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类复合型乡村治理人才培养路径与创新研究*

2023-08-17高俊波朱锋钊张华琦

南方农机 2023年11期
关键词:院校人才高职

严 易 ,高俊波 ,朱锋钊 ,张华琦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明了乡村治理人才培养与培训的路径,即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支持职业院校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党的二十大也就此作出了战略性部署,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必须要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之间具有强烈的耦合性,乡村发展落后制约乡村治理进程,乡村治理现代化推动着乡村振兴实施。培养农类复合型乡村治理人才是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一环。

1 乡村治理人才培养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针对我国“三农”问题提出的战略性政策举措,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具有总体性、全局性和长期性。党的二十大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部署,为教育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支撑。

乡村振兴战略亟需打造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复合型乡村治理人才[1-2]。乡村治理人才是乡村综合社会治理的“一线力量”,是专业技术与管理能力兼具的复合型人才。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大使命,涉农高校在培养农类复合型乡村治理人才上具有独特的办学优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涉农高职院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通过定制化人才培养,可以缓解乡村治理人才短缺问题,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智力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拓宽办学领域,缓解招生压力,开辟新的就业途径,从而促进学校自身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2 农类复合型乡村治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服务乡村振兴是地方涉农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与担当,同时也是助推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级政府陆续出台关于乡村振兴与职教改革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以高质量统筹发展职业教育,地方高职院校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2.1 人才供需不契合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乡村需求呈现多样化,部分涉农高校优势专业特色不突出,缺乏改革创新,忽略地方乡村产业发展的需求,从而导致人才培养供给侧问题突出[3]。部分涉农高校农类专业“农字牌”有所淡化,各专业发展规划缺乏顶层设计,与乡村需求脱轨。在乡村振兴政府订单班等定制培养中,产出与需要不契合,定制培养模式和机制有待完善。

2.2 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创新

由于高校对“三农”调研不足,对乡村人才需求不明,人才培养评估机制不完善,导致人才培养定位不明,人才无法适应乡村发展,出现毕业生首次就业后又选择跨行转业的情况。而各高职院校农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同小异,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农”的特色淡化[4]。涉农专业普遍存在农业产业各环节实训教学课时不足、实习岗位效果不佳、产教融合流于表面等问题,制约着农类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一些高校虽进行了创新和改革,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于频繁。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教育教学中,涉农高职院校对农类复合型人才内涵理解不准确,“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彰显不突出。农类复合型乡村治理人才培养经验不足,教师对专业教育教学规律缺乏研究和思考,不利于农类复合型人才培养。

2.3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无法适应乡村发展需要

涉农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不健全,农类复合型乡村治理人才培养理念未能落地,所开设课程未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缺少“人力资源管理”“公文写作”“谈判与沟通”“演讲与口才”等综合素质与能力实践课程。长期以来,实训课程调研、论证和设计不足,造成实训环节较弱,尤其是师生深入乡村生产实践较少。农类专业知识体系比较复杂,除了专业理论知识之外,扎实丰富的实践能力不可或缺。涉农专业教学内容没有融入农业生产经营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需要。高职院校专业教材内容多为学科化设计,呈现知识碎片化,缺少模块化、项目式教材,不能满足高职农类专业所需、乡村发展所用。目前,在高职课堂还存在教学多采用灌输式和应试教育,重理论知识讲解,学生不清楚知识的用途与用法,导致被动学习。

2.4 学生服务乡村意识淡薄

由于城乡差异、职业发展等现实因素,多数大学生选择在城市工作,但城市就业岗位紧张,造成了“下不去、留不住、没事干”人才资源浪费的局面。部分农类高职院校“为农”特色不鲜明,偏重专业教育,轻视人文教育,使得专业能力过硬学生没有投身“三农”的觉悟;部分高校存在着理想信念教育不扎实、育人方式方法单一、课程思政成效不显著、职业生涯规划联系专业不紧密、职业素养教育缺位等问题,学生浮躁风气盛行,主动服务乡村意识淡薄。

