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学科融合实践探索

2023-08-14赵云鹏

教师博览 2023年7期
关键词:跨学科动作学科

赵云鹏

(南昌市东湖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西南昌 330006)

体育与健康跨学科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能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技能与学科核心素养,最终有效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体现保证基础、重视多样、关注融合、强调运用等理念。体育课堂的跨学科融合绝非简单地叠加相应学科的知识,而是立足于确定的体育教学内容,通过梳理、优化,让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以此为突破口,回归真实的学习情境,做到跨界融合,实现合力育人。

一、体育+语文:创设真实情境

将语文学科和体育学科有机融合,挖掘语文、体育二者的共同育人素材,可以提高体育学科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冬季教学时,教师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向学生推荐《一起上冰雪:我的冬奥故事》《酷!冰雪运动》等冬季运动项目的书籍。此举既拓宽了学生阅读渠道,又让学生在感受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优秀的人格品质。

医学研究发现:随着朗读声音的加大,坐姿也自然越来越端正,因为既不挺胸又不收腹,是无法放大音量的。这符合中小学生的身体发育规律,和体育锻炼预防驼背、脊柱侧弯有异曲同工之妙。体育教师巧妙结合朗读的这一特点,将语文学科的学习方式——朗读和体育教学有机融合。以《锄禾》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古诗中的劳动场景和动作去创编《锄禾韵律操》,要求学生在做各种动作时大声朗读古诗。学生大声朗读并配上有韵律的动作,其心肺功能、四肢协调、肌肉力量得到了锻炼,脊背自然挺起。大声朗读时,口腔、鼻腔、咽喉、胸腔等身体器官也得到了锻炼。体育、语文两门学科的融合,既丰富了体育课堂的教学形式,又培养了学生积极锻炼、健康向上的运动精神。

二、体育+数学: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应用之广的点睛描述。体育教学虽然以身体锻炼为主,但和数学学科也有着一定的关联。将体育教学和数学知识有机结合,能帮助学生将原本较为模糊的思维变得具体、形象,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教学水平一“原地转法”时,学生识别左、右、前、后等方向还比较容易,但转体90°和转体180°对学生来说就过于抽象。学生头脑中没有这样的具体概念,训练中就很难将动作做到位。教师在教学时,结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的内容,带领学生在场地上找出“直角”“平角”的形状,让学生形象直观地去认识90°、180°。有了数学学科知识为铺垫,学生在“原地转法”的训练中掌握动作要领就容易多了。

体育教学中还有很多教学内容可以融合数学知识。在进行队形教学时,教师会要求学生走成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此时,教师可以直接展示各种图形给学生看,学生有了具体的表象后,走起队形来就会从容得多。体育与数学的融合,既能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体育+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很多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却不喜欢体育课。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育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枯燥乏味,教师往往将体育课上成单一、机械的运动训练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较为灵活地运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学习一个新的技术动作,必须通过看、听、模仿来感受动作全过程。常规、常态的教学形式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不佳。怎样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信心和兴趣呢?除去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采用丰富多元的教学形式及教学策略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上呈现相关的教学资源,给学生一种新异的视听刺激,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山羊分腿腾越”的运动不仅结构复杂,而且要在一瞬间完成。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停在空中对“提臀、分腿、推手、腾空”等技术动作进行具体讲解。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运用动画的移动、旋转、定格、慢速、色彩等技术手段,及时配合技术动作同步解说。学生在信息技术帮助下,能够清楚每个瞬间动作的要领。实践表明,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能让学生快速、直观、全面地建立动作表象,也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更可喜的是,有效缩短了教学过程,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时间,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四、体育+艺术:增强教学情趣

音乐、美术、体育三者分别是听觉、视觉、形体表现的艺术,教师可以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美的感悟中学习体育知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音乐、美术的手段和元素,不仅能增进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和素养,而且能增进学生的艺术知识、技能和素养。

小学水平一的“单手持轻物掷远”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安排好投掷时间和次数,再让学生分组练习。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不具备长时间的自控能力,容易接受生动、明朗、有趣、感染力强的教学形式。课堂上几次练习后,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下降。练习中,教师发现学生容易出现肘关节外展、鞭打不充分、出手角度过大或过小等错误动作。对此,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一方面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漫画或简笔画画出各个技术动作,邀请学生上台进行动作示范,教师及时讲解和纠正;一方面结合学生正在学习的歌曲《粉刷匠》,要求学生在唱到“粉刷本领强”的“强”字时放大音量,同时用力挥臂“出手”将轻物掷出。显然,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什么是“鞭打”,怎样的“出手”角度合理后,做体育动作就能水到渠成。

复杂多样、千姿百态的体育动作,通过美妙的线条进行描绘,能集中体育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能将教师的讲解示范长期保留,还能让学生科学了解人体运动学、解剖学、生物力学等知识,为体育人生打好基础。在体育课堂中合理运用音乐,能缓解学生紧张、烦躁、焦虑的心情,将原本枯燥的体育锻炼变成活跃、有趣的课堂。

“体育+”跨学科学习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这不仅是外显的体育活动,更是大脑的思维活动。“体育+”跨学科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地去总结、反思、梳理和发现:在“体育+”跨学科教学中,教学方式是否硬搬生套,教学理念是否落后,教学组织是否突兀?

总之,“体育+”跨学科教学最终要回到学科本身,要立足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合多学科的教育资源,“跨”得合理,“整”得有效,“融”得自然,达成跨学科育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跨学科动作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动作描写要具体
“超学科”来啦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