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理在当代大写意花鸟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2023-08-16孟飞王晓东
孟飞 王晓东
摘 要:新时代的文化潮流与西方的绘画表现形式逐渐和中国画相融,形成了许多全新的绘画表现手法。肌理的出现让大写意花鸟画有了更多的创作思路和灵感,大写意花鸟画中也逐渐出现了许多新颖的肌理绘画方式与技巧。从将多种肌理表现方法与大写意花鸟画恰当融合与应用的角度出发,总结相关心得。
关键词:肌理;大写意花鸟画;新时代中国画;绘画创作
历经千百年的发展,中国传统绘画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派类多样,作画所用的材料、绘画的技法都有其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包含的精神内核与艺术追求更是时间的沉淀与智慧的结晶。在工笔花鸟与工笔人物画中,绘画肌理的运用非常重要,而在大写意花鸟中,绘画者与欣赏者往往更在意“写”与“意”。其实大写意花鸟画不光具有大笔挥毫的意境与洒脱,其中也蕴涵独特的肌理表现手法,这些肌理和大写意花鸟画的融合与处理,正是本文要着重去研究的内容。
一、肌理的概念
肌理,通俗解释就是一个观察者对物体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起伏、粗糙或平滑的多样性纹理。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所谓肌理就是将绘画中所使用的材料、颜料、笔墨以及纸张的褶皱所产生的纹理融合进表达的绘画对象中,以体现作品呈现出的质感,加强画面的丰富性,体现出或写实,或写意,或作品所想呈现出来的其他效果。中国画中的肌理并不是一味地去模仿和写实现实中物体所带给人的感受,也是创作者心性的艺术表达,这和西方的绘画方式就大不相同。西方绘画以线条、结构为主,主要通过明暗与体积来表现物体的纹理与质感,而中国画是从意境出发,无论是水墨还是色彩所表现的肌理,都是能够反映画者的审美和情感的,所以中国画的肌理也包含了创作者浓厚的艺术情感与丰富的内心感受。
二、肌理在大写意花鸟画中的发展与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文化的浪潮逐渐开始涌入国内,许多新思想、新见解不断地与中国文化交汇,许多艺术家在这一浪潮之中受到了启发,中国画的绘画语言与技法也不再单一,于是肌理这一重要的绘画语言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肌理作为当代工笔画画家经常运用的技法之一,也使得大写意花鸟画这类绘画的发展有了全新的方向。
回看近年来的中国画获奖作品,肌理的创新运用在大写意花鸟画中的出现频次越来越高。这些绘画作品给观画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大写意花鸟画讲究的是“远看其势,近看其质”。其中,融入肌理的灵巧处理既不失章法,又增添了许多新颖的形式与细节,促使其“质”可以有效达到当代中国画的审美要求。大写意花鸟画讲究的是对绘画对象的精炼概括与自身特有的抒情性,肌理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肌理使得整幅大写意花鸟画作品不但有了独特的笔墨语言,也有了不可缺失的绘画细节。在笔墨的酣畅淋漓中增添韵律感和趣味性,在意境之中增添写实感,这就是肌理在大写意花鸟画之中的作用。
三、肌理在当代大写意花鸟画创作中的应用
搓揉画纸法:其原理就是将绘画所用的宣纸团皱,使其产生纹理,舒展开来后,用毛笔的侧锋平扫其纸张表面,那么笔墨就会在凹凸不平的画纸上显示出形态各色的纹理,并且可以结合所绘画表现的对象加以变通,达到不同的画面效果。比如:可以将宣纸按竖纹状折叠,反复多层按压后,再用墨色平掃,就能得到竖条纹状的笔触肌理,这样的竖条纹可以运用于表现木质结构,例如木板、陈旧的木桌、经历风雨摧残的掉皮老树干等;也可以从中间汇于一点向外散射式折叠,得到的肌理形状如蜘蛛网,可以用于表现岩壁、石台、大理石纹、碎玻璃状背景纹等。搓揉画纸法的灵巧运用,能使画面感丰富,层次分明,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写实感,并且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是一种非常适用的方法。
水墨晕染法:该方法受西方水彩画中的湿画法启发,将墨色与水融合,通过排笔将淡淡墨色水平扫于宣纸之上,墨色控制尤为重要,在其中可滴入清水使墨色产生均匀的变化,七成干左右再次滴入清水,待其彻底干透后,就会呈现出墨色晕染的效果,适用于制作背景,给画面增添丰富性。最后产生的水痕可犹如虎皮般纹样,也可似空中飞撒着斑驳雨点,背景的浅浅墨色与水痕带来独特的意境。
