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优化研究
2023-08-14王红旭
王红旭
(湖南中图通无人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株洲 412000)
无论是企业的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还是运营活动,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金是企业正常运营的保障。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是对资金运营各个环节的制度安排和流程设计,以实现对资金的有效配置。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企业资金管理内部控制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岗位分离得不到有效执行、授权管理权力集中、内部审计效率低、上下沟通不畅等。基于这种背景,开展资金管理内部控制优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资金管理的概念与原则
有研究认为,资金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资金数据的收集、储存、整理和分析,实现对资金运营的事前规划和安排,为管理者的资金决策提供支持。也有研究认为,资金管理是企业对资金的来源和使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管理的内容通常包括流动资金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和固定资金管理等。企业资金管理应当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首先,要满足正常的资金需求。企业应该根据正常的运营情况测算资金需求量,比如在市场需求量较为旺盛的情况下,需要的资金多,就应该将资金的需求量设定在较高水平。其次,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资金的周转是资金从投入运营开始最终转化为现金的过程。加速资金的周转,能够缩短经营周期,提高变现效率。再次,企业必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再次,要节约资金使用成本。企业必须正确处理满足经营需要和节约资金成本之间的关系,要在保障正常营运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资金成本。最后,要提升短期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是企业资金风险高低的重要标志。企业必须控制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比例关系,保持二者之间的适配性,以降低资金管理风险。
二、内部控制的概念与内容
有研究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和方法,其基本目的是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保障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企业运营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也有研究认为,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在一定环境下,为了提升运营效率,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而实施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企业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控制环境。控制环境一般包括单位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和企业文化等,是内部控制的基础。第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企业运用一系列专门的程序和方法,识别企业存在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并确定多样化的风险应对策略。第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第四,信息与沟通。信息沟通是指企业应该及时收集与经营管理相关的信息,使信息在企业内部顺畅流通。第五,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对单位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整改,其核心内容是加强内部审计。
三、企业加强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企业加强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能降低资金使用成本。资金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企业的现金管理应该实现现金管理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的最小化。有效的内部控制程序使企业严格按照现金管理制度开展工作。比如,在成本分析模式下,企业能根据不同的现金持有量确定成本数值,依据不同的现金持有量和成本资料编制最佳现金持有量预测表,使管理人员能在现金测算表中找到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这一过程要求严格遵守成本测算的内部控制程序。可见,加强资金管理内部控制能够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第二,能够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资金管理内部控制水平,加强资金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考核。各业务部门在实际资金需求量的基础上,编制资金预算。内控人员则会对资金预算执行的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如果出现预算资金不足的情况就追加预算,如果出现预算资金多余的情况,就及时收回预算资金,从而科学地调剂资金余缺,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
第三,能够有效规避资金管理风险。企业资金管理的过程蕴含了多种类型的风险因素,比如资金管理的政策风险、系统风险和人为操作风险等。因此,企业只有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入手,才能完成对资金风险信息的收集、监测、预警和分析。严格的资金审批机制能防范资金无授权支付的情形,加强对资金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与监督,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杜绝资金浪费的情况出现,从而控制资金浪费和舞弊风险。
四、企业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岗位分离制度不完善
在资金管理中,不相容岗位分离是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比如要实现资金审批、支付和收入岗位的分离,这样才能够实现各个岗位之间的权力制衡,防范财务人员舞弊。但实际上,部分企业的岗位分离制度并未得到有效执行。一方面,企业缺乏明确的资金使用审核规范,甚至存在资金使用人员自己对资金去向进行审核的情况。另一方面,企业的全部印章都由出纳人员进行保管。在这种情况下,出纳人员非常容易利用印章进行舞弊,影响资金安全。
(二)授权权力高度集中
针对不同业务流程的资金使用,企业设置差异化的专项审批程序,能够防止权力滥用情况的发生。但事实上,部分企业的资金审核权力高度集中,审批程序并不严格。一方面,资金审批的权力高度集中在高级管理者手中。高级管理者可以利用手中权力随意调配资金。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的资金分级审批制度未能得到严格执行,非常容易受到高层管理者的影响,为后续资金管理风险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三)资金风险评估机制不到位
风险评估是资金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能在资金战略决策和使用管理中有效规避风险。事实上,部分企业的资金风险评估机制并不健全。一方面,企业并未成立专门的资金风险管理组织,而是由财务人员对资金风险进行评估,受财务人员的个人能力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企业的风险评估程序并未深入资金管理的前端环节,而是在资金风险发生之后,对风险的类型和大小进行梳理和评判,不符合资金风险事前评估的本质要求。
(四)内部审计检查效率低
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是保证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的基础。事实上,当前部分企业内部审计的检查效率较低。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缺乏足够的独立性,无法从客观公允的角度对资金使用的过程进行审计。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是财务人员出身,缺乏资金审计工作经验和能力,只能对现存的资金材料进行肤浅的审核,无法对隐藏的财务问题进行精准识别。
(五)沟通机制不畅通
首先,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未对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信息披露,无法实现信息在企业内部的有效传递,同时在部分信息内容的重现上避重就轻,对部分违规信息隐瞒不报。其次,企业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合作意识和信息沟通意识。部分员工无法理解自身在资金管理中的责任和权限,导致资金使用流程无法被监管。最后,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部分企业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实现与其他信息系统的有效连接,无法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
