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自信 谱写当代华章
2023-08-16
主题阐释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明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为民族复兴提供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博物馆热潮”已成为文化现象
从1905年张謇创建中国最早的一所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到1983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再到后来全国有数千家博物馆免费开放……如今,民众对文化藏品的关注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据国家文物局的不完全统计,我国博物馆在2023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超五千万人次,达到历史同期的最高水平,一级馆均达到游客接待上限。“博物馆热潮”已成为一个文化现象,“打卡博物馆”也已成为旅游风尚。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大型文博场所热度居高不下。今年,购票平台上预订量最高的景区类目中,博物馆、展览馆超过动物园、主题公园,从去年的第四名跃升至今年的第一名。购票平台的大数据也显示,今年文博类相关景区门票销量同比2019年增长3倍。在某点评APP里2023“必玩榜”入榜场所中,上海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等文博类场所占据近200席,上榜数量同比增长近130%。
◆素材解读
1.文化惠民,双向奔赴。数千家博物馆免费开放,为人们近距离观赏文物、感受中华文化提供了便利,“旧时王谢堂前燕”,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如今人们对于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热衷,也反映了文物、文化单位与观众的“双向奔赴”。
2.与时俱进,提升文化自信。近年来,众多博物馆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通过创新让文物“潮”起来、“活”起来、“动”起来,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产生情感共鸣。而“潮”起来、“活”起来、“动起来”的,不单单是文物,更是我们心中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如今,珍稀文物不再被束之高阁,也不再是书本上尘封的记忆,而是以更加鲜活的姿态走进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传统文化也因此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芒。“博物馆热潮”持续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深厚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
“考古盲盒”爆红:文物“出圈”,文化“入圈”
你见过这样的盲盒吗?手握袖珍版“考古神器”洛阳铲,小心翼翼地“勘探挖掘”,再用小毛刷拂去泥土,让“失传的宝物”面世……这款“考古盲盒”是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创产品,它把现在流行的“盲盒”概念和文物相结合,把青铜器、元宝、铜佛、铜鉴、银牌等“微缩文物”藏进土中,让网友们化身“考古学家”,亲身体验考古工作的艰辛与惊喜。据悉,在网上,“考古盲盒”处于脱销状态,每次补货都会秒空,河南博物院官方评论区也满是“催货警告”。
在很多人眼中,与文物连接的一定是“传统”,而盲盒代表的却是“潮流”,二者似乎不搭。但“考古盲盒”却将二者进行融合:让文物形象借盲盒形式出圈,也让曲高和寡的文物形象与包括年轻人在内的社会大众更贴近。盲盒的这种形式就是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时代化的“转码”,连接起过去与当下。而有趣的游戏化体验也能带动人们学习与感受的热情。同时,“盲盒”形式也能够让更多文物形象走入寻常百姓的家里,让家庭氛围中增添了文化气息。
◆素材解读
1.传统文物与现代潮流融合。传统与潮流从来都不是冤家对头,两者可以完美融合、相得益彰。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创产品“考古盲盒”,就让古老的文物和时兴的玩法碰撞出了新火花。对我们来说,传统文化历经千年风霜,展示出的是历史的沧桑和独特美,是我们民族的根。我们应让传统与潮流充分融合,共同舞出無限的精彩。
2.创新是文化传播、发展的源泉。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这一创意新产品,目的是通过创新文物的形式,结合潮流,吸引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大众的注意力,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叶嘉莹:在诗词中追寻光明的力量
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她出身名门但生逢乱世,眷念故土却羁旅异乡;命运几度沉浮,但她始终葆有诗心,吟咏自得。在她看来,以诗词慰平生,足矣。她被称为杨绛先生之后,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大夫”。
90多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一生坎坷多艰,曾历经战乱,在海外飘零数十载。在许多次人生的至暗、绝望时刻,是诗词给了她无穷的力量,而她也用自己的毕生之力,传承中华文化,阐述古典诗词之美。叶嘉莹先生凭借自己对于中华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的深厚素养,借鉴西方文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诗学体系,激活了古典诗词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使之在当代文化建设中重焕异彩。
叶嘉莹先生以传播中华诗教和优秀文化为终身事业,在75年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华诗词之美与中华文化精神的星火相传、生生不息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巨大贡献。
叶嘉莹先生的学生、著名作家白先勇坦言,叶先生对自己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著名诗人、画家席慕蓉曾说:“叶先生顾盼之间那种自在与从容,仿佛整个生命都在诗词之中涵泳。”《人民日报》在报道中更是称叶先生为中国诗词之美吟哦至今,更活成了人们心中的诗。
◆素材解读
1.诗意人生。我们为什么要读诗?古诗词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从叶嘉莹先生身上,我们或许能找到最好的答案。她那些与生命相融合的感发,那些以诗词为舟楫的依托,塑造了她一生温润沉静、坚韧不拔的形象。有人说:“她站在那里,就是对古典诗词最好的注解。”
2.以诗抵御人生磨难。叶嘉莹先生诗心早慧,但却一世多艰,是诗歌如日月光华,照亮了她所有绝望与灰暗的时刻,渡她走过了生命的长河,让她免于“在苦难中被磨碎”。
冯骥才:留下美好的情感与精神
1995年前后,冯骥才在大众心目中还是一位传统的作家、艺术家。那段时间,他写出了一批天津卫的奇人奇事。恰巧也是在那时,天津这座他常年居住的城市正面临着一场旧城现代化改造的风波。
为了“抢救”这座600年老城的文化遗产,他邀请了诸多摄影师和各行各业的专家进行文化采风和地毯式考察,编成了《旧城遗韵》一书,同时,建议天津市领导建一座城市文化博物馆。此后,他又在两会上提议,中国应有自己的文化遗产日。后来提案通过,国务院确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04年,他成立了“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2009年,他又成立了国内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中心,存录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普查中所获得的数百万字的文字资料、几十万张图片资料、几千小时的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他一再强调,抢救中国民间文化,不是为了保存某种形式,而是为了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保留下那些美好的情感与精神。如今80多岁的冯骥才,仍然在为记录和传承中国民间文化而四处奔波,他寄语年轻人:“若不把自己的文化当一回事,那谁也救不了。”
◆素材解读
1.传承文化,人人有责。已过古稀之年的“文化圈奇人”冯骥才先生近年来多半时间都在中国濒临消失的古村落间奔走,被称为“传统村落保护第一人”。他认为,古村落的价值绝不小于万里长城,抢救古村落就是和时间赛跑。
2.树立文化自信,承担文化责任。冯骥才寄语年轻人:“若不把自己的文化当一回事,那谁也救不了。”正是他的努力,唤醒了越来越多的民众树立起文化自信,承担起了保护我们的“母亲文化”的重任。
【孟晓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