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螟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2023-08-16张晓萌许佩佩祁伟伟庄文锋

乡村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心叶玉米螟杀虫

张晓萌 许佩佩 祁伟伟 庄文锋

1.聊城市茌平区农业农村局,山东 聊城 252100;2.聊城市茌平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 聊城 252100;3.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0 引言

随着玉米种植规模的扩大,玉米病虫害成为困扰玉米种植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其中,玉米螟就是玉米众多虫害中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玉米螟常被种植户称为钻心虫,幼虫会蛀入玉米茎秆内部破坏茎秆组织,阻碍营养输送,致使玉米生长受阻或断秆死亡。一般种植密度不合理、水肥管理方式不恰当、遭遇不良天气等,均可能为玉米螟的发生与发展提供机会。为从根本上控制玉米螟的发生与发展,种植户除要对玉米螟发生特点与危害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外,还要全面掌握绿色防控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创新,提高绿色防控技术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切实保障玉米健康安全生产。

1 玉米螟的形态特征

一般从体型上无法很好地区分玉米螟雌虫和雄虫,要根据虫体颜色进行判断。雄虫展翅前体长约为1.0 cm,展翅后体长增加1.0~1.2 cm,前翅颜色呈灰褐色,后翅颜色相对较淡,腹部通常不会有隆起现象。雌虫前、后翅颜色相仿,多为淡黄色或黄白色,腹部微微隆起。玉米螟虫卵呈椭圆形,长、宽分别为0.10 cm、0.08 cm;起初虫卵颜色类似于蜡白色,随着其生长发育逐渐变为黄褐色;几十个虫卵排列开来,边缘整齐度不高[1]。1~5龄幼虫体形由小变大,体色也逐渐由浅到深;刚开始孵化时,幼虫头部和身体分别为黑褐色、乳白色,随后颜色越发变深。老熟幼虫体长约为2.5 cm,头和身体分别为深褐色、浅褐色,胸背部分别呈黄褐色、灰黄色,肉眼可见虫体背部有褐色线条。虫蛹长度在1.5 cm 左右,颜色多为黄褐色,尾刺呈钩状(有五六条),腹部有毒刺毛(少则1根,多则7根)。

2 玉米螟的发生与流行

在我国部分地区玉米螟每年发生2代,部分地区每年发生3 代或以上。第1 代幼虫多发生在6 月中下旬,集中出现于玉米叶片部位,并对尚未发育完全的玉米雄穗造成危害;待玉米进入抽雄期后,雌、雄穗茎秆部位有明显的幼虫蛀入痕迹,茎秆部位抗折性缺失,很容易发生折断现象。第2代幼虫发生在7月中下旬,大部分幼虫会集中于玉米花丝部位,破坏玉米雌穗花丝,同时会陆续进入雌穗轴内,影响玉米籽粒的正常生长,肉眼可见玉米籽粒出现破损现象。第3代幼虫发生在8—9月,幼虫仍然危害玉米穗茎部位,并于9 月发育为老熟幼虫。玉米螟主要破坏玉米茎秆部位,阻止各类养分的运输,不利于玉米穗的发育和籽粒灌浆,直接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2]。玉米螟发生代数与纬度有密切关系,1年至少发生1代,最多可发生7代,且虫体形态会受到地域差异的影响,也可能随气温变化而变化。玉米螟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其成虫多集中在夜间活动,且通常会选择高度大于50 cm的玉米植株产卵,尤其喜爱高大茂密的玉米田。

3 玉米螟的危害特点

3.1 心叶期危害特点

此期玉米螟幼虫以危害玉米心叶为主,初孵幼虫多以啃食玉米叶表皮和叶肉为生,蛀入玉米心叶内部。受害玉米叶表面有规则排列的虫孔,呈现一种半透明薄膜状,影响玉米叶片的生长,致使玉米出现生长状态不佳、发育迟缓等不良现象。

3.2 孕穗期危害特点

此期玉米螟幼虫多寄生于玉米穗部,通过啃食玉米穗破坏髓部组织,甚至会钻入穗柄或附近茎秆内,阻止水分和养分的运输,导致玉米穗生长发育不良,长势弱、结实率低,对外界不良环境抵御能力较差。随着虫蛀危害程度加深,玉米还会出现早枯、死亡等现象,致使玉米严重减产[3]。

