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巴金《家》中的新旧女性形象

2023-08-14齐文婷

名家名作 2023年10期
关键词:鸣凤封建礼教思想

齐文婷

巴金《家》中的女主人公们是一幅绝美的画面,她们有着各自的性格与目标,但是最终的结局却是悲惨的。她们的境遇折射出旧时中国妇女的悲惨遭遇。我们不由感慨,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妇女无法享有应有的公平。

一、“旧”女性形象的特点

(一)瑞珏:受封建礼教之害的人

瑞珏是《家》中描绘的富家千金,自幼锦衣玉食,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虽然表面上一切如常,但终究是封建伦理的受害者。

在封建时代,她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贤良淑德的妻子,温文尔雅、文采斐然。身为高家长孙的妻子,她遵从封建社会的意志,深得高家人的喜爱,就连下人也不例外。然而,她在接受封建伦理道德熏陶的同时,也逐渐沦为封建伦理的受害者。

她的婚姻完全是靠抽签来确定的,对此她既不反对,也不抱怨,在她看来这似乎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自从她与觉新结婚以后,她就发现觉新与钱梅芬有一段感情,不过她并没有放在心上。高家的先祖去世后,以陈姨太为首的封建主义派系以“血光之灾”为借口将其送到了郊外。瑞珏再一次听话了,她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她愿意为那些荒唐的封建思想和道德荒唐的东西而选择忍气吞声,不知道如何抵抗,如何争取妇女的民主和解放。封建观念的影响,使得她丧失了对人性的抵抗。

(二)钱梅芬:怯懦的懦夫

钱梅芬和觉新是青梅竹马,他们是所有人都看好的一对,但是被包办的关系给破坏了。觉新和别的女人结了婚,而梅芬不得不去别的地方和其他男人结了婚。一年之内,梅芬便成为一个遗孀,并返回娘家。从头到尾,梅芬都咽下了这口恶气,没有因为她是个寡居女人而埋怨别人,她总是为他人着想。瑞珏和梅芬的宽容、忍耐和仁慈,都无法使她们获得安宁和快乐,反而是因为对“伪君子”“刽子手”的放任,将自己逼入绝境。

梅芬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但不幸的是,她只得到了一种新生命的幻想,却没有将其变成自己的人格。在梅芬心目中,有一个无法违背的母亲,一个无法拒绝的礼节,一个对自己的丈夫忠诚而执着的自我。但是,她却没有快乐。受旧观念的桎梏,而甘愿屈居人下,她只能为自己悲惨的人生悲哀,以一种对命运的坚定看法去忍受人生对她的所有不公正。她不想为自己而战,不懂得自己存在的意义,不懂得女人也要有女人的自觉。最终,她接受了顺其自然的结果,她的生命也就不由自主地终结了。

二、“新”女性形象的特点

(一)鸣凤:反对封建伦理道德的人

鸣凤本是高家人的女儿,十多年前因父母双亡,被送入高公馆。在高家的八年时光里,她每天都戴着面具生活,到处忙碌。她似乎从小就知道自己的命运,从来没有幻想过会有改变。她这个年龄应该去书院学习,但只能做苦力。上天注定是不公平的,有些女性在封建社会里的权利会被无情剥夺。

可是我们既看到她的退让,却又发现了她的抗拒。当她被告知要嫁给冯乐山为妾时,她没有屈服于宿命,而是选择投河而死,这是一种被迫的行为,也是一种对封建礼教、封建等级观念的反抗。她向那片黑暗的世界提出了强烈的谴责,那是一种在没有生命的棺木中竭力挣扎的声音!就好像一束闪电,突然照亮了整个天空,照亮了所有人的内心。

她的一声“三公子,觉慧”包含对觉慧的爱,还有一种难能可见的反抗精神,为女性追求平等自由权利的呐喊和献身。这个平时叫惯了的世俗社会等级的标志性称谓消失了,被心上人的名字所取代。这种民主意识的觉醒,不禁让我们看到了鸣凤作为女性思想的进步性。然而,这与封建制度是格格不入的,也是他人绝不能容忍的。自身力量的弱小,自是不能与封建势力有效抗争。

(二)琴:封建礼教的觉醒者

琴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接受过新思想的洗礼。虽然她思想的深刻性是一步步实现的,她是一步步变成一个真正独立的人,但仍不可否认的是,她是那个时代新女性、新知识青年的典型代表。

