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惑绘画与摄影之间的界限

2023-08-13李荣林

中国美术报 2023年26期
关键词:造型艺术绘画理论

李荣林

当代绘画水平的滑坡不只是照片对画家眼睛伤害的结果,最关键的还是对再现性绘画理论的困惑。在写生教学中,一些美院学生不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研究对象,而是宁可先通过手机拍照再去模摹屏幕上的对象图像。其恶果无疑是,绘画是照片拙劣的模仿,绘画的造型艺术特征消失殆尽。问题是有什么理论能够重新唤起我们对绘画造型这个根本问题的解决呢?现代主义告诉人们绘画只有摆脱再现才能具有绘画艺术的本质特征,后现代主义告诉人们照片也是一种艺术图像,抹杀了绘画与摄影之间的区别与界限。这种理论困惑相信在当下是很普遍的。

近读尚辉新著《凝固的史诗:绘画造型的叙事性重建》大有醍醐灌顶之感。该著紧紧围绕着绘画“造型”的深层逻辑展开剖析,透过作品表象揭示其内在密码。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这就是他认为克莱夫·贝尔“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只说对了一半,应当改写为“有意味的造型”。作者不仅认为只有造型才是绘画实现绘画性的核心命题,而且认为再现性的绘画造型从来都不是对真实对象的客观机械模仿,而是充满了平面性绘画丰富的造型意味。画家离不开“造型”问题,对造型的敏感、认识和表现也决定了其艺术水准的高低,但我们现在离这个绘画艺术初心已经越来越远了。这本书的可贵,在于从理论高度,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才是绘画“造型”,绘画“造型”与摄影形象的区别在哪里,以及造型艺术的根本价值是什么。

据我的教学经验和理解,作者对造型问题的剖析至少包含几层涵义:一是造型之“塑”。尚辉认为“人体造型是绘画叙事最独特的艺术语言”,作者批评了当代美术创作中一些作品的人物形象没有“塑”,只有模仿照片的“死抠细描”。他通过对中外艺术史经典案例分析了这些绘画叙事主要是通过人体造型之“塑”来实现的,如在分析罗马尼亚画家巴巴的作品时,作者提醒读者勿将“自然之相”的描摹等同于绘画艺术造型之“塑”。二是画面内在造型叙事与“真”“幻”之辨。尚辉通过分析经典作品内在的结构性以及立体与平面、节律的关联性等造型叙事的核心问题,探讨了这些内在造型密码所产生的一系列视觉心理感受,如:和谐、稳定、纵深、主次、动荡、悬置,由此引导读者认识“造型主体”如何在说话,并思考如何在此基础上对造型本体进行艺术上的创造。尚辉认为“造型艺术的魅力并非是自然主义的模仿”,而是造型形象的艺术创造并由此区分了照片形象与造型形象之间差异及本质区别。

尚辉在书中进行的“造型”之辨,我深有共鸣。以欧洲肖像画为例,从达·芬奇、伦勃朗到马奈,再到弗洛伊德,这些最杰出的艺术家对绘画造型的要求从来都是一致的:头部造型的结实、饱满,充分展现出造型的力量和恒定感。造型之“塑”,不仅仅只有塑造、再塑造,而且要运用一切造型手段体现对造型艺术规律的探寻,甚至包括边缘线的处理,光线的设定,背景与面部亮部、暗部之间的相互陪衬,平面性、立体感之间的互为转化、相互配合等。除了这些造型之“塑”认识层面的方法,该著还涉及笔性与材料对造型之“塑”发挥重要作用的论证。其目的在于告诉人们,造型本身从来不缺乏现代主义所注重的质料与笔触的重要作用。作者认为欧洲传统油画既是肉眼观察的真实呈现,也体现了历史的、民族的对这种真实形成的某种规约性。对此,我深为赞同。造型并不只是一個画家自己对外在形象的再现,其再现的标准总是存在某种共性与继承性。

绘画造型问题在当下教学和研究中早已危机四伏,其缘由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机械或电子图像的大众化使得有些艺术家与批评家偏离对绘画造型课题的研究,许多青年学生将照片中的轮廓、形体乃至细微的过渡都误作绘画造型。这些看似是个实践问题,但更深地触及了当代艺术理论对传统再现性绘画的理论误读。尚辉强调造型基础不仅仅是训练造型能力,更关乎一个艺术家终其一生的审美养成与提升,这是对造型基础训练目的的真知灼见。教学中如何理解、如何概括人体并予以简化和有序组合,都涉及了对艺术造型的理论认知问题,而尚辉在这本著作里则试图剖析人们对绘画造型的视而不见,其提出的“有意味的造型”和把“造型作为绘画叙事最基本的元素”等理论命题,都对我们如何认知绘画的意义有着新颖而深刻的提示性与启发性。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教授,文章有删改)

猜你喜欢

造型艺术绘画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莲花壶”的造型艺术和文化蕴含
论紫砂壶“寻觅”的造型艺术和意境之美
论紫砂壶“寿桃半提”的造型艺术
谌宏微的造型艺术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