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与万安水电站建设二三事
2023-08-17万智敏
万智敏
万安水电站,位于万安县城南1.5公里处,巍巍大坝宛如一条长龙,横卧在民族英雄文天祥当年所作的“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里的惶恐滩上。这座水电站是江西最大的水电站,装机容量50万kw,年发电量15.16亿kw·h。它兼有发电、防洪、航运、灌溉、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对发展经济、振兴江西具有重要意义。
万安水电站的建设历时30余年,历经坎坷,开工停工。它的建成,凝聚了许多领导的操心牵挂和建设者的辛勤付出。李鹏总理就心系万安水电站,先后两次亲临万安,视察指导水电站的建设。
1981年3月15日,春回大地,阳光明媚。时任电力工业部部长的李鹏和副部长李鄂鼎千里迢迢,视察万安水电站。李鹏一行不顾辛劳,到达万安县城的当晚就召开会议,听取水电站建设部队六三支队长陈曙光的汇报,仔细了解水电站的建设情况。第二天又亲临大坝现场,查看施工情况,还详细研究了水利枢纽的模型,明晰万安水电站几起几落、建建停停的艰难历程,深深地感受到老区人民的热切盼望和期待。
1940年6月,江西水利部门的人员就起草了《赣江十八滩凿滩工程初步设计》,首次提出了在万安惶恐滩建坝发电的设想,并认为它可以作为发展江西省重工业的原动力。1945年,在《江西省域安水利工程设计》中继续提到:利用坝上的上下水位落差发电并灌溉农田。由于种种原因,该项计划未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江西的水利建设。1956年冬,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写出《赣江流域综合利用水利开发查勘报告》,再次提到在万安建坝发电。1958年该办又拿出《赣江流域水利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明确推荐万安水利枢纽为开发赣江的第一期工程。同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37年的喜庆日子里,万安县委按照有关要求,在城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开工典礼。惶恐滩头的石华山下,震响着隆隆的开山取石的炮声;赣江两岸的工地上,众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一队队民工穿梭忙碌,施工场面尤为热闹。苏联专家也奔赴万安帮助设计,指导施工。1960年7月,第一期围堰工程开始施工,几万人苦战两个月,在上下游围堰石体刚露出水面、准备于汛期后就開始一期围堰截流时,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而当时我国正处三年困难时期,经济十分困难,在国务院作出“缩短基本战线”的决定后,万安水电站一期围堰停工,1961年冬全部停建。
20世纪70年代,随着江西经济的发展,江西缺电情况日益严重,万安水利枢纽工程复工兴建问题又被提到议事日程。1971年,江西省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省革委)将万安水电站建设作为“四五”期间重点项目之一,报请国务院审批。同年7月,水电部领导亲赴万安现场视察后,表态支持兴建。1973年7月,全国水利系统42个单位的领导、专家及老工人代表100余人应邀来到江西,出席万安水利枢纽复工设计现场审查会议,形成了审查意见。省革委发文报请国家计划委员会和水利电力部审批。1976年10月26日,水利电力部以《对江西万安水利枢纽复工设计的意见》,向国家建委报告,并表示基本同意。1977年8月29日,水电部在急件《关于建设万安水电站的请示》中指出:“目前江西省缺电严重,煤炭供应不足,大力发展火电受到限制,因此建设万安水电站是十分必要的,建议将万安水电站列入1978年国家建设计划,复工兴建。”1978年2月21日,国家计划委员会下达《关于同意建设万安水电站的复文》,文中指出:同意建设万安水电站。
万安水电站建设再次重启。1978年春,水电第十四工程局进入万安开始施工,开山取石的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工地上,车水马龙,机器轰鸣,可谓是“千军万马战惶恐,两岸深山摆战场”。可惜好景不长,1980年1月,由于国家银根紧缩,决定压缩一批基建工程项目,万安水电站也被列入缓建。江西省委、省政府对此极为关注,并向中央、国务院请求复工。
李鹏此次视察,就是受托深入现场考察了解情况,向国家提出是缓建还是复工兴建的建议决策。在《李鹏回忆录》一书中,他专门写了“推进万安水电站复工”一节。文中写道:“1981年3月9日,刘澜波给我来电,他说,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和省长白栋材要你去江西一趟,为的是解决万安水电站项目停建之事。第二天一早,我即启程,先乘飞机到长沙,再转乘火车,晚上到达南昌。我与白栋材省长1947年时曾在吉林省图们市打过交道,老友相见格外亲切。白栋材向我提出,希望万安水电站上马建设,省里可以自筹资金1000万元,但国家要给基建指标。江渭清书记来访时也向我表示,希望上万安水电站。15日,我们从南昌出发去考察万安水电站的建设情况。为了我出行方便,白栋材省长把自己使用的吉姆牌轿车提供给我乘坐。按照当时国家的规定,只有中央国家机关的正部长以及省委书记、省长才能配备苏联制造的吉姆汽车。当晚,我们在万安听取水电部六三支队长陈曙光的汇报。第二天,我们去看万安水电站坝址。万安水电站位于赣江峡谷出口处,地势开阔,与葛洲坝电站有相似之处。回京后我向刘澜波汇报了这次去江西的情况,并给国家计委写了报告。当时全国经济处于调整时期,一批基建项目要下马或者缓建。在这个大形势下,万安水电站要复工是非常困难的。6月22日,我作为列席人员参加了十一届六中全会预备会,在会上碰到江渭清和白栋材。江渭清告诉我,他已向姚依林副总理报告,要求万安水电站复工。会议期间,我和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商量了万安水电站复工的事,他的态度还是积极的。不久,我起草了万安水电站复工的报告。”
在李鹏等领导的关心推动下,1981年7月18日,国家计委给电力工业部、江西省计委发出《关于同意万安水电站复工的函》,函中称:“经国务院领导同意批准,万安水电站今年恢复建设,所需投资1000万元,由电力部安排500万元,江西省自筹500万元。”
万安水电站几经波折,终于复工兴建。1984年11月,大江成功截流。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欣喜万分,发来电报祝贺。1990年7月6日,李鹏总理亲自为万安水电站的施工部队题词:“开发赣江,为革命老区人民造福!”
