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晚唐时期边塞诗中长城的美学意境

2023-08-16白婧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9期
关键词:边塞诗长城

【摘 要】长城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建筑工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横贯中国北方,东西相距长达一万余里,因此又称为万里长城。自春秋以来,除了汉民族建立的各王朝修筑长城外,中国其他各民族建立的北魏、北齐、北周、辽国、金国、元朝等也都修过长城。长城是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沿线险要或者交通要冲都设有关口。此外,还在沿线设置了烽火台,如果有军情,用以报警。在唐代边塞诗中,“长城”是重要意象,本文将举例分析中晚唐时期边塞诗中长城的美学意境,希望能为诗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晚唐;边塞诗;长城;美学意境

【中图分类号】K242;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9—007—03

长城的修建持续了2000多年,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修建了长城。最早修筑的是楚国“方城”,后来,齐国、燕国、赵国、秦国、魏国等都相继修筑长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连接燕、赵、秦修筑的长城,并进行延长,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一万余里。秦以后的两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唐、辽、金、明各代均对长城有修建。汉朝和明朝的修建规模最大,明灭元后,从1386年到1536年先后对长城进行过十几次修建,在建筑工程和防御設备都有很大改进。长城见证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在唐代边塞诗中,长城是重要意象,情感内涵丰富。本文将简单介绍中晚唐边塞诗的历史背景,并举例探讨中晚唐时期边塞诗中长城的美学意境。

一、中晚唐边塞诗的历史背景

唐代是一个尚武的王朝,人们大多怀有建功立业的志向,充满尚武精神,边塞诗因此诞生,高适、岑参、王之涣、王昌龄等都是著名边塞诗人。在盛唐时期,边塞诗情感激昂奔放,体现了戍边将士豪放的情怀。中唐时期虽然有所中兴,开元盛世一去不复返。晚唐时期,风雨飘摇,皇权名存实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晚唐时期的边塞诗也从以前的雄浑激昂转变为沉郁悲凉。在《全唐诗》中,中唐的边塞诗多达1050首,有225位诗人在诗中写到了边塞,对战争进行了反思,具有现实主义,抒发了离愁和对戍边将士的同情,却依然不乏爱国思想[1]。

二、中晚唐时期边塞诗中长城的美学意境

(一)中晚唐边塞诗的情感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大多抒发了开拓疆土、奋勇杀敌的理想和对戍边将士尚武精神的赞美,虽然也描写了乡愁,联想闺中少妇思念边关的丈夫,格调却雄浑开阔,侠骨柔情并存。王昌龄在《从军行七首·其一》中写道:“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其三》:“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其六》有:“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的豪放志向。总体上,盛唐的边塞诗以保家卫国为主旨,描写了骁勇善战的戍边将士。古人的忠君爱国思想为一体,边塞诗有建功立业以报君恩的思想,如李颀在《古意》中写道:“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到了中晚唐时期,边塞历经多年战乱,人们对战争已厌倦,诗中无复盛唐时期开拓疆土的理想,有对戍边将士血染疆场的同情,痛失土地的苍凉,感慨家国情怀,寄托儿女情长。即使诗人没有亲临边塞,也会通过联想来抒发情怀。唐德宗时期的女诗人鲍君徽曾经写过一首《关山月》,诗名为乐府题目,主要用来书写离愁别绪,也有古琴曲和古筝曲《关山月》。鲍君徽作为女诗人,曾经深居宫中,未必去过边塞,她笔下这首边塞诗却堪称经典,在内容上,继承了古乐府,同时抒发了自己的情怀。离人思妇之情,在不少诗人笔下写得非常愁苦和纤弱,在鲍君徽笔下,前两句描绘的却是“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的壮阔边塞图景。诗人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作为背景,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其中,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诗中还有“朔风悲边草”“风惫原上旌”的写景之句,却没有丝毫的脂粉气,充满巾帼豪情。诗中描写了一轮秋月悬挂高空,普照北方辽阳城。边塞遥远,月亮初升,北风吹过,月晕暗淡。征人望着远方,思乡之情更浓,战马听到鞞鼓声后长啸嘶鸣。风吹草动,声音如同悲泣,胡沙纷飞,远望一座座昏暗的敌营。匣子里的宝剑被霜雪凝冻,原野上的旌旗因风飘摆,似乎很疲惫。在结尾,诗人说:“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金阙”指皇宫,这里指皇帝,希望战争早日结束,早晚能拜谒皇帝,不再听闻刁斗声。这首五言诗包容了丰富的内容,既描写了久战不归、将士们凄苦的征战生活、对战争的厌倦,又描写了战士们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晚唐女诗人陈玉兰写了一首《寄夫》又名《寄外征衣》:“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寄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表达了对戍边丈夫的思念与牵挂,身在吴地的妻子并没有去过边关,当西风吹到自己身上时,她立刻想到了边关更寒冷,不知道自己之前寄给丈夫的寒衣是否已到边关,表达了对戍边丈夫的关怀。诗中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细致入微,具体形象,像喃喃自语,如泣如诉,一个温柔体贴的妻子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含蓄地描写了边关的苦寒。吴地西风刚至,边塞已非常寒冷,将士们的冷暖可想而知。

