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

2023-08-16

大社会 2023年6期
关键词:岗位部门政策

求职现场火热。广东中山,人社部门举办的“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招聘会上,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应届毕业生肖滢舟获得企业青睐,成为管培生,“和我一起找到工作的,还有200 多名同学。”

稳岗政策给力。江苏无锡,掌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账户上,稳岗返还、“苏岗贷”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等资金接连到账。“一场场稳岗扩岗‘及时雨’,助我们顶住经营压力,稳定用工规模。”公司总经理许建军说。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乎经济发展,关乎千家万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4 月28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稳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积极应对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千方百计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5 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25 岁到59 岁就业主体人群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已连续3 个月下降,就业政策持续显效,就业形势总体改善。

稳岗位,稳住就业基本盘

应出尽出,打出“降贷返补提”惠企组合拳;分类帮扶,促进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改善服务,为招工务工搭建桥梁……今年以来,各项稳就业政策措施精准发力、扎实推进。

保障岗位供给,助企业减负稳岗。

在江西南昌红谷滩区,沁庐嘉莱特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负责人朱建伟说:“去年公司少缴、缓缴失业、工伤、养老保险等社保费用25 万余元,又获得增值税留抵退税575 万元,而且这些政策都‘免申即享’,高效省心。”

一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3679.8 亿元;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延续实施至2024年底,预计年均减负约1800 亿元;大力推广“直补快办”等模式,优化涉企事项办理服务……各地各部门接连推出延政策、增信贷、降成本举措,为广大企业减负担、增后劲,助力企业留工稳岗。

紧盯求职需求,助重点人群就业。

“我是三峡大学应届毕业生,3 月份,宜昌‘小精专’招聘会开进了校园,不但针对专业送岗位,还‘一对一’指导就业,正是这次招聘会,让我成功入职。”湖北宜昌兴发集团研发中心新员工张宗萍说。

着眼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面向农民工等劳动者发布岗位3800 万个;深入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一季度帮助40 万城镇困难人员就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3074 万人……聚焦重点人群,各地各部门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围绕“扩、促、兜”综合施策,形成共促高质量充分就业合力。

加强供需对接,优化用工保障服务。

“我们二期项目急缺人手,忠县工业园区管委会成立专班,帮我们对接劳务供需,很快招满了所需员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张兴龙说。

湖南大力推动118 个省级产业工人定向培养基地建设,引导企业入驻“湘就业”平台;江西完善“农民工地图”,强化园区企业、重点项目与农民工供需精准对接;广西推广招工二维码、直播带岗等,常态化开展“点对点”送工服务……一季度,全国人社部门累计帮助3.4 万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需求52 万人次,助力经济加快复苏。

扩岗位,扩充就业蓄水池

缓解就业压力,扩增量与稳存量同样重要。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主动作为,增强企业吸纳就业的动力,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激发新业态新模式创造就业的潜力,培育更多就业增长点。

政策支持,鼓励自主创业。

天津天河云筑工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李粒萍告诉记者,“创业初期,我们被评为天津市‘雏鹰企业’,顺利申请到100 万元贷款,最近,在南开区人社部门支持下,公司又获得100 万元低息创业担保贷款,这笔资金可有力助推企业发展。”

今年以来,天津修订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已组织1.6 万人参加创业培训;湖北提出实施“创业环境优化”等八大计划,力争全年新增返乡创业5 万人以上……各地围绕劳动者创业需求,深入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帮助劳动者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

拓宽渠道,挖掘新职业。

无人机驾驶员、民宿管家、物联网工程技术员……近年来,新岗位新职业不断涌现,2022 年我国新版职业分类大典净增158 个新职业,人社部门正加快新职业标准开发,推进新职业培训,使岗位更多样、空间更广阔、工作更精彩。

真金白银,支持扩岗招工。

“去年在湖北麻城投资建厂,新招了200 多名大学生。”立讯精密工业(湖北)有限公司人事行政课长程栋说,为鼓励吸纳就业,人社部门先后发放岗前培训补贴、见习补贴等20 多万元,降低了用人成本。

国家延续实施国有企业一次性增人增资政策,引导公共部门加大补员力度;上海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确保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5 万个以上;贵州、安徽等地推出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单户最高授信额度3000 万元……拓展渠道、挖掘增量、多方支持,扩岗招工政策力度不减。

提质量,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当前,各地各部门加大力度育人才、优结构、强保障,提升就业质量,让更多人在“好就业”的基础上“就好业”。

提升技能,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近年来,天津相继出台“海河工匠”系列政策,逐步完善新型学徒制、项目定制、名师带徒等技能人才梯次培养模式。截至目前,天津全市技能人才规模271 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3 万人,占比30%以上。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举措。今年,人社部门充分利用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等,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增添保障,强化就业规范管理。

深入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效能;持续抓好社会保险参保扩面;严厉打击黑中介、虚假招聘等违法违规行为……各地各部门紧跟就业新特点新变化,持续完善配套政策举措,更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完善制度,加强公共服务支撑。

今年,黄石以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为契机,整合社保、求职和失业登记等信息,建立起“链式就业服务”信息库,正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市县乡村全覆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目前,当地已对2 万余名求职者回访并跟踪帮扶。

抓改革,规范实施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告知承诺制;提质量,深入实施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促公平,着力健全均等化的就业服务制度……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正加快形成。切实把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抓好,增强就业的适配性稳定性,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就能更好实现人民群众对“更稳定的工作”的期盼。

(人民日报)

猜你喜欢

岗位部门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7部门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