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非遗文化融入高校美育的探索研究
2023-08-16唐国庆雷云茜
唐国庆 雷云茜
【摘 要】高校美育所涉及的范畴不仅仅只是传统的经典文艺,当代美育的发展还应顺应时代要求进行不断革新。在众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以其强烈的乡土特色、多样的民族元素和浓厚的烟火气息,为当下高校美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审美价值的丰富源泉。高校通过课程结构改革、创新内涵与形式、引入“活化”传承理念等方式进行美育实践探索,有助于对当代大学生审美趣味的培養、审美情感的唤起以及审美精神的塑造。地方非遗文化元素的融入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美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对于新时代青年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民族精神和培养审美趣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非遗;高校美育;临武地方戏;融合
【中图分类号】J825;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9—109—03
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高校美育能激活学生个体发展的动力性因素,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对创造力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出现,非遗项目申请和非遗文化保护的兴起,具有地方性、民间性和民族性特色的非遗文化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这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融入当代高校美育当中,是一种改革与创新,既丰富了审美教育的内容范畴,又能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一、地方传统非遗文化与高校美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包含美学理论、美的价值教育、情感教育、美感教育、艺术教育。美育与一般的理论知识、艺术、技术教育又不同,美育更强调的是文化素质的提升。而高校美育应有其特殊的表达,在高校的特定环境下,美育应与思想政治教育上进行有效结合,如美学家朱光潜所说,“美育是德育的基础”[1]。“随着中国开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进程,当代美育研究也应该在继续放眼世界的同时,更加重视从本土传统中汲取丰富思想资源,以建构具有时代特征和本土性格的美育话语体系”。[2]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美育的传统,儒家思想代表孔子曾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观念,从文学、艺术、传统礼仪等方面强调塑造人的道德品质。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而通过审美教育能够使大学生人格变得健全、克服感性冲动、走向理性,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不仅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灿烂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不是一件具象的文化产品或者文艺作品,它是一种文化精神和文化现象的概括,具有抽象的意境,也具有可见、可参与生活的独有特性。例如湖南省南部的临武县,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特别是传统戏剧、曲艺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临武县坚持民族文化自信,创设湖南省级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非遗,创新性传承民族文化,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临武戏曲主要有花灯小调、祁剧、丝弦、竹马、渔鼓、闹春鼓等。临武特色祁剧2008年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祁剧自清朝道光年间从祁阳传入临武,经过不断继承和创新发展,在祁剧艺术的传统表演形式和内容上,融合郴州语系、临武官话等地域特色,在祁剧的念、唱的基础上,进行表演程式上的融合与革新,配乐上进行改良,在打击乐上加入临武的战鼓、班鼓、大锣、虎音锣等,形成了临武特色的祁剧。其表演形式与内容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社会教化价值和传播价值,塑造积极正面的艺术形象,反应时代生活,表达民众心声和愿望,陶冶人的心灵。欣赏祁剧既是提高审美和自然思辨的过程,又是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
高校美育所涉及的范畴不仅仅只是传统的经典,在当代新时期发展的路程中,响应时代的要求,类型还应拓宽。在众多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其中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以其强烈的乡土味道、地方民族特征和浓烈的烟火气息,在高校“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上提供了价值性源泉,是高校美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丰富其美育内涵的同时,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弥补青年大学生因民族文化认知缺失导致民族情感匮乏的现状,提升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有助于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民族审美教育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地方非遗元素的融入是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美育有效结合的当代创新性实践。
二、临武非遗戏曲文化的美育价值
(一)审美趣味的培养
审美趣味的提高是审美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审美对象、风格、情调等审美情趣的培养而形成,在培养路径上受个人的兴趣、偏好的影响。培养高尚而健康的审美趣味,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汲取营养。非遗当中的临武地方戏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表演内容和形式上集古代的礼、乐、舞、曲、诗、画等文化艺术元素,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以地方戏融入高校美育,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趣味。
