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记者采访报道主动权及技巧分析

2023-08-14刘欣

区域治理 2023年16期
关键词:洞察力新闻线索新闻记者

刘欣

沂南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采访是记者挖掘新闻事实和认识客观事物的一项调查研究活动,属于高阶思维艺术活动。虽然实际新闻采访工作没有固定模式,但仍需新闻记者把握采访主动权,由此一来才能高水平完成新闻采访报道首个工序,为后续高质量新闻报道奠定基础。

一、新闻记者采访报道主动权

(一)开门见山式

开门见山式是新闻采访常见方式之一,通常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接触到的采访对象具有不同文化素养或来自不同阶层,如果想要提升采访质量,需要记者在采访前根据采访对象制定科学合理且缜密的采访提纲,在实际采访中有意识挖掘可提升新闻质量的线索。当前部分记者在采访提问中普遍存在毫无目的随意提问现状,此方式会引起受访者抗拒和厌烦,影响采访顺利推进。

(二)启发引导式

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受采访对象因紧张而语无伦次和惊慌失措情况,以致于无法正确理解和领悟记者提问,甚至部分受采访出现失语现象。记者面的上述情况不能表现出惊慌神态,需积极营造愉悦和谐交流气氛,可以先与受采访者聊无关采访内容的事情,消除对方紧张情绪,拉近与受采访者距离,使受采访者在无意中回答问题,记者从中获取新闻线索,突破采访难关,提升采访质量。

(三)正面激问式

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因客观或非客观因素出现受采访者拒绝采访现象。记者针对上述情况需借助各种方式打开对方心锁,客观分析对方不接受采访原因,或运用激将法,设计有利于激发受采访者诉说欲望提问,推动受采访者从被动接受采访转至积极主动接受采访,提升新闻采访水平。

二、新闻记者采访报道技巧分析

(一)做好采访前准备

记者在采访之前需针对受访者、采访事件以及相关问题做好充足准备,尤其对于采访中涉及到的专业术语或不熟悉的陌生领域更要提前做好功课。记者作为提问者,避免带着猜测与个人偏见去采访,只有让采访对象感受到采访者良好的采访态度才会产生信任感与倾诉欲,记者采访思路也会更加清晰[1]。树立正确采访态度后就要围绕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如从被采访对象获取或借助互联网搜集,记者只有做好采访前准备工作才能进行有效提问。提问时应避免提问有成见、无意义、深邃以及让采访对象不知所措问题。例如当前快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也改变小区管理模式,即物业管理取代传统独门独户自我管理。但物业与业主矛盾也成为当下热议话题,业主不满意物业公司服务则不按时缴纳物业费,物业公司为迅速收取业务费,则采取部分非友善措施。记者针对上述问题在采访过程中需避免指向型提问,例如提出“物业公司这样对待业主合适吗”问题,可以提出“不交物业费就断了业主水电,请问物业采取的措施中有法律法规依据吗?”,此类问题有利于推动采访顺利开展。如果采访内容量大,记者可提前准备相关较易回答问题作为采访预热。若采访时间有限,就需采取开门见山的提问方式,尽快提出重要问题。一般长时间采访多以人物采访为主,一个人讲述自身的感悟、生活、工作等必然会花费较多时间,若记者没有提前设计问题,必然会让采访对象感到疲惫。采访对象可能会因采访产生紧张感,记者需根据对方情况及时筛选重要问题,辅助问题可从采访对象有关的人与事方面获得答案。提问要注重每个话题间的转换,如果记者提到:“谈完工作,谈谈家庭吧”,此类生硬提问会在一定程度上冒犯采访对象,降低对方交流热情,可以转为“您的工作这么出色,想必背后肯定有强大的后盾支持”等具有亲和力的提问方式,此时采访对象就会放松紧张情绪,主动与记者倾诉,记者也会从中获取新闻线索,充实新闻采访报道内容。

