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乡镇林业种植及病虫害预防

2023-08-14郝继林

花卉 2023年14期
关键词:林木森林资源栽培

郝继林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城庄镇人民政府,山西 吕梁 033200)

0 引言

国家还颁布了的政策法规,将植树造林纳入国策,积极引导基层地区加快构建人工林,实现林地植被的快速恢复,更好地解决20 世纪粗放式经济发展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和破坏。近些年,经过基层地方政府部门的不间断努力,森林植物的总覆盖面积出现了逐步上升的趋势,森林资源也逐步回升,但是在人工造林工作实施过程中,往往因为计划不合理,造林方法不科学而营造了很大面积的纯种森林,林木分抵抗能力也相对不足,如果遭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很容易加重各种病虫害的暴发流行[1]。就当前森林病虫害的暴发传播状况分析,很多病虫害表现出复杂的症状,诊断难度越来越大。再加上林木品种从外地引进过程中没有落实严格的产地检疫制度,外来病虫害的传入风险大大增强。如果外界的病虫害流入了自己的森林生态系统,则因为没有天敌的控制,会大量滋生,并迅速传播,造成了大规模的疫情,甚至导致了大批树木枯死,并带来了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它要求人们对森林中种植病虫害所产生的因素作出全面的分析,并注意进行病虫害的流行病学研究,了解病虫害的暴发传播动态,并适时采取措施做好防治,以保证把病虫害遏制在萌芽阶段。

1 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林木病虫害是不可冒烟的森林大火,切实防护好森林资源,促进林木安全生产和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既是当代森林工作的时代使命,森林有害生物防治任务的最好实现,又是打好森林相持期攻坚战的重要之举,长期之策,责任之重[2]。

森林生态系统本身具备相应处理病虫害的功能,只是在病虫害较为严重的前提下,才可能大量破坏森林资源,所以积极做好森林病虫害形成因素的研究,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方法进行预防工作必不可少。森林病虫害的形成因素包括以下4 点。

1.1 不合理种植

在常规森林培育阶段,有关机关及其职工忽略了林木生长与土地增值之间的联系,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单纯地大量生产森林资源。其实,这种森林培育模式是不能促进森林全面、持久生长的,也不能使森林资源改变地区条件的功能发挥起来,相反只能为病虫害的暴发提供一种有利条件。也就是在森林培育过程中,有过高的森林资源生长速率,就不利于生物具有良好的成长空间,当地资源呈现出极度单—化特征,且生态日益薄弱,为大范围、重大病虫害的暴发提供了土壤。

1.2 树木种类单一

由于传统的森林发展过程中,明确界定了森林工程属性,这也使得我国森林培育中,往往以单纯的树木为主导[3]。林业种生态系统比较薄弱,无法有效对抗天气、外界环境各种因素的干扰,各类病虫害也频频发生,威胁了树种的良好生长发育和森林的效益。

1.3 化学农药滥用

林木栽培中,种植者为迅速消除病虫害的发生,会先对某种药物制剂加以大量使用,但在持续使用同—类型药物制剂的过程中,害兽会逐渐形成相应的抗药功能,此时如持续大量使用这一药物制剂,不但无法获得迅速清除害虫的能力,而且还会危及部分有益生物的生命,从而致使整个林木栽培区的食物链被打乱,并由此引起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失衡问题。其实,在林木栽培过程中,在大的自然环境区域里,森林资源自身也是具备相当抵御病虫害功能的,但过多的人为活动,反而会使得生态结构被严重破坏,从而引起环境系统失调,并最终严重地抑制了林木栽培的进展。

1.4 人类活动影响

人类在生活的各种社会活动中,对环境保护与自然生态意识逐渐淡漠,人们随意地对林木资源进行了大量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损害。而林木旅游的迅速发展,也加剧了病虫害暴发的人为传染,特别是随着各种外来重大病虫害暴发地大量入境。近些年来,我县林木疫情大面积泛滥,严重危害了林木植被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适应各种企业的发展需求,在大面积的原始森林里大量遭到采伐,任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产生了大量自然林木的数量相对锐减,严重损害了正常的生态平衡,资源超负荷的使用严重危害了生态保护的长远发展[4]。

2 林业资源培育管理技术

2.1 生态管理

生态方式是目前森林建设中十分关键的一个方式,可以达到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性与社会效益的结合。采用这一方法进行森林资源建设,必须对具体的生态建设方式作出整体研究,以便对整个项目实施的调控与监督管理。应合理确定栽培管理要求和重点,根据栽培管理的技术指标,在产品经营上使用合理的针对性方法,同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使栽培管理与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和气象条件相适应。此外,掌握最佳时期,通常都是在春天。

2.2 品种时间选择

因为森林的培植与积累的时间都很长,在保证了其规模与结构的条件下,通过科学合理的选用所培育的种类以及栽培的适当时机,就可以为培植森林资源打好了良好基础。因此,就必须因地制宜,在条件许可下必须对种苗实施严格检疫,以保证种苗品质。同时,还应选择最适宜的森林资源品种,以适当增加阔叶树种所占的比重,以扩大阔叶林的规模,以改良土质、保持水质,从而提高生态多样性与自然观赏性[5]。在栽培时机的选取方面,以提高种苗成活率为宗旨,并根据具体的环保要求与经营状况而进行。以中国北方地区部分严寒地带为例,尽管中国目前开始植树造林的时期一般为冬末春初时阶段,但是因为这部分区域的温度恢复较慢,所以没有根据一般习惯选择植树造林时期。