吹风散墨法:该方法运用平时生活中所使用的吹风机,将带有墨色的水痕平涂于宣纸之上,利用吹风机的风力,使得墨色与水痕向风的方向开始呈波纹状扩散。可以通过改变风力的强弱,来控制水墨的走向与范围,当感觉能够达到其所能表现的效果时,可以用备好的吸水纸吸走多余水分,以保持其最佳的状态和效果。该方法可以用于制作背景。由于风力产生的墨色,会形成水波一样的纹样,所以也可以用于水面的描绘,例如芦苇丛中的湖水。吹风机吹的方向所产生的水波纹,也能表现风的走向,和芦苇摇曳的方向一致,达到“虽不见风却有风”的特殊效果。
撒粗粒盐法:将墨汁与水调和,将淡墨涂于宣纸之上,随后用粗粒盐撒在宣纸上,利用盐粒遇水渗化的特性,产生雪花状的肌理,当画面干透后,抖动宣纸使剩余盐粒脱落,就能步入下一绘画阶段了。撒粗盐粒和细盐的不同之处在于,细盐造成的纹理过于平均,应用起来相比于粗盐法较为保守,粗盐颗粒形成的白色花纹更加丰富,形态上产生的花纹也更大,既可以用作表现花纹样的背景,同时也可以用于表现大雪纷飞的场景,用这种特殊的肌理制作技巧来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纸团蘸墨贴画法:该方法就是将蘸有墨色的纸张捏造出自己想要的形状并按压在画面中,由于墨色吸附在纸团上,可以自己控制力度、按压的次数、墨色的浓淡,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可以使墨色由浓到淡,逐层递进。运用的材料不同,那么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可以用于表现地面或者山石的肌理,可以使用小块松散的卫生纸,来表现草地的质感,也可以运用卫生纸团蘸浓墨直接按出小鸟,使小鸟的造型显得自然生动,纹理质感真实。
毛笔干画法:此方法可以将毛笔水分用吸水纸吸干,使分叉数根的毛笔笔尖轻贴画面,用此方法来表现拥有毛绒质感的动物、植物、材质等,也可以利用扇形笔等工具刻画出想要表现的对象,例如松树一组一组的枝叶、动物的皮毛、青绿的苔藓等等。由于毛笔干画法的适用范围广泛,在写意花鸟画和工笔花鸟画中技法不同,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在写意花鸟画豪迈挥洒的笔法中更能体现出毛绒的质感与肌理。
自然流淌法:此方法就是先将宣纸用清水平扫打湿,将颜料与水融合稀释,调配适当之后,平扫在宣纸上方,并将宣纸竖立,让颜料随着重力的因素自然流淌于宣纸之上,也可以适当地左右摇摆纸张,以改变颜料在宣纸之上的走势,来达到画面想要呈现出来的效果。待宣纸晾干之后,即可呈现出颜料的流淌痕迹及其与水晕染混合的效果,可以用于表现画面的背景,或者是山石的质感与雨水流淌过的墙壁,给大写意花鸟画作品带来一种流动的美感。
喷壶喷洒遮挡法:将颜料与水融合调配,并且灌在平时生活所用的喷壶中,将喷嘴调成能够喷洒水雾的状态,使用时一边用纸张遮挡控制其形状,一边远距离喷洒颜料,这样水痕就会星星点点散落在宣纸之上,疏密有致,又有遮挡形成的隔断与空隙形成的细线,使点线面很好地蕴于肌理之中。可以用于制作绘画作品的背景,使肌理质感的细腻与大写意花鸟画的淋漓洒脱相碰撞,形成独特的风格。
干草贴画法:将晾晒后的干草吸附上调好的颜料,按照画面表达所需,用干草在宣纸之上粘、滚、擦等,若想使粘印在宣纸上的草痕有繁多簇拥之感,可将多簇干草用小皮筋扎成一把,然后用干草堆的前端吸附颜料滚动于纸上,在宣纸上留下如同随风摇摆的草叶剪影。这样的肌理技巧可以让画作背景既不失真实感又可以营造出背景虚化的氛围,画纸上的写意花鸟与草叶的剪影互相呼应,拉开空间感的同时又将画面的丰富性提升到一个较高层次。
洗衣粉腐蚀法:备好一盆清水放入约一两洗衣粉。用排刷蘸上调制均匀的洗衣粉平刷在宣纸上,等待宣纸干后在上面作画,未干时也可进行绘画创作,这样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肌理效果与质感。利用此方法制作肌理的弊端是会损伤宣纸,但它所出现的特殊肌理效果是无法用普通的工具绘制出来的。在创作中所出现的渗化、跑墨痕迹以及变化多端、斑驳陆离的肌理效果,也会给人焕然一新之感。同时洗衣粉的运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拓展,例如可以将洗衣粉与水进行调配,然后将其刷在宣纸上,待其风干之后运用笔墨画出想要表现的对象,再稍等片刻后,用水点溅洒于墨色之上,即会出现分散雪花状斑点。丰富的肌理质感将会和大写意花鸟的刚劲笔法相结合,打破传统的绘画思维与画面表现,让画作脱颖而出。