(二)增强敏锐洞察力

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与广泛普及的智能手机,加速信息传播,新闻记者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现状[2]。在海量信息环境下,凸显记者挖掘有价值信息重要性,如果记者想要快速迅速挖掘有价值信息,就需增强自身对信息敏锐洞察力。所谓洞察力即深入问题或事物能力,更是人们对个人行为、情感、相互关系、动机、认知等深入分析。对于新闻记者而言,洞察力十分重要,该能力决定记者是否能在巨大信息量中挖掘有价值和有意义信息。通常洞察力敏锐新闻记者对有价值新闻事件具有敏感嗅觉,所以,报道出的新闻的可看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新闻记者进一步挖掘有价值新闻的前提条件即发现新闻线索,新形势下对新闻记者的基本要求即迅速发现新闻线索,如果记者缺乏洞察力,必然无非从海量信息中提取有价值新闻线索充实新闻内容。众所周知,报道已发生重大事件难度不大,然而一件新闻事件尚未得到深入报道前,记者已对此新闻事件价值进行事先预测就可彰显其能力。若记者在此方面表现较好,说明记者具备敏锐洞察力,再适时报道可增添新闻含金量,获取大众广泛关注,为新闻事件赋予含金量。

对此,需要从以下方面增强记者敏锐洞察力;其一,学习政策制度;新闻记者要充分熟悉党制定的新政策,坚持“内容为王”原则,成为宣传党的政策和舆论引导的排头兵,突破传统陈旧思想,输出高价值新闻,提升新闻报道影响力与感染力。一名优秀记者需具备政治头脑、政治智慧与政治眼光,吃透党的各项政策,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勤于思考,拓宽视野,写出受到人民喜爱和满意的好新闻。例如某地区记者在采访当地文化节时,发现该景区采取预约制,即仅让在网上预约的游客进入景区,未曾预约游客不可进入,当日采访完毕后发出《预约旅游:开启全新旅游模式》,首次在该地区推广预约旅游,为后续各大景点在节假日开展有序旅游活动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其二,细心观察,挖掘有价值新闻;并非每个新闻记者都具备良好洞察力,需要在新闻工作中勤于学习,敢于吃苦,走近人民,凭借脑力,眼力,脚力等在基层挖掘有价值新闻,更需要记者在平凡生活和工作中慧眼识珠。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记者应该随处观察,留心身边事,善于在生活和工作中挖掘有价值新闻,特别在与他人交流中洞察新思路,新问题与新情况。例如一名记者前去粮油加工厂采访,正值午饭,企业负责人和记者几碟小菜,一碗臊子面就边吃边聊,其中负责人提到部分糖尿病患者食用小麦,不仅饱腹,更有效控制血糖,但此记者发现负责人提到的这些信息是解决当前众多糖尿病患者不敢吃饱的新闻线索,通过深入采访写出《黑小麦让糖尿病患者吃饱了》独家新闻报道,新闻中明确阐述黑小麦食用价值,解决患者长期因担心血糖无法吃饱等困惑。其三,在实践锻炼新闻敏感力;部分记者疑惑,为何也到群众中实践,但还发现不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上述现象与缺乏新闻敏感力有关。新闻敏感力并非短期内形成的,需要在长期实践中总结摸索,由此一来才能夯实新闻写作基础和实践能力。例如某位记者想写当地产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新闻,与农民深入交流后得知,受各种因素影响,农作物持续减产,当地农民陷入困境。记者在完成采访后并未急于写文章,而是保存采访素材后前往邻近村庄调查,感受农作物减产对乡村农业发展造成影响,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并帮助农村解决产业困境[3]。记者在此过程中发现这是农业发展重要新闻,于是去拜访农科院专家寻找解决作物减产“秘方”。调查新闻一经发出受到当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制定多项措施助力农民发展。

(三)适当保持沉默

如果想要新闻报道内容具有深度,一个最重要的技巧即沉默。通常深度新闻报道的提问多为独家类、针对性与要点性问题,需要为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答案时间。一名优秀的记者通常不会打断采访对象发言,因为可能会获取意料之外的答案,有时不露声色可提升新闻报道质量。曾经一名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说道:“我发现,在电视节目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后你再沉默3~4 秒,仿佛你还在期待他更多回答。此时对方会略微窘促,但会向你谈出比之前更多的东西。”所有记者在采访中都不能忘记携带耳朵与眼睛,因为深度新闻报道需要记者仔细观察和认真倾听,挖掘珍贵的新闻事实。所以,新闻记者在报道中需基于正确视角细致观察,此视角可能为把握事物间联系的全局视角,或记者个人思想与情感视角,以及在现场观察的微观视角。总而言之,细致观察与正确视角会让记者获取直接且准确以及富有特征的采访素材,提升新闻报道价值。