1990年11月11日,金桔飘香,秋风送爽。十分关心老区建设、关心万安水电站进展的李鹏总理在时任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省长吴官正的陪同下,再次来到万安,视察万安水电站。
当李鹏总理一行进入万安县境窑头乡时,路边的圩场熙熙攘攘,人山人海,人们正在上街赶集购物。进窑头街上圩场的几处路口均有公安人员站岗,维持秩序。李鹏总理看到来往行人满脸笑容,喜庆购物,突然说道:“停车。”司机一停车,李鹏总理便推门而下。这是行程中没有安排的活动。时任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省长吴官正见此也急忙下车,紧随其后。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大多有点紧张,霎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只有几个有经验的公安人员赶紧上前,一面疏导引路,一面暗中保护。当时赶集的人只注意看货购物,怎会想到国务院副总理会来这个偏僻遥远的小集市。当李鹏总理来到肉摊前指着一块肉询问价格时,商家定睛一看,喊道:“总理,李鹏总理!”这一惊叫让市场顿时热闹起来。“李鹏总理来了……”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前呼后拥,欢声一片。李鹏总理喜笑颜开,一边缓缓而行,一边向人群挥手微笑,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来到了商场里,向售货员了解市场的销售情况,当他得知营业额上升后,高兴地对毛致用、吴官正说:“这说明农民卖粮后手里有了钱。我们要放开,加快发展。”当他离开商场回到车边时,看到人们依然兴高采烈,恋恋不舍,就也挥手致谢了许久,并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老区人民真好啊!”
离开窑头圩场,李鹏总理一行直达万安水电站现场。他站在坝上,举目而望,水面开阔,碧波荡漾,两岸青山连绵,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工地负责人在坝上汇报:万安水电站采取“工程一次建成,水库分期蓄水”的建设方案,按照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保坝。大坝全长1104米,坝高68米,水库面积100平方公里,总库容量22.16亿立方米。水电站闸门高140米,宽14米,号称“亚洲第一高闸”。电站装机50万kw,首台机组均已装好,发电指日可待。李鹏总理听后,十分欣喜,望着工地大门悬挂的一副巨联“为人民装机组历尽艰辛,庆发电赞官兵乐于奉献”,连连点头称赞:指战员辛苦了,老区人民了不起,作出了贡献。
事实也的确如此,为建万安水电站,老区人民的确是舍小家,讲大局,全力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据资料记载,光库区移民这一方面,万安、赣县、赣州市部分乡民就有9万多人背井离乡,重新安家。其中万安县就有7个乡37个村369个村民小组3万多人搬迁。万安人民深深理解国家的困难,他们坚定地说:“我们要像当年支援革命战争那样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在搬迁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典型事迹。一位年近九旬的老苏区干部,面对土墙上精心保留的“紅军万岁”标语,沉思良久。最后他拿起铁铲,小心翼翼地将标语一块一块铲下来,装进箩筐。墙土移不走,但“红军万岁”的标语能够移走,这就是老区人民不变的心,这就是老区人民的情怀!
老区人民可爱,李鹏总理装在心怀。当天下午,李鹏总理不顾一路的颠簸,深入乡村看望村民。1990年10月17日的《江西日报》对此进行了报道,报道中写道:“考察期间,李鹏多次深入到城乡居民家中嘘寒问暖。在万安窑头乡鲁下村肖春娥家,李鹏和主人一起汲压井水,并参观主人的粮仓。肖春娥告诉李鹏,她家今年预计可打粮食1.2万斤,已经卖给国家3000多斤,家里现有存粮1000多斤,晚稻即将收割,今年可增加收入2000多元。李鹏高兴地点点头,希望她多存粮食,为国分忧。”
“开发赣江,为革命老区人民造福!”这是李鹏总理的题词,也是李鹏总理的心愿,更是李鹏总理的希望。老区人民牢记于心,努力进取,艰苦奋斗,建设幸福美好的家园!
责任编辑/陈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