战争必然伴随着流血和牺牲,中晚唐时期,边塞诗基本已褪尽了盛唐时期的豪情壮志,诗中的悲剧色彩尤为浓厚。陈陶《陇西行》以哀婉的笔调描写了战争的残酷,“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诗中的“匈奴”代指敌人,横扫匈奴,最终却“丧胡尘”,“貂锦”指近卫军,汉代羽林军他们身着貂裘锦衣,唐诗经常以汉写唐,哀荣相对,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和色调反差。杜甫在《兵车行》中写道:“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边塞地区常年作战,无数将士殒命。

(二)中晚唐边塞诗的意象

在边塞诗中,月亮、羌笛、琵琶、胡笳、长城、战马、风沙、大雁、秋风、草木、大漠、长河、阳关、玉门关等意象颇为常见,明月多为秋月或者冬月,一般不会写春天和夏天的月亮,以此渲染苍凉、肃杀的氛围。李益的七言绝句《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在唐德宗贞元年间曾经做过灵州大都督杜希全的幕僚,这首诗应该作于这一时期。受降城指灵州城,唐太宗曾经在此接受突厥降,唐代这里防御吐蕃和突厥的前线。回乐烽一作“回乐峰”,灵州回乐县一带有烽火台。芦管又名胡笳,为少数民族乐器。在边城明月的普照下,回乐烽前的茫茫黄沙像雪一样,受降城外如空里流霜,月色就像霜雪。不知何处吹奏胡笳,一声声如此悲凉,吹得戍边将士一整夜回望家乡。这首诗以边城月夜为背景,通过胡笳悲声引起相思,带有反战思想。地名对仗,形影声虚实结合。“回乐烽”对“受降城”,“沙似雪”对“月如霜”,前两句对起而呼应,西南远望,回乐烽前,平沙如雪,诗人登临的受降城下,冷月如霜,远近周围,一片惨白和迷茫。此时传来胡笳声,却不知何处吹来,声声悲凉,有难以言表的缥缈惆怅之感,空旷的大漠,胡笳凄凉,冷月笼罩,征人生出无限乡愁。对比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写的同样是边关将士思乡,论意境的浑成悠远,李益的诗可与先后相应,然而,王昌龄边塞诗中的乡愁在悲凉中有一种雄阔的气象,李益这首边塞诗在悲凉中多了一层衰飒。中晚唐的边塞诗不同于盛唐时期,主要原因是安史之乱及以后的战争让唐人心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雄浑的气度被消减,感情变得更复杂,诗人的思索更深刻,边塞诗的情感更细致。对比这两首不同时期的边塞诗,可以说李益的诗细致而不失纤巧,衰飒且有悠远的意境。因此,有人评价李益的诗“最得王昌龄神髓,犹有盛唐余响。”柳中庸写过一首《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诗中的“金河”又名伊克吐尔根河,如今的大黑河,在内蒙古境内。“玉关”即玉门关。“马策”指马鞭。“黑山”即杀虎山,和昭君墓同在呼和浩特南。戍边将士连年作战,从北边到西陲,走过金河与玉门关,天天和马鞭、刀环为伴,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家。阳春三月,……被白雪掩盖。滔滔黄河,奔流万里,像人的愁肠,百折千回环绕着黑山。“刀环”本指刀上的圈环,与“还”谐音,诗中的“岁岁”“朝朝”叠词环回,“复”“与”“归”“绕”等含有往复意味的动词,连缀金河、玉门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苍茫悲婉的意象,构成了难以排遣的乡愁和哀怨。