3 林业种植的病虫害防治策略

3.1 强化林木树种检疫工作

随着基层地区人工造林工作的不断向前推进,造林面积造林频率增加的同时,从外地引进优质树苗的频率也呈现增加的态势,而在品种引进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针对性的检疫、检验,林木当中携带的某些病虫害就会引入本地的林业生态系统当中,由于缺乏天敌的制约,会以较快的速度快速繁殖传播,使得临床病虫害危害逐渐加重。在人工造林工程开展过程中,应该注重做好外地引进林木品种的针对性检疫检验工作,这是防范外来传染性疾病引入本地区的重要手段之一[6]。一方面,在我国林木品种培育选择发展过程中,应该着重选择一些抗病丰产性能都较强优良的品种,并要做到适地适树,从有资质的种苗场引进林木品种,每一个批次的林某进入本地区之前,都应该对其全面的检疫检验,确保林木品种不发生大的病虫害。另一方面,为了减少从外地引种的频率,本地应该加快苗圃场地建设,培育优质的树种,坚持以乡土树种造林为主,提升树木的抵抗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

选用优良林木品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森林种植病虫害防控水平。有关单位要贯彻树种培育方针,保证各林木品种具备较大的抵御病虫害能力,而且完成率要好。工作人员要加强森林苗木检疫工作力度,选择优异质量的种苗加以培育,彻底消除繁殖幕中的病虫害,促进林木自身产生更强对抗病虫害的免疫力。另外,栽培中应合理采取穿插栽培的方法,采用各类林木综合栽培,优化森林自然生态体系,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对抗病虫害的免疫力。

传统的森林病虫害防控技术手段大多为农业防控和物理防控,但生物控制技术手段正逐步变成了森林病虫害防控的主要技术手段。采用生物预防科技,由于使用益鸟、家禽、一些害虫以及白僵菌等害虫天敌,再加上部分植物源杀虫剂,能够高效杀死林业害虫,且不至于产生严重的杀虫剂残留等环保问题。因此,应当在传统农业预防与物理防控的科学技术基石上,积极运用生物预防科技,在必要时合理有效进行科学有效地加以生化防控,从而形成综合性的防控科技系统。

3.2 合理进行树林管理与抚育

“适地适树”将作为森立抚育工作过程中的原则,管理者们从现场地质条件、土质特征等方面考虑,选用合适的树种,而相关树种也应当具备较强的抵御病虫害功能,同时具有良好的长势。同时,还应该合理利用封山育林办法,以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从而尽可能减少病虫害产生的概率。同时,如果出现了病虫害防治,就应该制定相应对策,以防止病虫害的产生并进一步蔓延,所以就应该加强对森林保护和科学管理的力量,对病虫害枝叶、杂草清理等日常管理工作也应该定时进行,做到对乱砍滥伐等自然现象的严格执行,加强对林木自然资源的维护力量[7]。

3.3 完善林业监测机制

在防控森林病虫害的过程中,建立健全的监控预警机制至关重要,可以及时遏制病虫害的逐步蔓延。林业栽培中,会面临着多种多样的病虫害,而各种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其危害又具有一定差异性,因此利用高效的预防制度,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了林业栽培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对其类型和特点做出正确的评估,如此一来,管理者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并及时进行病虫害处理工作,从而防止其进一步蔓延,并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损失。

做好森林监测,可以很有效地增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能力,为提高防治效益奠定重要基础。在林业环境监测管理中,要运用现代技术对森林资源的栽培管理实施全程的动态性监控,以及时发现病虫害疫情。同时,建设了病虫害数据综合管理系统,对病虫害疫情的发病时间、发生量和范围等数据加以有效管理,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一套病虫害监控预警制度。

3.4 健全林业病虫害防治系统

林业种植工程开展过程中,为了切实提升病虫害的防治效率和防治质量,需要对病虫害防治系统进行有效的完善并提高重视程度。针对从外地引入的一些新型的树木品种在栽植以前,必须首先做好针对性的试验培育,经过示范推广,确保树木品种可以良好地适应该区域的环境条件,适应能力较强以后才可以大范围地引进栽培,同时在栽植以前必须要建立严格的检疫审查程序,不能够让携带有病虫害的林木进入林区,否则将会对其他林木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一旦发现林间出现病虫害,应该提早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的理念充分运用其中,同时妥善地选择化学农药科学使用化学农药,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种化学农药。在病虫害防治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要确定科学的防控措施和预防途径,对使用化学药剂防控的,必须要确定药剂的使用剂型和应用途径,保证药剂使用的针对性合理性[8]。积极推广应用生态农药、微生物农药,利用生物农药的防治专一性的特点,不会对林间的害虫天敌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也能够达到杀灭零件病虫害的目的,一举多得[9]。

3.5 增加资金投入

部门应当加强对林业建设项目的关注支持,强化资金投资管理,使森林建设项目有实力地引入各种新引进的先进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不断完善病虫害情况防控体系,并贯彻以当地自给型企业为主,国家补贴最多的原则,严格执行承包责任制,按照谁经营、谁管理的原则统一办理,逐步建立多方面、多渠道、各种能力的综合防控体系,并不断地筹集资金支持;政府要把森林病虫害防控工作当作经常性工作来抓,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病虫害已成为危及森林生态系统的最主要影响因素。造成林业病虫害的因素很多,包括了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多方面,防治工作开展难度相对较大,并且难以对病虫害的危害规模受害程度进行有效的预测。从当前林业病虫害的防控情况来看,仍然表现为防治手段比较落后,相关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面对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以确保有足够的森林生态资源投入其中,同时也必须采用更加科学的防控手段,把以预控为主的防控模式纳入森林生态系统构建的全过程,同时也必须进一步掌握和吸纳国外的新型防控科学技术,并针对性进行常见森林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工作,以做到早发现快处置,在短期内有效遏制疫情,从而减少遭受更为严重的损失。

猜你喜欢

林木森林资源栽培
油麦菜栽培要点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自然栽培的味道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夏季苦瓜栽培
我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及其评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