(四)适应智媒时代发展趋势

行动受理念牵引,出路取决于方向。思想理念要随着社会变化而更新,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为理念更新。智媒时代的来临为很多领域发展指明方向,但对于新闻工作者话语而言,其发展情况多持隐忧态度[4]。主要因为人的兴趣爱好去向会影响算法推荐,迎合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持续输送的与个性需求相符的即时性信息会在无形中消磨工作社会参与积极性,故而,“以人为本”是智媒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价值理,及时回应关乎公众利益需求事项,激发公众潜在对话语内容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公众潜在参与主导话语思想内化与相关实践对话欲望。具体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满足大众持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精神需求;全新经济社会背景下,我国在转化社会主要矛盾时重点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工作从社会经济发展幕后转至台前。异质精神价值在智能媒体推动下接连屏蔽大众判别视线,虚拟数字信息“牢笼”禁锢主体价值,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形成阻碍。所以,新闻工作者话语要将突破精神困惑的技能与智慧传递给公众,不断增强公众抵抗和判别异质价值信息能力,即使面对拟态环境价值攻击,也可理性且独立的做出选择与判断,跳出数字信息牢笼禁锢,提升认识价值。若新闻工作者话语能突破障碍准确地对外输出个体美好精神生活追求所实现的一系列内容,那么可获取受众积极认同,进而将其内化于自身奉行的法则。其二,鼓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新闻话语发展实践;将智媒与话语受众的选择性、独立性、流动性、多边性等相结合,强调将个体从数字信息虚拟空间转至现实话语领域,使话语传播者主导性得到维持的同时提升受众参与话语内容比例,构建双向互动新闻话语发展体系。

在自媒体效应的作用下,信息会传播得更深、更广、更彻底,信息利用率和价值转化率会更高、更充分、更好,自媒体平台是“小世界”建设和运营的支撑,“信息”的快速聚集地,众多“节点效率”的生成地,不同类型的平台有不同的定位和运营规则,可见,用户年龄越大,越难以使用和分享自媒体平台中的信息,难以获得良好的体验感和满意度,这也影响了信息的扩散和传播,可见,信息传播的自主特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台的发展模式和运营特点。

信息化时代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观社会”,人们在接受信息时,对图片、文字、视频、虚拟情境的接受度远远超过抽象的文字信息。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把抽象、枯燥或难以理解的内容、数据、信息、知识等以一种容易理解的视觉方式呈现出来。有效的可视界面使得我们能够观察、操纵、研究、浏览、探索、过滤、发现、理解大规模数据,并与之方便交互,从而可以有效地发现隐藏在信息内部的特征和规律。新闻报道话语可以通过可视化的图形图像呈现,这些以大数据技术形成的图形图像不仅更加直观形象,而且真实可靠,有说服力。《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主流报纸的“读图”系列以及人民网、新华网主流数字媒体的数据新闻就是可视化思想宣传工作的创新。当前,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也可以用于新闻报道工作中,通过虚拟场景、沉浸式体验,增强新闻报道感染力、冲击力。此外,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的话语平台,打造多层次、多形态、立体化的传播格局,提升新闻报道覆盖率和到达率,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技术为驱动而源源不断地向媒介空间输送,以裹挟之势促成价值共识,塑造清朗晴明的话语空间。

三、结语

总之,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需针对不同采访对象设置不同问题,只有获取采访主动权,掌握采访技巧,才能实现有效采访,写出高水平新闻稿件。在日常工作中需勤于思考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采访水平,高质量完成采访任务。

猜你喜欢

洞察力新闻线索新闻记者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智勇双全,秀出你的Freestyle
新闻线索
电视台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有效途径研究
无与伦比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