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探讨
2023-08-14杨细针
杨细针
(新余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四小学,江西新余 3380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理念中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读书品位,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主题阅读是围绕具体主题选择相关语文文本进行组合、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阅读的学习活动,旨在改变语文课只学语文书的情况,改变课外阅读只在课外的现象,创设将课外阅读搬进课内的一种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的全语言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高。下面,笔者就“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实践策略进行探讨。
一、精心筛选,提炼阅读主题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开展的重要前提,现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为主题,单元前面有导语,导语中点出了本单元的阅读主题,这样的编排设计给教师推荐学生主题阅读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
首先,以语文教材为切入点,从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出发总结阅读主题。现行的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阅读主题,无论是哪一种主题,都是符合所在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导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是一句关于民风民俗的谚语,教材围绕本主题编排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文章。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弄懂教材编者的目的,对这四篇课文进行研读。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开展教研活动,对课文内容进行解读、分析,取长补短、博采众长,确定了本单元的阅读主题:了解传统节日,感受民风民俗。在分析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内课外相关文本,对比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各地的风俗,引领学生关注和记录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
其次,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从实际生活之中发现阅读主题。所有脱离生活的教学都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在教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时,学校正好组织六年级的学生拍摄毕业照,顺势引导学生关注朝夕相处即将分别的同学和老师,从而选择“毕业”阅读主题,推荐学生大量阅读课内课外关于毕业的文章。笔者组织学生围绕“毕业”展开主题阅读时,收效甚好,平时不爱阅读的学生也变得非常积极,阅读之后,全班同学动手绘制了一本精美的临别赠言册。
二、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阅读才能变得积极、主动。课标教学提示中指出,可以根据学段学习要求,围绕多样的学习主题创设学习情境。
(一)立足实际生活创设情境
立足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导入,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校生活”,编者采用了《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三篇文章,适合学生刚入学的情境,也契合三年级学生积极探索世界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基于单元主题,立足学生的生活情境,对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设置这样的导语:“亲爱的孩子们,欢迎大家回到朝思暮想的学校。我们对自己的学校再熟悉不过,但是对其他地方的学校,你们了解吗?想去看看吗?”教师通过提问,顺势引入单元主题,提问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童年”为主题,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教师可以采用“比童年”的小游戏,比一比教师和学生童年时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拉近单元主题和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
现代科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变革。教师灵活使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能够穿越时空为学生呈现各种主题的阅读情境。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围绕“祖国河山”,编者安排了《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四篇课文,笔者所在学校教师导入本单元时,利用希沃白板的AI功能,将祖国河山的图片投影到教室,孩子们兴奋不已,对本单元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积极引导,点拨阅读方法
课标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拥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可见,教师在教授主题阅读时,应该注重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主题阅读中,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要起到点拨者、引路人的作用,才能够保证主题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阅读的质量和效率。在主题阅读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积极引导,点拨学生阅读,总结了以下两种主要的主题阅读法。
(一)问题导向法
小学生还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普遍存在自控能力不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持续性相对较弱的特点,但是小学生又有对事物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乐于挑战和探索问题。教师基于学生的这一特性,进行主题阅读教学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应该结合主题为学生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独立思考,快速进入阅读的状态。
教师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制作出主题阅读“导学单”,学生带着“导学单”的问题进行文本的阅读;为了充分体现在主题阅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浏览文本之后,自己做“导学单”。从实践中可以发现,问题导向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主题阅读法,通过激发学生思维,助推学生思考,让学生在短时间进入阅读状态,通过不断加强练习,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圈点勾画批注法
通过使用圈点勾画批注,学生能够调动手脑,有助于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笔者周围的教师在教学生使用圈点勾画批注法时,固定了一些简单的标注符号,帮助学生圈出重点字、词、句,标出文章的段落和层次,画出有疑问的地方。读书时,有各种对文章的感悟和见解,也可以写在文章的空白处。使用符号如:①②③④⑤等阿拉伯数字用来标出文章自然段;“‖”来划分文章段落;“▢”圈出文章的生字;“.”是着重号,标出文章中重要的动词;“”标记出与主题相关的句子;“__”画出重点句子;“?”标注出疑问之处。圈点勾画批注的过程就是学生对阅读文章内化的过程,是学生外化阅读文章的独特体验和思考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和思考,激发了学生的自主阅读意愿,水到渠成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阅读方法除上述两种之外,还有浏览、精读、跳读、默读、速读等多种方法。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快速高效地达到阅读目的,进一步深化学生对阅读主题的理解。
四、注重合作,提升阅读效果
由于学生有个体差异,学生在主题阅读中的参与度和理解力不一致,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主题阅读课程很可能成为个别优秀学生的独角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课程理念中指出,语文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要解决主题阅读面向全体学生展开这个问题,笔者所在学校实践得出的策略是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很好地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分工明确、自由讨论、自主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增强阅读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笔者所在学校在课程的实践中发现,小组合作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
教师应该根据主题阅读的实际内容、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面向全体学生落实阅读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对班级学生实际阅读水平进行调查;其次,教师可以根据调查情况,依据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组别划分,阅读能力非常强的学生需要搭配阅读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和合作能力,分配学生不同的阅读任务,即使是阅读能力差的学生也必须有阅读任务,要让他们有参与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此,学生的参与度就更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会得到提升。
五、丰富形式,完善阅读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课程理念中强调,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注重评价的主体的多元与互动,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主题阅读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动机、阅读行为、阅读效果等做出的判断。有效的阅读评价,既可以培养学生持续阅读的意愿,又可以帮助学生检测阅读成效。在阅读评价策略的选择上,我们可以选用思维导图、读书分享会、读写结合、手抄报、读书笔记等。
(一)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是一种构图形式,体现了构图者的思维。要想绘制思维导图,需要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概括、整理、分类。我们经常使用的思维导图有树状图、流程图等。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的阅读思维具体化、形象化、可视化,用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既简单又高效。教师应该根据不同阅读主题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绘制主题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能够直观全面地展示多篇文本或者书本之间的联系,既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又方便教师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一种非常高效的阅读评价机制。
(二)读书分享会
读书分享是一个回顾阅读内容、整合阅读知识、厘清阅读思路、碰撞思想火花的过程。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乐于表现、乐于表达的。抓住学生这个特点,笔者在每一个主题阅读教学结束之后,都会开展一期读书分享会。开展读书分享会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根据阅读主题,提供舒适的空间。舒适的空间能够使人放松,在放松的状态下,学生能够冷静地面对自己,表达内心的想法,这样才能将自己关于主题内容的认识和想法表达出来,也能够吸收别人的认识和想法,实现思想的碰撞,深化阅读的主题,提高阅读能力,燃起再次阅读的激情。
2.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采取多元评价。新课标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在阅读分享过程中,由于个人家庭环境、生活经历、知识水平各有不同,往往会对相同主题的阅读材料产生不同的理解。教师应该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体会和理解,充分尊重学生、肯定学生、包容学生,给予包容性、多元化评价。
总之,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教师主题阅读教学的模式,构建“双减”背景下的主题阅读教学的课程结构和体系,教师要紧抓“五步”主题阅读教学法,重视主题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