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探讨

2023-08-13杨元会

新课程 2023年10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政治思想

文| 杨元会

高中阶段作为学生时代的关键时期和重要转折点,发挥着沉淀知识、提升素养的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可以端正学生的是非观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以情境教学优化调整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融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进一步拓展多样化教学路径。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引领广大人民群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独立和捍卫国家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宣传、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最广泛、最深刻的重要阵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主动调整其授课内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以适应新环境下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需要和课堂教学的深层次融入。囿于高考升学压力,该阶段思想政治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课程设计、内容和实施方面具备异于其他阶段的本质特征,在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和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针对性和特殊性、连续性和长期性、简单化和被动式多重交合的特点。因此,需打造符合学科自身特点和时代特征,着眼学段特点和实施难度,接地气、有实效、有温度的爱国主义教育,确保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探析

(一)教学理念陈旧,缺乏深入性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和传播者,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是将爱国主义理念落实到学生主体的关键,需将爱国主义理念深层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然而高中学段的特殊性使该时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形成时段性、片段式的具体化教学任务,其重点在于传授给学生条理化、体系化的知识建构,追求知识获取层面的目标导向。以此种思路为导向的知识传授理念,致使在高中课堂上呈现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多是以直白的、单一的说教方式展开。这种教学形式无法满足信息时代理念传播方式的迭代更新和融合时代特征的统一。同时,受到锚定效应和路径依赖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思路、课程素材选取、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内容构建等方面体现出僵化和缺乏深入思考的特征。此外,高中阶段以教师为主体的说教活动,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缺少了学生沉浸式、主动式参与课堂的过程,仅仅体现为浅层形式的观看心理,在情感上很难引起学生共鸣,最终致使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受到影响。

(二)教学设计单一,缺乏创新性

思想政治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其考查兼具学科性和社会性的双重特征,学科性体现在课程考查中的显性内容,社会性凸显其隐性内容部分。然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其更加着重于对隐性的社会课程知识的考查,通常以背景材料为载体来考查评价学生对课本上显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爱国主义教育所涉及的社会性课程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限时间内的教学规划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而且需在合理的教学环节对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致使教师在综合考量下对知识性以外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形式单一。

譬如,常规教学中针对教材中的内容,仅进行简单的扩充或者是直白地呈现原有内容,缺少合理的引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互动环节的缺失。简单的教学问答,难以让学生感悟和探索自主式参与教学过程,因此容易产生倦怠感。此种模式下的课程形式易于造成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解不深、感悟较浅,更谈不上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并且会导致多元化体验和感受的缺失。课堂教育和现实实践的结合不足,导致学生缺乏自我认知和现实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致使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较弱。

(三)教学碎片化,缺乏连续性

区别于知识性课程内容的掌握,爱国主义教育更深层次表现为情感教育,其更加注重学生主体的真实体验和道德修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理念的塑造和培育。因此,若想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有系统的感觉,还需在对学生深远、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规划上加强顶层设计。然而,目前一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较多地体现为碎片式的教学呈现。伴随着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广大教师也在广泛运用新理念、新形式、新素材、新方法来对学生开展高效、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时安排紧凑和日常教学任务繁重的双重压力,致使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教学较多地存在于日常教学活动中,且表现为集中化、直白宣贯式、自主展现式的课堂教学,其更加注重学生课堂内的实时反馈和课堂感受,忽略了对学生思想的培养,致使课堂外难以对学生产生持续性影响。

(四)评价机制单一,缺乏系统性

评价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和其他教学内容一样,也需设置合理且具有现实操作性的评价体系。然而,囿于应试教育理念,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通常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和整体升学率上,缺乏对像日常教学内容评价机制类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例如,在一线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对学生群体缺乏系统性的评价,缺乏对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渗透的真正关注和足够的认识。尤其教学目标往往更加注重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忽略了对爱国主义教育理念更深层次的关注。这就导致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体现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未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广大一线教师需要认识到,教育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观念的培养。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对爱国主义价值观念的传授和培养,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要让学生理解和认同国家的发展。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来实现对学生群体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渗透。同时,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对爱国主义情感和理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必须让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文化和国家发展的认识,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只有这种深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够使学生真正理解和认同国家的发展道路,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积极贡献。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化措施

(一)课程设计,多主体共享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多维度的综合体系,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来说,如何有效地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遵循综合属性范式理论,将通识性与专业性、广泛性与集聚性多重统一起来,以便其能更好地适用于广泛的学生群体。思想政治课堂是传播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路径和平台,教师需要在综合考量学段特点等的基础上,统筹谋划和系统设计广泛适用于学生群体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实践方式和主题活动等。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现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和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同时通过先进人物、鲜活事例来展现爱国主义精神在我们党带领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等阶段所取得胜利的深层次内涵,以增强学生群体感悟伟大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认同。

为实现爱国主义教育这一目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更注重参与式、主题式的多主体共同分享学习的状态,重视在既有教学内容基础上的知识拓展和专题研讨等形式的扩展,确保教师主体对课程教学目标、任务的整体把握,进而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和连续性。同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表达意见,从而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实现从显性层面的知识获取到深层次爱国主义精神情感的认识。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才能让思想政治课堂成为有魅力的课堂,从而更好地实现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二)优化教学内容,用好用活教学素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文科”概念的提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发生了重大改变。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中,爱国主义题材的教学元素和教学环节也广泛存在于当前课程环节和内容中。然而,如何用好用活教材,让其展现时代主旋律,是思想政治教师需要深层次考虑的问题。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普及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符合时代主旋律,还要考虑学生群体的所思所想,选择更具代表性和典型特征的素材来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的学习实现从知识层面的浅层获取到个人素养层面的培育和提高。

为此,教师可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党的二十大、重大节日(如建党节、建军节、抗战胜利纪念日等)为节点,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来开展更具针对性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可以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国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此外,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和思维方式,广泛倾听学生群体的诉求和想法,确保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学生群体需求的有效对接,从而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三)注重学生参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被重视,尤其是在情感教育方面,如爱国主义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参与程度。高中阶段学习的特点要求教师要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引路人的作用。高中阶段的学习不同于初中阶段,它更注重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和思维扩展,独立理解和获取超出教材范围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其分享自身见解,形成引发情感共鸣的内生动力,让爱国主义理念更深层次地内化为学生个人的情感和优秀品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该利用现代化教学平台,让学生围绕爱国主义主题搜集资料,并积极呈现、互相交流,增加理念体验,培育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但是,在这种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始终发挥对学生树原则、把方向、促提升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确保学生的爱国主义理念能够实现从情感认同到主动表达的提升。这样的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

三、结语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然而,要想真正将爱国主义教育充分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和环节中,教师还需要进行系统性的设计。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强化自身的主体引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应该立足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这一独特的载体,构建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家庭广泛参与和多元互动机制,打造全方位、多途径的实施路径。只有这样,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使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生群体中扎根和不断传播,进一步使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命力,体现其多元化表达和深层次内涵。这将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夺取中国式现代化的胜利奠定重要的基础,从而真正达到高中思想政治课为党、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爱国主义教育