扩大。1957年,陈云指导经济工作时指出:“建设的规模超过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就是冒了,就会出现经济混乱;两者合适,经济就稳定。”?基本建设规模与财力物力的平衡不能仅考虑政府手中的钱和物,只控制政府投资即可,还需要考虑国际投资和国际市场。改革开放以后,陈云思考了利用外资建设国家可能出现的问题,他认为,对待外资需要头脑冷静,保持警惕。在1979年的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召开的汇报会上,陈云说:“利用外资来进行建设,我们的经验还很少,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第四,农业与经济建设规模的平衡。一直以来,中国农业呈现出人多地少、技术落后的情况,对经济建设规模的约束力很大。因此,在制定经济建设规划时,应将农业发展纳入考量,不能超出农业所能承受的范围,要充分考虑当今农业发展状况。“大跃进”后经历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陈云在1962年2月26日的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分析了应对经济困难的若干办法,他说:“已经摆开的建设规模,不仅农业负担不了,而且也超过了工业的基础。”1975年8月,陈云在哈尔滨视察。黑龙江省党政负责人向陈云反映农场的灌溉问题,希望他们能提供一百万至一百五十万马力的排灌设备。陈云当即委托沈鸿回京求援。在该问题得到解决后,陈云说:“中国农业对工业的约束性很大,农业过不了关,工业也不要想过关。”

(二)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

“所谓综合平衡,就是按比例;按比例,就平衡了。”但是,如何确定比例,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经济现状以及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中找寻答案。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建设的重点是新建基建项目,但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后,不论是已建或在建项目的数量都有所增加,所以在编制计划时还需要考虑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关系问题,以便对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合理配置。一直以来,农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当农业承受力与经济发展压力相适宜时,经济稳中向好;当农业不能承受经济发展的压力时,比例失调,经济崩溃。因此,若要实现综合平衡,必然要优先发展农业。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指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需要对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投资比例进行适当调整,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这样,“一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二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因而可以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陈云对此说法持肯定态度,他认为:“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投资比例,应该根据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所提出的方针加以安排。”

在短线平衡与长线平衡的问题上,陈云一贯提倡按照短线实行综合平衡。在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偏好于按照长线搞平衡,造成大量项目延期,大量工厂半成品积压,严重浪费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陈云说:“所谓按短线平衡,就是当年能够生产的东西,加上动用必要的库存,再加上切实可靠的进口,使供求相适应。”陈云既强调短线平衡,又注重长远规划。他始终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只有从总体全局出发,按照比例规律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国民经济才能按比例发展,最终实现综合平衡。

(三)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必须兼顾

陈云高度关注民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搞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经济建设与民生之间的关系要兼顾。

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困难时期,在此情况下,陈云仍多次强调要安排好人民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将保障人民生产和生活放到巩固政权的高度上来认识。他指出,“现在我们面临着如何把革命成果巩固和发展下去的问题,关键就在于要安排好六亿多人民的生活,真正为人民谋福利。”由于城市的主、副食品供应不足,六千多万城市人口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陈云建议,国家可以多制造一些机帆船,多添置几套捕鱼设备,供水产部门出海捕鱼。如果每年能够增加十五万吨鱼的产量,那么在大中城市中,六千万人平均每人每月能够有半斤的鱼吃。除此之外,陈云还建议,城市人口每人每月多供给半斤的肉。这样一来,城市的五口之家每月能多吃两斤半的鱼,两斤半的肉,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陈云说:“如果六千多万人身体搞得不好,我们不切实想办法解决,群众是会有意见的。人民群众要看共产党对他们到底关心不关心,有没有办法解决生活的问题。这是政治问题。”