豆汁泼洒法:将黄豆榨汁,取生豆汁以备使用,根据对渗化程度的要求掺入适配比例的清水,把要绘画处理的生宣纸铺在画毡上,或淋洒,或喷点,或平涂,挂起待其自然风干后即可进行绘画创作。这个方法可以用于绘画被鱼虫侵蚀的叶子。把豆浆喷洒在宣纸上,再用墨在喷洒了豆浆的宣纸上画出叶子等对象,待其显现出斑纹后,用宣纸或者吸水纸巾等把画纸中的水分吸干。这样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即叶上呈现出斑驳不规则的圆点,犹如自然形成的虫洞和肌理,也更加凸显出了大写意花鸟画中的“意”之所在。
湿画云雾法:用喷水壶将宣纸喷湿,并调制淡墨用毛笔绘制。绘制时要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可运用由浓到淡的墨色,绘出云雾的形状,如果想要加深颜色的变化与深浅,也可再次喷湿宣纸并反复描绘。待画纸自然阴干后可在其上画出想要表现的物象并与背景中的云雾相结合,以营造出想要表现的意境。在宣纸尚未干透之时可在喷湿的地方画树枝、藤条等物体,树枝与藤条会随着打湿的宣纸产生晕染分叉效果,以此来达到看似无形却有形的效果。
湿毛毡滴墨拓印法:首先将毛毡打湿,并在毛毡上面滴上或浓或淡的墨汁,然后把熟宣纸铺放在打湿的毛毡之上,随后可用纸巾轻轻按压熟宣纸,由于水分的影響墨色会染于纸上,慢慢将纸下的墨色拓印上来,形成不规则的印染墨迹,而后用毛笔蘸清水在宣纸上点滴涂抹,让墨色和水相融并自然渗透开来,产生一种如同河流翻腾和卷云缠绕的特殊肌理效果。这种技法可用于制作和画面相符的背景肌理,以及有着明暗变化的草地等。这种拓印的自然肌理效果,也有着便于控制形体轮廓的优势,可以更好地表达出绘画作品想表现的环境特征和意境。
塑料纸敷墨法:首先准备一张熟宣纸与一张塑料纸,调配淡墨以备使用,然后用淡墨在熟宣纸上绘画,将塑料纸搓捏成团并在画纸湿润的时候贴于宣纸上,使用毛笔杆滚动按压一遍,待其自然阴干后将塑料纸取下,就会留下大理石纹一样的肌理。紧密有致的不规则纹样犹如石头风化的裂痕,可以用于绘制画面的背景。此方法也可以用来表现山石。首先用淡墨勾勒出一些造型奇特的石头,然后在画面未干时使用浓墨在石头孔洞处和底部找一些暗面,顶部保留淡淡的墨迹,接下来用上述方法使塑料纸平铺,再用笔墨进行勾勒与调整,就能表现出写实的山石肌理了。
四、结语
中国画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发展,在如今多元文化大融合的时代,中国画的许多画种都已经不自觉地融入了肌理的语言,肌理的表现手法在中国画中发展出更深层次的丰富内涵。一般来说,文章所应用实践的肌理可以分为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自然性肌理一般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例如树木的纹理、石壁的纹理、风化以及物体的腐蚀等等。人工性肌理,顾名思义,其区别于自然性肌理的最大特点在于讲究制作的技巧性与艺术的审美性。画者需要有意识地在作品形体的表面塑造一定的肌理组织,它是画者主观创作目的在作品中的反映,是画者以特有的观察角度来表现物体质感与作品氛围的一种重要手段。创新是必须的,而肌理是中国画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丰富、发展与展现审美价值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的中国画探索中,大写意花鸟画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创新,不断寻求新的创作技巧与方法,画者应不断研究,将肌理的技法与中国的大写意花鸟画灵活融合,达到浑然一体的状态,形成新的风格与别具一格的画面感,这才是正确的探索道路。
参考文献:
[1]何力.肌理是中国画笔墨形式的新拓展[J].装饰,2006(3):118.
[2]涂序华,刘苏云.肌理在中国画中运用的重要意义[J].陶瓷研究,2012(1):83.
[3]毛文丽.特殊肌理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运用[J].美与时代(中),2020(4):18-19.
[4]张鹏.形式、材料、肌理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启示[D].济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20.
[5]曲俊颖.浅谈中国画中的肌理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24):18.
[6]李茂昌.中国美术简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孟飞,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
王晓东(通讯作者),佳木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