2.5 师生服务乡村生产实践不足

教师和学生缺少乡村生产实践锻炼,教与学停留于学校。其主要原因如下:1)青年教师作为农类高职院校的教师主力军,工作经验与专业技能不足,农业实践工作难以胜任;2)师生前往乡村受到项目、平台等因素限制;3)虽然部分教师下乡开展农技服务,但缺乏乡村治理的实践[5]。总的来说,师生服务乡村生产实践的能力与经验不足。

3 农类复合型乡村治理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结合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经验,充分彰显高校智库的显著优势,致力培养农类复合型乡村治理人才,地方涉农高职院校应该从顶层设计定制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激发科技创新、创新育人机制、构建乡村振兴长效服务机制、优化实训实践基地和产教融合基地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

3.1 做好顶层设计,量身定制培养

农村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均衡,断层与资源流失严重,亟需农类复合型乡村治理人才。作为农类地方高职院校,明确职业教育“初心”,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心培育“一懂两爱”复合型乡村治理人才,为地方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

1)办特、办精、办强现有农类专业,深入“产业、企业、行业、职业、专业”“三农”精细调研,以“宽口径、厚基础、强实操”为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地方性、应用性及特色优势,努力培养农类复合型乡村治理人才。

2)利用农类专业优势,从定向招生、定向就业、奖学金设置等方面争取政府政策,通过政府乡村振兴班、企业学徒制班、岗位定制培养班,定制培养“下得去、留得住、能适应、干得好”的乡村所需人才。

3)通过对农类复合型乡村治理人才、新型职业农民、本土人才、返乡创业人员等进行培训,营造“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培育一支“熟乡情号召强、有梦想可布局、懂技术能解决、懂市场善经营”的新型农业乡土人才队伍[6]。乡村人才努力有为,乡村必将有所作为,也将逐步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

3.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输出质量

1)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教育教学中,涉农高职院校对复合型人才内涵理解不准确,“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彰显不突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亟需既懂得农业专业技术,又擅长农业经营管理;既熟悉国家方针政策,又具备乡村治理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2)农类高职院校举农字旗、念农字经、走农字路、创农字牌[7],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准确把握“农类复合型人才”内涵,全面贯彻“农类复合型”培养理念,不断总结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农类专业应深入了解“三农”需求,以“宽口径、厚基础、强实操”为目标实施定制培养,采取“教师+基地+学生”等产学结合形式,深入乡村生产实践,狠抓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严管实习环节,显著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岗位综合职业能力。

3.3 科学重构课程体系,按需设置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高职院校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1)以乡村人才振兴需求为驱动,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推动课程设置优化,建设新农科专业核心课程群,在农类专业设置不同板块,涵盖农业生产全过程,保证乡村振兴需求。如在种植板块,可设置“植物保护”“特色种植”“生态农业管理”等课程;在养殖板块,可设置“畜禽生产”“动物繁育改良”“动物疾病防治”“特色生态养殖”等课程;在农业经营管理板块,可设置“种养殖经营与管理”“生态农庄经营”“农产品营销”“网店运营”“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等课程;在乡村治理板块,可设置“乡村建设案例”“乡村治理实践”“乡土文化研究”“多功能农业”“‘三农’问题概况”等课程。将思政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主动开发产教融合校本课程,使其向乡村所需倾斜,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复合型乡村治理人才。

2)以乡村工作岗位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融入职业技能证书,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育教学实践,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纵深,融合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等,推行面向乡村振兴的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模块式教学,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学方法、手段、内容和评价等全面创新[8]。同时,根据“三农”实际需求,整合实践教学基地,丰富实践教学手段、方法和技术,对学生实施一对一的岗位技能训练。

3.4 多措并举见实效,扶苗下乡助“三农”

毕业生回乡回村、扎根农村、服务乡村的责任意识淡薄,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应转变教育理念。