陈云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都是以改善人民生活为最终目标,因此,二者均应将民生置于核心地位。20世纪80年代,经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国家决定对价格体制进行改革。这就涉及到如何正确处理物价与民生关系的重大问题。一直以来,陈云认为,价格的波动牵涉到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对于那些低收入人群而言,“购买力愈低的人,对这个问题愈关心”。所以,在价格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陈云反复强调,改革的步骤必须谨慎稳健,“务必不要让人民群众的实际收入因价格调整而降低”。

(四)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平衡

计划经济时期,陈云主张以市场调节来激发市场活力,但是,市场的调节作用必须在国家整体规划的框架下发挥。“鸟不能捏在手里,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陈云用鸟和笼子形象地比喻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该比喻意味着计划与市场之间要在一定的比例上维持平衡。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完成后,陈云认为,可以适当放宽市场管理办法。他主张,除了继续统购粮食、布匹等重要物资和一些热销品外,其他商品全部放入市场,让民众自由选择,这样既可以把市场经营得有声有色,又不至于把市场管得过于死气沉沉。同年,陈云在全国新公私合营企业工资会议上发表讲话,他说:“资本主义是大不合理,小合理。大不合理是生产无政府,但是每个资本家管理生产却有它合理的地方。我们社会主义是大合理,小不合理。”“可否改变成大合理,小也合理呢?我看必须这样做。”“文革”时期,陈云在政治上受到冷落,被下放至江西,但他并未因此失去信心,淡出政坛。他重新通讀了多本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深入思考了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云草拟了一份提纲,指出中苏两国计划工作制度中的不足之处,即两国都是只做到了“有计划按比例”,却只字未提还必须要有市场调节,因此,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显得较为单调乏味。经过论述,陈云得出结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1)计划经济部分;(2)市场调节部分。”在经济形势日益变化的情况下,对于市场和计划的关系,陈云多次变换说法,但无论如何变,其核心思想都是通过市场调节搞活经济,同时又通过计划加强宏观调控。

国民经济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然而,这一进程也带来了重复建设的问题。陈云在1980年12月16日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说,“农村人民生活改善了,市场搞活了,这是二十多年来少有的好现象。但是也出现了一些缺点:各地区盲目的重复建设,以小挤大,以落后挤先进,以新厂挤老厂。”市场经济遵循价值规律,相较于计划经济而言,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因此存在更大的重复建设风险。特别是中国的经济缺乏横向联系,各地区和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这就提升了产生重复建设的可能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资本占投资主体中的大多数,并且,这些资本大多能够在后期获得政府的参与和支持,资金也多来源于国有银行。如果大量工程重复修建,特别是那些低水平的工程重复修建,将会带来呆账,坏账,烂账等问题,导致国有银行的资金大量流失,最终影响到国家财政和老百姓的实际利益。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计划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需要在特定的框架内进行经济建设。

三、陈云综合平衡论的当代价值

陈云综合平衡论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提出了建设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必须兼顾,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需要平衡的经济调整与发展策略,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然,在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依然凸显,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一个相对平衡的环境。因此,要认真学习陈云综合平衡论,领会其内涵的核心要义,并在实际工作中做好区域发展平衡、城乡平衡、收入平衡以及经济发展的全局平衡。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地区发展平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提倡走一条“先富带后富”的发展之路。在此思想的指导下,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占据了扶持政策的倾斜,经济特区的开放,外来资本要素的聚集等优势,经济大幅度上升,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差距日益增大。“先富带后富”思想指向的是从均衡到非均衡的阶段性发展,陈云综合平衡论主张统筹兼顾全国的财政与市场,指向的是国民经济从非均衡到均衡的发展,两种思想相互补充。当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较大,陈云综合平衡论为缩小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落实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借鉴。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解决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国家需要深入领会陈云综合平衡论的内涵,围绕着三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让全体人民共享区域发展改革成果,不断缩小贫富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其次,区域内要打造平衡发展的经济布局。区域内各功能区的布局要科学合理,并且各功能区之间要加强横向功能衔接。最后,尊重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和资源差异。强化举措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多与发达地区沟通交流,将外部援助与自身优点充分结合;经济发达地区要继续保持其优势,同时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缩小城乡差异,实现城乡平衡。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农村的发展远落后于城市。增强城乡交流频率,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异,实现城乡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早在20世纪50年代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陈云就反复强调了城乡交流的重要性,他说:“为什么把城乡交流摆在第一位呢?因为我们接收过来的是一个破烂的旧中国,农业经济占主要地位。所谓城乡交流,一是将农产品、土产品收上来,一是将城市工业品销下去。城乡交流有利于农民,有利于城市工商业,也有利于国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当今,要如何实现城乡平衡呢?首先,要提升农民收入。中国拥有庞大的下沉市场,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是实现城乡平衡的基础。其次,要打造融洽的城乡关系。将资本、技术和人才投入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化农业,打造现代农业农村建设工程。最后,基础设施要进一步向城乡均等化靠拢。要实现城乡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不仅要保证农村水电、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还需要增加农村垃圾回收、环境治理、公共交通和其他生活设施经费的投入。

