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崇文敷礼 育德化人
——以“两个结合”重要思想推进府学小学“大思政”课程改革

2023-08-15滕亚杰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两个结合崇文大思

滕亚杰 _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种从中华文明史的视角、以中国为主体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思路,也是社会主义教育应当遵循的根本方向。

思政课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是党和国家赋予的一项神圣使命,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肩负起的光荣任务。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工作者,我们要自觉服务于教育——这个“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以课程改革促进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寻找确实可行的抓手。

府学胡同小学坐落在有654年历史的文庙之中,至今仍完整地保留“殿、堂、阁、祠”四位一体的古代建筑群。一碑一字皆有文章,一石一物都是历史,府学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在新时代,学校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教育理论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教学实践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占比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根铸魂,开拓出“大思政”课程教学的新局面。

我们以“崇文敷礼,育德化人”为“大思政”课程改革的导向,以“崇文”充分彰显文化陶冶、塑造人格的意义,以“敷礼”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由此形成了“大思政”课程体系的“经”“纬”,构建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1.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打造以德育人的主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文化立校”是府学教育的特色,因此,我们以学校文化教育为纬线,把思政课讲活,切实发挥德育主阵地的育人功能。在仪式教育、班本教育等方面进行了长期深入地探索,形成了众多成果。

2.道术兼备、有政有学,推动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学校创设了“1+X”奎星课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语文、道德与法治、英语等多门学科的开拓和延伸。

道德与法治课是“大思政”课的重要途径。我们首先从教材中提取了一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的脉络,用以融合其他教学内容,采用分段分级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日常的课堂之中,并设计出了循环一体化教学路径。

3.知行合一、全面育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思政”课程调动全校之力、运用多种方法,促进青少年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举办“匾额蕴墨香 门楣传薪火”主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启发学生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设计成匾额。我们通过举办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如“己亥春闱”千人国学周系列活动,引领学生、家长、教师线上线下读经典、校内校外学经典,构建起良好的家校、亲子学习共同体。

以古今映照构建大视野、以教育连续性呈现大时空、以学科融合体现大内容、以途径多样的学习方式展现大开放,我们努力进行基础教育领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祖国的花朵在祖先的田园中长成栋梁。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崇文大思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我当企鹅饲养员
崇文塔之旅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大思政”改革视角下的教学资源整合研究
湖湘士人的崇文尚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