(三)中晚唐时期边塞诗中长城的美学意境

据统计,长城这一意象在《全唐诗》中出现了83次,还有其他代称,像“万里城”“秦城”“紫塞”“城”“虏障”和“塞垣”等,长城和明月、风沙、霜雪、边草、黄河、白骨等相结合,渲染了悲凉的环境氛围,使诗歌情感表达更浓[2]。李益在《统汉峰下》中写道:“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无数将士埋骨此地,长城、黄河、明月、军营,营造了凄凉空阔的画面。东汉名将窦宪追擊匈奴,在燕然山刻石勒功,李益本人理想不得志,不禁怀古伤今,有壮志难酬的悲壮情怀。他在《塞下曲》中也写到了长城,“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这首诗中的长城已经不是能征服外界的象征,只作为战场,有一种怀古伤今的苍凉之感,秦始皇修筑的长城已受到摧毁,秦王朝已灭亡,战争却一直没停过,如今还要在这里作战,长城带有一种悲壮美和沧桑感。“今日还复天兵来”这一句也暗含着爱国情怀,当有敌人入侵,必然还要在此作战,发挥长城的抵御功能,绝不将寸土相让。

在《全唐诗》中,也有不少诗人讽刺秦始皇修筑长城,劳民伤财,无视百姓生命,揭露穷兵黩武的罪恶。晚唐诗人赵嘏在《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中写道:“秦皇无策建长城,刘氏仍穷北路兵。若遇单于旧牙帐,却应伤叹汉公卿。”秦始皇修筑长城,无数百姓劳累而死,汉武帝穷兵黩武,连年征战,导致汉朝由盛转衰。诗中不免以汉写唐,唐玄宗晚年也连年用兵吐蕃,导致民不聊生,埋下安史之乱的悲剧因素。晚唐诗人贯休化用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写了一首《杂曲歌辞·杞梁妻》:“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秦始皇修长城象征暴政,万里长城是无数民夫的血肉之躯筑成,杞梁妻即孟姜女,象征孤苦伶仃的思妇。由此可见,在中晚唐边塞诗中,长城和将士思乡、人民疾苦、残酷的战争、百姓流离失所和思妇情怀紧密相关。周朴在 《秋深》中写道:“巷有千家月,人无万里心。长城哭崩后,寂绝至如今。”同样化用了孟姜女的典故,表达了对暴政的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长城”意象在这里含有悲情。对比盛唐时期,中晚唐诗中的长城意象不再是开拓疆土、建功立业的理想象征,在边塞地区,和月亮、风沙、白雪、战马、大漠、旌旗、刀兵、边草相结合,雄浑自然,有一种天然美和悲壮的情绪,营造了含蓄的唯美意境[3]。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晚唐边塞诗中,长城经常和月亮、羌笛、琵琶、胡笳、战马、旌旗、风沙、大雁、秋风、草木、大漠、长河、阳关、玉门关等意象同时出现,渲染了肃杀、悲壮的氛围,营造了含蓄的唯美意境,体现出写实主义思想,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对戍边将士和思妇的同情。

参考文献:

[1]吴晓.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2]刘庆德,张晓雨,陈好,集注.中国历代长城诗录[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21.

[3]朱明伦.唐诗中的长城 [J].唐代文学研究,2022(0).

作者简介:白婧(1982—),女,汉族,山西永和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猜你喜欢

边塞诗长城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守护长城
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边塞诗的魅力”教学为例
登长城
我爱多姿多彩的长城
论中唐边塞诗
唐代边塞诗里的情长思远
边塞诗概念小考
论王维的边塞诗及其艺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