在她的身上,有的是敢于同不公做斗争的勇气,还有为女性追求权利而奋斗的激情。她生活在宽松自由的环境里,母亲大多事情都依着她,允许她在省立女师上学,这在当时是很难实现,也很难让别人接受的事情。由于亲戚们冷箭般的闲言碎语不断地向她射来,导致母亲不敢太多地依从女儿的要求。当她提出要进入男女混读学校读书时,母亲因为受不了闲言碎语而拒绝了她。这种小事情的宽松与大事情的禁锢,并没有使她退缩和丧气。

“难道因为几千年来这条路上就浸泡了女人的血泪,所以现在和将来的女人还要继续在那里断送她们的青春,流尽她们的血泪,呕尽她们的心血吗?”这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饱含当时多少先进青年的进步激情,琴作为一名具有先进思想的女性,更要为自身平等权利抗争与呼吁。她不仅能将新思想与她对个人解放和婚姻自治的抵制结合起来,而且无论面临多大的压力,无论环境多么黑暗和恶劣,她都能坚定不移地走自己选择的道路。她决心不顾一切地走上一条新路,这种勇气和责任感令人敬畏。

三、新旧女性形象的比较

在《家》中,我们看到了瑞珏和梅芬这种顺从封建礼教,最终被封建礼教扼杀的女性牺牲者;看到了鸣凤这种不顾阶级观念,自身平等意识觉醒,用抗争为后续千千万万的女性们做出牺牲的女性;看到了琴姑娘这种走在时代前沿的知识分子,并具有新思想的女性。这三种女性,都生活在封建礼教浓厚思想氛围的大环境下,都避免不了受封建礼教的制约,处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女性的命运都免不了带有一定的悲剧性。只是在面对这种环境的压制时,有人选择奋起抗争,而有人则是逆来顺受。这是由其自身性格和所受教育思想不同,从而出现不同的结局。

琴和鸣凤都是封建礼教的抗争者,但琴是深受“五四”思想启蒙而觉醒的知识女性,她为了争取做“人”的权利拿起了个性思想的武器,坚定地把自己摆在同男子一样的地位上,积极追求人格的独立,以期实现“人”的价值。而鸣凤出身卑微,她的思想真正觉醒是在跳湖之前那一刻,当然这与她本身是奴仆阶级,没有受过先进思想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与琴、鸣凤争取地位平等和人格独立相比,瑞珏和梅芬则产生出本能依附男性的心理,丧失了独立的人格,缺失了她们身上的抗争性。

琴的出现昭示了青春是美丽而富有生命力的源泉,青春是生命不可阻挡的激流。所以琴最终冲破封建家庭的罗网,摆脱悲剧命运,完成了自我救赎。

四、新旧女性形象形成的原因

(一)“旧”女性形象形成的原因

1.封建礼教的糟粕对女性的影响

梅芬丧夫之后,心甘情愿地为不爱的丈夫守寡,坚持“一女不恃二夫”的想法,只留下一颗空妄的心,在哀叹中走上了自毁的路。瑞珏恪守夫纲,一生都在尽着妻职和母职,恪守三纲五常是她人生的全部内容。瑞珏小心翼翼地活着,却仍然逃不过“家里人”残酷的算计。而鸣凤信了天命,认为一切皆有神注定,最后只得用一死来保护自己的贞洁。伦理道德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经过千年的沉淀,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女性的骨子里,她们的潜意识里就已经认同作为一个女子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守住她们所谓的贞洁、所谓的妇德就是她们一生所追求的目标。

2.高公馆代表封建糟粕的压迫

高公馆是一个压抑的牢笼,代表整个中国的封建格局,一家之主的高老太爷顽固不化,代表着封建大家长的专制蛮横。女性处在如此压抑的环境中无法用自己微小的力量为自己争取幸福。梅芬与觉新爱而不得,只得屈服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的包办婚姻。瑞珏体谅自己的丈夫,任人欺负,受人摆布,最终命殒郊外,令人惋惜。鸣凤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丫鬟,高老太爷毫无人性地把鸣凤许配给又丑又老的迂腐头子,但鸣凤毫无办法。即使以投湖来向黑暗的地狱发出沉痛的抗议和控诉,也只不过是在压抑人性的活棺材里努力发出绝望和痛苦的哀号。