3.3 抽丝灌浆期危害特点

随着玉米螟幼虫的生长,其对玉米的危害逐渐由茎秆部位转移至玉米穗内部,啃食玉米花丝,影响玉米籽粒灌浆。另外,玉米螟还会破坏玉米穗髓部组织,对玉米籽粒造成不利影响。随着玉米螟危害程度的加深,玉米籽粒逐渐出现破损、发霉、腐烂等不良现象,不利于玉米产量与品质的提升。玉米进入抽丝灌浆期后,玉米穗逐渐发育成熟。此时玉米螟发生率较高,对玉米的危害相对严重,因此,种植户在玉米抽丝灌浆期要重点预防玉米螟的发生。

4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

种植户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凸显绿色防控技术的保护作用,严格控制化学药物用量,最大限度减少农药污染或残留等现象的发生。从近年来玉米种植情况来看,防治手段不合理、认知不足、品种选择不当是引发玉米螟危害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实际防治环节,种植户要将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多项技术相结合,实现统防统治目标,以达到玉米螟防治预期效果。

4.1 农业防治

4.1.1 选用抗虫玉米品种。不同玉米品种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存在差异。因此,为达到病虫害防治效果,种植户应种植对玉米螟具有抗性的玉米品种,如新单007、锦玉28、辽单127等。

4.1.2 科学处理玉米秸秆。种植户应于玉米螟化蛹和羽化前清理玉米螟寄生的玉米秸秆,并妥善处理剩余玉米秸秆。玉米秸秆收割后可将其粉碎还田或者堆沤成肥料,既能提高资源化利用率,又可有效减少玉米螟越冬基数。

4.1.3 选择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种植户可将玉米与甘薯套种、与花生间作等,营造有利于玉米螟天敌生长的环境,合理控制玉米螟数量,或通过隔行去雄等方式降低被害株率。

4.1.4 及时拔除受害植株。种植户应及时观察玉米的生长状态,一旦发现受害植株,需要将其连根拔除,并带到玉米田外指定区域集中销毁。

4.1.5 全面推广玉米、小麦套种模式。种植户应尽量将玉米螟高发期与小麦穗期错开,以实现避虫的目的。

4.2 生物防治

投放赤眼蜂、投放性诱剂和喷施白僵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均是较为常用的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

4.2.1 投放赤眼蜂。即根据玉米螟发生数量,在玉米种植田内投入适量赤眼蜂。此种防治手段能最大限度保护玉米和生态环境。赤眼蜂具有寄生属性,在玉米田内投放后,其会将自身虫卵寄生在玉米螟虫卵内。与玉米螟相比,赤眼蜂幼虫出生较早,一旦破卵,即可开始二次寄生,这样能有效影响玉米螟的生长。待越冬玉米螟化蛹率在20%左右时,种植户可在10 d后第1次放蜂,15 d后第2次放蜂,每667 m2田地放蜂数量要控制在15 000头左右,即第1次7 000头,第2次8 000头[4]。

4.2.2 投放性诱剂防治。即利用昆虫性诱剂实现诱杀玉米螟的目的。此种防治方法具有诱导性,能够有效控制玉米螟数量,降低玉米螟繁殖率,减轻玉米螟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玉米螟羽化期(6—7月)是最佳诱捕时期,种植户可在玉米田内设置水盆诱捕器,每个水盆诱捕器诱捕范围为667 m2,水盆直径和高度分别为20 cm、8 cm,盆内加入质量浓度为0.5%的洗衣粉水,将诱芯悬挂于水盆上方(距水面约2 cm)。或者可将水、乙醇、白砂糖、醋酸按照质量比80∶3∶3∶1混合均匀后装于盆内,而后在玉米田内支起三脚架,将水盆放于三脚架上部,水盆要高出玉米植株顶端至少10 cm,定期检查并补充盆内混合液,将诱杀的玉米螟及时捞出。