1)加强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应用数字化技术丰富思政教学,不断创新教学形式,通过短视频、微课、网课等丰富思政课,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创新思政教学,让学生了解“三农”发展情况,真正从思想上、心理上接受乡村。

2)加强专业思政改革和创新。分析农类专业的就业现状和乡村就业优势,开展就业择业教育、劳动教育、耕读教育,扭转学生偏见,树立其投身乡村、振兴乡村的决心和信心。充分利用课堂内外资源,将理论、实践、思政有机结合,发挥课程特色,让农类专业学生充分了解农业生产相关知识,培养其“三农”情怀[9]。

3)顺应形势,加强宣传。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为民服务活动,通过职业教育宣传周,传播职教好声音,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在社会上形成一种爱农、助农、事农的良好氛围。

4)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通过行业专家讲堂、企业经理讲堂、农业能手讲堂、校友分享讲堂、田间车间讲堂,分析“三农”领域现状、就业现状,通过“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乡村振兴政府订单班政策宣讲,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疏浚毕业生职业发展通道。

5)搭建平台,拓宽渠道。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乡村基层组织应积极协调、紧密协作,实施政府订单式培养;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实施企业订单式培养[9]。这样既能契合乡村发展需求,又能帮学生明晰职业生涯规划,持续推动高职院校学生高效融入乡村振兴。

3.5 深挖乡村服务,赋能产教融合

在乡村建立实训实践基地、产教融合基地,开展驻村驻企顶岗实习、实践实训教学,指导和带领学生参与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主动对接“五业”,借助科研项目、横向课题、创新创业大赛、假期社会实践等,构建“团队+项目+学生”模式,深入乡村基层,开展科学研究、调查研究,将课堂、实验室和实训场所从校内搬到田间车间,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乡村实际问题的能力[9],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难题,提升乡村产业经济效益、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6]。

3.6 增强农类办学活力,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高职院校要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肩负起振兴乡村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主动与政府联动,构建乡村振兴长效服务机制。作为农类地方高职院校,必须深化改革创新,激发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职能与活力。

1)聚集资源优势,实现人才振兴。聚集村两委班子、农民专业合作社、农牧业企业经理、种养大户、返乡创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和退伍军人等人才资源,分类型、分层次开展培养,深入田间车间开展理论、实践、科技类专题培训,努力聚才培才用才,为实现乡村科学治理、乡村发展助力。

2)聚焦乡村产业,智推乡村振兴。在高校设立乡村振兴学院,选派教师“驻村”,做好“一村一特”顶层设计,依托人才驱动、科技革新,推动乡村科学治理[10];设立产业学院,深化校企合作改革,选派教师“驻企”,主动服务乡村产业,做特做强乡村产业,促进乡村经济快速发展。

3)传承挖掘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分析、整理、筛选文化资源,挖掘特色文化,对其内涵进行诠释、提炼和总结,得出特性显著、内涵丰富、村民一致认可的乡村特色文化,为乡村振兴营造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良好人文氛围。

4 展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进,需要国家不断地推进乡村和高校的深入融合,特别是需要职业院校为乡村培养大量农类复合型乡村治理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能力的提升和治理体系的完善,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地方涉农高职院校虽然面临困境,但可以不断地从实际出发,结合地方乡村发展实际需要,主动进行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厘清农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农类专业内涵建设,让师生真正沉入农村、农业、农民中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担起高校使命与责任。

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重要举措。因此,需要不断吸引、培育人才,并根据农村产业需要,引进高端人才;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需要以经济管理为主,以行政管理为辅。在吸引、培育人才中,高校乡村人才培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阶段性动态过程。因此,需要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研究、探索和持续更新农类复合型乡村治理人才培养模式。此外,乡村人才问题是关键,在乡村人才评价体制、新型农民职称体系、乡村人才待遇补助、新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兜底等方面亟需研究解决,让更多乡村治理人才安心工作,全身心投入农业强国建设中。

猜你喜欢

院校人才高职
人才云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