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琏针法联合巨刺法治疗顽固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

2023-08-14陈永斌潘小霞黄志毅成荔强吴海标

广西医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针法面瘫面神经

陈永斌 潘小霞 黄志毅 成荔强 吴海标 何 玮

(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1 脑病科,2 南宁市针灸研究所,广西南宁市 530012;3 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康复科,广东省佛山市 528200;4 荔浦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广西桂林市 546600;5 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针灸科,广西南宁市 530012)

周围性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主要是指由原因不明的茎乳孔内面神经急性非特异性炎症与水肿导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大部分周围性面瘫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可痊愈,但仍有部分患者因失治、误治,或病邪过盛、面神经损伤严重,病情缠绵,而出现病情迁延不愈。临床上,治疗超过2个月仍残留面部症状如闭眼不全、口角歪斜等的周围性面瘫通常被称为顽固周围性面瘫[1]。顽固周围性面瘫严重影响患者面容,给患者身心都造成极大的压力,影响其生活质量。如何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面神经功能,成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医药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上具有较大优势[2]。朱琏针法是著名医家朱琏创立的调整神经功能的针刺手法,具有独特的理论特色与临床疗效[3]。巨刺法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针刺方法,其体现了人体运动、感觉神经传导存在左右交叉的特殊性,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上取得较好疗效。本研究探讨朱琏针法联合巨刺法治疗顽固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荔浦市人民医院、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顽固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西医诊断参照《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中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4],中医诊断参照《针灸学》[5]中的相关标准;(2)病程2~6个月;(3)年龄18~70岁;(4)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双侧面瘫者;(2)继发于其他疾病的周围性面瘫者,如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脑血管意外、后颅窝病变、腮腺炎或腮腺肿瘤等;(3)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肺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及精神病患者;(4)未按规定坚持治疗,无法进行疗效评估者。90例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43例,年龄21~70(50.78±13.58)岁。根据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讨会和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会推荐使用的House-Brackmann分级法对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进行分级[6],其中Ⅲ级27例、Ⅳ级37例、Ⅴ级22例、Ⅵ级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结合针法组、巨刺法组、朱琏针法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3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

1.2 治疗方法 本研究根据面部+四肢穴位原则,按面神经分在规律进行面部选穴,按经验选取四肢穴位,即面神经干附近选取1个腧穴,在面神经各分支分别选取1个腧穴,在上肢、下肢各选取1个腧穴(双侧)。