4.2.3 喷施白僵菌防治。白僵菌适用于秸秆封垛时期的玉米螟防治。此类生物药物致死率高,玉米螟接触后逐渐缺水僵硬,并在短时间内死亡。种植户可在玉米螟化蛹前20 d采取封垛措施,每立方米秸秆用白僵菌粉剂100 g。此外,种植户可将有效孢子含量为100亿/g的白僵菌1 kg、细砂16 kg混合均匀(混合过程中注意用手搓揉搅拌),而后按照每株玉米2 g的剂量撒施于玉米心叶内,以预防玉米螟的发生[5]。需注意的是,在利用白僵菌封垛过程中一定要喷洒透彻,切不可有遗漏的部位。如果人体不慎与药剂直接接触,很可能出现过敏现象,因此,种植户用药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4.2.4 喷施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防治。一般较为常用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有2种:一种是Bt乳剂,在玉米进入心叶末期前,每667 m2施用200 mL;另一种为Bt 颗粒剂,在玉米心叶末期前,每667 m2施用700 g。此外,种植户可将这两种药物稀释1 200倍后用于滴心。苏云金杆菌能够很好地防治第1代玉米螟幼虫,防治效率在70%以上。种植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以上4种生物防治技术。

4.3 物理防治

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要想在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药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物理防治技术显现出极大的优势。

4.3.1 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种植户可利用玉米螟的趋光性,在其成虫羽化前7 d 左右设置振频式杀虫灯进行诱杀。种植户在选好诱捕点后,应按照使用要求组装杀虫灯,将杀虫灯支架下端埋于土壤深处1 m 左右,确保杀虫灯悬挂位置距地面130 cm 左右,每2 盏杀虫灯间距控制在200 m 左右,通常每盏杀虫灯可实现0.67 hm2的控害作用。于每天太阳落山后开灯,待次日太阳升起前关灯[6]。

4.3.2 安装高压泵灯诱杀。种植户可制作三脚架固定高压泵灯,利用水泥和砖砌成捕虫池;捕虫池直径与高度分别为120 cm、12 cm,向池内倒入约6 cm 深的洗衣粉溶液;高压泵灯距离捕虫池水面20 cm,高压泵灯设置间距在150 m 左右;于6—7 月进行防治,每日09:00 开灯,16:00 关灯;每隔3 d 更换1 次池水,并做好洗衣粉溶液的补充工作。

4.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属于一种传统防治办法,具有见效快、成本低、操作简单等特点,仅需要对玉米病虫危害部位喷洒农药即可实现防治目的。种植户在选择化学防治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化学药物的副作用。用药不当,会对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甚至造成农药残留。因此,化学防治多应用于发生大规模病虫害的农田,且种植户须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化学药物,以防用药不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种植户要在玉米螟发生达到以下标准后再进行防治:一是在玉米心叶中期每50 株玉米上玉米螟卵块数量在15 个以上;二是在玉米心叶后期,玉米螟发生率在10%以上;三是在玉米穗期,玉米螟发生率在10%以上。化学防治主要包括撒施颗粒药剂和药剂喷雾两种方式。第一,撒施颗粒药剂。种植户可每667 m2使用1%辛硫磷颗剂1~2 kg,与20 kg 细砂混合均匀后,撒施于玉米心叶部位[7];可与3%克百威颗粒剂、25%杀虫双水剂等交替用药。第二,药剂喷雾。种植户可将18%杀虫双水剂400 mL,与110 kg 清水混合均匀后喷施于被害部位。

5 结语

玉米螟作为玉米种植过程中的高发虫害,不仅会对玉米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利影响,还会对种植户的经济效益造成巨大冲击。采用传统病虫害防治技术虽然能够有效控制玉米螟的危害,但却不利于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在保障玉米产量的基础上,应用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很关键,一方面可最大限度减少农药用量,另一方面可从根本上杜绝农药污染现象的发生,最终生产出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的玉米产品。笔者总结分析了玉米螟的发生条件和发生规律,并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药剂防治等方面提出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以期完善玉米螟综合防控技术体系,达到玉米螟防治预期效果。

猜你喜欢

心叶玉米螟杀虫
“一带一路”上的国花文化——捷克·心叶椴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分期播种对西藏甘蓝型油菜心叶出叶速度的影响研究
常用杀虫中药杀虫效果比较及其配伍的初步研究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读《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有感
临河地区玉米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冬青油对蠕形螨体外杀虫的作用研究
浅谈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意义及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