五、企业资金管理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
部分企业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环境并不健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治理结构不合理,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部分企业一人持股比例较高,接近法律规定的限值。由于大小股东之间的持股比例悬殊,小股东很难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影响。大股东较容易利用自身优势地位对资金管理进行违规干预。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实力薄弱。部分企业在资金管理人员的招聘、培训和考核方面还较为薄弱,在员工招聘环节缺乏对应聘者资金管理能力、工作经验和职业道德水平的考核,甚至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这很难保证资金管理的效果。
(二)资金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资金风险评估环节设计不合理,授权审批制度不严格。部分企业并未建立专门的资金风险评估机构,资金风险评估工作都是由财务人员完成的。财务人员由于自身岗位的限制,很难从客观公允的角度对资金管理的风险进行评估。与此同时,即使部分企业成立了专门的资金风险评估部门,比如资金财务风险管理部和运营风险管理部,但各部门的资金风险评估职责和权限未能进行清晰界定,一旦发生问题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另一方面,风险管理与绩效考核相互割裂。部分企业并未将资金风险管理的考核机制纳入绩效考评体系,无法对各部门职责履行情况进行梳理和考核。
(三)资金内控活动不完善
首先,企业的投资控制并不规范。部分企业在投资环节,并未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投资决策主要凭借高级管理人员的主观偏好,这为后续的投资项目亏损埋下了伏笔。其次,筹资控制不合理。部分企业经过持续性规模扩张,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在筹资管理方面,企业渠道众多,方式复杂,融资租赁、平台融资和银行贷款之外,还包括民间借贷等。资金偿还期限和项目收益时间上的错配,大大增加了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四)信息渠道不畅
一方面,部分企业的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缺陷,资源共享平台功能还不完善。企业的资金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之间存在较大的数据梗阻,在技术标准和数据口径方面都无法统一。资金管理人员在引入其他数据时,需要进行数据口径方面的转换,大大增加数据处理错误的概率。另一方面,资金管理信息系统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机制。依靠外部线路连接的系统,非常容易遭到第三方的攻击和拦截。事实上,企业缺乏对资金管理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导致系统隐含较高的安全风险。
(五)内外部监督力度弱
一方面,企业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监督作用较弱。部分企业并未在决策层面成立审计委员会;同时,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发挥的监督作用不足,无法对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剖析。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监督力度不足。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被监督部门属于平级的关系。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缺乏足够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六、完善企业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健全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健全资金控制的环境。首先,优化股东结构,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企业对股权结构进行分散,防止“一股独大”的情况。同时,为了抑制高级管理者在资金管理方面的冲动,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必须积极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其次,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升资金管理人员的忠诚度。企业在招聘资金管理人员时,要从学历、业务知识、工作经验、职业道德水平等多个角度对员工进行考核,确保能够招募合格的资金管理人员,同时要建立具有层次性的薪酬制度,对员工实施有效激励。最后,增强全体员工对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管理人员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媒介向基层员工讲解有关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内涵、意义和实施路径。
(二)完善资金控制活动
首先,要完善投资决策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为了提升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企业要严格履行项目投资决策程序,聘请专家对项目进行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同时通过民主决策程序确定投资方案。其次,要完善资金预算管理机制。企业要采取科学的预算方法编制资金预算,同时加强对资金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与监督,定期开展预算分析,就预算偏差开展归因分析,进而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最后,要建立资金管理绩效考核机制。企业在明确各岗位资金管理责任的基础上,设计多元化的考核指标,通过量化考核模型输出考核结果。在考核结果的基础上,企业要对资金管理人员进行奖励或惩罚。
(三)强化资金风险管理
在组织层面,企业应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管理人员和数量适当的专业人员构成,主要职责是识别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风险,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预期损失,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方案。企业应该建立资金风险预警系统,在确定资金风险容量的基础上,在信息系统中嵌入预警指标,当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指标实际值接近预警值时,就会向管理者发出预警信息,便于管理者及时应对。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建立多样化的财务风险应对机制,比如要根据具体风险类型的不同,采取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等策略。
(四)加强内部信息沟通
首先,企业要健全内部控制披露机制。企业应该对资金管理内部控制披露的方式和内容,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其次,要建立功能强大的资金管理信息系统,打通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信息梗阻,实现技术标准和数据口径的统一。再次,企业还应该完善资金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防范机制,加强防火墙建设,嵌入防病毒和防木马软件,同时加强对资金管理人员的信息安全培训,提升其安全防护意识。最后,企业应该积极披露资金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在资本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存在,中小投资者很难对被投资企业资金管理的水平进行了解,因此,企业应该积极披露资金管理活动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五)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
首先,企业必须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的作用。企业应该在决策层面成立审计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制定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战略和目标,并设计资金管理的监督方案。其次,要提升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将内部审计部门从其他职能部门中独立出来,并从外部市场引入内部审计专家,提升内部审计效能。最后,要恰当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提升外部审计独立性。为了充分发挥外部审计的作用,企业应该审慎选择第三方审计服务机构,并加强沟通,以最大化发挥第三方监督的职能。
七、结语
企业应该在完善资金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征、经营范围和业务特点,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内部控制机制,细化内控在资金支出、审批结算、票据管理、不相容岗位设置方面的标准。实际上,部分企业的资金管理控制活动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对这些缺陷进行了梳理,并从多角度提出了对策,期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企业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