(二)审美情感的唤起
英国美学家赫伯恩(R·W·Hepbum)在论述审美情感时特别重视“情感唤起”的作用。所谓审美“情感唤起”是由对象直接感受到的“意象”转化为个人审美情感的过程。表达情感是审美艺术的本质特征,临武地方戏也不例外。《礼记·乐记》中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在欣赏临武地方戏的过程中,这种带有独特的地方民俗的艺术表演内容和形式,带给主体对象感受所产生的情绪和意象,即是审美情感的原始唤起。在高校审美教育中以此唤起审美情感,对增强大学生民族情怀,唤醒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民族精神基因起到重要作用。
(三)审美精神的塑造
高校美育的基本特征是以情感人,临武地方戏中典型人物的塑造在临武地方戏中处于中心地位,地方戏中人物、故事的美感力量具有对人的精神塑造和道德升华的作用。在其曲目中塑造出的典型人物形象不仅生动,而且个个性格鲜明。有古代历史记载的正直、孝忠的英雄人物关云长、也有聪明贤惠的三娘、心地善良的罗氏仙娘等。富有地方生活情趣的表演,表现百姓对生命的诉求,展现了人民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年丰人寿等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受众主体与表演者在精神世界上产生共鸣,融为一体,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与洗礼,在高校美育中,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起到一种振奋、鼓舞、净化、升华的作用。
三、临武非遗戏曲文化融入高校美育的实践路径
(一)通过融入非遗戏曲的课程改革,在课堂中实现美育
对于高校美育来说,地方非遗文化资源的引入要以培养和健全大学生的人格、道德品质为目标,而不只是学习非遗项目的具体表演和程式。充分运用本土地方戏曲资源,纳入美育的教学课程和内容中,显然不能局限在现有的课程体系和传统教材。通过课程改革和整合资源,以民族文化核心来构建新时代高校美育体系,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互嵌,而不是单独进行美感教学,抓住其辩证关系,打造交叉融合的综合性课程结构,使地方非遗戏曲文化走进课堂。如将美育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的必修课程,将地方非遗戏曲文化的内涵融入到现有的文学、优秀传统文化、社交礼仪、音乐、戏剧、美术、舞蹈、建筑等选修课程当中。使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能够了解非遗文化知识、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二)通过组织非遗戏曲的文化活动,在课外实践中实现美育
地方戏曲作为乡土民间文化,其最本质的表达即是“原生态”,体现的是活生生的民俗文化和生活纪实。在实践中感受、发现非遗的美学内涵,挖掘其在高校美育视角下的美学价值与美育功能。对此,不能仅仅停留在校园课程教学的范畴,带领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乡村、走进剧团、走进“传承人”,参与到地方的民俗活动当中,以田野考察、参演等方式感受这种最原始的意蕴,而这种“沉浸式”的审美教育更符合高校美育的目的和初衷。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发挥创造性思维,为非遗文化的发展和高校美育注入新的活力。非遗文化融入高校美育应当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在实践中参与创新编排地方戏戏曲剧目,将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地方戏曲与美育找到契合点,与校外民间剧团和传承人进行有效对接融合,加强地方戏曲文化师資队伍建设,学习和实践双重并行。
(三)通过创新非遗戏曲的传播媒介,在活化传承中实现美育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慢速”的生活节奏逐渐被“加速”,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作为主体接触审美对象的范围极大地拓宽,“快速”文化的流行制约了传统地方戏的市场和受众,对非遗文化的推广和传承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党中央指出,“要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那么偏于一隅的地方戏“活化”一方面要突出其“体验性”,通过更多层面的平台展现其美学价值,多元化的体现地方戏的趣味性、艺术性。在功能上重视服务性,与地方文旅进行融合,在空间、地域、文创产品上下功夫,以贴近生活的形式出现在青年学生和人们的视野当中,在润物无声中发挥出非遗的美学价值和美育功能。另一方面要借助“自媒体”的力量。当代青年大学生摄取外部信息的最大平台来自各种自媒体、融媒体,非遗戏曲文化与自媒体进行“联姻”,使地方戏与受众主体两者之间交叉互动、学习交流空间的再生和扩展,为地方戏获得更多的青睐者,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之外,也是弘扬和发展传承非遗文化地方戏曲的有力推动。
四、结语
非遗文化独特的美学内涵为新时代高校美育提供了丰厚滋养,在非遗话语中,其民族性、地方性、艺术性的融入丰富了高校美育的形式和内容,拓展了大学生的多元化视野和感知空间。地方非遗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健全人格、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修养·谈美感教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
[2]杨旭.非遗传承视阈下高校美育教学的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20(17).
★通讯作者:雷云茜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湘南学院科学研究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地方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项目编号:2018XJ74)成果。
作者简介:唐国庆(1988—),男,汉族,湖南永州人,本科,湘南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通讯作者:雷云茜(1989—),女,汉族,湖南郴州人,博士,湘南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地方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