1.2.1 朱琏针法组:采用朱琏针法治疗,在患侧面部腧穴隔日行针刺治疗,针刺手法采用朱琏兴奋针法;在四肢腧穴隔日行针刺治疗,针刺手法采用朱琏抑制针法。(1)面部和四肢选穴。面神经干附近穴位包括翳风、听宫、听会;面神经颞支附近穴位包括颔厌、头维、上关、眉冲、阳白、攒竹、鱼腰、丝竹空;面神经颧支附近穴位包括颧髎、承泣、睛明、四白、太阳、下关;面神经颊支附近穴位包括巨髎、禾髎、迎香、水沟、兑端、人中;面神经下颌缘支附近穴位包括颊车、地仓、新会、承浆、下巨髎、下禾髎;四肢腧穴包括合谷(双)、足三里(双)。(2)施针方法。① 朱琏兴奋针法。嘱患者平卧,暴露治疗部位,常规消毒穴位皮肤,采用朱琏针刺兴奋法Ⅱ型手法,将0.30 mm×30 mm毫针(华佗牌)以快速刺入法进针,以捻法和捣法相结合行平稳短促的浅刺,持续5~30 s,使患者局部有稍胀、麻或触电样感觉,留针5 min左右,留针期间行针1次,行平稳短促的浅刺5~30 s,采用迅速抖出法出针。② 朱琏抑制针法。嘱患者平卧位,暴露治疗部位,常规消毒穴位皮肤,采用朱琏针刺抑制Ⅱ型手法,将0.25 mm×30 mm或0.25 mm×50 mm毫针(华佗牌)以缓慢捻进法进针,先缓慢捻转而又快慢配合,指实指虚交替捻针(指实是力度较强,拇指指甲前端稍变白;指虚是力度较弱,拇指指甲前端变白),以指虚为主,捻转频率较快(1~2次/s),角度较大(小于180°/次),持续捻针30 s左右,捻捻留留,保持平稳的捻针,使患者局部有较轻而舒适的酸麻胀的感觉,或有线条牵扯样或触电样针感传至口眼角端或肢体远端,留针15~20 min,留针期间行针2次,持续捻针30 s左右以维持针感,以轻捻提出法或平稳拔出法出针。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12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3)面肌训练疗法。面肌训练内容包括抬眉、皱眉、闭眼、耸鼻、咧嘴、鼓腮、吹口哨、示齿、微笑等。患者做面肌运动训练前,先观看医护人员演示或录制的视频,然后跟着医护人员或者视频进行训练,每次做3~5个循环,2次/d,24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2.2 巨刺法组:采用巨刺法治疗,在健侧面部腧穴隔日行针刺治疗,针刺手法采用朱琏抑制针法;在四肢腧穴隔日行针刺治疗,针刺手法采用朱琏抑制针法,并进行面肌训练疗法。面部和四肢选穴同朱琏针法组,施针方法同朱琏针法组的朱琏抑制针法。面肌训练疗法同朱琏针法组。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12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2.3 结合针法组:采用朱琏针法联合巨刺法治疗,在患侧和健侧面部腧穴隔日行针刺治疗,在四肢腧穴隔日行针刺治疗,并进行面肌训练疗法。其中,患侧面部腧穴针刺手法同朱琏针法组,健侧面部腧穴针刺手法同巨刺法组。四肢选穴、针刺手法及面肌训练疗法同朱琏针法组和巨刺法组。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12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3 观察指标 (1)面神经功能评级。治疗前后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法评估患者的面神经功能[6]。Ⅰ级:正常,即各区面肌运动正常。Ⅱ级: 轻度功能异常,即仔细检查时有轻度的面肌无力,可有轻微的联带运动,静止状态时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时额部正常,稍用力完全闭眼,口角轻度不对称。Ⅲ级:中度功能异常,即有明显的面肌无力,但无面部变形, 联带运动明显或半面痉挛,静止状态时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时额部减弱, 用力完全闭眼,口角用最大力后轻度不对称。Ⅳ级:中重度功能异常,即有明显的面肌无力和/或面部变形,静止状态时面部对称, 肌张力正常,运动时额部无运动,闭眼不完全,口角用最大力后不对称。Ⅴ级:重度功能异常,即仅有几乎不能察觉的面部运动,静止状态时面部不对称,运动时额部无运动,闭眼不完全,口角轻微运动。Ⅵ级:面部完全麻痹,无运动。(2)面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前后采用由Ross等[7]提出的多伦多分级法(简称Ross量表)评估患者的面神经功能。静态时将患侧与健侧的眼睑、鼻唇沟、口角评分进行比较,动态时比较患侧与健侧,观察两侧抬额头、闭眼、微笑、耸鼻、唇吸吮等随意运动的对称性,并按照不同的部位对联带运动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面神经评分范围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面神经功能越好。(3)临床疗效。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8]中面神经炎的疗效标准,结合House-Brackmann分级法拟定临床疗效的评价标准。① 治愈,即House-Brackmann分级为Ⅰ级,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面肌功能恢复正常,表情肌运动时左右两侧对称。② 显效,即House-Brackmann分级为Ⅱ级,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静态时外观左右对称,微笑时口角轻微歪斜,鼓腮、皱眉患侧稍差。③ 好转,即House-Brackmann分级为Ⅲ级,症状体征有所改善。④ 无效,即House-Brackmann分级为Ⅳ~Ⅵ级,症状体征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PEMS 3.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3组患者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的比较 治疗前,3组患者House-Brackmann分级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House-Brackmann分级均优于治疗前,且结合针法组患者House-Brackmann分级优于巨刺法组及朱琏针法组(均P<0.05),而巨刺法组与朱琏针法组患者House-Brackmann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3组患者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的比较(n)

2.2 治疗前后3组患者面神经功能Ross量表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3组患者Ros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Ross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结合针法组患者Ross量表评分高于巨刺法组及朱琏针法组(均P<0.05),而巨刺法组与朱琏针法组患者Ros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3组患者面神经功能Ross量表评分的比较(x±s,分)