3.自身性格的缺陷

瑞珏、钱梅芬和鸣凤都是善良而温柔的女子,但是她们善良却没能得到善待,她们的软弱带着她们走向绝望。她们甘于承受所谓的“家中人”对她们进行的迫害,活得卑微而屈辱,直至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黑暗吞噬,成为罪恶下的殉葬品。梅芬也读了《新青年》,但是对于梅芬来说多读一页《新青年》就是多添一份伤感,只能整天颓废度日。瑞珏对比梅来说是比较幸运的,虽然是包办婚姻,但也与丈夫相敬如宾。当遇到陈姨太等人的欺负刁难时,瑞珏一忍再忍,一度想息事宁人,换来的是她们变本加厉的迫害。瑞珏以夫为天,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人。面对血光之灾如此荒谬的理由,瑞珏也选择自己默默承受这一切。鸣凤地位底下,毫无反抗能力,选择了投湖是对现实的逃避和对幻想破灭的绝望。

(二)“新”女性形象形成的原因

1.环境的宽松

琴的处境相对于高家的女性来说没有那么糟糕,她是封建制度下少有的幸运儿。她目睹了身边所发生的悲剧,也清楚地感受到高公馆光华表面下的罪恶和环境对女性的恶意。她不像瑞珏与鸣凤处于高公馆令人压抑的环境之下,她有着爱自己的张母,又无父无兄,并没有受到大家长下的压迫,张母爱女心切,琴坚持进学堂读书和剪断长发,张母倒也随了她的意。小环境的宽松使琴能为自己争取到一些权利,但是大环境的压迫还是不能够让琴事事顺心。当听到男子学校招收女学生时,琴便向母亲哀求让她去报考表哥的学校,她不在乎亲戚间的流言蜚语,而是担心自己的母亲受到流言的伤害。琴的母亲虽然对她要报考男校并不理解,但还是答应替琴想想办法,琴十分感激自己的母亲并决定要坚决奋斗。

2.思想的洗涤

“五四运动”在全国大范围的开展,《新青年》等进步思想对琴的思想进行的冲击洗涤,使琴能正视这几千年来封建礼教的糟粕,能够勇敢地迈出家的大门,用进步的思想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琴从这些读物中汲取生存的养料,开启了别样人生,走上了属于自己的朝圣路。

3.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在作者笔下,琴是一个充满着光和希望的女性,琴身上有着梅芬和瑞珏所没有的女性意识。在琴的眼里,女人不应该只是一副躯壳,她应该有自己的思想与灵魂。琴了解鸣凤的悲哀,清楚瑞珏和梅芬的哀伤。她并不想接受命运所安排的一切,人的出身是自己所不能决定的,但是至少自己要走的这一条路得自己抉择,祈盼在夹缝中生存亦不可得。纵使这是一条无边又无延的充满荆棘的路,这条路铺满了女性的尸体,沾满了女性的血泪,琴也将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她主张男女应该同校,实现男女平等。母亲和周围的亲戚都觉得很荒谬,但是琴还是成功了。斩断千丝发,发文论新潮,不堪父母命,不顾媒妁言。从剪发到男女共堂学习,再到反对父母包办的婚姻和觉民在一起这一系列的事情,都能看出琴所代表的一类女性独立意识的苏醒。

4.反抗封建礼教的勇气

琴和觉民本是一对佳偶,奈何高老太爷打算把冯乐山的孙女嫁与觉民,觉民坚决不同意,他喜欢的是琴,而不是自己不爱的脾气暴躁的冯乐山的侄女。觉民和琴不想步大哥觉新和梅表姐的后尘,毅然决然地选择逃婚。在当时,逃婚是多么需要勇气的事情。自古以来,婚姻从由不得女性做主,家长主婚,那是多么天经地义的事情。觉民和琴的逃婚既是对大家长权威的反抗,更是对封建伦理制度的挑战。也正是勇气和反抗为自己争取到了甜蜜的爱情,琴和觉民的逃婚为千千万万的后来者指明了方向。琴是一个勇敢的女性,她与觉民相爱是她自己欢喜的,她愿意走向为自己争取自由幸福的爱情之路,而且她觉得追求个性解放应同革命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经得起社会风浪的冲击,只有献身于进步事业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

五、结语

在封建社会中,反抗才是女性走向光明的唯一道路。女性都应该学会在压迫下勃发一片异彩,敢于抗争,觉醒女性意识,谋求独立人格,绝不让自己成为牺牲品,切不要辜负这大好的年华,要迎难而上,用尽全力为自己争取个好前程。

猜你喜欢

鸣凤封建礼教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外源硒对油菜硒积累及土壤硒残留的影响
Ab initio study of dynamical properties of U–Nb alloy melt∗
思想与“剑”
向死而生
不同乎?相同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