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平衡。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世代追求的美好愿景,但目前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着城乡、地区、行业的收入差距较大等问题,因此,应继续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首先,建立公平公正的国民初次分配制度,注重初次分配领域的公平竞争与效率。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級阶段,因此分配制度的核心仍然是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在这一大框架下,需要重点完善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保证各生产要素在参与生产的过程中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具体而言,第一,要深化劳动力市场的改革,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二,要加大资本市场的改革,缩小金融资源分配不均带来的收入差距;第三,要深化农村土地的改革,缩小城乡差距;第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大现代技术要素市场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收入。其次,在收入再分配问题上,政府应担负起责任,扮演好关键角色。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最后,要大力发展慈善和捐赠事业。中国的慈善事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在三次分配中存在管理与监督机制不完善,制度落后,企业、社会组织以及高收入人群热情不够高等问题。因此,规范慈善活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财税激励制度,建设一批与中国当前国情相适应的慈善组织,引导和扶持有能力的企业、社会团体和高收入人群等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慈善事业的进步,促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另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加大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重视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加强乡村教育质量,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能从根本上解决代际贫困问题,为低收入人群的增收提供可行途径。

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发展的整体平衡。陈云在主持陕甘宁边区的财经工作时,主张实行贸易统一,他说:“实行管理进口,保护出口,发展内贸的政策,使边区在严重封锁情况下,保证了输出产品(主要是盐),换取了抗战和民生所必需的物资(布匹等),同时也扶植了边区实业,繁荣了边区市场。”当前,中国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与陈云处理边区经济的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处。陈云在贸易被严重封锁的情况下提出贸易统一管理的政策,如今美国对华实施贸易制裁,中国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无论是贸易统一管理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二者都是为了发展内部贸易,更好地利用国内这一大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国家需重视以下几点。首先,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还需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结合,扎实推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其次,协调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保证收入分配公平的前提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通过税收改革,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公益慈善事业等方式完善收入分配格局。再次,从战略高度统筹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坚持全国一盘棋,避免搞封闭式小循环,要因地制宜,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打造有效的国内大循环。最后,统筹协调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在坚持科技自立、科技创新、科技兴国的同时,还要实施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在开放和发展中赢得战略主动,为实现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而努力奋斗。

[注释]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传(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359.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传(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376.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传(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377.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传(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373.

⑤⑦陈云.陈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⑥陈云.陈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3.

⑧陈云.陈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3.

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修订本)(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105.

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修订本)(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129.

?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4-24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修订本)(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270.

?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修订本)(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47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修订本)(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51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修订本)(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471.

?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

?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

?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5.

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修订本)(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219.

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5.

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0.

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9-21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修订本)(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55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修订本)(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417.

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0.

陈云.陈云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6.

陳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5.

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8.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7.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2.

陈云.陈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7.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修订本)(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465.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