2.3 3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3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7.914,P=0.019),其中结合针法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巨刺法组及朱琏针法组(均P<0.05),而巨刺法组与朱琏针法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针法组、巨刺法组及朱琏针法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63.33%、66.67%。见表4。

表4 3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3 讨 论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如果迁延不愈,患者持续出现患侧口眼歪斜、鳄鱼泪、联带运动、面肌痉挛、面部麻木、面部僵硬等病症,可转变成顽固周围性面瘫。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方法治疗顽固周围性面瘫,而中医针灸能够有效地改善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障碍[9-10]。但对于顽固周围性面瘫及其较严重的后遗症,常规针灸疗法往往很难获得理想的疗效。

神经系统机能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兴奋和抑制,而针灸刺激主要是对神经系统这两种机能活动进行调整,使之从不正常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针灸刺激对神经起到相应的兴奋或抑制作用,这有赖于针刺激手法和部位。朱琏针刺“兴奋法”和“抑制法”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针灸学家朱琏创立并以神经调控学说为主导、有别于传统针灸手法、具有现代特色的针灸方法[11]。朱琏根据苏联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在神经调控理论的指导下,结合针灸取效的关键因素,将针灸具体施针方法归纳为兴奋法和抑制法[12]。抑制针法具有镇静、缓解、抑制的作用,一般适用于运动、感觉、分泌机能亢进的病症。而兴奋针法具有促进激发、解除过度抑制、发挥兴奋的作用,一般适用于运动、感觉、分泌机能衰退的病症。这两种针刺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有研究表明朱琏兴奋针法能改善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缓解临床症状[13-14]。

现代研究表明,在周围性面瘫的发病过程中,大脑皮层手区向面区扩展,导致邻近手区与面区的功能重组[15],而在周围性面瘫的康复过程中,大脑皮层的功能重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6-17]。然而,左右侧大脑半球之间的功能是相互竞争、相互抑制的,并且维持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即双侧兴奋与抑制的平衡,从而维持双侧大脑半球的正常生理功能[18]。面瘫后健侧面神经功能代偿性增强,导致支配健侧的大脑半球兴奋性增高,支配患侧大脑半球的抑制功能增强,引起稳定状态失衡。患侧面神经损伤和大脑的失衡状态可能是导致面瘫加重的重要因素。因此,面瘫的治疗既要兴奋患侧面神经,又要改善大脑皮层的失衡状态。针刺可通过调节运动皮层手区与面区之间竞争性的活动依赖性,弱化手区的功能,促进面区的功能恢复,从而改善周围性面瘫[19]。

对于顽固性面瘫患者,患侧面神经反射路径属于不完全通畅状态,针灸患侧时刺激信息传递至神经中枢是不完全、不完整的,难以发挥最大的针灸效应,从而影响针灸疗效。健侧面神经反射路径完整性良好,为针灸刺激信息传递至神经中枢发挥作用提供有力通路保障。针刺健侧方法属于传统中医巨刺法的“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针刺方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巨刺法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针刺信息经过脊髓、脑干网状结构、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及大脑皮层等,然后在多个层次上相互交叉、整合,使其传入神经中枢系统而产生双侧的针刺效应[20-21]。基于此,笔者认为针刺治疗顽固周围性面瘫,应在面部患健双侧取穴,针刺健侧穴位采用抑制针法,以降低支配健侧大脑半球的兴奋性;针刺患侧穴位采用兴奋针法,激发局部面神经兴奋性,同时提高支配患侧大脑半球的兴奋性,以期达到新的平衡,使针灸治疗顽固周围性面瘫获得最佳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3组患者House-Brackmann分级均优于治疗前,Ross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结合针法组的House-Brackmann分级优于巨刺法组及朱琏针法组,Ross量表评分均高于巨刺法组及朱琏针法组,临床疗效优于巨刺法组及朱琏针法组(均P<0.05),提示朱琏针法联合巨刺法治疗顽固周围性面瘫可以更好地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朱琏针法联合巨刺法治疗顽固周围性面瘫可以通过患侧与健侧同治,从而更好地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相关结果需要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验证。

猜你喜欢

针法面瘫面神经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浅议无极针法之九元气血针法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